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四篇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四篇

高三作文 篇1

和網友見面那可是我平生以來第一次。況且是與一位素未謀面,在當地有些名氣的彩繪師傅見面呢?

初次扣聊。湖光月影,很特別的名字。他的個性簽名裏的留語‘招工;熟練美術工,初學美術者’這幾個簡短而整潔的字,招引我的新奇和留神。我的腦海裏開始揣摩着:他是一個私營設計室的老闆;他是一個電腦繪圖師傅。滿腦子的猜疑的穿梭之間,雙手不停地敲擊起鍵盤,我問詢着。

“是不是招工?”

“是你是誰呢?”(“是你還是誰面試?”)

“是我可以嗎?”

“你會”

“你裏面有很多畫”他看了我的Q空間。

“你也是繪畫的嗎?”我還沒有來得急追問到我的疑惑,他率先問起我來。

“會一些。但我不是繪畫的。”

“你讀過美術嗎?”

“沒有。”

那晚我並沒有獲知到自己心中的那份疑惑。我們接着聊起了工作、平日裏的些許家常。我還很大度地邀請他有時間到徐聞來玩。我當他的免費全職導遊,帶他瀏覽徐聞的美麗景光。

那晚之後,他那誠心的扣聊,我置之不理。

這晚,他直接發扣聊信息給我。他很直率地要我的聯繫電話。

我乍然有一種若是電話騷擾的臆度,不欲施予地發給他。

次日,我接到他的來電,知曉得他是一位畫家。他原來是從事古建彩繪工作,當地聞名的畫家。原來他的工作是一項超常的、可以說‘艱苦卓絕’的工作。原來他有吹笛子的愛好。他談說着,如果有時間,一定會詳詳盡盡地說親身的工作經歷給我聽。昨晚,電話中,他跟我的詳談中,驟然說,如果不是工作忙碌,走不開,他一定會到徐聞這個地方來見我這個陌路未逢的人。

我們初次會面在肯得雞。今天的早晨,一聲聲連綿不斷的電話呼叫聲把我催醒。恍恍惚惚中,我用盡一絲的意識,費力地翻動着身子,爬了起來。“我正在徐聞國貿廣場的肯得雞。”“你有空出來嗎?我想見你。”電話裏的聲音帶着些許急催。我一瞬感覺震驚,不敢確信這是真的。“你真的在徐聞?”我帶着懷疑。“你有空過來嗎?你家距離這裏遠嗎?”“不遠。好的,等我一下,我現在過去。”我確信無疑。

他身穿一件藍色的T恤,一條淺黑色的牛仔褲。他胸前單揹着一個尼龍料子的黑色包包,正坐在肯得雞靠左第二排,中央位置。很顯眼的位子,一眼就尋出他。真面會見他,並無符QQ相頭裏的他貌似,卻有着一定的差別。滿面黝黑,帶着深重奔波般的`勞累。一身陽不的他還顯露着大老闆的模樣。我們點了燒雞、可樂、雞肉串子和薯條。我有禮貌地撕剖着燒雞。燒雞那股油炸的燙氣沉沉地滲入我的手指,感覺特別燙手。一不留神,完好的雞腿被我抽出了骨架。一瞬的失禮很難堪。“很燙的雞。太燙了。很難剖開。”我解釋着。解釋太多,越引起誤解。隔邊的女孩子向我投來‘她以稚心,在引誘你’那種妒忌的眼光。最後,這隻雞還是他親手剖開的。我們彼此閒聊着。他沒有失信自己的諾言,講述起自己工作中的故事。他撕開包包鏈子,取出一疊厚厚的畫冊,說述起自己的每一幅作品的來歷、意含和故事。他詳密地談起秦統一六國圖。他滿含深情帶着細賞般講解百壽圖。他的畫幅妙筆生花。我們彼此的閒聊時,我察覺到他是一位何其平庸的人,並沒有畫家的高昂氣度,也沒有做爲老闆的貴氣凌人,恰是一副質樸的普通的村民。稍兒,他接着電話,討談着工作上的事兒。我只能靜靜地拔着果醬,吃起薯條。向來沒有太大耐性的我,爲了慎重不失禮而端賞起這位正在通話忙碌着的畫家,心裏燃起幾絲對他通話時間太長而不滿。爲了不失於禮面,我只好接二連三地吃着薯條。漫長的通話後,他並沒有繼續吃着東西,還非常客氣不斷地催着我吃多點兒,不夠再添……。

送你在車站。時間匆忙,你說下次有機會,還再訪徐聞,讓我當你的導遊,遊覽徐聞的美麗景光。往昔的約定,從未實現。我唯有滿懷深情地期待和你的約定有來臨的哪一天。——我當你的全職導遊,實現我的諾言。

初見你,在肯得雞。初次平談,在肯得雞。初次瞭解你的故事,在肯得雞。初送你,在車站。車子徐緩離去。夏日的風兒徐徐隨車兒揚,帶着我們春意濃濃般的友情,絲絲縷縷,幽幽長長……

高三作文 篇2

她,是我在認識的長輩中,最可敬的一位。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她孜而不學,老有所爲;她關心他人,廣交朋友;幽默風趣,活躍氣氛……但死神卻過早把她帶走了,她在親朋好友悲痛的淚水中安詳地走了,從此,世界上失去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老人。

她,我稱爲“奶奶”,其實,我與她並沒有血緣關係,她只是爺爺從前的同事,爸爸媽媽的朋友,但她對我們卻親如一家,從我懂事起,她對我的關懷就像親孫子一樣,讓我感受到溫馨與幸福。我從小就稱呼她爲“奶奶”。現在,每當我來到依舊熟悉的地方,卻看不到昔日那慈祥的笑臉,見不到可敬可親的奶奶,聽不到從前的歡聲笑語。

望着寂寞的大客廳,我陷入了深深沉思,記得剛來汕頭時,我與爸爸、媽媽常常到這個大客廳,那時奶奶身體硬朗、精力充沛,說起話來幽默風趣,和藹可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從開始記事起,我穿的衣服、裙子、鞋子、玩的娃娃、頭飾手飾有一半是奶奶送的。平時,奶奶家有什麼好吃的食物,總要送一份給我們。逢年過節,常常送給我們一些糕果、食品,使我們初來汕頭,遠離老家,感受着親人才能給予的親切與溫暖。記得有一次,我生病發高燒,奶奶得知後,心急如焚,不顧屋外下着大雨,不顧年老體虛,騎着自行車,爲我送來了羚羊粉、水果。對我關懷陪至,噓寒問暖,還囑付我要多加註意身體,才康復得快。在奶奶的關懷照料下,我很快恢復了健康。她就是這樣用一顆赤誠真摯的心無微不至地關懷我們,也關懷其他親朋好友。在她身邊的朋友很多、很多。每次到她家時,客廳總是充滿爽朗的笑聲,如今,大家聚在一起時只是深深的懷念。

每年夏天,奶奶總會做冰涼爽口的綠豆冰棍。每次我們去看望奶奶,她總是用自己動手做的冰棍招待我們,每當我嚼一口冰棍,一種滑滑的、軟乎乎、冰涼涼的感覺就會從嘴至心,清爽無比。幼小饞嘴的我吃完一根後總會朝奶奶笑眯眯地眨眨眼,奶奶也會心一笑,從冰棍盒中再拔出一根冰棍。那快樂溫馨的場面彷彿就在昨天,令我記憶憂新。如今,奶奶走了,我再不吃綠豆冰棍。我曾經在雪糕店裏買過一支綠豆冰棍,嚐到的卻是凍得牙齒髮酸的冰冷與堅硬,無法比得上奶奶做的綠豆冰棍那麼柔軟與甘甜。

奶奶雖然退休了,但總是閒不住,平時除了愛縫件衣服,做個坐墊外,60多歲的老人,還堅持文學創作,常常出口成章,有時靈感一至,便鋪開紙寫首五言絕句,朗朗上口,令人不甚佩服。奶奶不僅自己愛學習,還常常教導我們要好好學習現代科技知識。她以身作則,主動接受新鮮事物,報名上老年大學,接着又學電腦。那時奶奶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會,學電腦更是難上加難。可是奶奶卻知難而進,還信心百倍對我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要勇於接受新鮮事物,知難而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嘛!”奶奶就是這樣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幾年來,她不僅堅持練習打字,還勇躍參與投稿。如今,奶奶寫的文章被裝訂成冊,贈給親朋好友。每當翻起奶奶所寫的那本《歲月點滴》時,我又彷彿看見奶奶孜孜不倦創作的身影,彷彿感受到奶奶還沒走,她的精神一直在鼓勵着我要好好學習,與時俱進。

每次來到熟悉的客廳,總是令我的思緒不斷。想到了奶奶十幾年來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想到每年中秋節在奶奶家的露天曬臺賞月,共享天倫之樂的情景;想到了奶奶冒着雨給我送醫送藥的溫暖親情,想到躺在病榻上奶奶仍然關心着我,拉着我的小手叮囑我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重點中學的殷切希望……如今,我已考上了重點中學,我多麼想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親口告訴奶奶,讓奶奶一起分享我的喜悅。可奶奶走得太快、太快。

親愛的奶奶,您一定知道了這個消息,因爲您慈祥笑容的臉龐,依然留在我們的心裏,您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仍然鼓勵着我,您在天之靈仍正在看着我們,保佑着我們。

奶奶,您安息吧!

高三作文 篇3

論語·顏淵》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段話的大意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說,治理國家需要些什麼,孔子說,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可靠的國防兵力、人民的信任就足夠啦!子貢就說,如果不得已必須在這三個中去掉一個,哪個爲先呢?孔子就說,不要強大的武力了。子貢繼續問道,如果不得已又必須在這兩個之間去掉一個,那個爲先呢?孔子說:充裕的糧食吧!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但治國沒有信是不行的。

這個典故一直被看成是儒家重信的經典,實事上,在儒家的經典中不乏這樣的對話。

可是,在孔子的老家還流傳着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弟子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人,問他:“你是誰?”。這個掃地的人就很驕傲的說:“我是孔子的弟子。”來者就很開心的說,“那我可不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吶?”掃地的人就說,“當然。”“你說一年又幾季啊?”“這還用問,當然是四季啦!”“不對,是三季!”掃地者對於這個人感到不可理喻。可是來人卻很執着,說:“我們打個賭吧!如果一年是三季,你給我磕三個頭;如果一年有四季,我給你磕三個頭。”這時,孔子正好出來了,知道事情原委之後,就說:“一年有三季”。掃地的人只好磕頭了。等那個拜訪者走後,他就問老師爲什麼一年是三季啊。孔子笑着告訴他,你沒看見那個人是綠色的嗎?他是隻蚱蜢。蚱蜢一年只活春、夏、秋三季,怎麼會相信一年有四季啊?你和他辯論能辯論的清嗎?

這個故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孔子。他是聖人啊,怎麼可以不誠實呢?其實,這就是一種古老的圓通的智慧,此乃大境界也!

從西學東漸以來,我們的思想越來越多的西方的理念,我們一心追求着精確,我們執着於徵服,我們喜歡說“有志者、事竟成”。所以,我們喜歡上了“趕”、愛上了“超”。與此同時,當代的我們面對着從未有過的來自誠信的挑戰。

從我們民族哲學的始祖《易》開始,已經在解決這一問題了。孔子讀懂了它,成了古今一聖。也許您會疑惑,那不是不誠信嗎?也許您忘了,孔子也曾說過,如果事必誠信,是小人的作爲。

比如說,歷史上改朝換代了,取代舊王朝的新王朝就會網羅一批人才,這其中有不少是前朝舊臣。我們民族中那些值得我們悼念的不僅僅是那些死節者,也有那些順應潮流的人。這就不同於日本的武士道,他們只講誠,不懂義,沒有我們圓通的智慧,所以纔會做出慘絕人寰的事情。

所以,在你講誠信的時候,記得圓通爲先,誠信在後,這纔是真正的誠信。

高三作文 篇4

這個四月過得似乎有些不安分。發生太多的事讓我措手不及。放肆的追,追,追。最後會留下點什麼呢。誰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不停地去尋找還有探索。到最後一天的時候只能是離開。

沒有誰會記得誰一輩子。

烽火的四月。囂張。放肆。它可以任意的摧毀每一個人。就是因爲不想做任何的事所以變得很懶了。每個人都說着自己的壓力很大。可是我真的沒有感覺了。

四月發生了很多事。然後莫名其妙的有了一個哥哥。自己的那小說被弄得亂七八糟的。不知道怎麼寫下去了。順其自然好了。因爲考試的緣故所以沒有多少時間碰電腦。現在敲一篇什麼東西都得敲上好幾天。時間不允許。

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了。坐在考場裏考試的時候精神基本上是處於鬱悶狀態。拿着一支筆在發呆。倒不如說是在等着別人遞答案過來。光是看着那些數字我就想睡覺了。一張試卷下來空了很多。毒辣的太陽就這麼的照着。熱的半死。還有一大堆不知道做的題。我在草稿本上寫了一小說,大意是說一個女孩子不喜歡考試。然後在考場上一個男孩子幫她給做了。還對她很好。然後他們之間發生了很多事。最後寫不下去了。就遞給鴨子看。她那時也是處於休克狀態。一臉的鬱悶。她看了笑個半死。說我作白日夢。等着一人來給我做試卷。簡直跟一沒什麼區別。我說那確確阿。我就真是這麼想的。

老班每天會把那套話講上幾百遍。說什麼一定要考上好的學校纔會有出息什麼的。我還是坐在北邊的那個位子。那個窗戶不知是誰砸爛的。一下雨的時候我就被淋的很慘。下課的時候幾乎沒有人出去。都是坐在位子上看書。那情景讓我很是不爽。

終於經過了很大的努力。小飯和周又和好了。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過我知道我還是沒有原諒他。因爲我學不會。一個人講話怎麼可以那樣子。都說出來了卻做不到。要我原諒他。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我就是這麼的固執。一旦是我認定的事我就會去做。不管它是對或是錯。

歷史課的時候小飯和我通常是不讀書的。都是在講話或是和別人遞字條。旁邊的小胖總是甩他的那個鳳梨頭。說什麼很帥之類的話。我和小飯談的無非也就是錢阿什麼的。總之我們之間什麼都說。

我的cd機裏還放着恩雅的歌。但是不能聽。很是鬱悶。不能夠想象沒有了這些東西我過得都是些什麼日子。

好象寫了這麼多無聊的事也該結尾了。

把這個月發生的一些事隨便說一下。發一下牢騷。心情果然平靜了許多。

煙花的四月。她永遠也闖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