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5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5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

提起“虛擬生活”,想必作爲21世紀的我們早已不再感到陌生,甚至我們當下的生活每天都與“虛擬”這個詞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說電腦計算機的問世解放了人類生產力,那麼互聯網的出現,則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將“虛擬”照進“現實”。

現如今,我們似乎不太可能脫離虛擬互聯網而作爲一個不與外界聯繫的獨立個體生活。早些年,我們習慣於通過各大社交軟件與朋友聯絡感情,通過電子郵件與工作夥伴溝通方案計劃,通過網上銀行將銀行卡內虛擬貨幣進行轉賬匯款等等。要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是因爲虛擬的傳播媒介幫助我們建立起了彼此點對點的聯繫,使我們能夠在現實中足不出戶便可完成。近些年,各種網絡購物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用戶只需在線上通過圖片和文字介紹的方式選購商品,再通過移動支付平臺付款,系統就會在線下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貨品送達用戶手中,實現了“虛擬”與“現實”的無縫對接。

然而,在當我們每天享受着“虛擬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應該秉持正確價值觀導向,分清“虛擬”與“現實”,更應警惕沉溺於“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從而迷失自我。對許多青少年而言,由於心智發育還尚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虛擬網絡遊戲世界的誘惑,全身心地投入虛擬世界中,茶飯不思,既影響了生長髮育又荒廢了學業。久而久之,他們便已厭倦現實生活,又急於在虛擬世界中找回在現實世界缺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如此惡性循環,便再也分不清“虛擬”與“現實”,如不通過積極引導,終將被“虛擬世界”淹沒,到頭來只能是一聲嘆息。

綜上所述,“虛擬”和“現實”是相互區別,但又相互聯繫的,我們不可能站在一個時點去評價兩者的好與壞,因爲我們無法將兩者完全剝離開去。我們既不能片面地看到“虛擬”帶來的好處,也不能將“虛擬”和“現實”作爲兩個對立面來思考問題。在我個人看來,讓“虛擬”服務於“現實”,讓我們每天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看得更遠,使我們對於時間的掌控及利用更上一個臺階,那就是“虛擬”對於“現實”的實際意義。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2

假如每人都在路邊鼓掌,那樣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或有鼓掌,那樣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或有哪個在奔跑,或有哪個來開闢一條新道,或有哪個來爲後來人樹一個航標,開創一片全然不一樣的天地?

社會像一個大舞臺,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而站在臺下鼓掌的人卻是佔了多數。大家爲他人的精彩鼓掌,推薦他人的成功來領會快樂,殊不知,大家自己也可以創造,我也同樣可以,讓其他人見證我的漂亮,也唯有如此的一同創造,才能推進年代前行的節奏。

我想起來如此一羣人,他們那一代人,多誕生於晚清的日落與新世紀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國迎來了新生的陣痛,他們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慮、困惑與期望。他們通過自己手中的筆或各種有意義的方法,引領民衆,描寫將來。

他們都在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奔跑,不做路邊鼓掌的人。他們都勇挑社會的大梁,打造了我們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從文對湘西文化的詩情禮讚,有巴金對舊式禮教的深切控訴,有茅盾對社會經濟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鳳凰涅磐的吶喊他們都勇敢參與了這場戰鬥,才最後開闢了一個嶄新年代。假如每人只是鼓掌,那樣談何進步與復興?大家都要勇敢地踏上這一條荊棘路。

況且如此的參與對其他人也可以說是一種鼓勵。冰心曾說:愛在左,同情在由。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讓穿枝拂葉的行人,踏過荊棘,也不感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悲涼!我或許不是鼓掌的那個人,但我踏過的每一步,灑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儼然都是爲我身後的人羣添了一點溫暖,一點鼓勵。哪個能不承認我在如此奔跑的同時也爲他人留下了掌聲?而這所有的首要條件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這一條光榮的荊棘路。就算一個人,就算孤單到想落淚,我都願做一個先行者。

我不可以不承認劉繼榮女兒的話有肯定的可取性,爲其他人喝彩的確要緊。但我更堅信,每一個人都要有我們的一種信仰,一種期待,一種追求。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親自參與努力奔跑的過程。

歷史拍着它強大的翅膀飛過那樣多世紀,這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我只願隨歷史的洪流一路奔跑,年代推我前進,我爲年代領航。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3

上蒼賜人以三書,一曰有字之書,二曰無字之書,三曰心靈之書。此三者,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讀書者可稱書生,而凡世間之人,或多或寡,必讀此三書,故世間之人皆爲書生也。

有字之書,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爲錄。往聖先賢著經典,而後人傳習之;詩仙詞聖書佳句,而後人吟詠之。有字之書,乃作文章者之見聞經歷、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記》,皆屬有字之書也。李太白狂歌之《將進酒》,杜子美哀嘆之《石壕吏》,亦屬有字之書也。以文章傳道義,以詩篇記良辰,此有字書之真諦也。

無字之書,生活經歷也。以一字概之,是爲行。勞心柴米油鹽,遠遊名山大川,皆讀無字之書也。無字之書是爲行萬里路,如古徐霞客之遊覽,如馬可波羅之遠渡。於萬化冥合之間,讀自然造物之書。鬼斧神工,最美之書乃天成。無字之書亦是平日生活,秋風卷屋,五斗折腰,利鎖名繮,虛苦勞神。於困頓失意之時,讀淚溼汗浸之書。披荊斬棘,最重之書乃人生。

心靈之書,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爲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觀宇宙,觀宇宙亦是觀心。陸九淵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靈之書包羅萬象,可絕非萬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圖之思考,於此二人乃心靈之書,而其著述非心靈之書,故此書無法外借也。心靈之書乃思想本身,發於人,終於人。凡世間之人皆有心靈之書,而此中玄奧不可言傳。

文人以有字之書錄無字之書,聖人以有字之書傳心靈之書;學者以無字之書習有字之書,行者以無字之書證心靈之書;賢者以心靈之書衍有字之書,哲人以心靈之書明無字之書。此三書連環相扣,缺一不可。書生在世,讀盡經典,而讀此三書斷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輔相成。

失有字之書,則文明難以傳承發展;略無字之書,則學問皆如紙上談兵;缺心靈之書,則人生渾若傀儡木偶。幸上蒼非慳吝之輩,播此三書於人間。是故世人盡能讀此三書,行此三書,傳此三書。

故世人皆能成書生也。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4

百年前海寧王先生有讀書三境,而今日吾輩讀書亦有三部,一曰讀書佳文或曰腹中的“有字之書”,正如古人所語“行萬里路”而“讀萬卷書;二曰包容人情世故、僞善交互的“無字之書”,古云“啼笑具不敢,方知做人難”;三曰省悟人何以爲人的“心靈之書”,追溯本原,屬“道可道,非常道”的最高境界。

讀好這三部書,人生圓滿而無憾,東坡精曉詩書,其文獨步天下,投身官場,形跡天涯,融儒道佛三家於一體,臨終“勉強想便錯了”,一語似是識盡了人生;李叔同少習考據,青年看破紅塵,一襲袈裟亦留下富有哲思的語錄。吾輩固然不可爲子瞻第二,弘一第二,然而此人物的閱歷精神,可深爲習究、模仿。

此三本書亦決然不同於王國維的讀書三境。有字、無字、心靈,不僅循序漸進,而且環環相扣,甚至循環往復。不消說我們從《顏氏家訓》《傳習錄》中知曉社交之禮儀、爲人之謙敬,或許還領略人生之須臾與永恆之道德的之美;亦不消說從社會大浪裏體悟的本原精神,更促進對有字之書的瞭解,如西人米蘭·昆得拉所言,人照上確有字符,只不知其語法罷了。而清夜捫心,精神與理想,幻滅與虛榮裏翻閱“心靈之書”的同時,理解更深。因此這三部書不僅是讀書人的書,亦是芸芸衆生尋求生命意義的奇書。

同時,這三者密不可分。不讀有字之書,則不知禮儀,不識知論,不曉技術,是無異於市井之屠夫,山野之草民;不讀無字之書,則會清高自傲,不可一世,譬如東漢禰衡,北美羅德曼之流,頭腦發熱,不能善終;不讀心靈之書,則流於世俗,渾噩不知,吾們當中多數沉溺虛擬世間者當爲共鑑。

由是觀之,讀此三部實爲大義。而社會上出了問題,也可以判斷是哪一部出了問題。前日曼徹斯特的一聲爆炸,我們不能不懷疑是其人性淪喪,未識心靈之書之緣故;未來我輩踏上社會,則不免多方掣肘,難言是已閱無字之書。書與書之間的衡量、比較、共進,不乏從現實利益出發,然而此中精義仍是要吾儕以人爲本,以人類共同之精神爲參照,同時以史爲鑑,察人可以知己,觀宇宙可知人心。

該作者之三書理論實爲精妙,頗具博採衆長之特性。然吾人知之而不取之,則獨有精妙,無得裨益。因之天下之大,以三部書爲始。“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均是夢”,便是此理。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5

道者,已知也定理也法典也規則也,踽踽十二年,終於前方閃光處見到出口,一門在前,跨越方能新生;道者,未知也長路也苦行也探索也,五光十色滾滾紅塵待我闖蕩,路在腳下,唯有行走方能成我大學。

古語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前塵茫茫所積所累便是已有的知識儲備,書卷中古聖先賢或雄辯或低婉的哲思乃是我心中不滅燈火,明斯明德,引導我一路行進的航標,恰如夜空星辰閃耀,讓夜行的水手心中總起歸鄉的燈塔。

孔夫子教我知其不可而爲,楚霸王教我雖千萬人吾往,西塞羅教我法治,陳丹青教我正直,浩浩乎如江海凝成我來時之路的,是那些青史中留下片羽之光的思想。便是他們,一路導我走來,一路導我至這門前。

門前之路,我一路採芳攜(擷)英無畏走過,門後,乃是我所思慕大學之道,我要跨越,沒有什麼攔得住我。

古語曰,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果說我之前所走的路乃是通往這門,那麼此後我將求索的,將是真正的大學。大學,不只是夢想中的學府,更是社會,是人間,是門後全新的天地,是以學習、探索、創造爲通行證的一次新的遠征。止於至善,不是被門阻擋的信念,而恰是走向世界時心懷的原則,從過去到未來,從象牙塔到漏檐下,無數人在這路上前行,無數人在這大學中受教。

中山棄醫從政,在門後他感知民生疾苦,三毛流浪撒哈拉,在門後生活教她愛與感動,顧亭林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門後的路未必平坦,但鮮花滿徑的通途並不能真正通往人生的大學。真正的大學之道,理當是門後曲折的天地,而這天地,我渴望有機會探索!

大學之道,大道之行,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淺,有的深,但每個人都在此留下自我的印跡。我懷着已知的智慧和前人教我的道理一路走來,也渴望有機會在那大學之道上留下自己的足跡。未知的前程,是我夢想中的大學,門後的世界,是我夢想的大學之道。這大學已超越世俗所謂的學府,乃是高爾基《我的大學》中那樣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

我的已知,是一路走到門前的資本,而門後的世界,我正在渴望。那門,我夢想着跨越,且正在跨越,我此時的每個字,都將築成我的大學。高考這扇門聯結着我的前十二年孤獨之旅,也應能開啓我此後人生大學之道,我渴望着上路,那兒該有我的腳印。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6

行走於人生之道,“有得必有失”這句話定在耳邊環繞,它慰藉着自己不執着於一時的失去而痛苦難忍、固步自封;也告誡着自己不爲一時的得到而矇蔽雙眼、驕傲自滿。有些人滿意於永遠的得到卻忘記了人總是在得失中成長,回首故看到身後的一片虛無;有些人追逐着消極避世的態度,在行路之中煢煢獨立、我行我素,卻望不盡身前無窮的黑暗……面對得失,究是將它作爲最後的終點不斷前行、還是將其定爲最初的起點不斷奔跑?最好的回答應該是:珍視得失,享受過程。

近日,袁隆平爺爺的逝世引起了全民的關注。他將自己化爲最後一把水稻撒向了整個中國,挽救起千千萬萬於水火之中的百姓,在他畢生追求的“全民溫飽”的生活之中,他將研究出更優秀的雜交水稻作爲自己這一生奮鬥的目標,同時也將人民的“吃飯自由”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在爲人民奮鬥的過程之中,他得到了所有人對他的敬重、所有孩子對他的敬愛,卻也失去了他本應該享受的老年幸福、失去了最重要的健康。在一次採訪中,他說道:“成功的經驗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誠然,成功的奧祕就在於此,知識與汗水無法分割,他們相輔相成共促成長。不斷得到的成功中必然有失去的痛苦,相反,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一定有得到的喜悅。我們不應將得失簡單的作爲我們一生的追求,也不應該將它立於我們的起點處,讓它成爲前進路上的阻礙。

一個內心成熟的人,面對生活起伏的時候,能依舊保持淡定和從容,依然可以在堅定於山和水的自然之中,不爲得到而狂喜,不爲失去而痛悲。有着蘇軾“有得必有失”的寬闊胸懷,以這樣的心胸馳騁世間,方能不爲外物所困擾,不爲得失所遮蔽。

“是非審之於己,譭譽聽之餘人,得失安之於數”,需以這樣的心態行走於人間之道,才能不困於瑣碎的得到與失去、不囿於簡單的得失之中。得與失未必是終點,但也絕對不是起點,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都能從其中得到生活的箴言。須臾間的得失都是人生的過程,只要親歷親爲,腳踏實地,一路享受,就能問心無愧。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7

童真猶如早晨的空氣,那樣的清爽,那樣的天然。

而現在童真日漸消失,在孩子們的身上永遠都少了曾今所擁有的那一片最爲真摯純潔的天真。而多的是一些呆板和本不該有的成熟。

在這個經濟飛速進步的年代中,平板電腦取代了大自然。一種叫身臨其境的感覺代替了親身體驗。孩子們很少再會出門知道自然去和蝴蝶們一起捉迷藏,去和鳥兒們一起唱歌。他們只是在家對着電腦看節目,玩遊戲,聊天。在那裏他們也知道他們所謂的大自然。那個所謂的大自然帶給她們的是什麼?是過早的成熟,是對遊戲的癡迷,還是那雙隨着他們一生的近視的眼睛。

失去童真的孩提年代是無趣的,是不完整的。童年是美好的,在童年裏有大量事是大家需要去領會一下。那比在電腦前呆着愈加有趣,來的更有意義。

在當今社會中還存在着一批孩子,他們由於貧窮。在很小的時候就得承擔起家裏的重擔。更本就沒有領會到他們本該有的童年美好。他們由於家庭起因在本該享受父母的愛的時候就成了小大人,照顧起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在前不久記得有這樣一篇報道讓我看了十分的感動和憐惜。在四川某個山區,有個小女孩由於他的母親在她出生沒多長時間就離他而去了。他母親的離去換來了他的來臨。但是老天彷彿一直喜愛和他開玩笑一樣,就在她還只有5歲的時候他爸爸就患上了疾病,全身癱瘓。可憐只剩爺爺奶奶兩個靠一些蔬菜買賣來供他讀書。懂事的他在努力讀書的同時還照顧他的爸爸。喂他吃飯,幫他擦身,跟他講話彷彿是在呼喚他的醒來。小小的她背上揹負着比同齡的孩子多出好多倍的艱辛苦楚,但是重來沒有一句抱怨。而爺爺奶奶也只是心痛卻又無能爲力。那種心酸又有幾個人能理解呢!

上天是不公平的,他剝奪了部分人享受童年開心的權利。讓他們在還沒有機會享受時就硬把他們劃除在孩童名單中。

日漸地孩子們在主動和被動兩種狀況下與童真這個定義愈來愈遠。童真日漸消逝。大家不經想問童真哪兒去了?而它沒有回答只見一個孩子愈走愈遠,最後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身影!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8

生活是有顏色的。“生無所息”是催人奮進的紅,讓人昂首闊步;“生有所息”是沁人心智的藍,使人閒適安恬。

“有鳥之於南方之埠,不飛不鳴,是何鳥也?”“是鳥雖不飛,飛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成公賈與荊莊王之間那無心的對話,道出了“生有所息”的真諦。“一鳴驚人”這一典故,用不爭的事實告訴了人們,只有“有息”,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實現人生的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話語夾雜在歷史的風中吹過耳畔。“生無所息”是一種執着的探索精神,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堅強信念。其實,“生有所息”和“生無所息”只是人們對生活的不同看法而已。

“生無所息”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憑藉着巨大的毅力和勇氣,纔有了諸如“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這般膾炙人口的歷史佳句。憑着“生無所息”,有了左思閉門謝客十年始成的《三都賦》,有了太史公包羞忍辱而成的“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有了仲尼厄於陳蔡仍“執乾柴而舞”的歷史佳話,也便有了中華民族無數文人的錚錚傲骨和不滅不朽的鬥志。“生有所息”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瀟灑。在南陽躬耕聊歌《梁父吟》的諸葛孔明將周身的光華玉韜珠藏,用時光等待着自己的“一鳴驚人”。於是,他成功了,有了那《隆中三策》之曠世駭俗,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基業。憑着它,有了生有所息的陶潛,寄情山水的王維,豁達不羈的李白,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歷史上的文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有所息”的理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生有所息”和“生無所息”的關係更能體現。

國逢亂世初定,便有了“與民休息”的無爲而治;國逢盛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繁榮景象。

中國正以東方巨龍的姿態立於世人面前,中華民族正面臨着偉大復興。在當今,國人應當有“生無所息”的態度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國家應該有“生有所息”的政策,內建和諧社會,外創和諧世界。使中華民族快速實現騰飛。

歷史在“生無所息”和“生有所息”的選擇中,氤氳出這樣一條真諦:只有處理好兩者關係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大智慧,只有處理好兩者關係的國家,才能實現民族的崛起。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9

2021年,我是“檻外人”了。但久在“檻內”,一聲鈴來,猶免不了靜極思動,抹開臉面,來講到兩三,字的筆畫八百。

這題型非常好,窗前景,心裏意,社會正能量,貼近生活,匠人精神,堅韌不拔,青山綠水綠色發展理念,盡入我彀中矣。能寫,好寫,不刁難小朋友們;而寫的高超,出色,別具匠心,就難乎其難,會是微乎其微吧。但攬得別攬的金剛石,總或是有,30萬的大數量呢,因此,毫無疑問就會有良和莠,就有山和水。

看到這題型,我最先想起的,是宋人的《酒泉子》:“長憶錢塘江大潮,滿郭人爭湖上望。”浙江省,以錢塘潮而出名,這也是當然的禮品,也是精神實質的修養。從而,說熱血傳奇,說故事,就是順理成章地娓娓而談。八九百字,是帶上腳銬的舞蹈,會舞的,長袖善舞,可以是霓裳羽衣舞,娓娓而談不了,最少可以有一個840的迷你型。不當此道的,也何不具體的道理,可以對以“揚子江原水,開化龍頂茶”,金華的小五金,嘉興市的無角菱。略加申說,就是。只需有起承轉合,文從字順,中等偏上的獎勵,或是離不開的,只需瞭解故鄉三四,聽聞附近一二,素材內容有,架構有,搭個小屋子,一概而論,怡然自得,也讓教師有一樂半樂,或是不是問題的。

歷史時間的傳統式,是生態系統理論自穩定性的,可是當代對外開放,會是有風險性有摩擦阻力的。怎樣掌握好傳統式的魄力和現代化的支撐力,就是文過飾非的知識分子大展身手的時機了。

浙江省,是一個地名大全,但可以用錢鏐的海塘蘇東坡的湖堤表述之,可以用東湖的棱角菰城的湖筆勾畫之,自然還可以用騷人的錢塘江大潮弄潮具像之。楠溪江風景區,苕溪流,江郎峯,雁蕩山,都適合。“浙江省”,必須景深,需要色度,必須廣角鏡頭。這一點,有的學員或許會輕忽。

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佳境漸入。無限春光在險峯,文章內容的提高,感受和思索,必須等級明晰,必須拾級而上,一個一個的起始點,一次一次的考慮。這一點,只願小朋友們還記得教師的講到。

攜帶開心重新出發。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0

門是終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我們的終點。經過那扇門,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個或圓或缺的句點,是世界之極的天涯。

門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我們的起點。打開那扇門,便是展開了一世生、一世夢,便又是一世浮生若夢。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巔的極光。

門是關卡,有些人停下了前行的腳步,有些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門前是已知的世界,門後是未知的迷途。未知一直被人恐懼的,而已知給人以溫暖的懷抱,但於此同時,已知被人喪失進取的銳氣,未知卻是無盡的可能與期望。是該冒險闖蕩還是安於近況?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答案。有些人把門視爲起點,有些人把門視爲終結,行止自在人心。

門是選擇,交錯縱橫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樣的門,每扇門背後都有着不一樣的天地。是進入還是退後?是大道還是小徑?是青山綠水還是高樓大廈?門後有着不一樣的魅惑,也有着不一樣的艱難,萬千的門戶代表着萬千的選擇,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選擇一直緊握在我們的手中,只看你攤開或是握緊,有沒勇氣推開那扇門。

門是因果,當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就註定着另一扇門的關合。門前是一段完結了的果,門後是一段等待開啓的因,那是一段一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結局可以握在我們的手中。緣起緣滅,正好似門的.開合,了卻一段宿舊緣,重啓一段新願。一段路最後的終點,是由於你踏上了起點而產生的,無始便無終,而無門便無路。

門是輪迴。人間循環往復的旅程,在門的開閉間持續的重啓,持續的前行。門是終結、亦是起源,像是聖經中記載的那場洪水,終結了一段文明的同時,也隨着着新的世界的由來。萬物都是在環形的跑道上賽跑,起跑的的那條白線,同樣也是終點的那條紅綢,持續的追逐角逐,最後還是回到開始的樣子。打開一扇門,就是開啓一段新的生活,開啓一段新的輪迴。

我不知門爲什麼物,由於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絕路亦是期望,是終結亦是起源。它是關卡,是選擇,是冥冥中的因果,是無限循環的輪迴。生活彈指間,啓門一瞬觀。看到的是紅塵世間,是若夢浮生。門後的世界是沒辦法想像的,唯有在開啓將來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門,只因門本就是路。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1

馬雲曾說:這個世界不缺少錢,缺的是企業家的夢想與精神。而我現在要說:這個世界不缺少路邊鼓掌的人,缺的是我們精彩的奔跑。

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快,越邁越大。但就在這樣一種似乎要逼迫人去奮鬥的生存環境下,仍然有許多人縮而不前。過去,是那些在職場裏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中年人感嘆一句生活的不容易,但流露出更多的是認請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的執著,是一種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人生境界。現在呢,我卻時常聽到歲月的蒼涼之音掠過年輕的嘴脣,看到年輕人被靈魂裏潛藏的怯懦絆住腳步。所以冰心先生吶喊:切莫回頭。

的確,年輕不是揮霍的資本,但它絕對是我們雖千萬人吾往矣熱血澎湃的最堅實的後盾。而當我們老了,還是可以擁有年輕的心。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什麼藉口來停留?我們應該奔跑,跑出自己的風采,並像那句充滿豪情壯語的廣告語說的:永不止步。

然而,很多人都不敢在人生路上盡情奔跑。生活使人人都學會了忍,但並未使人人都成爲韓信。

所以,我想說,是挫折打敗了我們的怯懦,然後我們被自己的怯懦打敗。一個人感到失敗,不是因爲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在於沒有勇氣去做。在高唱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論調的今天,我依然堅信不以成敗論英雄,就像滿清末造,革命黨人發動廣州起義,雖死事之慘,但孫中山先生仍然對這場戰役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只要你盡情奔跑,歷史會給你最公正的評價,最熱烈的掌聲。

人生之路,沿途的風景的確需要欣賞、鼓掌,但駐足不前便失去了旅行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爲自己的司馬遷,不必去記載別人的豐功偉績,而是記錄自己堅實的足跡;不是爲了讓後世銘記,而是有一天自己可以回憶。

生而盡其動,讓我們每個人都盡情地奔跑吧。如果海到盡頭,那就天作界,如果山登絕頂,那麼我爲峯!

生命,因奔跑而精彩,我要爲自己鼓掌。所以,我要認真地說:我要做自己的英雄。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2

書者如燈,“是知燈者,破愚闇而明斯道。”有人說,人生須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本大書。吾與之也——有字之書爲傳承,知識在其中;無字之書爲體悟,閱歷在其中;心靈之書爲本然,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時習句讀,或觀古今之言,有字之書爲師爲友。以文字爲媒介,書籍帶着我們走向新的世界,教會我們許多知識,前人的經驗與智慧,虛幻的歡笑與淚水,令我們沉醉、助我們成長。“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古訓仍在耳邊。正是有字之書告訴了我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正是有字之書讓我們體味出“天荒地老無人識”的苦澀,有字之書塑造着最初的我們,正如加繆評卡夫卡,“他書中的每一頁都強迫我去讀它”,有字之書,有益之書的每一頁也都“強迫”着我們去閱讀。

年齡稍長,閱歷增加,經歷了若干人若干事,無字之書的書頁也漸漸增加,其中內容悲喜自知。無字之書,是閱歷,是經驗的積累、情感的積澱,是人生路上經過的一個個路牌。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前進的方向,開啓一扇扇不同的門。我們自己牽着自己,跟着無字之書的指引。

有字之書,無字之書,說到底其傳授之物均源於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墜深淵。心靈之書,卻是由你而發,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你的心靈之書,只須本然,你要去讀懂。何謂讀懂?羣居不倚,獨立不懼,問心無愧,即爲讀懂。孔子困於陳蔡,問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爲,或說不可爲,或說應與世推移,顏回卻說:“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不容何病?讀懂自己的心靈之書,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麼從心所向,從欲而行,致力於其中,豈不是人人都是“匠人”?也正是心靈之書,才能讓人捨生取義,因爲它就是我們的“我”!

有字之書以爲梯,學山爲頂峯爲己。無字之書以爲舟,破江渡海見真力。心靈之書以爲己,遵之循之莫爲逆。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礪!

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知前兩者之重要之人,恆河沙數,故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3

喜歡一卷詩書在手,或品讀“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的慵懶與情思,一抹淺淡的遠山黛,畫出女子的婉麗;或感受太史公筆下暗潮涌動的政權爭奪,爾虞我詐,險象環生;或帶着一顆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體味異域風情。正如古人所言,“言爲心聲,文如其人。”不錯的,在文章中確實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瀟灑坦蕩,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學界受人敬仰的,讀者都能找到與文章匹配的詞語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來這就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並不是僅從一篇文章中體現,而是滲透在作家一生的寫作歷程中。初識袁中郎是在《滿井遊記》:山巒爲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瀟然山水的才子,想來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學家,他自言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度。在那些讚美自然風光的遊記中,每一篇都是他對這種生活本色的探尋,一種行胸臆的格調。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內心,我們能從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纔會讓我們的心產生一種共鳴。

文學貴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我們總認爲的在人格與文章之間的等號卻在這裏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文章會成爲人心的面具,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也許我們需要用一雙聰慧的眼,一顆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發人性的途徑,而有時這條道路會被外界因素阻隔,讓我們看不真實,文章本身也淪爲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爲中國現代詩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詩人,當革命的烈火蔓延整個中國大地時,他的詩便成爲了配合革命形勢的產物,毫無立場的歌頌與批判,是成爲“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許在郭老的骨子裏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義,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鎖時,所有藝術的美感就消失殆盡了。曾經歌頌出《女神》這樣唯美詩篇的人,湮沒在革命的浪潮中,我們只能扼腕嘆息了。

但不管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有一樣是不能否認的:文顯其品動人心。因爲他們能將自己的真當作湯底,用生活的閱歷作爲菜料,以真情實感爲輔料,烹飪出一鍋令人回味的佳餚。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4

剛開始認爲,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着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遊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着苦痛。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閒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淨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我們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讓我們用心去感悟一下鄉村!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15

每當我們邁入浩如煙海的圖書館時,眼前的“書山”不時讓我們震驚:在這貫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們怎樣閱讀,閱讀什麼?是深閱讀,還是淺閱讀,在我們眼中,這些都不重要,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閱讀,用心體會!用心閱讀,我們能體驗中華五千年的香韻,能品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清幽和曠達,能體驗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邁,能體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凜然,更能體驗李清照那“悽悽慘慘慼戚”的憂愁與悲憤。

閱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讀死書,有的人死讀書,有的人品其文化內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淺閱讀,有的人深閱讀,然而不管怎樣閱讀,我們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五柳先生的閱讀方法也許值得我們借鑑,在這個競爭激烈、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閱讀,不求甚解已經成爲大多數人的步調。但是,他也沒有完全地用放任自流的方法去面對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每有會意,便欣然望食”。無論怎樣,我們要有用心去面對的信心。

用心去體驗,用心去品味,我們能體驗出五彩的人生,能品味絢麗的生活。許多飽學之士,英雄豪傑都受書的影響,他們有的瀟灑大方,有的氣宇軒昂,精神飽滿,在無數人的臉上,洋溢出的更多是閱讀帶給他們的自信,國學大師季羨林飽讀詩書,成了一代享譽文壇,兼容百家的大師,他用心體驗了世界,用心品味了古今,使他成爲光耀文壇的一顆巨星。

在當今世界,有很多文壇巨匠和仁人志士,他們用閱讀看遍世界,用閱讀了解古今。閱讀也成了一種我們認識世界,瞭解社會的工具和窗口。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閱讀方式,就像五柳先生不求甚解那樣,但無論怎樣,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尋求書中的真理。

用心去閱讀,博覽羣書,用心去閱讀,瀟灑走世界,只要我們用心去品味,用心去體驗,那麼整個世界都將在我們的眼中!

用心品味人生,用心體驗閱讀,我們的人生終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