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2篇)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2篇)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1

智慧是什麼?仁者見仁更仁,智者見智更智。

它是知識、記憶、能力、經驗,它也有情感、邏輯、文化、操守、德行、境界。“剛健篤實,輝光乃新”,一個人的智慧就是培育氣象和境界的過程,一個有智慧的人也必然是有着無限闊大的生命境界。智慧之人是由“知識我”、“德行我”再到“宇宙我”。

孔子在河川上嘆息“逝者如斯夫,不捨盡夜”;莊子品秋水而明悟“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牛頓“上帝的蘋果”而聞名遐邇;貝多芬一生磨難,而在他的葬禮上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的題詞寫道,“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着你的並不是志餒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一個人纔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近期一位老人褚時健的褚橙大賣,而其背後所折射出的是“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的智慧之悟。近幾日的“東方之星”遊輪傾覆,來自人民解放軍的海軍“蛙人”部隊成了衆多搜救力量中的尖兵,而蛙人中我的江蘇東臺鄉友東海艦隊某防救船大隊一級軍士長、潛水員丁春東,隱忍着喪父之痛,不顧兒子的高考,奔赴長江沉船救援現場,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操守使然、道德使然。古今中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哲人蔚起,智慧輩出。哲人的智慧牽動着芸芸衆生之心絃,文人騷客的音符,捕捉着天地之萬物,商人的故事又描述出人生之萬象。

智慧之人,當然需要知識。人的生命是不斷超越的過程,知識是智慧不可或缺的基礎。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立”的過程——在茫茫天涯路上鑄造“知識我”的智慧形象。當下知識經濟社會,一個人需要靠知識來自立。一個獨立意義的生命,它不能脫離這個世界秩序的洪流,它在與秩序的協調中,創造新的生命。知識的獲得是生命積澱的一種過程,必然同時也附有重要的“行”。“知行合一”,即知識實踐的過程,“知識”和“實踐”兩者不可偏廢。

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這裏把“知識”演繹爲“良知”,他在闡釋“良知”是一種不經後天學習的先驗的是非標準和道德規範。前兩天母親節,我給遠在千里之外的鄉下母親道母親節問候的時候,母親一句話“你還能想起我”讓我眼角溼潤。十七年前母親患食道癌症,當我把她推到病房時,她給我說的一句話是“多讓你費心了”,五年前她不小心摔倒在地,當我趕回家在付清醫院的醫藥費時,她把我喊到身邊,一句“又讓你花很多錢了”令我錯愕。近年來我常常“同理心”掛在嘴邊,我不知道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母親,她總是爲她的兒子,爲他人想的這種質樸是不是一種沒有知識學習的道德,我爲我有這樣的智慧母親而驕傲。

當下中國30多年的高速發展後,社會也充斥着欲求高漲,戾氣升騰,精神疲勞,信用困頓。而所有這些正考量着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智慧”。“德行我”告訴我們,幸福生活不是生命的全部,只追求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相對淺薄、利己甚至自私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一個人的各種慾望和需求總是能被輕易滿足,人們總是逃避困難和負擔。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感覺良好,當一天你囊中羞澀,你會感到生活缺少意義,幸福感下降。

智慧也是一種悟的能力和判斷力。春節間一篇“博士返鄉記”躥紅,然而上海大學的王磊光博士洋洋灑灑幾千字的“返鄉記”,無外於農村淪陷、知識階層的無力“鄉愁”、感慨“農村生活讓心腸變硬”、“對鄉村未來迷茫”等等,在我看來這或不是智慧的判斷。近來“互聯網+”炙手可熱,一些人在“+”的概念上有紛爭,僅僅“+”出電子商務,還是“+”出互聯網的哲學、思想,並用它去改變傳統行業,改變用戶體驗,改變商業模式。智者自然在這中間有着“道”上的認知,而非在“術”的層面上。

“萬物皆備於我”,什麼事物都讓你佔有,怎麼可以呢?萬物皆備於我,是心靈和世界的融合。當你融入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都是你的.空間,存在都是你的所有,山花爛漫,流水潺潺。“宇宙我”的智慧,強調着人的精神與世界、與行爲活動的一致性,韞德修身和人格完善也就在於此。心靈光明磊落而嚴正崇高,世界就光明而嚴正崇高,心靈陰幽黑暗,生活就陰幽黑暗。

江蘇高考滿分作文2

小時候長得又高又胖,卻被小學的體育組看中了。輾轉操場,跳遠,沒有爆發力;跑步,速度上不去;實心球,骨骼太硬;最後被送去了女子三人籃球的訓練場。

從第一次開始運球,第一次做全場往返跑,第一次三步上籃,籃球悄無聲息的融入了我的生活。爲了準備市裏的比賽,每天放學後的一小時訓練必不可少。從那個憨憨的小胖,逐漸磨練爲球場上一躍而起爭搶籃板的中鋒。從那個繞操場一圈慢跑便喘不上氣的運動廢物,逐漸蛻變爲球場上一小時不休息的小運動員。從那個身材自卑的小女孩,變成了運動短褲隨身套的假小子。身體也一天天強壯起來。連母親也打趣道:“你現在雖然不瘦,但肌肉裏都透着強壯和健康呢!”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寫道:“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不僅僅會使一個小女孩自信而健康,它更可以團結人民、振奮人心。

所以我們看到:球王貝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給尼日利亞帶來和平;阿根廷球迷不離不棄,在籃球世界盃總決賽上吶喊;八十年代的中國女排的五連冠承載着國人的熱淚盈眶,譜寫着中國的永不言棄…

同樣,沒有哪個強者可以一直處於不敗之地。當長期的伏案作業,繁雜的學業使我失去了鍛鍊的時間,上了高中的我再次發福,三年狂增60斤,各種慢性病也不客氣的找上門來。健康與運動齊飛,脂肪與試卷一色。父母也是無可奈何,高中一週回家休息四個小時,吃飯洗澡都要抓緊時間,哪兒來時間鍛鍊呢?人的身體就像齒輪,鍛鍊是給齒輪擦油,不鍛鍊的人也會逐漸停止,無法正常運轉。

正如一個國家,不去鍛鍊就不會成長,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而中國,正是一個不斷磨練、不斷成長、勇於突破、積極創新的國家。1921年,嘉興遊船上唱響新的歌聲;1949年,天安門前一番新氣象,1992年,一位老人在春天開啓了新的篇章…觀今日之中國,不就是一位永不停息的賽跑着的巨人嗎?

從先前的“喪”文化,到今天的“躺平”,我們反對內卷文化所帶來的全社會壓力,但也絕不可在韶華之際,拒絕鍛鍊,拒絕開出自己的生命之花。

鐘聲響起,我放下了筆,合上電腦,穿上球鞋,相球場走去。

自強則勝

張君寶落魄流離,幸得郭襄相助,可暫住其家。二人分別之際,君寶突然豪氣中生,男子漢大丈夫,何不自食其力,鑄一己之長。仰天長嘯,煉就一代奇俠。

不卑不亢,自強不息,方爲弱者躍遷之道。

當嘹亮的汽笛帶着晚清的幼童們來到未知的土壤,那個時代醞釀着、躁動着、嘶吼着、咆哮着。身後是大清王朝,山河破碎搖搖欲墜,眼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羣體。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是來自心底最深的痛。可年輕的靈魂並未在差距的溝壑中沉淪。他們擺平心態,不卑不亢,終成羣英。

然而自強不息並不是弱者的專有屬性。禍福相生,狀態均是暫時性存在,倘強者奉行躺平主義,或是驕矜自傲、故步自封,強弱倒置也只是時間問題。試看大清帝國,何其盛也,奈何鼠目寸光,不思進取,國門封鎖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坎坷波折。舍嘆息之外,更無他言。暫強者不恃才,暫弱者不頹唐,才能成爲一棵俊挺的橡樹,永葆銅枝鐵幹,盡覽流嵐虹霓。

生而爲人,但求生命的意義,而自強不息恰是意義昇華之舉。“強者自渡”,內在的精氣神是向上的姿態,靈魂因此滿溢着鮮活生動的面貌,在泥沼裏尚能暢然歌舞,於井底亦可仰望星空。當堅強的信念唱響寰宇,四處迴環的,是自強者心中最美的韻律。

然而不服弱並不代表苦撐,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充其量只是有勇無謀的一介武夫。不知輕重,無自知之明者不顧以卵碰石的後果,則很可能以子路式的悲劇告終。這就是大先生極端不建議徒手請願之故。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纔是作爲智者理性的體現。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適可而止的服軟也是自我悅納的表現,而這就要求過人的容忍能力。在渴望的願景面前不焦躁無措,而是沉穩從容,既可金剛怒目,又不妨菩薩低眉。這其中不只是對自我的充分認識與對得失的客觀權衡,更展示了大度遼遠的格局、勇於負重的氣魄、不卑不亢的尊嚴。靈活地進行自我提升,穩中求進,非但不是軟弱與優柔,反而會以曲線之路走向山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