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集合7篇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高考語文作文集合7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當前,放眼各新聞網站、微博、App及公衆號等平臺,“痛感新聞”撲面而來。

31歲的富士康員工在結束iPhone裝配線的夜班工作後跳樓自殺;32歲的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英語教師劉伶利因患癌症被學校開除後不治身亡;18歲的南京郵電大學女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後心臟驟停離世……

有人說,這些新聞,會讓我們失去對社會的信任,無益於正能量的傳播;也有人說,正是這些新聞,讓我們對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有人說,社會本身就是包羅萬象的,應該淡定面對纔是。

面對“痛感新聞”,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語文素養提高之我見

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和一個擁有良好語文素養的人交流,就是一個與善人居的過程,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可見,良好的語文素養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呢?我認爲:有效的課堂學習是基礎,大量的課外閱讀是關鍵,社會實踐是輔助。只有這三者有機結合,我們的語文素養才能得以有效提高。

首先,我們需要老師的指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着厚重的文化積澱。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從小到大,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會了拼音,學會了方塊字,也學會了閱讀與鑑賞。多少次我們思索許久沒有答案,卻因爲老師的點撥而醍醐灌頂。是在課堂上,是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我們感悟了唐詩之莊,宋詞之美,小說之精妙……

大量的閱讀對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知識儲備,我們的涵養也在閱讀中逐步提升。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辯。”只要閱讀,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中國也有位作家這樣說道:“我喜歡閱讀。我讀一千本書,這樣我也在書中體驗了一千種不同的人生。”

生活處處有語文,進行適當的社會實踐,更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著名的詩歌《觀刈麥》和《憫農》就是作者深入社會觀察之後有感而作的,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即將進入大學的殿堂,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實踐。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走入社會,對很多東西的理解也會大不一樣,白居易說:“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就是這個道理。

語文素養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她需要時間的積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在平凡的課堂中、在浩瀚典籍的滋養中、在社會事件的感知中,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巔峯。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關乎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成爲一個擁有良好語文素養的人,一個有氣質的人,一個談吐優雅不凡的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提升語文素養,課堂教學做主

語文學習是一種終身學習,語文素養的提升也貫穿着每個人的一生,那麼對於中學生來說,提升語文素養的途徑是什麼?我認爲主要是課堂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教什麼、提升什麼呢?我認爲主要是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首先,“聽”這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貫穿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始終。聽老師講解《沁園春〃長沙》,我們感受到了偉人的氣魄和胸懷;聽鮑國安先生朗誦《赤壁賦》,我們感受到了蘇軾的豁達和豪邁;聽同學們探討《記念劉和珍君》,我

們感受到了青年的熱血和執着。聆聽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欣賞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誦,我們提高了審美情趣,增長了欣賞水平,語文素養在傾聽中慢慢提升。其次,“說”在語文課堂上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成爲提升語文素養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在《再別康橋》的朗讀中,我們體會到了濃濃的不捨情思;在《中國夢》的演講中,我們體會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在“能否以成敗論英雄”的辯論中,我們體會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說中悟,在悟中提升語文素養。

再次,“讀”作爲提升語文素養最有效的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比重最大。我們對《荷塘月色》進行品味和鑑賞,感受語言之美;我們對《拿來主義》進行思考和領悟,感受思辨之強;我們對《宇宙的邊疆》進行閱讀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祕。通過這些優秀篇章的賞讀,我們全面提高了語言鑑賞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提升了語文素養。

最後,“寫”是語言表達運用的重要方式,心靈的觸動、情感的共鳴、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寫作中呈現,沒有“寫”,語文素養就無法從根本提升。我們寫作《難忘的瞬間》,表達生活的感動;我們寫作《霜葉紅於二月花》,描繪自然的美景;我們寫作《我心中的孔子》,讚美先賢的智慧。寫作完成了語文素養的提升。

這四種能力的培養最終達到了提升語文素養的目的,這是正在接受學校教育的中學生提升語文素養最有效的途徑。當然,除了課堂有效教學之外,課外的大量閱讀和社會生活實踐對提升語文素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導讀:高考迫在眉睫,名師對高三生進行學科點睛,內容不僅有考前的複習技巧,考場上的應對策略。作文是高考這席盛宴的一碗大菜,分值接近語文試卷分數的一半。所謂得作文者得天下,此話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的作文在高考語文卷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語文:作文要留足50分鐘

基礎知識,絕大部分均已掌握可放過,未掌握的作考前突擊記憶。而對於病句辨析、詩歌鑑賞、文本閱讀比較繁難的幾塊,要化繁爲簡、化難爲易。建議對常見題型、答題思路、常用語句及常出現的問題等,細細回顧的同時在紙上一一記下,遇到思維模糊處再有目標地翻看資料。作文方面,可把做過的題羅列出來,提高審題立意和謀篇佈局的能力。對作文素材也可減肥,精選十來則可多角度立意的有豐富內涵的材料備用。作文要保證50分鐘左右的時間,否則難出佳作。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今年語文高考作文以“新材料作文”爲重點,這已是大家不爭的事實。那麼,怎樣準備這“新”的“材料作文”呢?筆者認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明確新材料作文的特點

“新材料作文”中所謂的“新”,是相對於前些年的“老”材料作文而言的。前些年的“老材料作文”一般是話題作文或帶材料的命題作文,而新材料作文則不是。那它是怎樣的呢?

請看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隻老鷹從鷲峯頂上俯衝下來,將一隻小羊抓走了。

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於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衝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衝下來,撲到一隻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又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隻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着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只給出材料,既不規定話題,又不給題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筆者認爲,這就是新材料作文的基本特點。

如果我們再將它與這些年流行的話題作文比較,就更容易看出它的特點。

新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有兩大相同和兩大不同。

相同點:

① 都提供給考生材料;

② 都給考生較大的自由度,具體說,就是“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體,自定題目。

不同點:

① 審題難度不同。

話題作文給考生提供一個話題,也就是限定了一個範圍,如20xx年廣東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的雕琢一塊尚未完成的大理石,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

他。

雕像逐漸成型,頭部、肩膀、手臂、身軀,接着頭髮、眼睛、鼻子、嘴巴……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出現在面前。

小男孩萬分驚訝地問雕刻家:“你怎麼知道她藏在裏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訴孩子:“石頭裏原本什麼也沒有,只不過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這裏來了。”

請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標題自擬,文題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很明顯,要求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爲話題,考生構思作文立即有了個立腳點,審題難度降低。

而新材料作文沒有提供範圍和立腳點,如上引的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要學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難度顯然增大。

②立意與材料的關係不同

話題作文的立意與所給的材料關係不夠緊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甚至不用,如上述廣東題,所附材料只提供一個雕刻家的例子,作文中可用可不用這個例子。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則不同, 它必須把材料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下面將具體談到),只不過考生們各自的態度和角度不盡相同。

總之,新材料作文較之老材料作文,審題的難度增大,對材料研讀的要求大大提高。

那爲什麼要換用新材料作文來考呢?依筆者看,有兩點原因。一是此種題型更符合語文新課程《課程標準大綱》的需要,突出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二是考試形式也需要不斷更新,不能好多年一張老面孔。

二、抓住兩個關鍵,破解新材料作文

那麼,我們該怎樣去做新材料作文呢?應根據它“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的特點,逐步去破解。這當中關鍵要抓住兩個問題。

(一)全面理解材料:

過去做老材料作文 ,對材料的研讀比較簡單,比較快,一二分鐘就行了。做新材料作文就不行了,按廣東省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妙雲教授的要求,看材料的時間最少五分鐘。因爲這是立意構思的基礎,是樹之根,水之源。而且,依筆者看,不僅要全面理解材料,而且要適當地分析材料,因爲只有經過分析,理解才能全面深刻。

看材料要理解分析幾個有關思想內容的基本問題:

1、材料的主題是什麼?

如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它的主題是:通過烏鴉自不量力地模仿老鷹抓小羊的故

事和牧羊人及其孩子的評論,說明:人要量力而行,不過也要有敢於嘗試的精神。

2、材料可分幾個部分?

仍如上題,可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第二部分是評論。

3、材料中有幾個角色(或幾個方面)?他們的行爲或言論(或這幾個方面)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取向?

仍如上題,可歸納爲:

①老鷹:熟練地成功地抓住了小羊。

②烏鴉:自不量力必然失敗,而且學老鷹學得不對(老鷹是“俯衝”,烏鴉是“哇哇地從樹上猛衝”)。

③牧羊人:認爲烏鴉自不量力很可笑。

④孩子:認爲烏鴉另有可愛的一面(敢於嘗試)。

這些問題弄清了,第一步的任務就完成了。

(二)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這是第二步的任務。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叫“側面”?什麼叫“角度”?

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側面”就是“旁邊的一面,”一個正方體有六個面,都可以分別認作是側面,同理,一個事物、一篇文章的內容形式也表現爲多個側面。就一篇文章的內容表現來說,可含有多個側面。分解時,要採取分類的方法。如大家所熟悉的故事《東郭先生》,按思想意義來分,有揭露狼的兇殘本性的一面,有批評東郭先生糊塗受騙的一面,也有讚揚農民聰明機智的一面。又如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也按思想意義來分,有肯定老鷹的一面,有批評烏鴉自不量力的一面,有表現牧羊人看問題抓住實質的一面,有表現孩子看問題全面的一面,等等。只要把材料的內容全面理解了,這個問題就不難了。

選定了一個側面,再就要選擇角度。就是要選擇一個適當的角度去看這個側面,構思立意也就隱含其中了。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發點”。對同一個事情,從不同的當事人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發現。還是拿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作例,可以從以下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①從老鷹的角度看:

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②從烏鴉的角度看:

自不量力或未學到別人本領的實質必然失敗。

③從比較老鷹與烏鴉的角度看:

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敗;東施效顰是不能成功的。

④從牧羊人的角度看:

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⑤從孩子的角度看:

儘管烏鴉自不量力,但還有敢於嘗試的可愛一面。

⑥從比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

看問題還是全面一點好。

這樣一分析,你的構思立意就有了明確的範圍了,你儘可以從中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來寫了。寫的時候還要聯繫社會生活實際,不能一味地就材料論材料。

肯定有人會問,這麼多側面和角度有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或者說哪個側面哪個角度最好?關於這個問題,陳妙雲教授說得很肯定,就是都一樣,平等關係,沒有高下、優劣之分。關鍵在於不論從哪個角度寫,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題或部分主題。如從老鷹的角度寫,就必須涉及到主角烏鴉,用烏鴉進行反證,證明自不量力是要失敗的。選擇其他的角度也是如此。前面之所以要求大家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時候,要概括材料的主題,其目的也在於此。

爲了進一步說明問題,下面我們再來以20xx年春季上海高考作文題爲例。其題目爲:

閱讀下面提示,根據要求作文。有過很多很多的地方,我們來過又離去;有過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經歷又忘記;有過很多很多的朋友,我們相識又分開……未曾有過的那份感悟,歲月把它輕輕送來。

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

這也是新材料作文,只不過它選擇的材料不一般,像首散文詩。因爲材料像一首散文詩,不是一篇小故事,故而較難把握,難度更大,審題立意的任務更艱鉅。

對付這種新材料作文,破解程序跟上面所說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時候,要抓住散文詩的特點來分析。

材料第一部分是三個排比句,描述了人生旅途中的三種情況。第二部分是概述,說因爲歲月流逝,對過去的這三種情況有了新的感悟。由此推導出的主題是:歲月使人的思想感情豐富成熟了。

根據這個主題,我們一般可以把材料中的三種情況當作三個側面,即“地方”,“事情”,“朋友”。如寫農村老家,兒時去過幾次,不感覺到什麼留念,但讀到高中,繁囂的城市生活使自己感悟到了它的清新、和諧、純樸。又如寫自己曾幾次迷戀上網與父母爭吵,長大了才體悟到父母的苦心和自己的荒謬。又如與朋友幾次交往,之後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友情。

角度最好選擇個人(即自己),也可以寫別人。也可以寫成議論文,選擇一種或數種情況爲論據,闡明歲月會使人的思想感情豐富成熟的道理。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又得到一點啓發,即解析材料時,首先要判定材料的文體特徵,然後,再依據該文體的特徵去理解分析材料。

三、備考時着重注意的三個問題

1、作文一定要切題。

切記“符合題意”(即切題)是高考作文閱卷首要的關鍵的標準,爲此要多做“多角度分析材料”的訓練及成文訓練,提高自己的審材料能力和寫新材料作文的能力。

最近有幸聽到陳妙雲教授介紹廣東高考作文閱卷情況,她反覆強調了這一點,希望考生的作文首先一定要做到切題,否則,寫得再好再精彩,也只能判爲四類作文,不及格。例如,

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有位同學錯誤地理解材料,寫成“要保護動物”的文章,寫得很好,但仍被判爲不及格。“符合題意”(即切題)好比是文章大樓的牆基,牆基歪了,上面蓋得再好再漂亮,大樓還是要倒塌。

爲此要多做“多角度分析材料”的訓練,提高自己的審材料能力。像本文上面理解分析20xx年全國高考卷作文題和20xx年春季上海高考作文題那樣,弄清楚,寫出來,不含胡。熟能生巧,多次訓練,審材料的能力一定會增強。

還要做一些成文訓練。不僅審材料立意要切題,成文時也要切題,要處處扣緊題意來寫,不可分散筆力。因爲文中離題的地方(如某段)都會被扣分。

2、切不可猜題,套作,抄襲。

應試就是要踏踏實實,提高能力,切不可有任何僥倖心理和投機取巧的心理。猜到題是百年難逢的事,枉費心機;套作、抄襲總會露出馬腳,投雞不成反蝕米。有的同學事先備好了“萬能”的開頭結尾,臨場時略作修改用上去,結果不倫不類,反倒引起閱卷人的反感,被扣分。

相反,要多讀一些聯繫社會生活的時文和社會新聞評論,並加以積極的換位思考,如我遇到這樣的題目該怎麼寫,我可以寫類似的文章嗎,要我寫會有什麼不同,等等,藉此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

3、端正文風,語言要準確、樸實、流暢。

近些年中學生作文中出現了一種不良傾向,就是盲目追求語言的華麗,不求表達的準確簡明,反倒是一味地堆砌詞藻,架牀疊屋,弄得花裏胡哨,使人如墜雲裏霧裏。這種不良的文風已引起作文界的警覺,遭到強烈的反對。陳妙雲教授曾舉出典型一例,這裏介紹給大家,以引起高度的`重視。有位學生的高考作文中有這樣一段:

輕輕掃掉帶着覆蓋在心房上的薄薄塵埃,幽幽的打開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藍的焰火猶如精靈般躍動,映照着整個剔透無暇的世界,而正是這靈動的焰藍,閃爍着多少激盪的靈魂,成爲我永生不可磨滅的紀念。

乍一看,好像很美,其實語病叢生,晦澀混沌,華而不實。如“幽幽的”、“靈動的”、“剔透無暇的”屬形容不當,“火藍”、“焰藍”屬生造詞語,心中的焰火如何映照着整個剔透無暇的世界?激盪的靈魂又如何去閃爍?這些又怎麼成爲“我永生不可磨滅的紀念”?等等疑問,叫讀者如讀天書。這樣的文章會被扣很多分。

反之,語言準確、樸實、流暢的文章給人一種親和力,易加分。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這樣一句電影臺詞:“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會以爲這裏是全世界。”

你是否認同這句話中的觀念?它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於800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讀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吃了。縈繞於心的倒不是玉盤珍饈,而是他親自下廚的家常菜“燒小蘿蔔”,這道菜讓他的作家朋友讚不絕口。汪老揭祕:因爲蘿蔔嫩,配湯好。“正是小蘿蔔最好的時候,而且我是用乾貝燒的。”

汪老可謂深諳中國廚藝之深味,東漢思想家王充早有言:“大羹必有淡味。”

此菜品裏,北京本地產的時令小蘿蔔爲君菜,取其清新嫩滑;來自遙遠海洋的乾貝爲臣菜,取其鮮美爽口;再佐之碧綠蔥蒜調色、去腥,幾味調和,君臣相佐,共融共生,才成就這至簡中存真味的“燒小蘿蔔”。

其實何止廚藝之道,汪曾祺身爲文學大師,想必也將他的寫作祕訣移用在燒菜中了。世人讀汪曾祺的作品,總有相似的感受:“於尋常中見奇崛。”

因爲汪老的作品,初看清淡如小蘿蔔,未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之情節,也未見綺麗明豔、華美藻飾之語言,可細細琢磨,這清淡文字中蘊藏的豁達通透的人生哲理,且原是用“乾貝”般貴重的風俗人情佐料吊的湯,他以“化骨綿掌”之功將這些脾性不同的元素融爲一體,所以才耐讀耐品,經久不衰。

你看他寫《受戒》,以明海這小娃的視角敘事,描摹的也不過是泥土間的荸薺、繡嫁妝的懷春女子、閃着銀光的蘆葦,如此尋常淡泊的文字裏,容納的卻是士大夫般閒雅從容的人文理想;又如《鑑賞家》,開篇寫脆甜的青蘿蔔、雞蛋大的香白杏、珊瑚紅的櫻桃,主人公葉三就攜着季節鮮靈靈的水汽走進我們的視線了,看似隨意的描摹,卻蘊藏哲理:真正的鑑賞家並不是高坐於深不可測的理論故紙堆,而是懂得欣賞生活之美的。又如《熟藕》,那溫暖醇厚的風俗人情,包蘊於微火燉熬的甜香熟藕裏了。他將情與事慢燉爲一鍋文字,融爲一體,密不可分。

想來汪老真是文壇高手,他並不向人們單一說教豁達從容的氣度、溫暖真摯的人情,而是如畫師調配五色,廚師融和五味,將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容納在蘇北鄉間那一個個尋常風物裏、瑣碎事件中了,共融共生、自然妥帖。

這恰似白先勇先生在談起《紅樓夢》的魅力時,評點的那一句:“雅俗共賞,它容納了至高至深的儒道釋的哲理情思,它也呈現劉姥姥進大觀園時諧謔有趣的市井俚俗。”我想,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巔峯之作,之所以備受國人推崇,就在於這其中蘊蓄的是中國人對文化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

當然,五味調和,共存相生,並不意味着損害某一方的本色。汪曾祺的“燒小蘿蔔”的好處在於,他尊重“物各有性”,既保留了小蘿蔔的“清”,也以適當比例佐之乾貝的“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並不會如《紅樓夢》裏那讓劉姥姥咋舌的“茄鯗”,用十隻雞來配本自清鮮的茄子,佐料太過嘈雜,反蓋住了泥土植物的本味。

其實人生也如此,我們在讀《紅樓夢》、讀汪曾祺時,理應學習那種兼收幷蓄、有容乃大的襟懷與氣度。但仍須謹記,無論和外物怎樣融合,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我們與世界相融,是爲了不忘來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高考專題輔導:常見作文文體之說明文

說明文由於其對象的科學性強,而學生接觸的生活有限,因此,命題有一定侷限:若命制學生熟悉的,如鋼筆,又容易被老師壓中;命制學生不熟悉的,學生又不好寫。故而在高考試題中,說明文作文大作文來寫,可能性不大。但作爲一種常見、常用、適用的文體,可放在語言運用中考查。也可以作爲小作文考查。如重慶市的《筷子》(20xx年)。因此,我們不能懷着僥倖的心理,放棄這一塊的複習。

說明文的特徵及相關的知識

一,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爲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

1.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爲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說明目的是使讀者瞭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的特徵,我們稱之爲事物說明文,如《松鼠》,《中國石拱橋》等;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說明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個事理,我們稱之爲事理說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等.其實,在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

2.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爲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 。

三、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

所謂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只有抓住特徵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