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關於高考作文彙編九篇

關於高考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高考作文彙編九篇

高考作文 篇1

在周圍,時常能耳聞目睹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得到長輩的溺愛後,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並且出現了很多違背大人意願的行爲,使做家長的滿腹苦楚。

就這個問題,筆者看到“青年博覽”裏有一篇文章,現摘錄以下:

曾祖父是一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他有一句口頭禪是:“注意:留一條縫隙。”木工活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密則密,不然易散落。時下,有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美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足吻合的空間,便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看到上面的這段文字。我聯想到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是木匠的原理可以借鑑嗎?

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注意:留一條縫隙。”如果你家長的“叨嘮”太完美了,對孩子這也放心不下,那也放心不下,吃喝等日常生活照料得無微不至,就會出現孩子的種種不可理喻的怪現象。比如,有的家長爲孩子的粗心毛病大傷腦筋,早晨,總要提醒他們書本帶了?鑰匙放入口袋中了等等。然後,家長抱怨,孩子這樣大了爲何改不了這個毛病?在我看來,孩子的丟三拉四習性,根源在你家長,因爲孩子想到我媽媽或爸爸總是會提醒我、會給我安排妥當,他就會在心裏產生對待這件事習以爲常,自己不在乎了。這就叫做條件反射,大家說對嗎?

再來說說我兒子小時候的一事。他上學騎自行車,以前都是我爲他輪胎打氣,因爲看他人小力氣小。過幾天就會操心把他的自行車檢查一番,看看是否輪胎有氣,車子有什麼不適等。一次,我出差了半月,就沒有人在乎他的車子了,想到媽媽從來不會顧問他的車子,想着只有依靠自己了。他就自己學會了爲他的“交通工具”作簡單的維護,比如打氣等。有一年的冬季,一個下雨的早晨,他騎車經過車來人往的小橋,突然迎面來了個三輪車伕,在避讓途中,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放學回家他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騎車摔跤了,還好沒有傷着身子。可是不幸的是,正巧碰到一個水坑,裏面的毛線褲、棉毛褲、連短褲也溼了。當時,快要早自習,我只有咬咬牙騎到學校,然後穿了一天的溼褲子。”從那天起,他學會了堅強,還懂得了騎車要小心。後來上學路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摔跤等事件。這就是叫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吧。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應當放手讓他們摔一跤,這也是成長途中身體裏必需灌輸的“營養品”。 有一種“愛”其實是害。爲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在將來獨自步入人生的考場時,能輕而易舉地面對征途中永遠無法料及的莫測風雲。朋友:請注意,不要走入“愛”的誤區,現在就該放手“留一條縫隙”給孩子吧。

高考作文 篇2

活在當下——一代軍師,開國功臣,爲劉邦出謀劃策,奪得天下的張良。原是封候拜相,可是他卻再三推脫,只要了個萬人的縣候。

功名成就之後,他選擇退隱,活在當下,纔沒有像韓信那般遭遇。

活在當下——“談生是奢侈的,論死是矯情的。”這是他真實的寫照。人活一輩子,他只活半輩子,還坐在輪椅二三十年。他就是史鐵生,病痛的折磨,只會給他帶來更大的磨練,堅強的意志。他想過死,所以纔會想過生,他筆下的文字是他選擇活在當下的證據!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是豪邁之舉,厭惡官場的明爭暗鬥,更不畏權勢而遠離官場。活在當下,無非是爲了能夠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人生而不在欠缺罷了!

楊修之死,衆所周知。如果說他是聰明的活在曹操的疑神猜忌當中,還不如說他是愚昧的活在自己的才能當中。假如他謙遜的表現自己,明白當前的局面,就不會被曹操砍下頭顱,掛於城門之外了。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這是楊絳在《我們仨》中說的,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她而去。但是,她選擇用手中的筆,將悲痛化做“回憶”,因爲她深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生離死別在所難免,只有活在當下珍惜眼前。

她,留學過多個國家,擔任過大學老師,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散文小說。

她,更是爲了一個愛的人,不希遠嫁他國,她就是三毛。

結婚不久,丈夫便在工作中犧牲了。從此之後的她變得鬱鬱寡歡,悲愁滿心,最後選擇在醫院自殺了。假如她能走出世間情愛,活在當下也就不會走上這條不幸的路了。

縱橫古今,能活在當下的人,應該有一顆於世無求,於人無爭的心態。好比那留下千古名篇——《赤壁賦》,豪情萬丈,字字珠璣,這不就是蘇軾活在當下的真實寫照嗎?

都市的紅燈綠酒,車水馬龍,人煙消巷無不真是人們活在當下的理由?或是夢想的那般追求?但有時卻是更多的跳樓自殺,抑鬱自盡的消息?你不禁一問,這個世界怎麼了?但是你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我這是怎麼了?

有時候該想想自己如何活在當下吧!

高考作文 篇3

一、時間、筆和草稿紙

先說這三個詞,是因爲它們屬於一個人的習慣問題。而習慣是要靠平時養成的,之所以先說,當然是希望考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尤其是考前的模擬訓練中,就要十分注意這三個詞,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語文考試150分鐘,通常用在作文上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最好能在一小時之內。這一小時應該這樣安排:用10分鐘審題構思,後面預留5至10分鐘檢查修改,那麼正式寫作就是35至40分鐘。從往年的考試經驗來看,這是一種最佳的時間安排。這需要考生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有意識地持之以恆地這樣去做,時間一久,這種時間安排便自然成了一種固定的習慣。

筆和草稿紙是用來寫字的,這毫無疑義。這裏要強調的是在前10分鐘,要養成用筆和草稿紙的習慣。前10分鐘是審題構思的階段,一般情況下,考生是左手託着下巴在苦思冥想,卻極少見動筆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審題構思是什麼?有人說這是打腹稿,雖然不錯,但打腹稿並不意味着一定要在腹裏打,就不需要動筆。審題構思通常要做的有五件事:破題入境,展開聯想,確定中心、文體並擬題,篩選材料,形成寫作提綱。這樣複雜的五件事,連着想下來,相信絕大多數考生都沒有錢鍾書那樣的腦袋,所以常常是想了後面忘了前面,甚至想得多了,腦子裏亂得像一鍋粥,嚴重時大腦裏是一片空白。這時候就該想一想,爲什麼不隨手把思想的火花記一記呢?反正發下來的草稿紙不用白不用。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審題時,用筆把關鍵詞圈一圈(試題卷圈了就圈了,也沒關係,不是答題卷,不會有作弊之嫌),有什麼理解,或有什麼靈感,想到什麼材料,都可以在草稿紙上寫上那麼一句半句。最好的方式是把關鍵詞寫在中心位置,把聯想到的,圍着關鍵詞寫上一圈,一圈不夠寫上兩圈三圈,然後再篩選,選擇最佳的。相信這樣做,就不會發生前面所說的幾種亂糟糟的情況了。當然這也是需要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慢慢形成習慣的。

二、一氣呵成寫下去

前面說的是習慣,順便也把前10分鐘的事說了,這裏就直接下筆成文了。至於前10分鐘還會出現什麼意外,要注意什麼,留到後面再說。

花了10分鐘,該看的也看了,該想的也想了;該留的留下了,該剔除的也剔除了;中心也明確了,思路也清楚了,文體也確定了,下面完全可以從容不迫、心定氣閒的落筆了。考場作文最講究的是能一氣呵成,因爲那麼緊張的氣氛,中途一旦卡殼,心理上就受不了。心理上有了障礙,再想寫下去,尤其想寫得文氣通暢就格外困難了。所以考場上行文一定要下筆就一路寫下去,寫到文章結尾再收筆。從容不迫、心定氣閒的好處是,字能一筆一畫的寫,不會出現東倒西歪、如藤似蔓這類不雅的情況;標點也能按規矩書寫,不會出現一逗到底或隨手亂點的情況;情感和思路也不容易斷線,極少會出現中途卡殼或半道改嫁這類的尷尬。

當然,話也不能說得這麼絕對,世上的事各種可能都會有。落筆成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面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寫到一半(也不一定是正中間)就寫不下去了,這時候,建議只有兩條,先看看草稿紙,看上面的圈點詞句能否給你一點提示;再一個就是逼着自己寫下去,在心中不斷默唸,堅持堅持再堅持,絕不半途而廢。第二種情況是寫到中間,突然發現好像走題了。這時候千萬別重打鑼鼓另開張,別以爲重新再寫就能解決問題。這是因爲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答題卷也容不得你這麼胡亂折騰,況且,你也不一定真的是走題,因爲你前面的10分鐘畢竟不是白花的,你所思考出來的中心也好材料也好,不可能與題目一點也不沾邊,最多隻是有點偏題而已。而前半部分的偏題是完全可以在後半部分補救過來的。你要做的,就是先冷靜下來,再花一兩分鐘時間,考慮一下偏在哪兒,該怎麼補救,然後在寫下半部分時,儘量加以補救。第三種情況是寫到中途,突然覺得你擬的提綱有點不太滿意,好像限制了你的某種想法。這就得恭喜你了,因爲這極有可能是你的靈感來了,你得高分的機會也隨之到了。這時候就得有大膽突破的勇氣,放開膽量去寫,寫得酣暢淋漓最好,只是千萬要注意一下與前面已寫部分的過渡與照應。

高考作文 篇4

中國近代政治家曾國藩曾說:“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人生之短暫,猶如白駒過隙,駐足回首,十幾年光陰只是一瞬,而我們的人生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也正因爲人生苦短,有人惜時如金,勤勉一生,終有所成;有人傾盡時間,及時行樂,徒留懊悔。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說:“我們的腳步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一個人如何對待時間,時間會在數十年後給與他應有的回報。

惜時苦讀是成功的基石。戰國時,蘇秦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深夜讀書時,他怕打盹誤時,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漢朝人孫敬,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爲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住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東晉車胤自幼家境貧寒但聰穎好學,能利用一切空閒時間來讀書。夜晚,常沒有油來點燈,他便於夏夜捕捉螢火蟲,聚在囊中,用以照明,自此學識與日俱增,終成風流名士,名垂青史。宋代學士王冕幼時讀書成癡,依僧寺以居,在夜晚偷偷做到佛像膝上,映着寺裏的長明燈手執書策,琅琅而讀,直至天亮,終成一代通儒。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李四光,在野外進行地質勘察時,經常用石頭做枕頭睡覺,一旦被石頭硌醒,馬上又開始工作。一個人只有將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並使之發揮最大的作用,才能做出成績。唐朝詩人王貞白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是否也可以理解爲:抓住每寸光陰的人就擁有了巨大的財富呢?

名人大家之所以能有令人敬佩的功績,皆出於他們對時間的珍視。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電學之父”法拉第爲了把一切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了“皇家學院”的主席職務;文學巨匠雨果爲了專心創作,將頭髮剃去半邊,依次拒絕他人的拜訪與邀請。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臥牀,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要若干小時的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更有“荒廢時間等於荒廢生命”的言論。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尚且惜時如此,作爲即將面對高考的青年學子更應該珍惜當下的時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莫要虛度年華!

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高考作文 篇5

一些剛帶班參加完高考的語文老師提醒,別先忙着模仿優秀作文,注重日常積累,培養自己的語言個性纔是要緊的事。

1小“古文迷”贏高分

總分547分,語文126分,看到這個成績,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考生李漢平緊張的心放下了——考試結束,小李對了標準答案。由於語文選擇題上有硬傷,算了算分數,要想得高分,必須作文達到一類卷分數。果然,作文給自己爭了氣。小李通篇用古文,寫自己習字時和鄭板橋的一次對話,引出觀點——成功不是一時靈感閃現,也不是渾然天成,苦練和創新二者缺一不可。

小李告訴記者,父母都從事中醫行業。雖然自己報考的是理科,但受家庭氛圍影響,從小就喜歡閱讀古代典籍。升預備班的暑假,他還試着續寫了《三國演義》。讀到中意的作品,他便留意背下來,高三上學完蘇洵的《六國論》,小李被文章的氣勢所吸引,乾脆找來蘇洵的更多作品閱讀。同時,小李愛好書法,雖然已經考出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書法8級證書,但直至高三,他還是會提起毛筆寫寫字,讓自己的心靜一靜。臨摹作品時,又能帶他再次沉浸在鍾愛的古文世界。

如今,小李的腦海裏已經“印”有百餘篇古詩詞和古詩文,一張口,很多句式都能“蹦”出來。他覺得,自己日常寫作時更有底氣。相比不少考前忙着背“素材寶典”的同學,小李顯得不慌不忙。

2寫作也應重個性

在小李的語文老師看來,新穎的構思和紮實的古文功底,是幫助小李得高分的關鍵。令她欣慰的是,班上語文成績得到120分左右的幾名學生,都不是硬套作文模版的孩子。平日裏,他們就時常在作文結構、選題上有所創新,語言表達也有很鮮明的個人特色。

“老師可以在表達方式、作文結構上教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表達的衝動”,這名老師強調,作文要想出彩,一定要言之有物,才能流暢地講述某個事件,論證自己的觀點。遺憾的是,目前的教學實踐中,給學生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還遠遠不夠。作文原本應該是思維體操,結果成了應試操練。很多學生的作文,看似有觀點,但無法深入探討,更看不到寫作者的個性特質。

一名多年執教高三的語文教師坦言,雖然高考作文體裁不限,但綜合多年考題,擅長寫議論文的同學明顯佔優。事實上,學生寫作,記敘文、散文甚至科幻小說都各有擅長,很難說孰優孰劣。他也建議,高考作文可以取消“不能寫詩歌”的禁令,讓小詩人的才華也有用武之地。

境界

餘習書法,十有餘年矣,終不能得其大略。臨池既倦,心中亦自不平:曩者江郎受業於異人,遽成大家;如使書家執吾手,親授成書之道,必能有所廣益,得脫筆耕之苦也。

少頃,有聲作於門,啓而視之,一長者於右,衣着步履,悉如古人,氣度亦不凡。見餘,乃前曰:“吾先世鄭燮,已列仙宮。今下界一遊,適聞汝太息者再,遂至,願聞其詳。”

餘大喜,因邀入室,問曰:“《蘭亭》既成,鹹以爲千載行書第一。世人爭相臨摹,然得其三昧者鮮矣,以其神韻高妙,非後人所能及也,然吾究其成書之道,不過銜觴賦文,聊爲記敘,非向以爲宿成者也。是故神通之品,實乃天成。若無右軍筆法,雖筆耕千遍,不能也。先生善書,必知其筆法,願學之。”

鄭燮怫然不悅,嘆曰:“嗚呼,‘筆法天成’!吾聞其論也久矣,未嘗不怒其惑之深也。汝知右軍筆法高絕,而未見其研習之苦也。右軍濯硯,竟成墨池,懷素葬筆,終爲筆冢。書家之臨池不倦,如此其至也。今汝不顧其艱辛至此,而欲一朝之間,盡得右軍筆法,亦已難矣。樊川曰:‘蜀山兀,阿房出’,放諸書道,亦可謂‘墨池顯,蘭亭始出’也。”

餘悻悻然,曰:“雖然,書道貴於自然。先生所創‘七分半書’,參楷、隸之道,渾然天成,固不爲斧鑿也。吾欲謀其變,惜無天成筆法,縱有所得,不過營營於點劃之間,不可謂通神之品。雖筆耕不輟,亦何如哉?”

曰:“是何言語!逸少曰:適我莫非新,謀新者,以人力求謀諸書道之變化,固非天成者也。況書無定法,猶水無常形,吾求其變,豈可怪也歟?子敬出,筆驚風雨,不墮乃父之名。吾觀其融真、草、篆、隸於一爐,而創破體,何其氣概之盛也!其所創連綿草者,似奇反正,若斷還連,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如火筋畫灰,連屬無端末,天下子敬第一品也’,米元章奉之神品,豈顧其謀新求變而非彼所謂天成者耶?”

“是故無筆耕之勤,無入書家之伍;無謀新求變,無爲通神之品。庸人不識,正襟危坐,輟筆不耕,而曰‘待其天成’。吾恐其筆法未成,而歲月蹉跎也。”

“豈獨書道如此,萬事皆然也。必以逸少臨池之勤,子敬求變之勇,乃克有濟。二者得兼,然後存乎一心,隨意揮灑可也。至於無爲無謀而欲一朝功成,其可得乎?”

餘長揖而謝曰:“謹受教。願乞墨跡,以償夙願。”

先生欣然援筆,而書“‘勤’、‘勇’以濟,莫之能傷”。既成,乃嘆曰“吾於仙界,始知後人有詞家三境之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臨池不倦,筆耕不輟之境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謀新求變,碩果累成之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根基既具,於妙處偶得之至境也;至境雖妙,苟無‘勤’,‘勇’於前,亦不能及也。嗚呼,靜庵所謂,豈獨詞家也哉?是亦書道之三境,爲人之三境也。願汝尊之守之,永世莫忘!”

遂出,不知所終。惟所題數語,猶存墨香。

高考作文 篇6

六月的陽光隱藏着它的威力,微風撫過的涼意意在減緩高考學生紛亂的情緒、驅走他們的煩惱。距離高考的最後幾天,同學們都摩拳擦掌、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這個階段有的學子因爲緊張突然覺得什麼也記不住了,以致晚上有的無法成眠,有的即便睡着了很快又會從夢中醒來。

高考,牽着了學子父母的心,填滿了父母所有的牽絆。

參加過高考的人有二類:一類是通過了高考、走完了大學的一系列課程、走上了後來的工作崗位,他們回憶高考,是苦澀過後的甜美,猶如嚼橄欖的味道,是戰地黃花別樣香的自豪;另一類是高考的落榜者,他們回憶高考是悵然的、心情是惶惑的、因爲那是他們曾經沒有越過的坎,那是他們曾經的痛!

沒有參加過高考的人,高考對他們有些神祕,高考是他們的新鮮。

高考前的高三,是黑色的,嚐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高三是金色的,經歷的是充實,收穫的是希望。高三的心情是複雜的,高三的生活是多彩的,高三的感覺是獨特的,高三的思考是深入的。高三要脫一層皮,掉十斤肉,時時充滿了枯燥、緊張、疲憊和無奈。高三,讓你酸甜苦辣都嚐遍。高三的作業多如牛毛。高三的考試是家常便飯,考試的失敗,生活的失落,在高三裏顯得頻繁至恐。大考小考經歷了無數,卻在高三是變得那麼重要,因爲每一次都是對自己的評定。考過之後,有人痛心,有人欣喜,狹小的教室不知要重複上演多少次這樣的悲劇啊!

高中的生活是奮鬥的生活,拼搏恰是高中生活的主旋律。華而不實不屬於高中,悠閒自在不屬於高中,怨天尤人不屬於高中。高中需要靠自信心戰勝心理的障礙,要善於變壓力爲動力,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人在高中,意味着要經歷一段 ‘孕育着光明的黎明前的黑暗’,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只有付出了艱辛,灑下了汗水,成功之花纔會對你微笑。

高考,是大學招生的手段;高考,是十二年寒暑交替苦讀的學子進入大學深造的獨木橋;高考,是個人人生的分水嶺。今天,雖然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提幹要文憑,升職要文憑,進入國家機關工作要文憑,登大雅之堂要文憑,評論一個人的品味和素質也是看文憑……是這些制度、是這些潛規則把高考鍍上了一層嚴峻的色彩,豈不令人膽寒!因爲如此:端着高文憑的最後庸才不少,低文憑最後人才多多,因爲人生是長跑,靠的是持久的意志!

高考,有人中榜就會有人落榜,這就是現實的殘忍。從獨木橋上擠過去的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體味到了快樂在這裏被賦予了生命的極致意義;而被擠下水中的人,多少年的汗,揮灑在一堆作業裏,卻隨水東流……當初被擠下水中的人,有的平凡,有的平庸,有的復讀參加來年的高考,有的自學了大學的課程,有的知恥而後勇,有的另闢蹊徑,有的越挫越勇、成了大器。因此,從長遠來看,高考只是過程,不是結局。走進大社會,人生無處不是高考,大考小考無處不在。從某種意義來看:工作是高考,愛情是高考,家庭是高考……只有工作越做越能幹,愛情用真情擁有了甜蜜,用愛心和赤誠把家庭溫暖的和諧加幸福,這纔是真正高考的成功者。

高考作文 篇7

六月畢業季,高考是萬衆矚目的大事件。因懶於編理由請假,我成了衆多“不幸”中的一名高考監考員。在那特殊的日子裏,將與千萬人共同見證高考,以一種坐在臺前很多責任加身的別樣姿態。

也許是昨天培訓演練的緣故吧,我在有那麼點忐忑、惶恐中早起、洗漱,草草打理了帶傷的胃,騎着摩托車奔向考點,吊在胸前的“監考員”證左旋右掛,有一種傲慢的不安分,爲我的“三無”車護航。

7:10,本來是其他工作人員到崗的時間,我已經來到“小平”母校,渠江邊這美麗的校園。嚼着饅頭就杯豆漿的女士還不少,當然少不了嘰嘰喳喳的交流,有些興奮有些失眠有些抱怨。連胡大個子都失眠了,看來我還不是一般的好,十二點前照常入夢。

昨夜,在那張席上輾轉反側的人兒不知有多少。

高考作文 篇8

帶着生命生活

我們,生活在陽光地帶,生活在這個溫暖的陽光世界.我知道,我們都是生命的使者,也是生命的匆匆過客.生命是一個過程,生命是歲月的一個章節,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生命在給我們幸福時刻的同時,也給我們悲哀的時刻,正如冰心所說:"生命中不是隻有快樂,也不是隻有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聲相成相互襯托的."

生命不會給我們任何的承諾,生命只給我們一次機會.那就是創造與開拓,或者是渾渾噩噩.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去活着,怎麼去把生命去好好把握.

也許父母在給了我們生命之後,沒有更多地給予我們們什麼;也許生活並不像人們期望的那樣沒有坎坷只擁有快樂.但是,只要我們一息尚存,就毫無理由讓自己身後只播種悲傷而沒有收穫.儘管有父母的扶持,也有朋友的幫助,但路還得我們自己去走,沒有誰能夠自始至終地陪我們走過人生的風雨和衝破世事的阻隔,我們要用自己的靈魂去支撐生命,我們要用自己的目光去發現我們的前方.

活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創造是對生命的一種詮釋,因爲生命無法承受至輕,因爲生命拒絕接受墮落.

人生短暫,瞬間即過,擁有生命是最大的幸福,是最大的快樂!那麼,就讓我們帶着生命上路吧,讓自己去擦亮別人目光的同時,也活出一個最好的自我!

高考作文 篇9

“放水抗日”風波:別讓“斷章取義”斷了理性後路

前女乒國手王楠的老公郭斌,因在“9·18”當天發了條曾在日本酒店“放水抗日”的微博,而王楠也在微博上爲其點贊,夫妻倆竟雙雙成爲近期輿論場中的“網紅”。

只是這“網紅”當得尷尬,惹來諸多網友羣起攻之,輕則稱其爲“非理性愛國”“不節能環保”,重則斥其爲“沒腦子”“智障”。在“叫罵”和聲討中,一場輿論“狂歡”呼嘯

而過。不過最近兩天,劇情反轉,一些細心網友發現,原來被一些網站刊發、被無數網友轉發的那些讓人上火、覺得“腦殘”的話,不過是郭斌微博原文的一部分,是被有意無意地斷章取義了。

看吧,這纔是微博原文。注意,原文中最後一句劃線的話——“其實這沒用!咱得多方位加油!”有沒有最後一句話,意思大相徑庭。難怪不少網友看到完整版微博後感嘆:錯怪了“郭同學”。人家雖然“幼稚”過,但現在是一種自嘲、反思,還是很積極正向的。

我們尚且不知,微博中劃線的那關鍵態度,爲什麼會在一些網站和網友的轉發中被剪裁了,但回顧整個事件乃至輿情的發生,值得反思。

實際上,一條微博引發的“血案”,一紙言論掀起的風波,在今天並不鮮見。往往當很多人落入“血案”和風波渲染的激烈情緒中時,劇情卻常常反轉,許多網友因此感慨:被事實“撞了一下腰”。比如六小齡童“被過世”,我國鋰電產業“被虧損”,上海購房信貸新政“被出臺”看似不起眼的字句、隨手而發的消息,既能擊潰一個家庭,影響一個行業,也能引發更大範圍的社會危機。

一條斷章取義的小小消息,竟如亞馬遜雨林中的一隻蝴蝶,輕輕扇動翅膀,產生意想不到結局。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兩個因素尤其需要重視。一方面,由於人們的獵奇天性,名人八卦、勁爆內幕、激烈衝突、離奇故事常常在輿論場上有天然的“眼球效應”,導致一些網站和網友爲奪眼球而罔顧事實,爲贏點擊而不惜爭當“標題黨”。另一方面,互聯網塑造下的現代傳播體系,使得今天的信息發佈和擴散更快捷、更高效,成本也更低廉,因不實信息產生的輿論殺傷力,也超過了以往。無論是年初的上海女逃離農村故事,還是廣爲流傳的“殘酷底層物語”;無論是洪災期間以訛傳訛的謠言,還是被吹捧上天的“德國防洪神器”,都教訓深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真相總會大白於天下。就像這次被斷章取義的“微博事件”,在網友和一些媒體的主動覈實中,還原了真實,還了當事人清白,也顯現了網友的成熟及互聯網的自淨功能。但終究,這個話題消耗、佔用了不少社會資源,也給當事人帶來了莫名之災。從這個角度看,如此低級的“風波”竟能產生,並一度成爲熱點話題,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這也提醒我們,置身於互聯網時代,面對呼嘯而至的各類信息,每位網友不妨讓消息在言論市場中多飛一會兒,跟貼點評表態時不妨多想一會兒,轉發傳播時不妨多慎重一會兒,從而避免被不實內容矇蔽雙眼,走向極端。

而作爲掌握着大量資源和話語權的信息平臺、媒體,在構建理性的輿論空間過程中,顯然也應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變革時代,信息平臺和媒體對輿論的導向作用並未減弱。很多時候,他們是“源消息”提供者,反而藉助新媒體、自媒體進一步放大聲音、提升影響力。因此,一旦信息平臺和媒體忘記了最根本的責任,放棄了最基本的專業精神,而只是專注於雷人的標題、添油加醋的細節、刻意取捨的轉載、挖空心思的虛構,走向“眼球經濟”,帶來的消極後果可想而知。

少一些眼球效應,多一點職業精神;少一點惡意傳播,多一些責任意識;學會一事當前,先問事實、再斷是非,才能讓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天空多一些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