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導語:當今最流行的是什麼?當然是獲得一部智能手機。下面是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歡迎參考。

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篇一: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目前,通訊時代逐漸進步,人們利用手機把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手機已成爲人們必不可少的一個通訊工具。可是還是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你別擔心,身在23世紀的我正坐在實驗室裏研製一種超智能手機。

這種超智能的手機具有多項功能,首先,你不必擔心手機打不通,它是一種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裏都可以覆蓋的12G網絡,它甚至可以和月球上的我進行直接通話。

這個手機是絕對環保型的,它對人體零輻射,而且它具有黑匣子空能,可以記載下你一路的行程,關鍵時刻,它可以爲警察提供重要的線路,將一切困難化爲浮雲。

這種手機還有時空穿梭功能,想見誰,你只要輸入時間、地點、人物就可以了。手機會自動帶你到達指定的地點,這個人就馬上顯示在手機屏幕上,還可以知道對方在什麼位置。

這種手機能自能防盜,這就是它的絕活所在!當手機遺失時,它會自動伸出一個微型螺旋槳,利用自身的WXL導航定位功能,自動飛回主人家裏。因爲這種手機裏,含有一個特殊的芯片,記錄了主人家的地理座標,而且記錄了主人的指紋,體味。並會通知主人小偷的位置,最後將小偷繩之以法。

看,我發明的高智能手機厲害吧?在23世紀,我還會發明出更多對人類有益的機器!

  篇二: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當今最流行的是什麼?當然是獲得一部智能手機。那它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好玩!但是,你認識過它對人們的危害嗎?

首先,就談談它的價格問題,這種手機通常都在七八千左右,而且,現在物價都有上漲,有的智能手機也可能會在一萬元左右。這種價格往往都會給家庭並不富裕,但又想獲得這種手機的人帶來巨大的威脅,迫使他們不得不“傾家蕩產”。

再說說它對家庭的危害。因爲現在的孩子都被“過度溺愛”,所以“擂肥”的現象都比較多。一些孩子通通會拿一部智能手機對那些同齡的孩子炫耀:“看,我有一部這麼時尚的手機,我們家是多麼的富裕,而你連一部這樣的手機都沒有,羨慕吧,窮光蛋!”那些聽了的孩子往往都會表面上很羨慕,實際上心理卻很不服氣,會想:有這樣一部手機有什麼了不起,看我下次也帶一部比還“豪華”的手機來!因此,他們會哀求父母給自己買一部智能手機,因爲溺愛,所以父母會給他們買一部這樣的手機,從而“傾家蕩產”,成爲乞討者。

接着再聊一聊它對孩子的危害。據有關報告檢測,近幾年來,孩子的近視率正在增高,體質在下降。這都是因爲什麼呢?當然是智能手機!因爲孩子們常常喜歡手機上面的遊戲,所以寫作業時會玩,上課時也會玩,甚至有的孩子因爲睡覺睡不着,把智能手機藏在被窩裏玩。這固然導致了手機的強光對兒童眼睛的傷害,也導致了因爲玩手機遊戲,作業沒法完成,成績滑坡,成直線下降。因爲長期玩手機遊戲,很少運動,導致肥胖,跑幾步就氣踹噓噓,從而造成體質下降,生很多病。

最後講一講它對人體的危害,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都有輻射,手機自然也不例外。再說了,兒童頭骨防輻射的能力也沒有成年人那麼強,輻射自然也容易射進大腦內部。從而引發記憶力下降、癡呆等種種疑難雜症。朋友們,這是你們想要的嗎?

說到這裏,大家也知道了智能手機的危害,它們可能不會那麼好了吧。不過,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它,不迷戀它,它的危害也可以被我們拋去。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

  篇三:精選關於智能手機的議論文

當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手拿智能手機,成天上網、玩遊戲、聊天,像大人一般也患上“低頭族”綜合症的時候,重慶鐵路中學的一位學生家長看不下去了。有媒體報道,這位家長在成功挽救了自己孩子之後,又自願掏40萬元爲孩子所在學校所有學生換髮不能瀏覽網頁的老款手機。此消息一出,短短几天,重慶鐵路中學校長黃興力就收到了數千條反饋短信。

中國有句老話,“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正是遵循了這樣的邏輯,孟母要爲孩子擇鄰而居。從這個意義上說,爲子女營造一種正激勵、低誘惑的環境,是優化成長中外因的合理選擇。何況,父母總是愛子心切,能掏錢爲所有學生換髮非智能機,也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選擇,其情可鑑。

只是,控訴智能手機的“斑斑劣跡”是個別家長的個別行爲,如果學校也積極參與“換機行動”,其價值取向則有待商榷。一者,智能手機與手機成癮並不是一個概念。自家孩子成癮屬於小概率個案,並不能據此對所有手持智能手機的學生作有罪推定。這就像歹徒持菜刀搶劫之後,並不能據此就禁售所有菜刀一樣。二者,這是一個法治理念勃興的公民社會,從權利義務關係上看,“換機行動”恐怕效果堪憂。因爲雖是自願換機,學生也有拒絕接受老款手機的自由,而即便今天接受了,也有明天拒絕使用的自由。學校既不能強制學生使用老款手機,也不能強制領了老款手機的學生不許反悔,又如何保證剛發下去的老款手機都能“機盡其用”呢?

智能手機的危害是不是真的“罄竹難書”,這顯然是個無須辯駁的僞命題。事實勝於雄辯: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42億部,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高達76、9%。就在上個月,香港計算機學會還在網上進行了“香港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習慣調查”,訪問超過700名香港中學生。調查發現,近八成學生在最近一年內換過新手機;他們使用智能手機,除了基本的打電話和發短信外,也經常通過手機上網看視頻、聽歌及登錄社交網站等。但沒人據此就杞人憂天,認爲智能手機來了,我們就完蛋了。

換機行動”雖其情可鑑,卻方法存疑。我們自然沒必要對家長的做法求全責備,但其間仍有值得反思的層面: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些是可以選擇的,有些是無法選擇的,但主宰其行爲選擇的,不是客觀世界,而是理性的性靈。譬如面對智能手機,養成孩子的節制意識與能力,比“換機行動”更有意義。不然,就算智能手機都死光了,智能手錶咋辦,智能電視咋辦?真要都換下來,乾脆迴歸原始世界好了。

智能手機是我們無法抗拒的世界。對於孩子來說,學會自制自理,就算智能手機揣在口袋裏,也不至於成癮成災。對於教育者而言,理念建設永遠重於硬件建設,教會學生適應社會,比代替孩子選擇社會更有意義。遺憾的是,在此事件中,學校選擇了隔靴搔癢的治標之計,而忽略了學校教育的責任——直面智能手機的誘惑,在平衡與節制中讓學生真正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