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精選6篇)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特別是佔有重要地位的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那麼大家知道優秀的議論文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精選6篇)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1

我這人始終堅持真理,驅除邪惡,我懂得,有了真理我纔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容辱負重。我懂得,能夠容忍就可以等待,等待機會的來臨,一切都能會變得吉祥如意的。有等待中我不怕艱難困苦,我在忍耐中從不向邪惡低頭,我明白:只要戰勝困難,打倒邪惡,我就離成功又前進了一步,也似乎看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

其實等待是一種智慧,等待也是一種積蓄,它更是一種信念。我在多年的等待中,感悟出了人間許多的真諦:人們之所以等待,是因爲時機尚未成熟。

等待有時候真的是很痛苦,但我必須守好每一個命運的關口,耐心地等待下去,我絕對不允許自己停下腳步,舉白旗投降,我纔不願意呢!不過,也有很多人等不急的,比如:沙發男,無聊的甚至是浮躁的頻繁地換着頻道,一閃一閃地變換交錯地,一個字“暈”!還有一個更可笑的是:有一人曾經半夜起牀看足球比賽,看來看去沒有進一個球,他實在等不急了,因爲他被尿快憋死了,嘿嘿!就在他噓噓的一剎那,進了一球,哈哈!那個悔啊,一夜沒睡,等着看臭球,還真的爭氣進了一球,他沒有趕上,最後是越想越氣,這下好了,一夜都在後悔:爲什麼早不噓晚不噓這時候噓呢?世上沒有後悔藥,有什麼可悔的,失眠了吧?

我學會了在等待中成長,我可不是乾坐着傻等噢!多年來,我在磨練中蓄勢待發,最終的成績也許會是直衝雲霄的也說不定噢!

這些年來,真的也知道“在等待”,這三個字的確包含着許多的無奈和心酸,有種耗時耗力,有種度日如年的痛楚,但我始終提醒自己:切不可半途而廢!我在等待中學會堅強。人生有順境,自然也有逆境,人的一生誰也躲不過的。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2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曾經,這句話激發了幾代中國人的鬥志和幹勁,可隨着時間推移,卻變得有些曲解。如今的我們越來越着急、越來越怕“等”,甚至有評論說,中國人成了最不耐煩的地球人。

看電影要按“快進”,看網頁狂點“刷新”,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發微博要搶“沙發”;寄信,要快遞送達;拍照,要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雙收;創業,最好能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就連開車坐車,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好像喪失了“慢”的能力,一旦沒有達到,就會琢磨:爲什麼別人總是比我要快呢?不耐煩,成了一種社會普遍心態。是誰按下了我們的“快進鍵”?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首先,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人們特別關注物質,把物質豐富作爲生活幸福的評判標準。這種引導使人變得衝動、情緒化。加上諸多媒體上成功人士住豪宅開名車的渲染,感覺人人都能功成名就,變得急於求成。其次,在巨大的生活和競爭壓力的推動下,人們內心的安全感越來越少。我們害怕掉隊、擔心被淘汰,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因此只能“快馬加鞭”。另外,在彼此交流變少、人情味日益淡漠的今天,人們的自我意識日益強烈,誰都希望自己達到最好,很難“湊合”,因此,只有不斷開發新鮮事物,才能刺激我們的需要。

事實上,跑得太快,雖然能享受衝刺的樂趣,卻會忽略路邊更美的風景,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焦急的我們,不妨抽點時間,遠離快餐店、方便食品,爲自己和家人做一頓飯,慢火細熬的味道,也許更值得回味;把快節奏的搖滾關掉,聽會兒慢歌和輕音樂,讓舒緩的音樂幫助大腦安靜下來,從而發現身邊的美好;或者離開喧鬧的城市,。急於求成壓力大讓人心急回到大自然中,感受靜謐的神奇。是時候告訴自己,停下來,享受一會兒生命。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3

寫作在歷次考試中都佔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語文教師在作文輔導過程中都側重於讓學生的習作出彩、得高分。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想到的是作文形式的創新,緊接着,“題記式”、小標題式、日記體、獨幕劇、對話體等新的作文形式接踵而至,甚至還出現了病例式、說明書式、試卷式等文章,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一開始,這些文章也確實很受閱卷老師的青睞,頻頻得高分,作文形式的創新是寫作教學中提高作文分數一個不錯的捷徑。

可形式就是形式,它永遠代替不了豐富的內容和真摯的情感,我也慢慢意識到,這樣進行寫作訓練其實是走了彎路。學生本來在小學時就沒有得到過系統訓練,對寫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一升入初中,纔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老師們如果一上來就要求他們的作文要有亮點:形式新穎,語言優美,思想深刻,雖不敢說是天方夜譚吧,起碼大多數學生被搞得一頭霧水,漸漸地也就對寫作失去了興趣。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每次寫作文都是跌跌撞撞,苦思冥想,榨乾了所有的寫作細胞,才勉強完成任務。有些同學的文章乍一看形式新、語言美。可一細看,思路混亂,內容空洞。文章好像寫的是別人,跟自己無關,讀者從文章中很難揣摩出作者的內心,更難被感染。

其實,學生寫作不能急於求成,不要想着我一口就能吃個大胖子。那些得高分得滿分的作文可不是一日之功。“欲速則不達”。一篇文章不管它採用多新穎的形式,不管它有多美妙的語言,都要有厚實的內容爲載體。但是文章的素材、詞語的積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來的。它需要學生們多讀書、多積累、多體驗,一步步達成的。因此,我希望學生們一定不要心急,先打好基礎,通過讀書先讓自己充實起來,然後多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選擇寫什麼文體的文章時,學生們總喜歡那些語言優美的散文,認爲只有這樣的文章纔是好文章。其實不然,我們課本上有那麼多好的範文都是一些語言樸實的記敘文體,比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朱自清的《背影》(敘事散文)、張潔的《挖薺菜》等等,這些文章並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修飾,而是靠樸實的話語和真摯的情感取勝。我們也看過許多好的閱讀文,比如:馬麗的'《這樣的父親》、鄭曉玲的《兄弟》、周海亮的《春光美》、常躍強的《淡淡的深情》……都是靠溫暖而動人的情感打動讀者。希望同學們不要那麼浮躁,靜下心來好好回憶一下自己所走過的路、所交往的人,有沒有可以撥動讀者心絃的,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情感與看法形成文字,這樣並不失爲一篇好文章。如果學生能在寫作興趣的驅使下去刻意發現這個世界的種種美,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學生們就會把這種刻意變爲一種習慣,習慣於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這個大千世界,也只有這樣,他們纔會逐步變得更加堅強樂觀,有涵養、有品味、有生活激情,就不僅僅是寫好一篇文章了。

學生寫作需要過程,那麼我們老師進行寫作訓練也應遵循這一規則。

作文訓練就好像一個孩子學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標》明確規定:1-2年級學生主要任務是寫話,3-4年級學生能進行簡單的片斷練習,5-6年級學生開始限時寫作,7-8年級學生寫作要求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各個學段相互聯繫,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作爲教師一定要遵循這一規律,把作文訓練化整爲零,採用臺階式的訓練方法。就拿初中生來說,可把作文訓練大致分爲三大階段:初一階段讓學生能用正確的文字、流暢的語言、清晰的思路來表達明確的中心;初二階段進一步要求學生文章的語言意境化,描寫細膩化;初三階段就可以給學生提高一點的要求,比如:可以根據自己的文章實際採用新穎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在敘述、描寫的基礎上多一些議論,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使文章內容更深刻,更有欣賞價值。總之一句話:一篇好文章,應該是先有內容,再有形式,兩者巧妙結合。而現在有許多老師爲了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讓學生去背一些語言美、結構美的範文,讓學生去模仿這些文章的寫法,讓學生把這些文章中的語言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我們的頭腦真該清醒清醒:那些範文的作者寫出那樣的好文章,背後下了多大的功夫。他們難道僅僅是語言美、結構美嗎?他們的文章之所以獲得高分僅僅是因爲這嗎?同學們能模仿得了人家的形式,能模仿得了人家實質性東西嗎?我看只能是東施效顰罷了。其實這幾年,在中考閱卷過程中,對作文的評定標準已經有所改變,不再是隻看學生作文的形式,而是以文章的內容爲主,因此,我希望老師也能改變一下訓練方法,不要把學生的寶貴時間都浪費在背誦上。那樣下來,學生永遠學不會寫作。

另外,我還想說一點就是,學生的作品不論好壞,我們老師都不要急着去改,先讓學生自己說說他寫這篇文章時如何確定中心,如何選擇、安排寫作素材,如何構思,其實學生在自評的時候就能暴露出種種問題。他自己感覺出來的問題,他在以後的寫作中就能注意得到。如果是老師提出來的,學生的印象就不會很深刻,而且有時老師說的並不一定都是對的,學生有學生的思路,我們不要強加給他們一些他們不願接受或不習慣接受的東西。老師只要在關鍵的地方稍作點撥就行了。如果學生的作品無法改,要改就該改頭換面了,那我們就不要改了,因爲不是每個人每篇文章都能寫好的。因爲只有這樣訓練下去,學生的作品才能不拘一格,大放個性光彩。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4

論語》裏有這麼一段話,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魯國做了官,有一天回來向孔子請教爲政之道,孔子對他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的意思是說,做事不可一味圖快,不要只見眼前小利。如果只求快速,結果反而會達不到目的;而如果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

孔子雖然談的是爲政之道,但上述言論在今天依然是行之有效的真知灼見。做事不能只圖快不求好,急於求成反而幹不好事情,投資理財講究的也是這個理。比如投資基金指望一夜暴富天天猛漲,就是典型的“欲速則不達”。因爲看中某隻基金短期業績出衆就借錢重倉買入想搏大利,結果遇上大跌損失慘重,不就是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嗎?

基金的確能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但那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耐心等待和堅定持有,一夜暴富的基金美夢只存在於幻想而非現實。前一段時間,美國晨星評出了美國最牛基金經理。只要仔細看看這些美國基金的收益,就會明白欲速則不達絕非虛言。最牛債券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管理的基金10年年化回報是7.7%,最牛股票基金經理布魯斯博考維茨(Bruce Berkowitz)管理基金過去10年年化回報是13.2%,還有一位管理美國QDII基金的經理大衛赫洛(David Herro),他的兩隻國際股票基金10年年化回報分別是10.1%和8.2%。1年7.7%、13.2%、10.1%和8.2%,單看都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驚人收益率,但10年持續累積卻能創造出極爲可觀的投資財富,而這其中還經歷了2000年的科技股大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如果當初貪圖快速暴利對這些基金不屑一顧,那投資者無疑錯過了真正能帶來長期優秀回報的好基金。

無獨有偶,理有必然。看看國內基金的表現是否也如此吧。近來某基金研究機構詳細考查了國內基金從2007年~2009年底的收益及排名情況,這3年A股市場經歷了一個較爲完整的牛熊轉換週期,很具有代表性。3年間既有單邊上揚的大牛市,又有單邊下跌的大熊市,還有反覆上下的震盪市,波動相當劇烈。而數百隻基金,能連續3年排在前1/2的長期優勝基金只有區區5只而已。其中的4只基金,在過去3年單看每年的業績大多在前10~50徘徊,很少躋身前十,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過人之處,可偏偏就是這幾隻沒有耀眼佳績的,反而成爲了過去3年牛熊市的最後長跑贏家。

聖經上說,“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東西方的哲理智慧真是頗有相通之處。“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投資基金,既要端正心態不可奢望一夜暴富,更要忌諱只顧眼前小利而譭棄長期回報。放眼長期考量未來回報,精心挑選能在數年裏持續表現出衆的優質基金,讓優質基金的穩健長跑爲我們贏得可以耐心守候的理財饋贈。

培根在《論敏捷》中說,“過於求速是成事最大的危險之一”。不求速勝以求長期致勝,不貪小利以求長線大利,這纔是我們應該秉持的基金投資之道。面對今年4月以來市場出現的下挫調整,每一個投資者都要學會戒除欲速心理和忘卻小利誘惑,不懼下跌風險不拼搶短線反彈,以長線佈局戰略力求成就未來長期較好投資回報。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5

小時候,我總是想要像孫悟空一樣,恨不得自己有十八般武藝。看見電視上肆意的舞者,我也想成爲一顆耀眼的星星;聽見吉他那柔美動聽如溪流般的聲音,就想用手撥動着琴絃。

可是同時做那麼多事情,根本不可能。首先是時間不夠,時間就是指尖的沙,容不得我挽留;其次是金錢不夠,畢竟家裏沒有一座金山。不管我如何努力,都還是不能夠把它們一起學好。

我把我的困惑告訴了爸爸,他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從廚房裏拿來了一個瓶子,一個漏斗和一堆玉米,我很奇怪他爲什麼要拿那麼多東西。

他先讓我一顆一顆把玉米放進漏斗,我照做了,只見玉米一顆一顆地掉進了瓶子裏,是那樣的輕鬆和暢快,我彷彿看到那一顆顆玉米開心快活地從瓶口落下來,來到一方新的天地。他又讓我將一把玉米放進漏斗,一把玉米,從那麼小的一個瓶口裏面放進去。一顆一顆又一顆的玉米,似乎在比賽似的一股腦兒地往瓶口擠,他們將瓶口給堵塞了,沒有一顆玉米從瓶口裏露出來,都卡在那口子裏。這時爸爸說話了:“你看到了嗎?”要是你把玉米一顆顆放入瓶裏,就會順利地掉進瓶裏。而要是將一把玉米放入,就會將口子堵住。要是玉米不能掉進瓶內,這就好比你,如果你是一樣一樣慢慢地去學,堅持你總會成功,但是如果你急於求成,那麼你最後會什麼都得不到。”

父親的一番話讓我懂得了不少,從此以後我就一門心思放在吉他上,終於學到了不少好東西。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啓示,做事情不能急於求成,一定要慢慢來,最後纔可以成功。

切勿急於求成議論文 篇6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而一位已故的英國主教卻反其道而行之——年少時夢想改變世界,青年時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決定改變自己的國家,中年時無奈地想改變最親密的家人。然而,他終究還是失敗了。萬幸的是,當這位主教垂垂老矣時,他終究明白:“我應該先改變自己。”

我想,很多人的生活歷程都與這位主教相似:目標由大到小,信心由大到小,一生一事無成。這很可悲,因爲一個人如果沒有切實的理想,他就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就失去了肯定自己的機會,便會逐漸失去信心,漸漸絕望。是什麼絕望?是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有機會時卻放棄了他的機會。因此,一個人應當先確定一個“跳一跳,夠得着”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後,再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攀登。這好比練長跑,即使你一天跑下兩萬五千裏也不可能在一天內就把速度提升一倍,只有每天練,每天多跑一天,在一兩個月後纔能有成效。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嘛!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曰:“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張孝祥雲:“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先哲們這些話語也生動地向我們揭示了“只有先樹立一個便於實現的目標,再爲之不懈奮鬥,才能最終達到成功”的道理。我又想到了漢景帝,他急於削弱藩王勢力,釀成“七國之亂”;而漢武帝則通過“推恩令”一步步削弱藩王的權勢,終於解決了王國問題,鞏固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還有撒切爾夫人,當她還是個小姑娘時,她父親沒告訴過她“你將來一定要改變這個國家或世界”之類的話,只是告誡她“事事爭第一”。小撒切爾做到了“事事爭第一”,日後她也做到了讓她所治理的國家在世界格局中佔據制高點。

掃一屋,掃天下!

先有個小小的夢想,不代表胸無大志;先把自己管好,纔有底氣管別人。有時候人生的目標就像驛站,人生的旅程中不能只有一個遙遠的驛站,如果真是這樣,恐怕還沒到達,人就早已經失去信心了;而如果途中有着一個個的驛站,讓我們可以在勞累時偶爾坐下來休息一下,品杯清茶,再輕裝上路,奔向下一個人生的目標,你的人生旅程一定會走得更快更穩,又何樂而不爲呢?讓我們腳踏實地地爲我們“掃天下”的理想奮鬥吧

渴望成功的心態誰都能理解,但是你要明白,成就一般事業並不容易,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要一開始就盯着成功不放,要學會潛心修煉?練好武功再出山。做事若急於求成,就會像飢餓的人乍看到食物,狼吞虎嚥地吞食,反而會引起消化不良。

任何一種本領的獲得都要經由艱苦的磨練。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愚蠢的,那隻飛不起來的飛蛾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一切。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會導致最終的失敗。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逐步走向成功,一口是永遠吃不成一個胖子的,急於求成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結果只能功虧一簣,落得一個拔苗助長的笑話。許多事業都必須有一個痛苦掙扎、奮鬥的過程,正是這個過程將你鍛鍊得無比強併成熟起來。寧詳毋略,寧近毋遠,寧下毋高,寧拙毋巧—朱熹的十六字真言可謂對“欲速則不達”作了一番精彩的詮釋。

一位少年,他一心想早日成名,於是拜一位劍術高人爲師。他迫不及待地問師傅多久才能學成,師傅答曰:“十年。”少年又問如果他全力以赴,夜以繼日要多久。師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少年還不死心,問如果拼死修煉要多久,師傅回答:“七十年。”

少年可謂是不惜一切想盡快成功,可是爲什麼在師傅的眼中,他越是努力就離自己的目標越遠呢?師傅之所以說少年要修煉“七十年”,這是因爲少年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佔領,沒有平和的心態,這樣勢必不會成功。努力本身並沒有錯,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的心態反而會使人慾速則不達。

古時候,有一個年輕人決定外出尋寶,在經歷了千辛萬苦後,他終於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了兩棵稀有的樹木。這種樹木的樹心散發着濃郁的香味,把它放入水中不浮反沉。這個年輕人非常興奮,就拖着這兩棵樹到集市上去賣。然而,整整一個上午過去了,年輕人的這兩棵樹卻無人問津。這時他看到旁邊賣炭的人生意很好,就把自己的樹也燒成了木炭。結果這個年輕人很快就將木炭賣光了。他揣着錢袋,回家高興地把此事告訴了他的父親。

當父親聽說情況後卻連聲惋惜,他爲自己的孩子感到十分遺憾:“孩子,你所找到的正是世上最珍貴的沉香樹啊,從它上面切一小塊磨成碎末,價錢也頂過你賣一年的木炭。”年輕人聽後雖然十分後悔,卻是追悔莫及,只恨自己有眼無珠,白白糟蹋了珍貴的寶物。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急功近利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以至於在他們的人生履歷上除了一個逗號,就是句號了。可見,急於求成,心態浮躁,會把最簡單、最熟悉的小事都辦糟,何況富有挑戰性的大事呢?

貝多芬寫《合唱交響曲》用了39年的時間,最終將無數次的靈感串聯成了曠世佳作。如果他也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一個小時作完曲子,我們還能聽見他發自內心的《歡樂頌》嗎?

越王勾踐爲了滅吳受了多少年的凌辱,嚐了多少年的苦膽。他從來沒有草率地爲報一箭之仇而出兵吳國,而是用平和、堅定的心對內不斷提升自己,對外等待最佳時機。可見,堅定而又平和的心態纔是成功的前奏。

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的六歲那年父親去世,不久母親也相繼過世。輾轉於親戚之中的胡佛,因爲坎坷的童年經歷,過早地成熟並學會了自立,白天在伯父開辦的俄勒岡土地公司裏當辦公室雜役,記賬、打字,晚上讀商業夜校。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他當過薪水低廉的礦工,通過逐漸積累的經驗和學識,他又成爲了工程師、管理人員……這些經歷使他豐富了視野,練就了精明圓滑的處事方法,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併爲他日後競選總統奠定下了深厚的基礎。

真正成大事者要有一份定力,遇事要能臨危不亂、鎮定自如,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胸襟。孔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人做事的時候眼光要遠一點,不僅要看到近期的得失,還要看到長遠的影響。目光太短淺,有時是要命的缺點。只有凡事不急於求成,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彆着急,慢慢來。”這看似是句平凡的話語,但其中卻給予了我無限的鼓勵。

“大壯!九十八分……”伴隨着上課的鈴聲,我們走進了教室。這節課要發上週考試的成績了,看着別的同學考的滿意的成績,我的心裏頓時有了底。

“王警翊,九十四分!”老師大聲地念到。

呀,還不錯!我飛快地跑上講臺,領取了我九十四分的試卷。

放學了,我開心地回到了家,剛把書包放到牀上,就聽廚房裏傳來了聲音:“這次考得怎麼樣啊?”這無疑是媽媽的聲音。

“九十四分!”我驕傲地說。

“這六分是怎麼扣的呀?”媽媽問我。

媽媽的語氣並不嚴厲,可卻瞬間擊垮了我的自信心,沒有回答媽媽的問題,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裏。

吃完晚飯,媽媽說:“來,我們一起訂正一下錯題。”

雖有些不情願,可我還是拿出了試卷。六分並不多,但是錯的題卻真的不簡單。我開始解題,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三種解題的方式,結果都還是錯的。我本以爲媽媽會將我一頓臭罵,可媽媽看到這情況後,只說了一句:“彆着急,慢慢來。”

這看似一句平凡的話語中,卻有着無限的鼓勵。本已被錯題“折磨”到精疲力盡的我,如同打了雞血似的,又“戰鬥”起來了。這次,我竟然只用了五分鐘,就把正確答案解出來了。

“爲什麼會錯呢?”媽媽一邊拖地一邊問我。

這次,我不再害怕,精神地說:“因爲……嘿嘿……因爲當時你沒有說那句鼓勵我的話。”

媽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不解地問:“哪一句?”

“就是那句呀……”我賣了個關子,“就是我一直解不出來後你說的話呀。”

媽媽恍然大悟:“是那句‘彆着急,慢慢來’嗎?”

“是的!你可不知道,這句話可是給了我無限鼓勵的。媽媽,我很喜歡這句話,我現在跟打了雞血似的,可在狀態了!”

媽媽笑笑:“是呀,沒想到一句普普通通的話竟然能讓你做對題。”

我很開心,不僅因爲我做對了題,還因爲我收穫了那句“彆着急,慢慢來”。

彆着急,慢慢來!或許,真的就和我一樣,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