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五代史》 卷四十一(唐書) 明宗紀七大綱 長興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衛如常儀。乙亥,國子監請以監學生束脩及光學錢備監中修葺公用,從之。丙子,帝謂宰臣曰:時雪未降,如何?馮道曰:陛下恭行儉德,憂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澤。是夜,降雪。其夕,右散騎常侍蕭希......

  • 《舊五代史》 卷五十四(唐書) 列傳六大綱 王鎔,其先回鶻部人也。遠祖沒諾幹,唐至德中,事鎮州節度使王武俊為騎將。武俊嘉其勇幹,畜為假子,號王五哥,其後子孫以王為氏。四代祖廷湊,事鎮帥王承宗為牙將。長慶初,承宗卒,穆宗命田巨集正為成德軍節度使。既而鎮人殺巨集正,推廷湊......

  • 《舊五代史》 卷三十九(唐書) 明宗紀五大綱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辛亥,前河陽節度使、檢校太傅、兼侍中孔勍以太子太師致仕。癸丑,詔取今月十七日幸鄴都。甲寅,以國子祭酒朱守素卒廢朝。丙辰,以鎮南軍節度使袁建豐卒廢朝,詔贈太尉。丁巳,詔......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五(唐書) 列傳七大綱 康君立,蔚州興唐人,世為邊豪。乾符中,為雲州牙校,事防禦使段文楚。時群盜起河南,天下將亂,代北仍歲阻飢,諸部豪傑,鹹有嘯聚邀功之志。會文楚稍削軍人儲給,戍兵諮怨。君立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謀曰:段公懦人,難與共......

  • 《舊五代史》 卷三十二(唐書) 莊宗紀六 同光二年夏五月己亥,帝御文明殿,冊齊王張全義為太尉。禮畢,全義赴尚書省領事,左諫議大夫竇專不降階,為御史所劾,專援引舊典,宰相不能詰,寢而不行。庚子,太常卿李燕卒。壬寅,以教坊使陳俊為景州刺史,內園使儲德源為憲州刺史,皆樑之......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漢書)隱帝紀上大綱 隱皇帝,諱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長興二年,歲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於鄴都之舊第。高祖鎮太原,署節院使,累官至檢校尚書右僕射。國初,授左衛大將軍、檢校司空,遷大內都點檢、檢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祕......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周書)列傳十大綱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陽人也。父豐,本郡樂營使。峻幼慧黠善歌,樑貞明初,張筠鎮相州,憐峻敏惠,遂畜之。及莊宗入魏州,筠棄鎮南渡,以峻自隨。時租庸使趙巖訪筠於其第,筠召峻聲歌以侑酒,巖悅,筠因以贈之,頗得親愛。樑亡,趙氏族滅,峻流落無......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三(晉書) 少帝紀三 開運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大赦天下,改天福九年為開運元年。河北諸州,曾經契丹蹂踐處,與免今年秋稅。諸軍將士等第各賜優給。諸州率借錢帛,赦書到日,畫時罷徵,出一千貫已上者與免科徭,一萬貫已上者與授本州上佐雲。是日......

  • 《舊五代史》 卷六十五(唐書) 列傳十七大綱 李建及,許州人。本姓王,父質。建及少事李罕之為紀綱,光啟中,罕之謁武皇於晉陽,因選部下驍勇者百人以獻,建及在籍中。後以功署牙職,典義兒軍,及賜姓名。天祐七年,改匡衛軍都校。柏鄉之役,汴將韓勍追周德威至高邑南野河上,鎮、定兵......

  • 《舊五代史》 卷八十九(晉書) 列傳四 桑維翰,字國僑,洛陽人也。父珙,事河南尹張全義為客將。維翰身短面廣,殆非常人,既壯,每對鑑自嘆曰: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由是慨然有公輔之望。(《三楚新錄》:馬希範入覲,途經淮上,時桑維翰旅遊楚、泗間,知其來,遽謁之曰:僕聞楚之為......

  • 《舊五代史》 卷五十(唐書) 列傳二 ◎宗室克讓,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騎射,以勇悍聞。鹹通中,從討龐勳,以功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荊、襄,朝廷徵兵,克讓率師奉詔,賊平,以功授金吾將軍,留宿衛。初,懿祖歸朝,憲宗賜宅於親仁坊,自長慶以來,相次一人典衛兵。武皇之起雲......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六(晉書) 高祖紀二 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御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十一月九日昧爽已前,應在京及諸州諸色罪犯,及曾授偽命職掌官吏,並見禁囚徒,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不原者,鹹赦除之。應明宗朝所行敕命......

  • 《舊五代史》 卷八十六(晉書) 列傳一 ◎后妃(案:《晉后妃傳》,《永樂大典》已佚,今採《五代會要》、《通鑑》、《契丹國志》、《文獻通考》所載晉后妃事,分注以補是書之闕。)高祖皇后李氏。(《五代會要》: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第三女。天成三年四月,封永寧公主;長......

  • 《舊五代史》 卷三十一(唐書) 莊宗紀五 同光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仗衛如式。壬寅,南郊禮儀使、太常卿李燕進太廟登歌酌獻樂舞名,懿祖室曰《昭德之舞》,獻祖室曰《文明之舞》,太祖室曰《應天之舞》,昭宗室曰《永平之舞》。甲辰,幽州上言,契丹入寇至瓦橋......

  • 《舊五代史》 卷四十五(唐書) 閔帝紀大綱 閔帝,諱從厚,小字菩薩奴,明宗第三子也。母昭懿皇后夏氏,以天祐十一年歲在甲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庚申,生帝於晉陽舊第。帝髫齔好讀《春秋》,略通大義,貌類明宗,尤鍾愛。天成元年,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二年四月,加檢校太保、同......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窠裡。曾祖順厲,世戍懷戎。父思繼,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幹,聲馳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劉仁恭為帥,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繼兄為先鋒都將、媯州刺史,思繼為中軍都將、順州刺史,思繼弟......

  • 《舊五代史》 卷一百六(漢書)列傳三大綱 王周,魏州人。少勇健,從軍事唐莊宗、明宗,稍遷裨校,以戰功累歷郡守。晉天福初,範延光叛於魏州,周從楊光遠攻降之,安重榮以鎮州叛,從杜重威討平之,以功授貝州節度使。歲餘,移鎮涇州。先是,前帥張彥澤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餘戶,及下......

  • 《舊五代史》 卷十二(梁書)列傳二大綱 ◎宗室廣王全昱,太祖長兄,受禪後封。乾化元年,還睢陽,命內臣拜餞都外。王出宿至於偃師,仍詔其子衡王友諒侍從以歸。庶人篡位,授宋州節度使。貞明二年,卒。(《五代會要》雲:全昱,贈尚書令,諡德靖。《五代史闕文》:全昱,樑祖之兄也......

  • 《舊五代史》 卷十六(梁書)列傳六大綱 葛從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曾祖阮,祖遇賢,父簡,累贈兵部尚書。從周少豁達,有智略,初入黃巢軍,漸至軍校。唐中和四年三月,太祖大破巢軍於王滿渡,從周與霍存、張歸霸昆弟相率來降。七月,從太祖屯兵於西華,破蔡賊王夏寨。太祖臨陣......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五十 志十二大綱 ◎郡縣誌(案:《郡縣誌序》,原本闕佚。)河南道(西京河南府滑州許州陝州青州兗州宋州陳州曹州亳州鄭州汝州單州濟州濱州密州潁州濮州蔡州)關西道(雍州京兆府同州華州耀州乾州隴州涇州原州鄜州威州衍州武州良州府州雄州警......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一(晉書) 列傳六大綱 房知溫,字伯玉,兗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於本軍,為赤甲都官健。(《玉堂閒話》:知溫少年,與外弟徐某為盜於兗、鄆之境。)樑將葛從周鎮其地,選置麾下。時部將牛存節屯於鎮,好摴博,每求辨採者,知溫以善博見推,因得侍左右,遂熟於存......

  •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 《舊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書於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九志一......

  • 《舊五代史》 卷八十四(晉書) 少帝紀四 開運二年夏五月丙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大赦天下。丁酉,以右衛上將軍馬萬為左金吾上將軍致仕。戊戌,陝州節度使宋彥筠移鎮鄧州,澶州節度使何建移鎮河陽。以左神武統軍潘環為澶州節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李彥韜遙領壽州節度使兼侍......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五(唐書) 列傳七 康君立,蔚州興唐人,世為邊豪。乾符中,為雲州牙校,事防禦使段文楚。時群盜起河南,天下將亂,代北仍歲阻飢,諸部豪傑,鹹有嘯聚邀功之志。會文楚稍削軍人儲給,戍兵諮怨。君立與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謀曰:段公懦人,難與共......

  • 《舊五代史》 卷七十九(晉書) 高祖紀五大綱 天福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降德音:應天福三年終,公私債欠,一切除放。壬申,蜀人寇西鄙,群盜張達、任康等劫清水德鐵之城以應之。癸酉,湖南奏,閩人殺王昶,夷其族,王延羲因民之慾而定之。甲戌,遣宣徽使楊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