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書》卷一百十一 載記第十一 ◎慕容暐慕容恪陽騖皇甫真慕容暐,字景茂,俊第三子也。初封中山王,尋立為太子。及俊死,群臣欲立慕容恪,恪辭曰:"國有儲君,非吾節也。"於是立暐。昇平四年,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元曰建熙,立其母可足渾氏為皇太后。以慕容恪為太宰......

  • 《晉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十二大綱 ◎王渾〔子濟〕王濬唐彬王渾,字玄衝,太原晉陽人也。父昶,魏司空。渾沈雅有器量。襲父爵京陵侯,闢大將軍曹爽掾。爽誅,隨例免。起為懷令,參文帝安東軍事,累遷散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鹹熙中為越騎校尉。武帝受禪,加揚烈將軍,遷......

  • 《晉書》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大綱 ◎王敦〔沈充〕桓溫〔孟嘉〕王敦,字處仲,司徒導之從父兄也。父基,治書侍御史。敦少有奇人之目,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駙馬都尉,除太子舍人。時王愷、石崇以豪侈相尚,愷嘗置酒,敦與導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聲韻,愷便驅殺之,一坐改容......

  • 《晉書》卷一 帝紀第一大綱 【宣帝紀】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仰為趙將,與......

  • 《晉書》卷十一 志第一大綱 【天文志上】昔在庖犧,觀象察法,以通神明之德,以類天地之情,可以藏往知來,開物成務。故《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此則觀乎天文以示變者也。《尚書》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此則觀乎人文以成化者也。是故政教兆於人理,祥......

  • 《晉書》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郤詵阮種華譚袁甫郤詵,字廣基,濟陰單父人也。父晞,尚書左丞。詵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泰始中,詔天下舉賢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舉詵應選。詔曰蓋太上以德撫時,易簡無文。至於三代,禮樂大備,制度彌繁。文質......

  • 《晉書》卷一百三十 載記第三十大綱 ◎赫連勃勃赫連勃勃,字屈孑,匈奴右賢王去卑之後,劉元海之族也。曾祖武,劉聰世以宗室封樓煩公,拜安北將軍、監鮮卑諸軍事、丁零中郎將,雄據肆盧川。為代王猗盧所敗,遂出塞表。祖豹子招集種落,復為諸部之雄,石季龍遣使就拜平北將......

  • 《晉書》卷十三 志第三大綱 【天文志下】(月五星犯列舍經星變附見妖星客星星流隕雲氣)【月五星犯列舍經星變附見】魏文帝黃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佔曰:心為天王位,王者惡之。六月甲申,太白晝見。案劉向《五紀論》曰:太白少陰,弱,不得專行,故以己未......

  • 《晉書》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大綱 ◎解系〔弟結結弟育〕孫旂孟觀牽秀繆播〔從弟胤〕皇甫重張輔李含張方閻鼎索靖〔子綝〕賈疋解系,字少連,濟南著人也。父修,魏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武帝受禪,封樑鄒侯。系及二弟結、育並清身潔己,甚得聲譽。時......

  • 《晉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皇甫謐〔子方回〕摯虞束皙王接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漢太尉嵩之曾孫也。出後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遊蕩無度,或以為痴。嘗得瓜果,輒進所後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雲: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餘二十,目不存......

  • 《晉書》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孫惠熊遠王鑑陳頵高崧孫惠,字德施,吳國富陽人,吳豫章太守賁曾孫也。父祖並仕吳。惠口訥,好學有才識,州闢不就,寓居蕭沛之間。永寧初,赴齊王冏義,討趙王倫,以功封晉興縣侯,闢大司馬戶曹掾,轉東曹屬。冏驕矜僭侈,天下失望。惠獻言......

  • 《晉書》卷一百二十三 載記第二十三 ◎慕容垂慕容垂,字道明,皝之第五子也。少岐嶷有器度,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皝甚寵之,常目而謂諸弟曰:"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故名霸,字道業,恩遇逾於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以滅宇文之功,封都鄉侯。石季龍來伐,既......

  • 《晉書》卷四 帝紀第四 【惠帝紀】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為永熙。尊皇后楊氏曰皇太后,立妃賈氏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於峻陽陵。丙子。增天......

  • 《晉書》卷九 帝紀第九大綱 【簡文帝孝武帝紀】簡文皇帝諱昱,字道萬,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為元帝所愛。郭璞見而謂人曰:興晉祚者,必此人也。及長,清虛寡慾,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詔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臨琅邪。繼世相承,國嗣未立,蒸嘗靡主,朕常悼心......

  • 《晉書》卷一百二十一 載記第二十一 ◎李雄李班李期李壽李勢李雄,字仲俊,特第三子也。母羅氏,夢雙虹自門昇天,一虹中斷,既而生蕩。後羅氏因汲水,忽然如寐,又夢大蛇繞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常言吾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貴。蕩竟前死。雄身長八尺三寸,美容貌。少......

  • 《晉書》卷六 帝紀第六 【元帝明帝紀】元皇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琅邪恭王覲之子也。咸寧二年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所藉藁如始刈。及長,白豪生於日角之左,隆準龍顏,目有精曜,顧眄煒如也。年十五,嗣位琅邪王。幼有令聞。及惠皇之際,王室多故,帝......

  • 《晉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 【刑法志】傳曰: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禮之不可逾,則昊歲比於犧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圓肇判,宵貌攸分,流形播其喜怒,稟氣彰其善惡,則有自然之理焉。念室後刑,衢樽先惠,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取譬琴瑟,不忘銜策,擬陽秋之......

  • 《晉書》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大綱 【食貨志】昔者先王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因三才以節其務,敬四序以成其業,觀其謠俗而正其紀綱。勖農桑之本,通魚鹽之利,登良山而採符玉,泛瀛海而罩珠璣。日中為市,總天下之隸,先諸布帛,繼以貨泉,貿遷有無,各得其所。《周禮》,正月......

  • 《晉書》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大綱 【五行志中】《傳》曰:言之不從,是謂不乂,厥咎僭,厥罰恆陽,厥極憂。時則有詩妖,時則有介蟲之孽,時則有犬禍,時則有口舌之痾,時則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言之不從,從,順也。是謂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

  • 《晉書》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大綱 ◎隱逸△孫登董京夏統朱衝範粲子喬魯勝董養霍原郭琦伍朝魯褒氾騰任旭郭文龔壯孟陋韓績譙秀翟湯郭翻辛謐劉驎之索襲楊軻公孫鳳公孫永張忠石垣宋纖郭荷郭瑀祈嘉瞿硎先生謝敷戴逵龔玄之陶淡陶潛若夫穹昊垂景,少微以躔其次......

  • 《晉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 ◎衛瓘(子恆孫璪玠)張華(子禕韙劉卞)衛瓘,字伯玉,河河東安邑人也。高祖暠,漢明帝時,以儒學自代郡徵,至河東安邑卒,因賜所亡地而葬之,子孫遂家焉。父覬,魏尚書。瓘年十歲喪父,至孝過人。性貞靜有名理,以明識清允稱。襲父爵閿鄉侯......

  • 《晉書》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大綱 ◎庾亮〔子彬羲龢弟懌冰條翼〕庾亮,字元規,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傳》。亮美姿容,善談論,性好《莊》《老》,風格峻整,動由禮節,閨門之內,不肅而成,時人或以為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也。年十六,東海王越闢為掾,不就,隨父在會......

  • 《晉書》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大綱 ◎外戚△羊琇王恂弟虞愷楊文宗羊玄之虞豫子胤庾琛杜乂褚裒何準子澄王濛子修王遐王蘊褚爽詳觀往誥,逖聽前聞,階緣外戚以致顯榮者,其所由來尚矣。而多至禍敗,鮮克令終者,何哉。豈不由祿以恩升,位非德舉。識慚明悊。材謝經通。......

  • 《晉書》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羊祜杜預(杜錫)】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並以清德聞。祖續,仕漢南陽太守。父衟,上黨太守。祜,蔡邕外孫,景獻皇后同產弟。祜年十二喪父,孝思過禮,事叔父耽甚謹。嘗遊汶水之濱,遇父老謂之曰:"孺子有好相,......

  • 《晉書》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 ◎王敦〔沈充〕桓溫〔孟嘉〕王敦,字處仲,司徒導之從父兄也。父基,治書侍御史。敦少有奇人之目,尚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駙馬都尉,除太子舍人。時王愷、石崇以豪侈相尚,愷嘗置酒,敦與導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聲韻,愷便驅殺之,一坐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