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忠義一○胡沙補特虎僕忽得粘割韓奴曹珪溫迪罕蒲睹訛裡也納蘭綽赤魏全鄯陽夾谷守中石抹元毅伯德梅和尚烏古孫兀屯高守約和速嘉安禮王維翰移剌古與涅宋扆烏古論榮祖烏古論仲溫九住李演劉德基王毅王晦齊鷹揚術甲法心高......

  • 《金史》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五 ◎選舉四○部選省選廉察薦舉功酬虧永凡吏部選授之制,自太宗天會十二年,始法古立官,至天眷元年,頒新官制。及天德四年,始以河南、北選人並赴中京,吏部各置局銓注。又命吏部尚書蕭賾定河南、北官通注格,以諸司橫班大解、並大將......

  • 《金史》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大綱 石顯桓赧(弟散達)烏春(溫敦蒲刺附)臘醅(弟麻產)鈍恩留可阿疏奚王回離保石顯,孩懶水烏林荅部人。昭祖以條教約束諸部,石顯陸梁不可制。及昭祖沒於逼刺紀村,部人以柩歸,至孩懶水,石顯與完顏部窩忽窩出邀於路,攻而奪之柩,揚言曰......

  • 《金史》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廢帝海陵庶人亮,字元功,本諱迪古乃,遼王宗幹第二子也。母大氏。天輔六年壬寅歲生。天眷三年,年十八,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赴樑王宗弼軍前任使,以為行軍萬戶,遷驃騎上將軍。皇統四年,加龍虎衛上將軍,為中京留守,遷光祿大夫......

  • 《金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大綱 ◎食貨一國之有食貨,猶人之有飲食也。人非飲食不生,國非食貨不立。然燧人、庖犧能為飲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無飲食之疾。三王能為食貨之政以遺後世,而不能使後世無食貨之弊。唯善養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飲食自不闕焉,故能適......

  • 《金史》卷二 本紀第二大綱 ◎太祖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聖武元皇帝,諱旻,本諱阿骨打,世祖第二子也。母曰翼簡皇后拏懶氏。遼道宗時有五色雲氣屢出東方,大若二千斛囷倉之狀,司天孔致和竊謂人曰:其下當生異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非人力所能為......

  • 《金史》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八 ◎食貨二○田制量田以營造尺,五尺為步,闊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畝,百畝為頃。民田業各從其便,賣質於人無禁,但令隨地輸租而已。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少者必植其地十之三,猛安謀克戶少者必課種其地十之一,除枯補新,使之不闕。凡官......

  • 《金史》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酈瓊李成孔彥舟徐文施宜生張中孚張中彥宇文虛中王倫酈瓊,字國寶,相州臨漳人。補州學生。宋宣和間,盜賊起,瓊乃更學擊刺挽強,試弓馬,隸宗澤軍,駐於磁州。未幾告歸,括集義軍七百人,復從澤,澤署瓊為七百人長。澤死,調戍滑州。時宗望......

  • 《金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大綱 ◎禮七○社稷貞元元年閏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壇於上京。大定七年七月,又奏建壇於中都。社為制,其外四周為垣,南向開一神門,門三間。內又四周為垣,東西南北各開一神門,門三間,各列二十四戟。四隅連飾罘罳,無屋,於中稍南為壇位,令三......

  • 《金史》卷七十一 列傳第九 斡魯斡魯古勃堇婆盧火吾紥忽闍母宗敘(本名德壽)斡魯,韓國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蘇濱水含國部斡豁勃堇及斡準、聽備二部有異志,斡帶治之,斡賽、斡魯為之佐,遂伐斡豁,拔其城以歸。高麗築九城於曷懶甸。斡賽母疾病,斡魯代將其兵......

  • 《金史》卷九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夾谷清臣內族襄夾谷衝完顏安國瑤裡孛迭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裡改路桓篤人也。姿狀雄偉,善騎謝。皇統八年,襲祖駁達猛安。大定元年,聞世宗即位,率本部軍六千赴中都會之,以功遷昭武大將軍。從右副元帥紇石烈志寧為管押萬戶,接......

  • 《金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 僕散安貞田琢完顏弼蒙古綱必蘭阿魯帶僕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誅,安貞罷歸,召為符寶祗候。復為奉御,尚邢國長公主,加駙馬都尉,襲胡王愛割蠻猛安。歷尚衣直長、御院通進、尚藥......

  • 《金史》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三 ◎儀衛下○大駕鹵簿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黃麾仗三千人。分四節:第一節,無縣令、府牧,即用黃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門旗,次駕頭,次引駕龍墀隊,次天王、十二辰等旗。第二節,黃麾第四、第五部,次君王萬歲日月旗,次御馬,內增控馬......

  • 《金史》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九 ◎百官四○符制初,穆宗之前,諸部長各刻信牌,互動馳驛,訊事擾人。太祖獻議,自非穆宗之命,擅制牌號者置重法。自是,號令始一。收國二年九月,始制金牌,後又有銀牌、木牌之制。蓋金牌以授萬戶,銀牌以授猛安,木牌則謀克、蒲輦所佩者也......

  • 《金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 ◎食貨一國之有食貨,猶人之有飲食也。人非飲食不生,國非食貨不立。然燧人、庖犧能為飲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無飲食之疾。三王能為食貨之政以遺後世,而不能使後世無食貨之弊。唯善養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飲食自不闕焉,故能適......

  • 《金史》卷二十 志第一大綱 ◎天文自伏羲仰觀俯察,黃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堯歷日月星辰,舜齊七政,周武王訪箕子,陳《洪範》,協五紀,而觀天之道備矣。《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故孔子因魯史作《春秋》,於日星風雨霜雹雷霆皆書變而不書常,所以明天道......

  • 《金史》卷四 本紀第四大綱 ◎熙宗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諱亶,本諱合剌,太祖孫,景宣皇帝子。母蒲察氏。天輔三年己亥歲生。天會八年,諳班勃極烈杲薨,太宗意久未決。十年,左副元帥宗翰、右副元帥宗輔、左監軍完顏希尹入朝,與宗幹議曰:諳班勃極烈虛位已......

  • 《金史》卷八 本紀第八大綱 ◎世宗下二十一年正月戊申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壬子,以夏國請,詔復綏德軍榷場,仍許就館市易。上聞山東、大名等路猛安謀克之民,驕縱奢侈,不事耕稼。詔遣閱實,計口授地,必令自耕,地有餘而力不贍者,方許招人租佃,仍禁農時飲酒......

  • 《金史》卷九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完顏匡完顏綱完顏定奴完顏匡,本名撒速,始祖九世孫。事豳王允成,為其府教讀。大定十九年,章宗年十餘歲,顯宗命詹事烏林答願擇德行淳謹、才學該通者,使教章宗兄弟。閱月,願啟顯宗曰:豳王府教讀完顏撒速、徐王府教讀僕散訛可二人......

  • 《金史》卷一百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 白華斜卯愛實(合周附)石抹世勣白華,字文舉,庾州人。貞祐三年進士。初為應奉翰林文字。正大元年,累遷為樞密院經歷官。二年九月,武仙以真定來歸,朝廷方經理河北,宋將彭義斌乘之,遂由山東取邢、洺、磁等州。華上奏曰:北兵有事河......

  • 《金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裴滿亨斡勒忠張大節(子巖叟)張亨韓錫鄧儼巨構賀揚庭閻公貞焦旭劉仲洙李完馬百祿楊伯珫劉璣(兄珫)康元弼移剌益裴滿亨,字仲通,本名河西,臨潢府人。其先世居遼海,祖諱虎山者,天輔間移屯東受降城,以御夏人,後徙居臨潢。亨性敦敏......

  • 《金史》選段閱讀及答案譯文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節選《金史》閱讀練習大綱 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

  • 《金史》卷七十五 列傳第十三 盧彥倫(子璣孫亨嗣)毛子廉李三錫孔敬宗李師夔沈璋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附)左泌(弟淵侄光慶)盧彥倫,臨潢人。遼天慶初,蕭貞一留守上京,置為吏,以材幹稱。是時,臨潢之境多盜,而城中兵無統屬者,府以彥倫為材,薦之於朝,即授殿......

  • 《金史》卷九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大綱 顯宗諸子章宗諸子衛紹王子宣宗三子獨吉思忠承裕僕散揆抹捻史乂搭宗浩顯宗孝懿皇后生章宗,昭聖皇后生宣宗,諸姬田氏生鄆王琮、瀛王瑰、霍王從彝,劉氏生瀛王從憲,王氏生溫王玠。鄆王琮,本名承慶,母田氏,其後封裕陵充華。琮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