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大綱 ◎禮七○社稷貞元元年閏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壇於上京。大定七年七月,又奏建壇於中都。社為制,其外四周為垣,南向開一神門,門三間。內又四周為垣,東西南北各開一神門,門三間,各列二十四戟。四隅連飾罘罳,無屋,於中稍南為壇位,令三......

  • 《金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九 ◎食貨三○錢幣錢幣。金初用遼、宋舊錢,天會末,雖劉豫阜昌元寶、阜昌重寶亦用之。海陵庶人貞元二年遷都之後,戶部尚書蔡鬆年復鈔引法,遂制交鈔,與錢並用。正隆二年,歷四十餘歲,始議鼓鑄。冬十月,初禁銅越外界,懸罪賞格。括民間......

  • 《金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十 婁室活女謀衍仲(本名石古乃)海里銀術可彀英(本名撻懶)麻吉(子沃側)拔離速習古乃婁室,字斡裡衍,完顏部人。年二十一,代父白荅為七水諸部長。太祖克寧江州,使婁室招輸系遼籍女直,遂降移敦益海路太彎照撒等。敗遼兵於婆刺趕山......

  • 《金史》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三大綱 ◎儀衛下○大駕鹵簿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黃麾仗三千人。分四節:第一節,無縣令、府牧,即用黃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門旗,次駕頭,次引駕龍墀隊,次天王、十二辰等旗。第二節,黃麾第四、第五部,次君王萬歲日月旗,次御馬,內增控馬......

  • 《金史》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五十八大綱 ◎世戚○石家奴裴滿達忽睹徒單恭烏古論蒲魯虎唐括德溫烏古論粘沒曷蒲察阿虎迭烏林答暉蒲察鼎壽徒單思忠徒單繹烏林答覆烏古論元忠(子誼)唐括貢烏林答琳徒單公弼徒單銘徒單四喜金昭祖娶徒單氏,后妃之族,自此始見。世祖時......

  • 《金史》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大綱 ◎樂上《傳》曰:王者功成作樂,治定製禮。豈二帝三王之彌文哉!蓋有天下者,將一軌度、正民俗、合人神、和上下,舍禮樂何以焉。金初得宋,始有金石之樂,然而未盡其美也。及乎大定、明昌之際,日修月葺,粲然大備。其隸太常者,即郊廟......

  • 《金史》卷五十七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內命婦宮人女職東宮官屬親王府屬太后兩宮官屬大興府諸京留守司諸京城宮苑提舉等職按察司諸路總管府諸府諸節鎮防禦刺史縣鎮等職諸轉運泉谷等職諸府鎮兵馬等職諸猛安部族及群牧等職內命婦品元妃、貴妃、淑妃......

  • 《金史》卷八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大綱 杲(本名撒離喝)耨碗溫敦思忠(子乙迭)溫敦兀帶奔睹高楨白彥敬張景仁杲,本名撒離喝,安帝六代孫,泰州婆盧火之族,胡魯補山之子。雄偉有才略,太祖愛之,常在軍中。及婆盧火為泰州都統,宗族皆隨遷泰州。撒離喝嘗為世祖養子,獨得不遷......

  • 《金史》卷六十六 列傳第四 ◎始祖以下諸子勖(本名烏野子宗秀)隈可◎宗室胡十門合住(子布輝)摑保衷(本名醜漢)齊(本名掃合)術魯胡石改宗賢(本名阿魯)撻懶卞(本名吾母)膏(本名阿里刺)弈(本名三寶)阿喜勖,字勉道。本名烏野,穆宗第五子。好學問,國人呼......

  • 《金史》卷三十二 志第十三 ◎禮五○上尊諡天會三年六月,諳班勃極烈杲等表請追冊先大聖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冊、玉寶,恭上尊諡曰大聖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天會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攝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冊、玉寶,上尊諡曰文烈皇帝,廟號太宗。九月......

  • 《金史》卷九 本紀第九大綱 ◎章宗一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諱璟,小字麻達葛,顯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單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蓮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東宮,宴飲歡甚,語顯宗曰:祖宗積慶而有今日,社稷之福也。又謂司徒李石、......

  • 《金史》卷一百十二 列傳第五十 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完顏合達,名瞻,字景山。少長兵間,習弓馬,能得人死力。貞祐初,以親衛軍送岐國公主,充護衛。三年,授臨潢府推官,權元帥右監軍。時臨潢避遷,與全、慶兩州之民共壁平州。合達隸其經略使烏林答乞住,乞住以便宜授軍中......

  • 《金史》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 ◎叛臣○張覺(子僅言)耶律餘睹窩斡古書畔與叛通,畔之為言界也。《左氏》曰,政猶農之有畔,是也。君臣上下之定分,猶此疆彼界之截然,違此向彼,即為叛矣。善惡判於跬步,禍患極於懷襄,籲,可畏哉!作《叛臣傳》。張覺,亦書作瑴,平州義......

  • 《金史》卷一百八 列傳第四十六大綱 胥鼎侯摯把胡魯師安名胥鼎,字和之,尚書右丞持國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進士第,入官以能稱,累遷大理丞。承安二年,持國卒,去官。四年,尚書省起復為著作郎。上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奏曰:為人甚幹濟。上曰:著作職閒,緣今無他闕,......

  • 《金史》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大綱 ◎忠義四○馬慶祥商衡術甲脫魯灰楊達夫馮延登烏古孫仲端烏古孫奴申蒲察琦蔡八兒溫敦昌孫完顏絳山畢資倫郭蝦蟆馬慶祥,字瑞寧,本名習禮吉思。先世自西城入居臨洮狄道,以馬為氏,後徙家淨州天山。泰和中,試補尚書省譯史。大安......

  • 《金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哀宗上哀宗諱守緒,初諱守禮,又諱寧甲速,宣宗第三子。母曰明惠皇后王氏,賜姓溫敦氏,仁聖皇后之女兄也。承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於翼邸,仁聖無子,養為己子。泰和中,授金紫光祿大夫。宣宗登極,進封遂王,授祕書監,改樞密使。貞祐初......

  • 《金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七大綱 ◎百官二○殿前都點檢司宣徽院祕書監國子監太府監少府監軍器監都水監諫院大理寺弘文院登聞鼓院登聞檢院記注院集賢院益政院武衛軍都指揮使司衛尉司戶禮兵刑工部所轄諸司三路檢察及外路倉庫牧圉等職殿前都點檢司。(天......

  • 《金史》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大綱 ◎世紀補景宣帝諱宗峻,本諱繩果,太祖第二子。母曰聖穆皇后唐括氏,太祖元妃。宗峻在諸子中最嫡。天輔五年,忽魯勃極烈杲都統諸軍取中京,帝別領合紥猛安,受金牌,既克中京,遂與杲俱襲遼主於鴛鴦濼。遼主走陰山,耿守忠救西京,帝與宗......

  • 《金史》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宗雋(本名訛魯觀)宗傑(本名沒裡野)宗強(本名阿魯)爽(本名阿鄰)可喜阿瑣宗敏(本名阿魯補)元太祖聖穆皇后生景宣帝、豐王烏烈、趙王宗傑。光懿皇后生遼王宗幹。欽憲皇后生宋王宗望、陳王宗雋、瀋王訛魯。宣獻......

  • 《金史》卷七十五 列傳第十三大綱 盧彥倫(子璣孫亨嗣)毛子廉李三錫孔敬宗李師夔沈璋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附)左泌(弟淵侄光慶)盧彥倫,臨潢人。遼天慶初,蕭貞一留守上京,置為吏,以材幹稱。是時,臨潢之境多盜,而城中兵無統屬者,府以彥倫為材,薦之於朝,即授殿......

  • 《金史》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三 ◎儀衛下○大駕鹵簿世宗大定三年,袷享,用黃麾仗三千人。分四節:第一節,無縣令、府牧,即用黃麾前三部,次前部鼓吹,次金吾牙門旗,次駕頭,次引駕龍墀隊,次天王、十二辰等旗。第二節,黃麾第四、第五部,次君王萬歲日月旗,次御馬,內增控馬......

  • 《金史》卷一百十二 列傳第五十大綱 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完顏合達,名瞻,字景山。少長兵間,習弓馬,能得人死力。貞祐初,以親衛軍送岐國公主,充護衛。三年,授臨潢府推官,權元帥右監軍。時臨潢避遷,與全、慶兩州之民共壁平州。合達隸其經略使烏林答乞住,乞住以便宜授軍中......

  • 《金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大綱 ◎食貨一國之有食貨,猶人之有飲食也。人非飲食不生,國非食貨不立。然燧人、庖犧能為飲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無飲食之疾。三王能為食貨之政以遺後世,而不能使後世無食貨之弊。唯善養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飲食自不闕焉,故能適......

  • 《金史》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大綱 ◎宣宗中興定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宋遣使來賀。癸未,宋使朝辭。上謂宰臣曰:聞息州南境有盜,此乃彼界饑民沿淮為亂耳。宋人何故攻我。高琪請伐之,以廣疆土。上曰:朕意不然,但能守祖宗所付足矣,安事外討?乙未,詔中都、西京、北京等......

  • 《金史》卷九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黃久約李晏李仲略李愈王賁許安仁樑襄路伯達黃久約,字彌大,東平須城人也。曾祖孝綽有隱德,號潛山先生。父勝,通判濟州。母劉氏,尚書右丞長言之妹,一夕夢鼠銜明珠,寤而久約生,歲實在子也。擢進士第,調鄆城主簿,三遷曹州軍事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