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孔子曰與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此蓋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諸偏至之端者也。然則有所不為,亦將有所必為者矣。既雲進取,亦將有所不取者矣。如此,性尚分流,為否異適矣。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蓋......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孝和皇帝諱肇,肅宗第四子也。母樑貴人,為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後養帝以為己子。建初七年,立為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三月丁酉,改淮陽為陳國,楚郡為彭城國,西平並汝南郡,六安復為廬江......

  • 《後漢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 青州濟南平原樂安北海東萊齊國荊州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揚州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濟南國〔故齊,文帝分。雒陽東千八百里。〕十城,戶七萬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萬三千三百八。〖東平陵〗有鐵。有譚城。有......

  •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魯恭王后也。肅宗時,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陽城山,精學教授。舉賢良方正,稍遷南陽太守、宗正、太常。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

  •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 孝靈皇帝諱巨集,肅宗玄孫也。曾祖河間孝王開,祖淑,父萇。世封解瀆亭侯,帝襲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城門校尉竇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祿大夫劉儵持節,將左右羽林至河間奉迎。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將軍......

  • 《後漢書》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槃瓠不可......

  •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原文及賞析 荊性刻急隱害,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崩,大行在前殿,荊哭不哀,而作飛書,封以方底,令蒼頭詐稱東海王強舅大鴻臚郭況書與強曰:“君王無罪,猥被斥廢,而兄弟至有束縛入牢獄者。太后失職,別守北宮,及至年老,遠斥居邊,海內深痛,觀者鼻酸。及......

  • 《後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也。少遊太學,習《京氏易》、《韓詩》、《顏氏春秋》,尤好災異星佔。後還鄉里,教授常百餘人。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劉祗欲上言之,以問檀。檀對曰方今外戚豪盛,陽道微弱,斯豈嘉瑞乎祗乃止。永寧元年......

  •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王昌一名郎,趙國邯鄲人也。素為卜相工,明星曆,常以為河北有天子氣。時趙繆王子林好奇數,任俠於趙、魏間,多通豪猾,而郎與之親善。初,王莽篡位,長安中或自稱成帝子子輿者,莽殺之。郎緣是詐稱真子輿,雲母故成帝謳者,嘗下殿卒僵,須臾......

  • 《後漢書》卷六十五·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皇甫規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稜,度遼將軍。父旗,扶風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輔,圍安定,徵西將軍民賢將諸郡兵擊之,不能克。規雖在布衣,見賢不恤軍事,審其必敗,乃上書言狀。尋而賢果為羌所沒。郡將知規有兵略,乃命為功曹,使......

  • 《後漢書》卷三十四·樑統列傳第二十四 樑統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晉大夫樑益耳,即其先也。統高祖父子都,自河東遷居北地,子都子橋,以資千萬徙茂陵,至哀、平之末,歸安定。統性剛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補中郎將,使安集涼州,拜酒泉太守。會更始敗,赤眉入長安,統與......

  •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又云王之正內者五人。《月令》仲冬,命閹尹審門閭,謹房室《詩》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讒之篇。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

  • 《後漢書》志第十七·五行五 射妖龍蛇孽馬禍人痾人化死復生疫投蜺《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恆陰,厥極弱,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則時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皇,君也。極,中也。眊,不明也。說雲此沴天也。不......

  • 《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 明十二章五和三十三殤一安四十六順二十三質三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鬥,起天市樓,西南行,光照地。流星為外兵,西南行為西南夷。是時,益州發兵擊姑復蠻夷大牟替滅陵,斬首傳詣雒陽。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長二尺所,稍......

  • 《後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左雄字伯豪,南陽涅陽人也。安帝時,舉孝廉,稍遷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請託,雄常閉門不與交通。奏案貪猾二千石,無所回忌。永建初,公車徵拜議郎。時,順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闕政,雄數言事,其辭深切。尚書僕射虞詡以雄有忠公節,上疏......

  • 《後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善談論,美音制。乃遊於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後歸鄉里,衣......

  • 《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朱暉字文季,南陽宛人也。家世衣冠。暉早孤,有氣決。年十三,王莽敗,天下亂,與外氏家屬從田間奔入宛城。道遇群賊,白刃劫諸婦女,略奪衣物。昆弟賓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動。暉拔劍前曰財物皆可取耳,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暉死日也賊見......

  • 《後漢書》志第六·禮儀下 大喪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不豫,太醫令丞將醫入,就進所宜藥。嘗藥監、近臣中常侍、小黃門皆先嚐藥,過量十二。公卿朝臣問起居無間。太尉告請南郊,司徒、司空告請宗廟,告五嶽、四瀆、群祀,並禱求福,疾病,公卿復如禮。登遐,皇......

  • 《後漢書》志第九·祭祀下 宗廟社稷靈星先農迎春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於雒陽。四時祫祀,高帝為太祖,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如舊。餘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三年正月,立親廟雒陽,祀父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侯。時寇賊......

  • 《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 《詩》、《書》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婦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風,貞女亮明白之節,則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鹹漏焉。故自中興以後,綜其成事,述為《列女篇》。如馬、鄧、樑後,別見前紀。樑嫕、李姬,各附家傳。若斯......

  • 《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 大水水變色大寒雹冬雷山鳴魚孽蝗《五行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謂水失其性而為災也。又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恆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

  • 《後漢書》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東海恭王彊、沛獻王輔、濟南安王康、阜陵質王延、中山簡王焉,許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顯宗、東平憲王蒼、廣陵思王荊、臨淮懷公衡、琅邪孝王京。東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為皇后,彊為皇太子......

  • 《後漢書》卷三十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郭伋字細侯,扶風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時以任俠聞。父梵,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間闢大司空府,三遷為漁陽都尉。王莽時為上谷大尹,遷幷州牧。更始新立,三輔連被兵寇,百姓震駭,強宗右姓各擁眾保營,莫肯先附。更始素聞伋......

  •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也。少學長安,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貧窶無資,常客傭以自給,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園。至王莽篡位乃歸。會朱普卒,榮奔喪九江,負土成墳,因留教授,徒眾數百人。莽敗,天下亂。榮抱其經書與弟子逃匿......

  • 《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隗囂字季孟,天水成紀人也。少仕州郡。王莽國師劉歆引囂為士。歆死,囂歸鄉里。季父崔,素豪俠,能得眾。聞更始立而莽兵連敗,於是乃與兄義及上邽人楊廣、冀人周宗謀起兵應漢。囂止之曰夫兵,凶事也。宗族何辜崔不聽,遂聚眾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