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卷十八 列傳第六◎太武五王 晉王東平王臨淮王廣陽王南安王太武皇帝十一男。賀皇后生景穆皇帝。越椒房生晉王伏羅。舒椒房生東平王翰。弗椒房生臨淮王譚。伏椒房生楚王建。閭左昭儀生南安王餘。其小兒、貓兒、真、虎頭、龍頭並闕母氏,皆早薨,無傳。......

  • 《魏書》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十六◎刑罰七大綱 二儀既判,匯品生焉,五才兼用,廢一不可。金木水火土,鹹相愛惡。陰陽所育,稟氣呈形,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雲雨,春夏以生長之,秋冬以殺藏之。斯則德刑之設,著自神道。聖人處天地之間,率神祗之意。生民有喜怒之性,哀樂之心,應感而動,動而逾......

  • 《魏書》卷十五 列傳第三◎昭成子孫大綱 實君者,昭成皇帝之庶長子也。性愚戇,安忍不仁。昭成季年,苻堅遣其行唐公苻洛等來寇南境,昭成遣劉庫仁逆戰於子嶺。昭成時不勝,不能親勒眾軍,乃率諸部避難陰山,度漠北。高車四面寇抄,復度漠南。苻洛軍退,乃還雲中。初,昭成以弟孤......

  • 《魏書》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韓茂 皮豹子大綱 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黃老;永興中自赫連屈丐來降,拜綏遠將軍,遷龍驤將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門。卒,贈涇州刺史,諡曰成侯。茂年十七,膂力過人,尤善騎射。太宗曾親征丁零翟猛,茂為中軍執幢。時有風,諸......

  • 《魏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刁雍 王慧龍大綱 刁雍,字淑和,勃海饒安人也。高祖攸,晉御史中丞。曾祖協,從司馬叡渡江,居於京口,位至尚書令。父暢,司馬德宗右衞將軍。初,暢兄逵以劉裕輕狡薄行,負社錢三萬,違時不還,執而徵焉。及裕誅桓玄,以嫌故先誅刁氏。雍為暢故吏所匿,奔姚興豫......

  • 《魏書》卷二十一下 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範例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遺敕數紙。咸陽王禧疑勰為變,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勰恨之,對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禧曰:"汝恨吾後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親侍醫藥,夙夜......

  • 《魏書》卷七上 帝紀第七◎高祖紀上 高祖孝文皇帝,諱宏,顯祖獻文皇帝之長子。母曰李夫人。皇興元年八月戊申,生於平城紫宮,神光照於室內,天地氛氲,和氣充塞。帝生而潔白,有異姿,襁褓岐嶷,長而淵裕仁孝,綽然有君人之表,顯祖尤愛異之。三年夏六月辛未,立為皇太子。五年......

  • 《魏書》卷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爾朱榮大綱 爾朱榮,字天寶,北秀容人也。其先居於爾朱川,因為氏焉。常領部落,世為酋帥。高祖羽健,登國初為領民酋長,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從駕平晉陽,定中山。論功拜散騎常侍。以居秀容川,詔割方三百里封之,長為世業。太祖初以南秀容川原沃衍......

  • 《魏書》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綦俊 山偉 劉 綦俊,字扌剽顯,河南洛陽人也。其先代人。祖辰,幷州刺史。俊,莊帝時仕累遷為滄州刺史,甚為吏人畏悦。尋除太僕卿。及爾朱世隆等誅,齊獻武王赴洛,止於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爾朱暴虐,矯弄天常,孤起義信都,罪人斯翦。......

  • 《魏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僣晉司馬叡 僣晉司馬叡,字景文,晉將牛金子也。初晉宣帝生大將軍、琅邪武王伷,伷生宂從僕射、琅邪恭王覲。覲妃譙國夏侯氏,字銅環,與金姦通,遂生叡,因冒姓司馬,仍為覲子。由是自言河內温人。初為王世子,又襲爵,拜散騎常侍,頻遷射聲、越騎校尉......

  •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禮四之二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祕書丞孫惠蔚上言:"臣聞國之大禮,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過禘佩,所以嚴祖敬宗,追養繼孝,合享聖靈,審諦昭穆,遷毀有恆,制尊卑,有定體,誠愨著於中,百順應於外。是以惟王創制,為建邦之典;仲尼述定,為不刊之式。暨秦燔《......

  • 三國志魏書筆記 xx年秋天九月,曹操回到了鄄城,呂布回到了乘氏縣,被乘氏縣李進打敗了,便駐紮在東邊的山陽。這是袁紹派人來勸説曹操,想與之聯合。當時曹操剛剛丟了兗洲,軍隊的糧食也吃完了,就想答應袁紹。程昱勸阻曹操,曹操接受了程昱的意見。......

  • 《魏書》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李琰之 祖瑩 常大綱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隴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早有盛名,時人號曰神童。從父司空衝雅所歎異,每曰:"興吾宗者,其此兒乎?"恆資給所須,愛同己子。弱冠舉秀才,不行。曾遊河內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彭城王勰闢為行台參軍,苦相敦引......

  • 《魏書》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陸俟 陸俟,代人也。曾祖幹,祖引,世領部落。父突,太祖時率部民隨從征伐,數有戰功,拜厲威將軍、離石鎮將。天興中,為上黨太守、關內侯。俟少聰慧,有策略。太宗踐阼,拜侍郎,遷內侍,襲爵關內侯,轉龍驤將軍、給事中,典選部蘭台事。當官而行,無......

  • 《魏書》卷八十五 列傳文苑第七十三◎袁躍 裴敬 夫文之為用,其來日久。自昔聖達之作,賢哲之書,莫不統理成章,藴氣標緻,其流廣變,諸非一貫,文質推移,與時俱化。淳于出齊,有雕龍之目;靈均逐楚,著嘉禍之章。漢之西京,馬揚為首稱;東都之下,班張為雄伯。曹植信魏世之英,陸機則晉朝之秀......

  • 《魏書》卷十一 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 前廢帝,諱恭,字修業,廣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少端謹,有志度。長而好學,事祖母、嫡母以孝聞。正始中,襲爵。延昌中,拜通直散騎常侍。神龜中,進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正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帝以元叉擅權,遂稱疾不起。久之,因......

  • 《魏書》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劉昶 蕭寶夤大綱 劉昶,字休道,義隆第九子也。義隆時封義陽王。兄駿以為徵北將軍、徐州刺史、開府。及駿子子業立,昏狂肆暴,害其親屬,疑昶有異志。昶聞甚懼,遣典籤虞法生表求入朝,以觀其意。子業曰:"義陽與太宰謀反,我欲討之,今知求還,甚善。"又屢......

  • 《魏書》卷一百六下 志第七◎地形二下大綱 雍州(漢改曰涼,治漢陽郡隴縣,後治長安。)領郡五縣三十一京兆郡(秦為內史,漢高帝為渭南郡,武帝為京兆尹,後漢因之,屬司隸,魏改屬。)領縣八長安(漢高帝置,二漢、晉屬。有昆明池、周靈台、鎬池、彪池水。)杜(二漢、晉屬。二漢曰......

  • 《魏書》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張恂 鹿生 罷侯置守,歷年永久,統以方牧,仍世相循,所以寬猛為用,庇民調俗。但廉平常跡,聲問難高;適時應務,招響必速。是故搏擊為侯,起不旋踵;儒弱貽咎,錄用無時。此則已然於前世矣。後之為吏,與世沉浮。季叔澆漓,奸巧多緒,所以蒲、密無為之化......

  • 《魏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長孫肥 尉古真 長孫肥,代人也。昭成時,年十三,以選內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獨孤及賀蘭部,肥常侍從,禦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從徵劉顯,自濡源擊庫莫奚,討賀蘭部,並有戰功。太祖徵蠕蠕,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

  • 《魏書》卷九 帝紀第九◎肅宗紀大綱 肅宗孝明皇帝,諱詡,世宗宣武皇帝之第二子。母曰胡充華。永平三年三月丙戌,帝生於宣光殿之東北,有光照於庭中。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立為皇太子。四年春正月丁巳夜,即皇帝位。戊午,大赦天下。己未,徵下西討東防諸軍。庚申,詔太保、......

  • 《魏書》卷一百五之三 志第三◎天象一之三 太祖皇始元年夏六月,有星彗於髦頭。彗所以去穢布新也。皇天以黜無道,建有德,故或憑之以昌,或由之以亡。自五胡蹂躪生人,力正諸夏,百有餘年,莫能建經始之謀而底定其命。是秋,太祖啟冀方之地,實始芟夷滌除之,有德教之音,人倫之象焉......

  • 《魏書》卷十五 列傳第三◎昭成子孫 實君者,昭成皇帝之庶長子也。性愚戇,安忍不仁。昭成季年,苻堅遣其行唐公苻洛等來寇南境,昭成遣劉庫仁逆戰於子嶺。昭成時不勝,不能親勒眾軍,乃率諸部避難陰山,度漠北。高車四面寇抄,復度漠南。苻洛軍退,乃還雲中。初,昭成以弟孤......

  • 《魏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高祐 崔挺 高祐,字子集,小名次奴,勃海人也。本名禧,以與咸陽王同名,高祖賜名祐。司空允從祖弟也。祖展,慕容寶黃門郎,太祖平中山,內徙京師,卒於三都大官。父讜,從世祖滅赫連昌,以功拜遊擊將軍,賜爵南皮子。與崔浩共參著作,遷中書侍郎。轉給事......

  • 《魏書》卷一百五之一 志第一◎天象一之一大綱 夫在天成象,聖人是觀,日月五星,象之著者,變常舛度,徵咎隨焉。然則明晦暈蝕,疾餘犯守,飛流欻起,彗孛不恆,或皇靈降臨,示譴以戒下,或王化有虧,感達於天路。《易》稱"天垂象,見吉凶","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書》曰"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