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劉昶 蕭寶夤 劉昶,字休道,義隆第九子也。義隆時封義陽王。兄駿以為徵北將軍、徐州刺史、開府。及駿子子業立,昏狂肆暴,害其親屬,疑昶有異志。昶聞甚懼,遣典籤虞法生表求入朝,以觀其意。子業曰:"義陽與太宰謀反,我欲討之,今知求還,甚善。"又屢......

  • 《魏書》附錄 ◎前上十志啟臣收等啟:昔子長命世偉才,孟堅冠時特秀,憲章前哲,裁勒墳史,紀傳之間,申以書志,緒言餘跡,可得而聞。叔峻刪緝後劉,紹統削撰季漢,十志實範遷、固,表蓋闕焉。曹氏一代之籍,了無具體;典午絡世之筆,罕雲周洽。假復事播,四夷......

  • 《魏書》卷二十 列傳第八◎文成五王大綱 安樂王廣川王齊郡王河間王安豐王文成皇帝七男,孝元皇后生獻文皇帝。李夫人生安樂厲王長樂。曹夫人生廣川莊王略。沮渠夫人生齊郡順王簡。乙夫人生河間孝王若。悦夫人生安豐匡王猛。玄夫人生韓哀王安平,王早薨,無傳。安樂......

  • 《魏書》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盧同 張烈大綱 盧同,字叔倫,范陽涿人,盧玄之族孫。父輔,字顯元,本州別駕。同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於處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詳國常侍。稍遷司空祭酒、昌黎太守。尋為營州長史,仍帶郡。入除河南尹丞,遷太尉屬。會豫州城民白早生反,都督中山王英......

  • 《魏書》卷九十二 列傳列女第八十◎崔覽妻封氏 夫婦人之事,存於織紝組紃、酒漿醯醢而已。至如嫫訓軒宮,娥成舜業,塗山三母,克昌二邦,殆非匹婦之謂也。若乃明識列操,文辯兼該,聲自閨庭,號顯列國,子政集之於前,元凱編之於後,隨時綴錄,代不乏人。今書魏世可知者為《列女傳》。中書......

  • 《魏書》卷一百九 志第十四◎樂五大綱 氣質初分,聲形立矣。聖者因天然之有,為入用之物;緣喜怒之心,設哀樂之器。蕢桴葦龠,其來自久。伏羲絃琴,農皇制瑟,垂鍾和磬,女媧之簧,隨感而作,其用稍廣。軒轅桴阮瑜之管,定小一之律,以成《咸池》之美,次以《六莖》、《五英》、《......

  • 《魏書》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薛安都 畢眾敬大綱 薛安都,字休達,河東汾陰人也。父廣,司馬德宗上黨太守。安都少驍勇,善騎射,頗結輕俠,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分出,不取片資,兄許之,居於別廄。遠近交遊者爭有送遺,馬牛衣服什物充牣其庭。真君五年,與東雍州刺史沮渠康謀逆,事發,奔......

  • 《魏書》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李琰之 祖瑩 常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隴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早有盛名,時人號曰神童。從父司空衝雅所歎異,每曰:"興吾宗者,其此兒乎?"恆資給所須,愛同己子。弱冠舉秀才,不行。曾遊河內北山,便欲有隱遁意。會彭城王勰闢為行台參軍,苦相敦引......

  • 《魏書》卷三 帝紀第三◎太宗紀大綱 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

  • 《魏書》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王建 安同 樓伏連 王建,廣寧人也。祖姑為平文後,生昭成皇帝。伯祖豐,以帝舅貴重。豐子支,尚昭成女,甚見親待。建少尚公主。登國初,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參與計謀。太祖幸濡源,遣建使慕容垂,辭色高亢,垂壯之。還為左大夫。建兄回,諸子......

  • 《魏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嚴稜 毛修之大綱 嚴稜,馮翊臨晉人。遇亂避地河南,劉裕以為廣威將軍、陳留太守,戍倉垣。泰常中,山陽公奚斤南討,軍至潁川,稜率文武五百人詣斤降,驛送稜朝太宗於冀州。嘉其誠款,拜平遠將軍,賜爵郃陽侯,假荊州刺史。隨駕南討,還為上客。及世祖踐阼,以......

  •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禮四之二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祕書丞孫惠蔚上言:"臣聞國之大禮,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過禘佩,所以嚴祖敬宗,追養繼孝,合享聖靈,審諦昭穆,遷毀有恆,制尊卑,有定體,誠愨著於中,百順應於外。是以惟王創制,為建邦之典;仲尼述定,為不刊之式。暨秦燔《......

  • 《魏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奚斤 叔孫建大綱 奚斤,代人也,世典馬牧。父簞,有寵於昭成皇帝。時國有良馬曰"騧騮",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後知南部大人劉庫仁所盜,養於窟室。簞聞而馳往取馬,庫仁以國甥恃寵,慚而逆擊簞。簞捽其發落,傷其一乳。及苻堅使庫仁與衞辰分領國部,簞懼,將......

  • 《魏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陽尼 賈思伯 李 陽尼,字景文,北平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羣籍,與上谷侯天護、頓丘李彪同志齊名。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學藝文雅,乃表薦之。徵拜祕書著作郎,奏佛道宜在史錄。後改中書學為國子學。時中書監高閭、侍中李衝等以尼碩學博識,舉為國子祭酒......

  • 《魏書》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禮四之二大綱 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祕書丞孫惠蔚上言:"臣聞國之大禮,莫崇明祀,祀之大者,莫過禘佩,所以嚴祖敬宗,追養繼孝,合享聖靈,審諦昭穆,遷毀有恆,制尊卑,有定體,誠愨著於中,百順應於外。是以惟王創制,為建邦之典;仲尼述定,為不刊之式。暨秦燔《......

  • 《魏書》卷九十三 列傳恩幸第八十一◎王叡 王仲大綱 夫令色巧言,辭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蓋苟進之常也。故甚者刑身淪子,其次舐痔嘗癰,況乃散金秦貨,輸錢漢爵,又何怪哉?若夫地窮尊貴,嗜慾所攻,聖達其猶病諸,中庸固不能免。男女性態,其揆斯一,二代之亡,皆是物也。據天下之圖,......

  • 《魏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高允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祖泰,在叔父湖《傳》。父韜,少以英朗知名,同郡封懿雅相敬慕。為慕容垂太尉從事中郎。太祖平中山,以韜為丞相參軍。早卒。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歎曰:"高子黃中內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

  • 《魏書》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李崇 崔亮 李崇,字繼長,小名繼伯,頓丘人也。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誕之子。年十四,召拜主文中散,襲爵陳留公,鎮西大將軍。高祖初,為大使巡察冀州。尋以本官行梁州刺史。時巴氐擾動,詔崇以本將軍為荊州刺史,鎮上洛。敕發陝秦二州兵送崇至治。崇......

  • 《魏書》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三◎長孫嵩 長孫道生 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統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攝國事,嵩與元他等率部眾歸之。劉顯之謀難也,嵩率舊人及鄉邑七百餘家叛顯走,將至五原。時寔君之子,亦聚眾自立......

  • 《魏書》卷二 帝紀第二◎太祖紀大綱 太祖道武皇帝,諱珪,昭成皇帝之嫡孫,獻明皇帝之子也。母曰獻明賀皇后。初因遷徙,遊於雲澤,既而寢息,夢日出室內,寤而見光自牖屬天,欻然有感。以建國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於參合陂北,其夜復有光明。昭成大悦,羣臣稱慶,大赦,告於祖......

  • 《魏書》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薛安都 畢眾敬 薛安都,字休達,河東汾陰人也。父廣,司馬德宗上黨太守。安都少驍勇,善騎射,頗結輕俠,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分出,不取片資,兄許之,居於別廄。遠近交遊者爭有送遺,馬牛衣服什物充牣其庭。真君五年,與東雍州刺史沮渠康謀逆,事發,奔......

  • 《魏書》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燕鳳 許謙 張袞 燕鳳,字子章,代人也。好學,博綜經史,明習陰陽讖緯。昭成素聞其名,使人以禮迎致之。鳳不應聘。乃命諸軍圍代城,謂城人曰:"燕鳳不來,吾將屠汝。"代人懼,送鳳。昭成與語,大悦,待以賓禮,後拜代王左長史,參決國事。又以經授獻明帝。苻堅......

  • 《魏書》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島夷蕭道成 島夷蕭道成,字紹伯,晉陵武進楚也。僣晉時,以武進之東城為蘭陵郡縣,遂為蘭陵人。父承之,常隨宗人蕭思話征伐,久乃得為其橫野司馬,以軍功仕劉義隆,位至右軍將軍。道成少好武事,初從散宂,每充徵役,前後為討蠻小帥,以堪勤劇見知。思話......

  • 《魏書》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李靈 崔鑑大綱 李靈,字虎符,趙郡人,高平公順從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聲趙魏。太祖平中原,聞勰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將軍、蘭陵太守。神中,世祖徵天下才俊,靈至,拜中書博士,轉侍郎。從駕臨江,除淮陽太守。靈以學優温謹,選授高宗經。後加建威......

  • 《魏書》卷一百一十 志第十五◎食貨六大綱 夫為國為家者,莫不以谷貨為本。故《洪範》八政,以食為首,其在《易》曰"聚人曰財",《周禮》以九職任萬民,以九賦斂財賄。是以古先哲王莫不敬授民時,務農重谷,躬親千畝,貢賦九州。且一夫不耕,一女不織,或受其飢寒者。飢寒迫身,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