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書》卷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成淹 範紹 劉大綱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自言晉侍中粲之六世孫。祖升,家於北海。父洪,名犯顯祖廟諱,仕劉義隆,為撫軍府中兵參軍,早卒。淹好文學,有氣尚。劉子業輔國府刑獄參軍事,劉彧以為員外郎,假龍驤將軍,領軍主,令援東陽、歷城。皇興中,降慕......

  • 《魏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韋閬 杜銓 裴大綱 韋閬,字友觀,京兆杜陵人。世為三輔冠族。祖楷,晉建威將軍、長樂清河二郡太守。父逵,慕容垂吏部郎、大長秋卿。閬少有器望,值慕容氏政亂,避地於薊城。世祖徵拜咸陽太守,轉武都太守。屬杏城鎮將郝温及蓋吳反,關中據亂,閬盡心撫納......

  • 《魏書》卷十九上 列傳第七上◎景穆十二王 陽平王京兆王濟陰王汝陰王樂浪王廣平王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陽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陽椒房生汝陰靈王天賜。樂浪厲王萬壽、廣平殤王洛侯,母並闕。孟椒房生任城康王......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燕鳳·許謙·張袞文言文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説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 《魏書》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西域 《夏書》稱"西戎即序",班固雲:就而序之,非盛威武,致其貢物也。漢氏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其後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護以撫納之。王莽篡位,域遂絕。至於後漢,班超所通者五十餘國,西至西海,東西萬里,皆來朝貢,復置都護、校尉以相......

  • 《魏書》卷十一 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大綱 前廢帝,諱恭,字修業,廣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少端謹,有志度。長而好學,事祖母、嫡母以孝聞。正始中,襲爵。延昌中,拜通直散騎常侍。神龜中,進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正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帝以元叉擅權,遂稱疾不起。久之,因......

  • 《魏書》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二上大綱 《夏書禹貢》、周氏《職方》中畫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蓋王者之規摹也。戰國分並,秦吞海內,割裂都邑,混一華夷。漢興,即其郡縣,因而增廣。班固考地理焉,彪志郡國,魏世三分,晉又一統,《地道》所載,又其次也。自劉淵、石......

  • 《魏書》卷一百八之四 志第十三◎禮四之四大綱 世宗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員外將軍、兼尚書都令史陳終德有祖母之喪,欲服齊衰三年,以無世爵之重,不可陵諸父,若下同眾孫,恐違後祖之義,請求詳正。國子博士孫景邕、劉懷義、封軌、高綽,太學博士袁升,四門博士陽寧居等議:"嫡孫後祖,持......

  • 《魏書》卷四下 帝紀第四◎世祖紀下 宗紀大綱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圍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問民疾苦。壬子,無諱誘執弋陽公元潔。二月己巳,詔假通直常侍邢穎使於劉義隆。髮長安五千人浚昆明池。三月,酒泉陷。夏四月庚辰,無諱寇張掖,禿髮保周屯......

  • 《魏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奚斤 叔孫建大綱 奚斤,代人也,世典馬牧。父簞,有寵於昭成皇帝。時國有良馬曰"騧騮",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後知南部大人劉庫仁所盜,養於窟室。簞聞而馳往取馬,庫仁以國甥恃寵,慚而逆擊簞。簞捽其發落,傷其一乳。及苻堅使庫仁與衞辰分領國部,簞懼,將......

  • 《魏書》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朱瑞 叱列延慶大綱 朱瑞,字元龍,代郡桑乾人。祖就,字祖成,卒於沛縣令。父惠,字僧生,行太原太守,卒。永安中,瑞貴達,就贈平東將軍、齊州刺史,惠贈使持節、冠軍將軍、恆州刺史。瑞長厚質直,敬愛人士。孝昌末,爾朱榮引為其府户曹參軍,又為大行台郎中,甚為......

  • 《魏書》卷二十一上 列傳第九上◎獻文六王 咸陽王趙郡王廣陵王高陽王北海王獻文皇帝七男。李思皇后生孝文皇帝。封昭儀生咸陽王禧。韓貴人生趙郡靈王幹、高陽文穆王雍。孟椒房生廣陵惠王羽。潘貴人生彭城武宣王勰。高椒房生北海平王詳。勰別有傳。咸陽王禧,字永......

  • 《魏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崔浩大綱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白馬公玄伯之長子。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弱冠為直郎。天興中,給事祕書,轉著作郎。太祖以其工書,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嚴頗峻,宮省左右多以微過得罪,莫不逃隱......

  • 《魏書》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崔光 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高祖賜名焉。東清河鄃人也。祖曠,從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時水。慕容氏滅,仕劉義隆為樂陵太守。父靈延,劉駿龍驤將軍、長廣太守,與劉彧冀州刺史崔道固共拒國軍。慕容白曜之平三齊,光年十七,隨父徙代。家貧......

  • 《魏書》卷一百五之四 志第四◎天象一之四大綱 太和十年十一月戊午,太白犯歲,又犯火,喪疾之祥。佔曰"國無兵憂,則君有白衣之會"。景寅,火又犯木。佔曰"內無亂政,則主有喪戚之故"。十二月壬寅,太白犯填。佔曰"金為喪祥,后妃受之"。十三年二月,熒惑犯填。佔曰"火主兇亂,女君應......

  • 《魏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羅結 伊馛 乙 羅結,代人也,其先世領部落,為國附臣。劉顯之謀逆也,太祖去之。結翼衞鑾輿,從幸賀蘭部。後以功賜爵屈蛇侯。太宗時,除持節、散騎常侍、寧南將軍、河內鎮將。世祖初,遷侍中、外都大官,總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歲,精爽不衰。世祖以......

  • 《魏書》卷四下 帝紀第四◎世祖紀下 宗紀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圍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問民疾苦。壬子,無諱誘執弋陽公元潔。二月己巳,詔假通直常侍邢穎使於劉義隆。髮長安五千人浚昆明池。三月,酒泉陷。夏四月庚辰,無諱寇張掖,禿髮保周屯......

  • 《魏書》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賀訥 夫右賢左戚,尚德尊功,有國者所以治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為佐;周成大業,未聞姒姓為輔。及於漢世,外戚尤重,殺身傾族,相繼於兩京,乃至移其鼎璽,亂其邦國。魏文深以為誡,明帝尚封頑騃。晉之楊駿,尋至夷宗。居上不以至公任物,在......

  • 《魏書》卷三 帝紀第三◎太宗紀 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

  • 《魏書》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盧同 張烈 盧同,字叔倫,范陽涿人,盧玄之族孫。父輔,字顯元,本州別駕。同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於處世。太和中,起家北海王詳國常侍。稍遷司空祭酒、昌黎太守。尋為營州長史,仍帶郡。入除河南尹丞,遷太尉屬。會豫州城民白早生反,都督中山王英......

  • 三國志魏書筆記大綱 xx年秋天九月,曹操回到了鄄城,呂布回到了乘氏縣,被乘氏縣李進打敗了,便駐紮在東邊的山陽。這是袁紹派人來勸説曹操,想與之聯合。當時曹操剛剛丟了兗洲,軍隊的糧食也吃完了,就想答應袁紹。程昱勸阻曹操,曹操接受了程昱的意見。......

  • 《魏書》卷五 帝紀第五◎高宗紀 高宗文成皇帝,諱浚,恭宗景穆皇帝之長子也。母曰閭氏。真君元年六月生於東宮。帝少聰達,世祖愛之,常置左右,號世嫡皇孫。年五歲,世祖北巡,帝從在後,逢虜帥桎一奴欲加其罰。帝謂之曰:"奴今遭我,汝宜釋之。"帥奉命解縛。世祖聞之,曰......

  • 《魏書》卷十四 列傳第二◎神元平文諸帝子孫 上谷公紇羅,神元皇帝之曾孫也。初,從太祖自獨孤如賀蘭部,招集舊户,得三百家,與弟建議,勸賀訥推太祖為主。及太祖登王位,紇羅常翼衞左右。又從征伐,有大功。紇羅有援立謀,特見優賞。及即帝位,與弟建同日賜爵為公。卒。子題,少以雄......

  • 《魏書》卷二十一下 列傳第九下◎獻文六王 彭城王彭城王勰,字彥和。少而岐嶷,姿性不羣。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徵西大將軍。勰生而母潘氏卒,其年顯祖崩。及有所知,啟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學,不捨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高......

  • 《魏書》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崔休 裴延俊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玄孫也。祖靈和,仕劉義隆為員外散騎侍郎。父宗伯,世宗初,追贈清河太守。休少孤貧,矯然自立。舉秀才,入京師,與中書郎宋弁、通直郎邢巒雅相知友。尚書王嶷欽其人望,為長子娉休姊,贍以貨財,由是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