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史》卷八 本紀第八 景宗上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諱賢,字賢寧,小字明扆。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懷節皇后蕭氏。察割之亂,帝甫四歲。穆宗即位,養永興宮。即長,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與韓匡嗣語及時事,耶律賢適止之。帝悟,不復言。應歷十九年春二月戊辰,入見......

  • 《遼史》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大綱 聖宗七七年春正月甲辰,如達離山。二月乙丑朔,拜日,如渾河。三月辛丑,命東北越裏篤、剖阿里、奧裏米、蒲奴裏、鐵驪等五部歲貢貂皮六萬五千,馬三百。丙午,烏古部節度使蕭普達討叛命敵烈,滅之。夏四月,拜日。丙寅,振川、饒二州飢......

  • 《遼史》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大綱 ◎禮志三(軍儀)皇帝親征儀:常以秋冬,應敵制變或無時。將出師,必先告廟。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軍旅。刑青牛白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獨樹;無獨樹,即所舍而行之。或皇帝服介胄,祭諸先帝宮廟,乃閲兵。將行,牝牡麃各一為......

  • 《遼史》卷六十六 表第四大綱 皇族表遼太祖建國,諸弟窺覦,含容誘掖,弗忍致闢,古聖人猶難之。雖其度量恢廓,然經國之慮遠矣。終遼之世,其出於橫帳、五院、六院之間者,大憝固有,元勛實多。不表見之,莫知源委。作皇族表。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

  • 《遼史》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蕭兀納耶律儼劉伸耶律胡呂蕭兀納,一名撻不也,字特免,六院部人。其先嚐為西南面拽剌。兀納魁偉簡重,善騎射。清寧初,兄圖獨以事入見,帝問族人可用者,圖獨以兀納對,補祗候郎君。遷近侍敞史,護衞太保。大康初,為北院宣徽使。時乙辛......

  • 《遼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 張儉邢抱朴馬得臣蕭樸耶律八哥張儉,宛平人,性端愨,不事外飾。統和十四年,舉進士第一,調雲州幕官。故事,車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聖宗獵雲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他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願以為獻。先是,上夢四人侍側,賜食人二口,至聞......

  • 《遼史》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諱德光,字德謹,小字堯骨,太祖第二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唐天覆二年生,神光異常,獵者獲白鹿、白鷹,人以為瑞。及長,貌嚴重而性寬仁,軍國之務,多所取決。天贊元年,授天下兵馬大元帥,尋詔統六軍南徇地。明年,下平......

  • 《遼史》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大綱 耶律弘古耶律馬六蕭滴冽耶律適祿耶律陳家奴耶律特麼耶律仙童蕭素颯耶律大悲奴耶律弘古,字胡篤堇,樞密使化哥之弟。統和間,累遷順義軍節度使,入為北面林牙。太平元年,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出為彰國軍節度使,兼山北道兵馬都部署......

  • 《遼史》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五 蕭撻凜蕭觀音奴耶律題子耶律諧理耶律奴瓜蕭柳高勛奚和朔奴蕭塔列葛耶律撒合蕭撻凜,字駝寧,思温之再從侄。父術魯列,善相馬,應歷間為馬羣侍中。撻凜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保寧初,為宿直官,累任珝劇。統和四年,宋楊繼業率兵由代......

  • 《遼史》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曆象志下○朔考古者太史掌正歲年以敍事,國史以事系日,以日、月、時系年。時月不正,則敍事不一。故二史合為一官,頒歷授時,必大一統。遼、漢、周、宋,俱行夏時,各自為歷。國史閏朔,頗有異同。遼初用《乙未元歷》,本何承天《元......

  • 《遼史》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大綱 ◎曆象志中○閏考月度不足,是生朔虛;天行有餘,是為氣盈。盈虛相懸,歲月乃牉,積牉而差,寒暑互易,百穀不成,庶政不明。聖人驗以斗柄,准以歲星,爰立閏法,信治百官。是故閏正而月正,月正而歲正。歲月即正,頒令考績,無有不時。國史正歲......

  • 《遼史》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五大綱 蕭撻凜蕭觀音奴耶律題子耶律諧理耶律奴瓜蕭柳高勛奚和朔奴蕭塔列葛耶律撒合蕭撻凜,字駝寧,思温之再從侄。父術魯列,善相馬,應歷間為馬羣侍中。撻凜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保寧初,為宿直官,累任珝劇。統和四年,宋楊繼業率兵由代......

  • 《遼史》卷七十一 列傳第一 ◎后妃○肅祖昭烈皇后蕭氏懿祖莊敬皇后蕭氏玄祖簡獻皇后蕭氏德祖宣簡皇后蕭氏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太宗靖安皇后蕭氏世宗懷節皇后蕭氏世宗妃甄氏穆宗皇后蕭氏景宗睿知皇后蕭氏聖宗仁德皇后蕭氏聖宗欽哀皇后蕭氏興宗仁懿......

  • 《遼史》卷五 本紀第五 世宗世宗孝和莊憲皇帝,諱阮,小字兀欲。讓國皇帝長子,母柔貞皇后蕭氏。帝儀觀豐偉,內寬外嚴,善騎射,樂施予,人望歸之。太宗愛之如子。會同九年,從伐晉。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夏四月丁丑,太宗崩於欒城。戊寅,梓宮次鎮陽,即皇帝位......

  • 《遼史》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大綱 ◎地理志五○西京道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幷州。夏復屬冀州。周《職方》,正北曰幷州。戰國屬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後為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仍屬雁門。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於此遂建......

  • 《遼史》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大綱 興宗一興宗神聖孝章皇帝,諱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聖宗長子,母曰欽哀皇后蕭氏。上始生,齊天皇后取養之。幼而聰明,長而魁偉,龍顏日角,豁達大度。善騎射,好儒術,通音律。三歲封樑王。太平元年,冊為皇太子。十年六月,判北南院樞密......

  • 《遼史》卷一百十五 二國外紀第四十五 高麗高麗自有國以來,傳次久近,人民土田,歷代各有其志,然高麗與遼,相為終始二百餘年。自太祖皇帝神冊間,高麗遣使進寶劍。天贊三年,來貢。太宗天顯二年,來貢。會同二年,受晉上尊號冊,遣使往報。聖宗統和三年秋七月,詔諸道各完戎器......

  • 《遼史》卷三十四 志第四大綱 ◎兵衞志上軒轅氏合符東海,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兵為營衞。飛狐以北,無慮以東,西暨流沙,四戰之地,聖人猶不免於兵衞,地勢然耳。遼國左都遼海,右邑涿鹿,兵力莫強焉。其在隋世,依紇臣水而居,分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

  • 《遼史》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大綱 ◎刑法志上刑也者,始於兵而終於禮者也。鴻荒之代,生民有兵,如逢有螫,自衞而已。蚩尤惟始作亂,斯民鴟義,奸宄並作,刑之用豈能已乎?帝堯清問下民,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故曰刑也者,始於兵而終於禮者也。先王順天地四......

  • 《遼史》卷一百 列傳第三十 耶律棠古蕭得裏底蕭酬斡耶律章奴耶律術者耶律棠古,字蒲速宛,六院郎君葛剌之後。大康中,補本班郎君,累遷至大將軍。性坦率,好別白黑,人有不善,必盡言無隱,時號強棠古。在朝數論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調,後出為西北戍長。乾統三年,蕭......

  • 《遼史》卷三十五 志第五 ◎兵衞志中○御帳親軍漢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門、佽飛、羽林之目,天子始有親軍。唐太宗加親、勛、翊、千牛之衞,布腹心之地,防衞密矣。遼太祖宗室盛強,分迭剌部為二,宮衞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際,摘蕃漢精鋭......

  • 《遼史》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九年春正月丙寅,女直遣使來貢。二月庚子,宋遣使致其先帝遺物。甲寅,以青牛白馬祭天地。三月癸亥,耶律沙、敵烈獻援漢之役所獲宋俘。戊辰,詔以粟二十萬斛助漢。夏五月庚午,漢遣使來謝,且以宋事來告。己丑,女直二十一人來......

  • 《遼史》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 ◎禮志六(嘉儀下)皇太后生辰朝賀儀:至日,臣僚入朝,國使至幕,班齊,如常儀。皇太后升殿坐,皇帝東面側坐。契丹舍人殿上通名,契丹、漢人臣僚,宋使副綴翰林學士班,東西兩洞門入,合班稱賀,班首上殿祝壽,分班引出,皆如正旦之儀。教坊起居......

  • 《遼史》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道宗六壽昌元年春正月己亥,如混同江。庚戌,西南面招討司奏拔思母來侵,蕭阿魯帶等擊破之。乙卯,振奉聖州貧民。二月戊辰,賜左、右二皮室貧民錢。癸酉,高麗遣使來貢。乙亥,駐蹕魚兒濼。三月丙午,賜東北路貧民絹。夏四月丁卯,斡特......

  • 《遼史》卷一百七 列傳第三十七大綱 ◎列女○邢簡妻陳氏耶律氏常哥耶律奴妻蕭氏耶律術者妻蕭氏耶律中妻蕭氏男女居室,人之大倫。與其得烈女,不若得賢女。天下而有烈女之名,非幸也。《詩》贊衞共姜,《春秋》褒宋伯姬,蓋不得已,所以重人倫之變也。遼據北方,風化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