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史》卷九十 列傳第二十八大綱 趙元移剌道(本名按)高德基馬諷完顏兀不喝劉徽柔賈少衝(子益)移剌斡裏朵阿勒根彥忠張九思高衎楊邦基丁暐仁趙元,字善長,涿州范陽人。遼天慶八年登進士第,仕至尚書金部員外郎。遼亡,郭藥師為宋守燕,以元掌機宜文字。王師取燕......

  • 《金史》卷七十八 列傳第十六 劉彥宗劉萼劉筈劉仲誨劉頍時立愛韓企先(子鐸)劉彥宗,子魯開,大興宛平人。遠祖怦,唐盧龍節度使。石晉以幽、薊入遼,劉氏六世仕遼,相繼為宰相。父霄,至中京留守。彥宗擢進士乙科。天祚走天德,秦晉國王耶律捏裏自立於燕,擢彥宗留......

  • 《金史》附錄 進金史表大綱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領經筵事、提調太醫院廣惠司事臣阿魯圖言:竊惟漢高帝入關,任蕭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徵以作《隋書》。蓋歷數歸真主之朝,而簡編載前代之事,國可滅史不可滅,......

  • 《金史》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 石顯桓赧(弟散達)烏春(温敦蒲刺附)臘醅(弟麻產)鈍恩留可阿疏奚王回離保石顯,孩懶水烏林荅部人。昭祖以條教約束諸部,石顯陸梁不可制。及昭祖沒於逼刺紀村,部人以柩歸,至孩懶水,石顯與完顏部窩忽窩出邀於路,攻而奪之柩,揚言曰......

  • 金史張中彥傳閲讀附參考答案 金史張中彥傳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

  • 《金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大綱 僕散安貞田琢完顏弼蒙古綱必蘭阿魯帶僕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永蹈誅,安貞罷歸,召為符寶祗候。復為奉御,尚邢國長公主,加駙馬都尉,襲胡王愛割蠻猛安。歷尚衣直長、御院通進、尚藥......

  • 《金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七大綱 ◎百官二○殿前都點檢司宣徽院祕書監國子監太府監少府監軍器監都水監諫院大理寺弘文院登聞鼓院登聞檢院記注院集賢院益政院武衞軍都指揮使司衞尉司户禮兵刑工部所轄諸司三路檢察及外路倉庫牧圉等職殿前都點檢司。(天......

  • 《金史》卷一 本紀第一大綱 ◎世紀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並同。唐初,有黑水靺鞨、慄末靺鞨,其五部無聞。粟末......

  •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忠義一○胡沙補特虎僕忽得粘割韓奴曹珪温迪罕蒲睹訛裏也納蘭綽赤魏全鄯陽夾谷守中石抹元毅伯德梅和尚烏古孫兀屯高守約和速嘉安禮王維翰移剌古與涅宋扆烏古論榮祖烏古論仲温九住李演劉德基王毅王晦齊鷹揚術甲法心高......

  • 《金史》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大綱 ◎食貨四○鹽金制,榷貨之目有十,曰酒、曲、茶、醋、香、礬、丹、錫、鐵,而鹽為稱首。貞元初,蔡鬆年為户部尚書,始復鈔引法,設官置庫以造鈔、引。鈔,合鹽司簿之符。引,會司縣批繳之數。七年一釐革之。初,遼、金故地濱海多產鹽,上......

  • 《金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大綱 ◎兵○兵制金興,用兵如神,戰勝功取,無敵當世,曾未十年遂定大業。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鷙勁,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將,部落保伍技皆鋭兵。加之地狹產薄,無事苦耕可給衣食,有事苦戰可致俘獲,勞其筋骨以能寒暑,徵發調遣事同一家。是故......

  • 《金史》選段閲讀及答案譯文大綱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九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移剌履張萬公蒲察通粘割斡特剌程輝劉瑋董師中王蔚馬惠迪馬琪楊伯通尼龐古鑑移剌履字履道,遼東丹王突欲七世孫也。父聿魯,早亡。聿魯之族兄興平軍節度使德元無子,以履為後。方五歲,晚卧廡下,見微雲往來天際,忽謂乳母曰:此所謂......

  • 《金史》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大綱 ◎宣宗上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諱珣,本名吾睹補,顯宗長子,母曰昭華劉氏。大定三年癸未歲生,世宗養於宮中。十八年,封温國公,加特進。二十六年,賜今名。二十九年,進封豐王,加開府儀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

  • 《金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十 婁室活女謀衍仲(本名石古乃)海里銀術可彀英(本名撻懶)麻吉(子沃側)拔離速習古乃婁室,字斡裏衍,完顏部人。年二十一,代父白荅為七水諸部長。太祖克寧江州,使婁室招輸系遼籍女直,遂降移敦益海路太彎照撒等。敗遼兵於婆刺趕山......

  • 《金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 ◎食貨一國之有食貨,猶人之有飲食也。人非飲食不生,國非食貨不立。然燧人、庖犧能為飲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無飲食之疾。三王能為食貨之政以遺後世,而不能使後世無食貨之弊。唯善養生者如不欲食啖,而飲食自不闕焉,故能適......

  • 《金史》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奏告儀皇帝恭謝儀皇后恭謝儀皇太子恭謝儀薦新功臣配享寶玉雜儀奏告儀皇帝即位、加元服、受尊號、納後、冊命、巡狩、征伐、封祀、請諡、營修廟寢,凡國有大事皆告。或一室,或遍告及原廟,並一獻禮,用祝幣。皇統以後......

  • 《金史》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大綱 阿離合懣晏(本名斡論)宗尹(本名阿里罕)宗寧(本名阿土古)宗道(本名八十)宗雄(本名謀良虎)阿鄰按荅海希尹(本名穀神)守貞(本名左靨)守能(本名胡刺)阿離合懣,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戰。年十八,臘醅、麻產起兵據暮稜水,烏春、......

  • 《金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大綱 裴滿亨斡勒忠張大節(子巖叟)張亨韓錫鄧儼巨構賀揚庭閻公貞焦旭劉仲洙李完馬百祿楊伯珫劉璣(兄珫)康元弼移剌益裴滿亨,字仲通,本名河西,臨潢府人。其先世居遼海,祖諱虎山者,天輔間移屯東受降城,以御夏人,後徙居臨潢。亨性敦敏......

  • 《金史》卷一百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古裏甲石倫內族訛可撒合輦強伸烏林答胡土內族思烈紇石烈牙吾塔古裏甲石倫,隆安人。以武舉登第。為人剛悍,頗自用,所在與人不合。宣宗以其勇善戰,每任用之。貞祐二年,累遷副提控、太原府判官,與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顏......

  • 《金史》卷八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紇石烈良弼完顏守道(本名習尼列)石琚唐括安禮移剌道(本名趙三子光祖)紇石烈良弼,本名婁室,回怕川人也。曾祖忽懶。祖忒不魯。父太宇,世襲蒲輦,徙宣寧。天會中,選諸路女直字學生送京師,良弼與納合椿年皆童丱,俱在選中。是時......

  • 《金史》卷三 本紀第三大綱 ◎太宗太宗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諱晟,本諱吳乞買,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簡皇后拏懶氏,太祖母弟也。遼太康元年乙卯歲生。初為穆宗養子。收國元年十月,命為諳班勃極烈。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輔五年,賜詔曰:汝惟朕之母弟......

  • 《金史》卷二十五 志第六大綱 ◎地理中○南京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南京路,國初曰汴京,貞元元年更號南京。府三,領節鎮三,防禦八,刺史郡八,縣一百五。(都城門十四,曰開陽,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遠,曰宜照,曰利川,曰崇德,曰迎秋,曰廣澤,曰順義,曰......

  • 《金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一大綱 ◎后妃上○始祖明懿皇后德帝思皇后安帝節皇后獻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順皇后景祖昭肅皇后世祖翼簡皇后肅宗靖宣皇后穆宗貞惠皇后康宗敬僖皇后太祖聖穆皇后太祖光懿皇后太祖欽憲皇后太祖宣獻皇后太祖崇妃蕭氏太宗欽仁皇后熙......

  • 《金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一 ◎后妃上○始祖明懿皇后德帝思皇后安帝節皇后獻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順皇后景祖昭肅皇后世祖翼簡皇后肅宗靖宣皇后穆宗貞惠皇后康宗敬僖皇后太祖聖穆皇后太祖光懿皇后太祖欽憲皇后太祖宣獻皇后太祖崇妃蕭氏太宗欽仁皇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