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 ◎禮七○社稷貞元元年閏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壇於上京。大定七年七月,又奏建壇於中都。社為制,其外四周為垣,南向開一神門,門三間。內又四周為垣,東西南北各開一神門,門三間,各列二十四戟。四隅連飾罘罳,無屋,於中稍南為壇位,令三......

  • 《金史》卷二十二 志第三大綱 ◎歷下○步月離第五轉終分:一十四萬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六十六。轉終日:二十七日,餘二千九百,秒六千六十六。轉中日:一十三日,餘四千六十五,秒三千三十三。朔差日:一,餘五千一百四,秒三千九百三十四。象策:七日,餘二千一分,二十二秒......

  • 《金史》卷三十五 志第十六大綱 ◎禮八○宣聖廟皇統元年二月戊子,熙宗詣文宣王廟奠祭,北面再拜,顧儒臣曰:為善不可不勉。孔子雖無位,以其道可尊,使萬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國子監言:歲春秋仲月上丁日,釋奠於文宣王,用本監官房錢六十貫,止造茶食等物,以大小楪排......

  • 《金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十五大綱 宗弼(本名兀朮)亨(本名孛迭)張邦昌劉豫撻懶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朮,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獲遼護衞習泥烈,問知遼帝獵鴛鴦濼。都統杲出青嶺,宗望、宗弼率百騎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里斯等,馳擊敗之。宗弼......

  • 《金史》卷九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大綱 夾谷清臣內族襄夾谷衝完顏安國瑤裏孛迭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裏改路桓篤人也。姿狀雄偉,善騎謝。皇統八年,襲祖駁達猛安。大定元年,聞世宗即位,率本部軍六千赴中都會之,以功遷昭武大將軍。從右副元帥紇石烈志寧為管押萬户,接......

  • 《金史》卷三十八 志第十九大綱 ◎禮十一○外國使入見儀皇帝即御座,鳴鞭、報時畢,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畢,宰執上殿,其餘臣僚分班出。閣門使奏使者入見榜子。先引宋使、副,出笏,捧書左入,至丹墀北向立。閣使左下接書,捧書者單跪......

  • 《金史》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四 ◎輿服上○天子車輅皇后妃嬪車輦皇太子車制王公以下車制及鞍勒飾古者軍輿之制,各有名物表識,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別上下、明等威也。歷代相承,互有損益,或因時創始,或襲舊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蕩。加以後世便習騎乘,車用蓋寡......

  • 《金史張中彥傳》閲讀答案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殿前都點檢司宣徽院祕書監國子監太府監少府監軍器監都水監諫院大理寺弘文院登聞鼓院登聞檢院記注院集賢院益政院武衞軍都指揮使司衞尉司户禮兵刑工部所轄諸司三路檢察及外路倉庫牧圉等職殿前都點檢司。(天......

  • 《金史》卷七十 列傳第八大綱 撒改宗憲(本名阿懶)習不失宗亨(本名撻不也)宗賢(本名賽裏)石土門忠(本名迪古乃)習室思敬(本名撒改)撒改者,景祖孫,韓國公劾者之長子,世祖之兄子也。劾者於次最長。景祖方計定諸部,愛世祖膽勇材略。及諸子長,國俗當異宮居,而......

  • 《金史》卷二十 志第一 ◎天文自伏羲仰觀俯察,黃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堯歷日月星辰,舜齊七政,周武王訪箕子,陳《洪範》,協五紀,而觀天之道備矣。《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故孔子因魯史作《春秋》,於日星風雨霜雹雷霆皆書變而不書常,所以明天道......

  • 《金史》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二大綱 ◎儀衞上○常朝儀衞內外立仗常行儀衞行仗法駕黃麾仗金制,天子之儀衞,一曰立仗,二曰行仗。其衞士,曰護衞、曰親軍、曰弩手,曰控鶴、曰傘子、曰長行。立仗則有殿庭內仗、殿庭外仗,凡大禮、大朝會則用之。其朔望常朝,弩手百人分......

  • 《金史》卷七十二 列傳第十大綱 婁室活女謀衍仲(本名石古乃)海里銀術可彀英(本名撻懶)麻吉(子沃側)拔離速習古乃婁室,字斡裏衍,完顏部人。年二十一,代父白荅為七水諸部長。太祖克寧江州,使婁室招輸系遼籍女直,遂降移敦益海路太彎照撒等。敗遼兵於婆刺趕山......

  • 《金史》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斡魯輩魯謝庫德孫拔達謝夷保(子盆納)謝里忽烏古出跋黑崇成(本名僕灰)劾孫(子浦家奴)麻頗(子謾都本)謾都訶斡帶斡賽(子宗永)斡者(孫璋)昂(本名吾都補子鄭家)始祖明懿皇后生德帝烏魯,季曰斡魯,女曰注思版......

  • 《金史》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大綱 郭藥師(子安國)耶律塗山烏延胡裏改烏延吾裏補蕭恭完顏習不主紇石烈胡剌耶律恕郭企忠烏孫訛論顏盞門都僕散渾坦鄭建充烏古論三合移剌温蕭仲(恭子拱)蕭仲宣高鬆海陵諸子郭藥師,渤海鐵州人也。遼國募遼東人為兵,使報怨於女......

  • 《金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熙宗二子斜卯阿里突合速烏延蒲盧渾赤盞暉大抃(本名撻不野)磐(本名蒲速越)阿離補(子方)熙宗諸子:悼平皇后生太子濟安,賢妃生魏王道濟。濟安,皇統二年二月戊子生於天開殿。上年二十四始有皇子,喜甚,遣使馳報明德宮太皇太后。......

  • 《金史》卷六十二 表第四大綱 ◎交聘表下(本章節內容暫缺,請等待補充。)......

  • 《金史》卷七 本紀第七 ◎世宗中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戊寅,詔有司:凡陳言文字,皆國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祕書監,當行者錄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西京、南京、河北、河東、山東、陝西去年租税。二月壬寅,上召諸王......

  • 《金史》卷五十 志第三十一大綱 ◎食貨五○榷場與敵國互市之所也。皆設場官,嚴厲禁,廣屋宇以通二國之貨,歲之所獲亦大有助於經用焉。熙宗皇統二年五月,許宋人之請,遂各置於兩界。九月,命壽州、鄧州、鳳翔府等處皆置。海陵正隆四年正月,罷鳳翔府、唐、鄧、潁......

  • 《金史》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大綱 ◎章宗三三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辛丑,宋、夏遣使來賀。癸卯,諭有司:凡館接伴並奉使者,毋以語言相勝,務存大體。奉使者亦必得其人乃可。乙卯,詔罷講議所。丙辰,如城南春水。丁巳,並上京、東京兩路提刑司為一,提刑使、副兼安......

  • 《金史》選段閲讀及答案譯文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總管。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

  • 《金史》卷二十八 志第九 ◎禮一○郊金人之入汴也,時宋承平日久,典章禮樂粲然備具。金人既悉收其圖籍,載其車輅、法物、儀仗而北,時方事軍旅,未遑講也。既而,即會寧建宗社,庶事草創。皇統間,熙宗巡幸析津,始乘金輅,導儀衞,陳鼓吹,其觀聽赫然一新,而宗社朝會......

  • 《金史》卷六十六 列傳第四 ◎始祖以下諸子勖(本名烏野子宗秀)隈可◎宗室胡十門合住(子布輝)摑保衷(本名醜漢)齊(本名掃合)術魯胡石改宗賢(本名阿魯)撻懶卞(本名吾母)膏(本名阿里刺)弈(本名三寶)阿喜勖,字勉道。本名烏野,穆宗第五子。好學問,國人呼......

  • 《金史》卷一百四 列傳第四十二大綱 納坦謀嘉鄒谷高霖孟奎烏林答與郭俁温迪罕達王擴移剌福僧奧屯忠孝蒲察思忠紇石烈胡失門完顏宇斡勒合打蒲察移剌都納坦謀嘉,上京路牙塔懶猛安人。初習策論進士,大定二十六年,選入東宮,教鄆王琮、瀛王瑰讀書。以終場舉人試補......

  • 《金史》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徒單兀典石盞女魯歡蒲察官奴內族承立(一名慶山奴)徒單兀典,不知其所始,累官為武勝軍節度使,駐鄧州。尋遷中京留守,知金昌府事,駐洛陽。鄧及洛陽兀典皆城之,且招亡命千人,號熊虎軍,以剽掠南鄙為事。宋人亦時時報復,邊民為之搔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