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儒家學派孟子的經典語錄

儒家學派孟子的經典語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9W 次

導語:孟子的出生之時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貴族的後裔,平民出身,幼年喪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學、教書、周遊列國。

儒家學派孟子的經典語錄

20.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21.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孟子·梁惠王下》

22. 保民而王,莫之能於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2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24.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粱惠王下》

25.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26. 爲富不仁矣,爲仁不富矣。

27.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8.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29.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孟子·騰文公上》

30.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31.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下》

32.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盡心下》

33.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34.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藤文公下》

35. 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也。——《孟子·離婁下》

36.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37. 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38.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39.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40.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41.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42.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43.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4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一種樂趣;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4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爲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

46.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47.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48.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49.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譯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50.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譯文:人要有所不爲,纔能有所爲。

51.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2.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5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衆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羣衆說說心情短語。

5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55.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56.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ò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57.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58.養心莫善於寡慾。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