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優秀作文論據:恆心

優秀作文論據:恆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恆心是達到目的地的捷徑。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恆心的論據素材,供大家參考。

優秀作文論據:恆心

  理論論據:

做學問要花工夫,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吳玉章

要有堅強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堅持要達到目標的恆心。——歌德

我達到目標的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巴斯德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貝多芬

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至死都不能離手。——伏爾泰

凡事需盡力而爲,半途而廢者永無成就。——莎士比亞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氣力。——雨果

如果愚人始終堅持自己的愚行,他也會變成智者。——布萊克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諺語

有恆者壽。——諺語

學習這件事,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恆心。——佚名

只要持之以恆,知識豐富了,終能發現其奧祕。——楊振寧

人貴有恆,做直銷就必須要有一顆堅忍不拔的“恆心”。——戴爾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況

如果你希望成功,就以恆心爲良友,以經驗爲參謀,以謹慎爲兄弟吧!——愛迪生

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

一個人做事,在動手之前,當然要詳慎考慮;但是計劃或方針已定之後,就要認定目標前進,不可再有遲疑不決的態度,這就是堅毅的態度。——鄒韜奮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只有恆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只有博學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魯迅

  事實論據:

  平凡與不平凡

——堅持不懈就是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箇中國人去做,那麼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鑑於此,他表示,堅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孟子論“持之以恆”

——學習就像挖井

最令人感佩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孟子曾作過一個比喻:“有爲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孟子·盡心上》)他說,學習就好比挖井,必須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見效。如果挖井挖下幾丈不見水就放棄,那就只能是一口廢井。持之以恆,是學習意志和持久力的表現,是學習由淺入深、由表及裏不斷深化的條件。

  陶淵明論“持之以恆”

——讀書要日有所長

一個讀書少年向陶淵明求教。陶淵明帶他來到田邊,指着尺把高的稻禾問:“你仔細瞧瞧,它現在是否在長高呢?”少年蹲下目不轉睛地盯着禾苗,看了半天,說:“沒見長啊。”陶淵明反問:“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樣變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搖頭。陶淵明開導說:“其實這禾苗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沒觀察到。讀書學習也是這樣。知識的增長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自己都覺察不到。但只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恆,就會由知之不多變爲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接着,陶淵明又指着一塊大磨石問:“你看那磨石,爲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答:“那是磨損的。”“那你可曾見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少年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進一步誘導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鐮、磨鋤,久而久之,磨損而成。由此可見,‘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所學知識就會不知不覺地慢慢忘掉。”循循善誘的開導,使少年悟到了爲學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

  徐特立畢生的堅持

——活到老,學到老

徐特立認爲讀書固貴理解,也須記憶。要理解得好,必須記憶一些基本的東西。但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了,今天看的書,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書中重要的地方,或精當的語句,用大字摘錄出來,張貼在壁上,就寢前向壁朗讀或默唸,第二天起牀,又是這樣,一直到能背誦爲止。 1976 年,他已經 90 高齡,仍堅持這樣做。

  歐立希的“六零六”

——醫學研究也需要持之以恆

細菌學家歐立希,爲了醫治當時流行的“昏睡病”,發現一種叫“阿託什爾”的化學藥品,可殺死引起昏睡病的稚蟲,但是,美中不足,這種藥物又會給人帶來雙目失明。歐立希和他的助手堅忍不拔,經過 606 次試驗,失敗 605 次,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一種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傷害病人視力的藥品,取名叫“六零六”。

  米開朗琪羅繪成巨幅壁畫

——恆心成就藝術鉅著

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接受了爲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屋頂大壁畫的任務。任務相當艱鉅:屋頂高達 20 多米,面積 300 平方米,畫中人物 340 多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多少次從腳手架上摔下來,還摔成過重傷。經過 4 年零 3 個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幅轟動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畫,但他的身體已摔成畸形。

 多少年才能寫成鉅著

——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鐵律”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 40 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 20 年。

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 36 年;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 40 年。

歌德寫《浮士德》花了 60 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 37 年。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 15 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 10 年。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 27 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 10 年。

徐霞客寫《徐霞客遊記》花了 34 年。

從以上幾個數字裏,我們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持久的恆心。所以,巴爾扎克說:“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