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高考作文新鮮素材示例

高考作文新鮮素材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在部分學生的記憶中,高考卻是一道難言的傷痕。 一位旅美教育學專家反思中國高考制度時說,高考好像是制約人才資源發展的瓶頸,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高考作文新鮮素材,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作文新鮮素材

名師指路

一些同學由於平時閱讀面狹窄,積累不夠,作文時往往愛選用那些“老掉牙”的事例,“吃別人嚼過的饅頭”,這樣的文章必然缺乏新意,讀來索然無味。而作文要想勝人一籌,在素材的選用上就必須避免陳舊、過時,力爭讓材料豐富、新穎、新鮮,讓文章彰顯時代特色,這樣纔可能獲得好評,取得高分。

制勝策略一:關注現實,緊跟時代潮流和時事熱點。

當今社會,新鮮事物、新聞人物、時事熱點層出不窮,同學們平時不妨多關注現實,將生活中正在發生的熱點、焦點事件(或人物)納入視野,注入筆端。

素材運用技法解讀

選段將目光聚焦於當紅農民歌手組合“旭日陽剛”,通過王旭的成功經歷來論證“只有經歷挫折,方能抵達成功”的觀點,素材新鮮、典型,富有時代氣息。

建議同學們在積累素材時做好分類,如時代人物、社會焦點、青春榜樣、勵志故事等,然後在寫作中隨時根據需要有選擇地加以運用。

制勝策略二:關注影視,向虛構作品汲取新鮮看點。

除了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素材,同學們還可以從影視、小說等虛構作品中汲取新鮮看點,藉助影視、小說中的情節或人物展開文章,闡述觀點。

學生佳作片斷示例

流水在碰到有障礙的地方,才能釋放出它自身的活力。某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個農民歌手組合“旭日陽剛”意外躥紅,讓世人震撼。其實,成名之前的王旭,如同許許多多的“北漂”一樣,也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日子,在地鐵通道唱歌裏的他常常被趕走,幾次參加選秀節目的海選也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正是這樣的挫折,使得他更加堅定了夢想,更加執著地去努力、奮鬥,從而纔有了後來的成功。正如他在那首《笑着哭》中唱的那樣,“生命就像一場雲遊,坎坷也是一種收穫……”

——《感謝挫折》

素材運用技法解讀

選段精心選取了《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以及《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這兩個事例,一古一今,一正一反,對比鮮明,突出強調了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一個人要懂得及時享受自己的生命。所選素材既符合文章主旨,又給人以新意。

平時作文,大部分同學都是寫現實生活或現實人物,如果我們能打開視野,適當關注一下影視、小說等虛構作品,從中擷取或典型或新穎的寫作素材,相信一定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制勝策略三:關注網絡,向網絡潮入學習新鮮語言。

作文時,除了在選材上要遵循“喜新厭舊”的原則,在語言表達上,我們也不妨嘗試着創新。尤其是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很多新鮮、生動的時尚熱詞應運而生,作文中如能適當加以運用,也可令人眼前一亮。

學生佳作片新示例

我們在這優勝劣汰的競爭時代,前有師長掌舵,後有父母加油,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在學習上,我們要像海綿吸水一樣永不知足;面對挑戰,我們絕不能被挫折和失敗嚇倒。不要怕輸,青春是永遠“傷得起”的,只要你肯努力,夢想終會實現,我們會將勝利的旗幟高高舉起——我的青春我“給力”!

——《我的青春我“給力”》

素材運用技法解讀

選段善於從生活中學習新語言,將網絡熱詞“傷不起”化用爲“傷得起”,巧妙地點明瞭“青春不怕輸”的特徵,同時“給力”一詞也有力地突出了“我的青春積極向上”這一主題。正是對時尚詞語的巧妙運用,使文章語言顯得生動、活潑,富於韻味。

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時對於網絡新詞的選用,一定要遵循準確、恰當、生動的原則,儘可能選用人們已經高度認可或能爲大家所理解的新鮮詞彙,切不可爲了標新立異而選用那些較爲生僻或有爭議的新詞彙,甚至自己生造詞彙,以避免以文害意。尤其是通篇採用網絡語言的極端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佳作示例

令我感動的曾經

易鳴

那曾經,如一泓清泉,滋潤我乾涸的心田:那曾經,如一縷陽光,溫暖我冰冷的心靈;那曾經,如一縷秋風,拂去我精神的污濁。那曾經耳聞目睹的一切,都令我感動。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援助。他們用倔強的行動與善良告訴我們兄弟的含義。”唐山十三位農民,他們代表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向我們詮釋了善良、互助、和諧的含義。他們奔赴雪災前線,他們趕赴地震戰場,爲挽救生命勞碌,爲撫養孩子奔波,爲了一切生命的尊嚴辛勞。這奉獻與付出,這擔當與責任,這大義與承受,怎能不讓人感動?

“哪怕是一棵受傷的樹,也要獻出一片綠蔭:即使是一朵殘缺的花,也要奉獻出全部的芬芳…一”於語詩《我的夢》拉開了殘疾人藝術團的表演序幕。聾啞人用美麗的舞蹈傳遞着內心的語言,用行雲流水般翩翩的舞姿詮釋着多彩的人生。他們從逆境中走來,用優雅的動作、坦然的微笑,給觀衆呈獻了一個和平、友愛、堅強的圖景,也給了我們難以形容的震撼。這堅強的樂觀,這坦然的面對,這生命的激情,怎能不讓人感動?

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通過選秀節目而一炮走紅,甚至登了央視春晚的舞臺。成名之後,他依然保持樸實本色,當被問及有無商演逢約對,他老實回答:“有,但我都沒答應。大家把我捧起來,我不能光想着掙錢,一定要有了自己的作品再出來。”很多人把他奉爲明星,但他自己卻說:“俺覺得俺就是一個農民,也沒那麼多文化俺的.水平還差得多呢。”面對金錢、榮譽等各種誘惑,他幽默而又真誠地說:“出名不出軌。”朱之文樸實的農民本色,成名之後的淡定心態,怎能不讓人感動?

作爲四川藏區福利學校的教師,胡忠、謝曉君夫婦放乒了大城市的優越生活,以志願者身份來到塔公鄉,靠着300多元生活補助,在寄宿制學校支教了近十年。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爲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爲了成爲最好的父母。這份執著,這份堅守,這份無私,怎能不讓人感動?

感動無處不在。邰麗華“於無聲處彰顯生命的蓬勃”,用舞蹈演繹出人生的精彩;劉偉面對人生的厄運,沒百翅膀也飛上了生命的巔碴:阿里木靠着一顆慈善的心,即使只烤羊肉串,也資助了上百名貧困生……

那逝去的曾經:雖已然煙消雲散,卻永久地定格在了歷史的影冊。我感動,感動於偉大的精神,甘動於頑強的生命,感動於樸實的本色,感動於美麗的心靈……

現場精評

亮點評析:

1.時事素材新鮮,豐富。文章選擇了大量時新素材,如唐山十三農民、聾啞人舞蹈、胡忠、謝曉君夫婦、“大衣哥”朱之文、無臂鋼琴師劉偉、羊肉串慈善家阿里木等,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些新穎素材的運用,使文章避免了老生常談,充滿鮮活的時代氣息,奪人眼目。

2.引用及化用恰到好處。文章在列舉唐山十三位農民、胡忠、謝曉君夫婦等“感動中國”人物事例時,直接引用或間接化用了“感動中國”的頒獎詞,如:“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甲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援助。他們用倔強的行動與善良告訴我們兄弟的含義”:“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爲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爲了成爲最好的父母”等,既高度傳達出人物精神,又增添了文章語言的美感。

不足之處:

素材取捨不夠精當。如後文中的“邰麗華”素材與前面“聾啞人舞蹈家”事例重複,而無臂鋼琴家劉偉的事例與聾啞人舞蹈的事例在精神內核上也司屬一類,建議不妨將之刪去,同時再圍繞“美麗的心靈令人感動”選取幾個與阿里木事蹟類似的“慈善人物”素材鋪陳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