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高考最新作文素材集示例

高考最新作文素材集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1、 3只飯糰兒,讓一隻給你怎麼樣?”那戴斗笠的人回答說:“你說什麼呀,我的老弟,我正愁斗笠的繩子鬆了,而系起來又是那樣地麻煩,所以才張大嘴,好讓下巴去繃緊那繩子呢!”

高考最新作文素材集

感悟:“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恩格斯語)兩個懶漢哪裏懂得這個道理。“莫生懶惰意,休起怠荒心。”(吳承恩語)大家應知道:懶惰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誘惑的溫牀,疾病的搖籃。懶惰是我們的死敵。

2、一羣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羣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劃漿,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感悟:快樂到底是什麼?有的人擁有鉅額財富,有的人擁有極高的榮譽,有的人贏得了芸芸衆生的'仰慕,可是他們卻無法擁有那長久的快樂。因爲那些都只是身外之物,無法了結心靈的煩惱,更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的滿足。能不能得到這種快樂,並不是由外在的環境來決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的行爲來決定。快樂是一種幽雅的心態,是任何其他的什麼都無法取代的感覺。

3、莊子帶領弟子出遊,行至山中,遇見伐木工人正在伐樹。弟子問:爲什麼那棵長得很歪的樹不伐?答:伐了無用。至暮,投宿一老友處,友人慾殺鵝相待,家僕問殺哪隻,主人說:殺那隻不會叫的。

感悟:樹有用而被伐,無用而得以保全;鵝因不成器而被殺,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專尋特型樹呢?那麼直樹反而不中意。鵝主人若是喜靜而怕噪呢?當下砧板伺候的,只怕。

4、1926年,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肯?萊文發現一個大沙漠中有一個叫比賽爾的小村莊。它緊靠一片綠洲,從這裏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時間,可是奇怪的是,這裏卻沒有一個人走出過沙漠。肯?萊文問那裏的人:爲什麼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來他們嘗試過多次,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來。肯?萊文當然不信,他僱了一個叫阿古特兒的當地人,讓他帶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們走不出去的原因:原來他們不認識北斗星,在茫茫大漠裏沒法準確地判斷方向,所以他們走的路線實際上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弧線。肯?萊文告訴阿古特兒,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顆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後來,阿古特兒就成了那裏第一個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裏成了旅遊勝地,那裏樹着一座阿古特兒的銅像,銅像的底座上刻着這樣一行文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感悟: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上,也有這樣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並不是因爲沙漠太大,大到我們根本無法走出去,而是我們沒有選定方向。人要改變命運,創造新的生活,除了需要一種勇於追求的精神,還應該選定人生的方向。

5、宋代范仲淹有志於天下,他兩歲便失去父親,母親貧困無依,就改嫁到長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後,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別了慈母,到南都學舍不分晝夜地苦讀,5年中間竟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有時睏倦已極,便用冷水沖洗一下頭臉。他連稠粥都不夠吃,所以常常忍飢挨餓熬到下午才吃飯。就這樣,他勤奮地學習,《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之旨,便都領會並精通了,從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以天下爲己任的偉大志向,不僅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而且成爲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感悟:志向,是人生的導航,是事業的基石,是前進路上的指南針。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只會在空中東搖西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了志向而不去努力也是不行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關鍵是確立了志向以後,要像范仲淹一樣堅持不懈,勤奮不已。無數事實還表明:一個人確立的志向越高,那麼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

6、居里夫人曾獲得過許多令世人羨慕不已的榮譽,但她卻從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裏做客,走進屋裏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馬上對居里夫人說:“現在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協會的金質獎章,是極高也是非常難得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着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守着成績,會使自己一事無成,能看到這一點實在是很重要。

感悟:淡泊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能夠淡泊的人會視身外之物爲草芥,並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淡泊,不是無所作爲,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以純淨的心靈面對人生,以從容的心境品嚐榮譽。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居里夫人才成爲當今世界上惟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