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

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

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1

【設計理念】

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

——如果去掉這寫聯想的語句,大家再讀讀。

你感覺怎麼樣?(不美了)爲什麼?

可見聯想是理解藝術作品的很好的方法,生動的聯想語句也能讓讀者從無聲的文字中欣賞到有聲的樂曲。

於是課文寫到(出示句子)——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

(板書“美妙”)

多麼美妙的琴聲!

這份美妙的感覺就來自樂曲讓人感受到的自由和進步的力量,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四、欣賞樂曲,練筆運用

同學們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聯想對於理解藝術作品的巨大作用,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森林狂想曲》,想不想聽聽?出示《森林狂想曲》——

下面讓我們欣賞這首曲子,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一)學生聽曲子,請兩個學生談聽了樂曲,聯想到了什麼。

(二)把豐富的聯想化作生動的語句和大家分享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拿起你們手中的練習紙,寫下你剛纔的聯想吧!

(三)展示交流若干個作品(視時間而定),提示注意傾聽,重點評價聯想的豐富生動。

五、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富有愛心的樂聖貝多芬,一起感受了美妙的《月光曲》,欣賞藝術,用聯想表現藝術的魅力其樂無窮,老師希望大家課後(出示作業)——

作業:

1.背誦第九自然段。

2.聽一首樂曲,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3.讀《名人傳》中的《貝多芬傳》。

【板書設計】

聯想

月光曲←——→美妙

語言

貝多芬←——→愛心

六年級課文《月光曲》教案2

【教學目的.要求】

1.瞭解《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從中體會音樂家貝多芬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物引起的聯想,並體會二者結合的作用。

3.給課文分段,說出各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內容。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陶醉、斷斷續續造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分辨事物和聯想。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貝多芬彈奏第二首樂曲時的情和景。

【教學時間】

三課時

【各課時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

①學會本課書的生字新詞。

②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梗概。

第二課時:

①瞭解《月光曲》的譜寫經過。

②按事情發展,體會貝多芬感情的變化。

③分辨課文中哪些是事物,哪些是由實在的事情引起的聯想。

第三課時:

①檢查指導片斷練習。

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

③完成課後作業。

【教學過程

(一)提出單元訓練重點

分辨事物和聯繫(板書:事物和聯想)。

(二)簡介貝多芬,導入新課

板書:9.月光曲

(三)講授新課

1.弄清彈奏第一首樂曲的經過。

①一天夜晚,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了什麼?

(聽到了斷斷續續的鋼琴聲。板書:聽、琴聲)

解釋:斷斷續續。

②這琴聲爲什麼引起他的特別注意?(因爲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③貝多芬靠近茅屋,又聽到了什麼?(兄弟倆的談話聲)(板書:談話)(請一學生讀這段話)

弄清這段話中的重點詞、體會這段話的含義。側重分析隨便說說的含義。

④貝多芬爲什麼要走進茅屋?

⑤貝多芬走進茅屋幹了什麼?(彈琴)

⑥他爲什麼彈琴?(他看到:茅屋中微弱的燭光。有架舊鋼琴,坐在鋼琴前面臉很清秀的盲姑娘。聽到皮鞋匠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聽到這話,看到這情形,這一切使貝多芬想到什麼?(這家人貧窮,但愛好音樂)激起貝多芬怎樣的感情?(激起貝多芬強烈的同情心。板書:同情)

讓學生在文中找到貝多芬是怎樣說的。

懷着這種感情,貝多芬彈了一首曲子給盲姑娘聽(板書:彈第一首)。

⑦貝多芬彈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麼反應?

(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解釋:純熟、感情多深。)

⑧爲什麼盲姑娘推測出陌生人是貝多芬呢?

這位先生的確彈得很好。這樣純熟的技藝,這樣深沉的感情,只有貝多芬才能做到。當時貝多芬正在鎮上演出。貝多芬沒有直接回答,他想到了什麼?(板書:激動)

⑨這時貝多芬用什麼來回答盲姑娘的問話?(琴聲)(板書:第二首即《月光曲》。)

2.理解彈奏第二首樂曲的經過。

①讓學生默讀,找出課文中哪些是描寫《月光曲》的內容。

貝多芬在怎樣的環境裏彈奏《月光曲》的?

爲了描寫這環境,文中用了個什麼詞?清幽。解釋:清幽。

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環境。讓學生說出,在這茅屋裏,此時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板書:月光、琴聲)知道這是實實在在的事物。(板書:事物)

②在這清幽的月光下,聽着美妙的琴聲,皮鞋匠好象看到什麼?

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這時的海面是平靜的。微波粼粼,灑遍銀光。(板書:月亮初升的海面出示圖①)

(月亮越來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

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寧靜被破壞了。

③盲姑娘彷彿看到了什麼?

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板書:波濤洶涌的大海,出示圖②)看到這些現象是由月光、琴聲產生的聯想。(板書:聯想)此時樂曲的彈奏是怎樣的呢?(放錄音,老師範讀,學生體會)

④聽到這首樂曲,盲姑娘的神態怎樣?

(睜得大大的眼睛。恬靜神情安靜。本文指心中舒適)

⑤樂曲彈奏完了,貝多芬離開了茅屋。兄妹倆發覺沒有?爲什麼?(他們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

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樂曲中,尤其是給盲姑娘帶來了歡樂和幸福,貝多芬也激動萬分,哪個詞可以看出?(飛奔)

⑥貝多芬飛奔回旅店幹什麼?(花一夜功夫記錄下這首曲子。板書:記)

⑦記的是什麼曲子?(板書:《月光曲》)

⑧爲什麼要連夜把它記錄下來?引導學生想一想,貝多芬在散步時,有沒有想到要創作《月光曲》?(沒有)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板書:激情)

(四)歸納小結

歸納本課三個要點,並強調單元訓練重點。用以聯繫後面幾課。

①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聽彈記),是《月光曲》的譜寫經過。(板書:譜寫經過)

②按事情的發展,瞭解貝多芬感情的變化。(同情激動激情)

③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聯想。文章中運用事物和聯想這種知識,究竟有什麼好處呢?寫文章時,我們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聯想,從而幫助我們很好地瞭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寫文章時,在記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聯想,能使文章深刻、感人。(板書:深刻,感人。這就是二者結合的作用。)

分辨事物和聯想,是這課的重點,也是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這種知識,在這個單元的《小音樂家楊科》、《一幅壯錦》和《讀寫例話》幾篇課文中還要進一步學習。並把它運用到寫作中去,使這種語文知識轉化爲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五)練習

1.學生朗讀《月光曲》8、9自然段。

2.佈置片斷練習:《貝多芬回到客店》

提示:貝多芬回到客店記錄《月光曲》,當時他可能怎麼寫,怎樣想。請寫一段話。

要求:1.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2.貝多芬在追記時,眼前可能出現了什麼景象。在寫事中加入恰當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