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絕句》教學設計

《絕句》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絕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絕句》教學設計

《絕句》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三、教學流程:

(一)導語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我想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幾首古詩就藏在圖畫裏,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現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讚美過春天,爲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板書:絕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着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學生看後回答)

(二)初讀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遊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對生:一行

師:黃鸝、對生:白鷺

師:鳴翠柳、對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對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下兩句同上)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三、看圖說話,領悟全詩。

1、同學們快看,多麼美麗的風景啊?誰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師: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藏在這四種景物中的四種美麗的顏色,那麼在課前導學單中有沒有答對啊?

現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夥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麼?

(生:我看見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隻”“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疑:兩個。“只”在古代漢語裏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朗讀。

師:兩隻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麼啊?

隨機採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麼啊?那你的'心情怎麼樣?(指導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麼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麼啊?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藍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麼了?(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一行:橫着排叫行,豎着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麼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一行行同學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麼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啊!多麼美麗的一張畫啊,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後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於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質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絕句》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認識詩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歸心似箭、輕鬆愉快的心情。

4、默寫古詩。

二、教學時數: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知詩人、解詩題。

三、讀詩認字,抓字眼、明詩意。

1.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

2.解決生字。

3.誰願意把詩讀給大家聽呢?

4.引導他們用查字典或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點字、詞的意思。

5、,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中的重點字詞。

6、.這首詩到底講什麼呢?同桌互相說說詩意。

7、.誰願意說給大家聽呢?

8、指名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

四、創設情境,想意境、悟詩情。

1.詩人寫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自己什麼感情呢?

2.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內化情感。

五、拓展背誦,指導寫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讀詩,背誦詩。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2.誰還讀過李白的其他詩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外內容。

3.複習本課6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指導“詩”“帝”“岸”的書寫。

六、結束課堂,佈置作業

1、默寫《早發白帝城》

2、收集李白創作的其他古詩。

七、課後反思

絕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認識詩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讀意,體會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讚歎與熱愛。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背誦古詩《早發白帝城》。

2、指名複述古詩大意。

3、教師小結導入:李白歸心似箭,兩岸風景如畫,他卻無心欣賞,真是可惜。今天,老師要好好地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個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書課題:《絕句》。

二、揭題後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

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爲“詩聖”。

三、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然後思考: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詩人在什麼位置看到了這般景色?

四、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數量的詞語。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五、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柳”“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

(2)請將4個數量詞分成兩類(實數和虛數),聯繫詩句說說“千秋”“萬里”各說明了什麼?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後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

六、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的詞語。

七、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八、識記生字,佈置作業。

(1)書寫生字詞。

(2)背誦、默寫《絕句》。

(3)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鬆、愉悅)

絕句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迷人、壯觀)

《絕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瞭解詩人杜甫:又稱“詩聖”,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後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麼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裏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裏還看到了什麼?千秋雪、萬里船

2、爲什麼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隻,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隻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麼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

6、試着背誦

四、總結延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導寫字

六、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着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說的也說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遊離於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於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繫,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3、要引導學生多讀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小學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閱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爲呢?

《絕句》教學設計4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上查閱有關作者生活和創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裏,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麼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一)賞“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裏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爲應該爲“十里鶯啼綠蔭紅”,後又有人認爲改爲“一里”更爲恰當,你認爲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爲“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後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着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爲歷史陳跡,統治者迷信的神佛並沒能保佑他們。這裏是寫景,更是對現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的並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麼,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一)賞“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扣“玉樓春”惜春情思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麼?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城市遊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1:學生經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並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裏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2:作者筆下的遊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爲什麼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爲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麼?喜愛還是厭惡?從哪裏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爲了下片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爲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寫手法

4.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爲“鬧”字不好,可用“吵”“鬥”字代替,請你談談“鬧”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衆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爲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彷彿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豔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爲“着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感悟。詩人表現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爲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後,明確:

(一)“春詩”之異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於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

《玉樓春》着筆細節: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爲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豔,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春詩”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讚,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百花爭春鬥豔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細緻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麼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學生議論回答後,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上完成以下活動。

⑴配樂範讀。

⑵指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讚美

南朝數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讚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嘆)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鷺等六個字,會寫絕鳴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學習古詩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能用一些四個字的詞語來描述嗎?

學生自由發言,積累詞語。

我從你們可愛的小嘴巴里聽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多好呀!唐代詩人杜甫也特別喜歡春天,他還把他看到的春景寫成了一首詩呢:

師範讀詩句。這首詩的名字叫:絕句。析題: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題材,並不代表詩句的意思。相機指導寫:絕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字字讀準,句句讀通順。

2、指名讀,正音,隨機識字。

3、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小朋友再輕輕地、用心地去讀一讀詩句,看看在讀的時候,你好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根據學生彙報,結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指導朗讀。

(預設一:我好像聽到了在黃鸝叫)

你怎麼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相機指導寫“鳴”。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麼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那你把這一句詩讀一讀。還有誰也想讀?齊讀。

(預設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

哦?白鷺在幹嗎呢?你看,他們排着多整齊的隊伍,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的飛翔,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隻小白鷺呢,那你把這句詩讀一讀!

(預設三:我還看到了雪)

真的嗎?雪在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樣的美!誰來讀?這句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能質疑:“窗含”是什麼意思?通過動作理解。

(預設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呢?指導朗讀“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品讀詩歌感悟詩情

你們看到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雪﹑船,這多像一幅美美的畫呀!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開來讀,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男女生賽讀.

你們讀得這麼好,讓我感覺這麼快樂,獎勵你們去畫中游一遊吧!

(課件)欣賞動畫.

我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就當自己是大詩人杜甫,再來一次吧!

五背誦詩歌

這麼美的詩,你們把他記在心理了嗎?誰把前面兩句記住了?有沒有全部都記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實我們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畫,一首生機勃勃的詩,看看,這樣的畫面,會讓你想起哪句詩呢?(課件出示畫面,和相應的詩句,最後一幅畫,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去查資料﹑請教老師或者自己學着寫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畫,無處不是詩!

《絕句》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通過反覆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並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範。學生聽一次後,請想想你聯想到了什麼?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着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後,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閒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並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並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纔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麼就應該帶着什麼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讚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計7

杜甫的《絕句》全詩僅二十八字,描寫的景物卻極有特色。詩人寓主觀之情於客觀之景,寓胸中之意實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尤其是詩人巧用數字入詩,“兩”、“一”、“千”、“萬”四個字,虛實結合,時空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本詩的第一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枝上鳴叫,詩人指明“兩個”,說明鳥的叫聲不是嘰嘰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對鳴,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貴鷺向藍天飛去,從“一行”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去,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再用上了一個“上”字,更顯示了白鷺奮力高飛、展翅向上的姿態。

第三句是“窗含西嶺千秋雪”。“千秋”一詞是虛指,出於詩人的想象,它賦予了“雪”這一靜態景物以滄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在訴說着什麼、見證着什麼。“窗”中之景雖小,卻由此可感受時間之縱深。第四句是“門泊東吳萬里船”。船停泊在門前的碼頭邊,也是靜態之物,但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似插翅而難及。“門”外之景也不大,卻由此可感受空間之廣袤。

以上四句描寫的是詩人當時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見的景色。前兩句中“兩個”、“一行”是實指,“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景物,有聲有色,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此時閒適的心情。後兩句 “千秋”與“萬里”都是虛指,均出於詩人的想象,而詩的意境因此而幽遠、開闊,又顯示了詩人開闊的胸懷。

多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要讓少於在讀中對所學之詩知其意、臨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強對古詩的語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1、初讀知其意:

⑴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得音準句順,聲音響亮。

⑵指名學生讀第1、第2句,理解“鳴”、“上”的意思,用“補省略,調整詞序”的方法說說詩句的意思。

⑶學生齊讀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說說這兩句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⑷指名學生把四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再讀臨其境:

⑴學生回答:第1、第2句寫了什麼景物?有哪幾種色彩?第3、第4句寫了什麼景物?

⑵教師出示掛圖:

學生看圖,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誦詩句,並作適當講解。前兩句,突出“鳴”、“上”二字,幫助學生理解,是這兩個字使景物產生了動態效果,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後兩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瞭解詩人的思緒由現時到了過往、由近處到遠處;而且也正是這二字,使現時之景(窗)和想象中的過往之景(千里雪)、近處之景(門)和想象中的遠處之景(萬里船)有機融合於完整的畫面之中。

⑶學生看書上插圖,一邊手指景物,一邊自由朗讀。

⑷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嘗試在腦裏再現畫面。

⑸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3、三讀悟其情:

⑴比較讀,在黑板上出示:

黃鸝鳴翠柳,

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雪,

門泊東吳船。

讀一讀,與原句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 爲什麼這樣說?幫助學生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及重音,並完成下列板書: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前兩句聲色兼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後兩句意境開闊)

⑵表演讀:

播放課前製作好的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欣賞。隨後要求學生和着音樂誦讀,要求他們掇民對古詩的理解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甚至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絕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瞭解李清照和項羽,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喜歡聽歌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月滿西樓》,可要認真聽哦!

課件播放歌曲。

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指生交流。

2、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詞是誰寫的嗎?

這首詞的作者就是堪稱“婉約詞宗”的李清照。課前老師讓大家蒐集了李清照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你對她的瞭解?

指名交流後,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資料: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市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詞成就最高,多是離愁別緒,婉約纏綿。她也寫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板書課題)

二、誦讀古詩,悟情入境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

生自由練讀,指生展示讀。

讀得流暢,字正腔圓,也讀出了節奏和美感。她之所以讀得這樣美,原來他注意了停頓。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指生展讀。

2、讀着讀着,在這首詩中有沒有一個人物躍入你的眼簾?

生交流:項羽

知道項羽這個人嗎?誰來談一談你的瞭解?指生交流。

課件展示:

項羽:秦朝末年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爲“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不願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3、在詩中,李清照用了一個字直接表達對項羽情感,我們看誰的眼睛最亮能找出來,到底是哪一個字呢?

生:思

李清照爲什麼“思”項羽?指生交流。

誰能用詩句來回答?

生: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4、項羽這位亂世英雄,一生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呢?其中《霸王別姬》被拍成了電影,下面我們一起欣賞!

課件播放:《霸王別姬》片段

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指生交流。

好一個“不肯過江東”!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生的,可是他不願苟且偷生,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讚頌他。來,咱們一起來讚頌項羽:齊讀古詩。

5、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李清照,一個柔弱的女子爲什麼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她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直接的關係。下面我們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課件展示: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爲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爲丈夫的行爲感到羞恥,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於是在行至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大聲呼喊:齊誦《夏日絕句》!

短短的這麼一首五言絕句,裏面卻藏着三個典故呢?因爲時間的關係,我們以後再講。

三、融會貫通感情昇華

看到北方大好河山淪落敵手,哪位愛國志士不想收復?陸游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心繫國家,他這樣寫:示兒(課件展示《示兒》,生齊讀);林升看到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他異常憤慨地寫道:題臨安邸(課件展示《題臨安邸》,生齊讀);抗金名將岳飛,一天之內收到13道金牌未改精忠報國初衷,他寫道:滿江紅(課件展示《滿江紅》,生齊讀)……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標準,那就是:有正氣、有骨氣、有氣節。讓我們讀出她豪邁的情懷吧!

《絕句》教學設計9

一、設計理念、汲幽露以揉濯。

中華文化豐厚博大,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爲了掌握書本中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走進語文天地,汲取文化精華,形成良好的素養。爲了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爲了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的能力,爲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爲了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大語文天地,我設計可本次語文綜合性活動。

二、活動目的,積水成淵蛟龍生。

1、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唐詩三百首》的基礎上,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收集相關資料,瞭解有關的知識、背景等各種介紹,汲取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豐富優美的語言營養,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多媒體,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及聽說讀寫能力。

三、課前準備,挖掘源頭活水。

課前分成小組,發給各小組《唐詩三百首》等資料,學生也可以自己收集。(準備時間二週)

教師準備:課件(配樂、煙花掌聲等)

四、教學過程,任憑百舸爭流。

(一)、以《絕句》爲引子,激發興趣。

1、播放部分詩作,設疑:是誰寫的?寫了什麼?誰能背誦?全班搶答。

2、教師小結:中國文學博文精讀詩詞,語言洗練優美,乃是精粹。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詩的世界,看看誰能夠當上當代的詩仙、詩聖。

(二)、課件爲載體激活知識。

課件按鈕內容:詩海暢遊、我的眼睛、智力衝浪、寫一寫、評一評。

詩海暢遊:

1、背詩(並向學生講解,本詩的精妙之處,也可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

2、讀詩(讀出情感)

我的眼睛:

學生談自己對某一詩獨到的見解和體會,感悟祖國語言的精妙。

智力衝浪:

看誰記得又快又多。(課件輔助)(現場)

寫一寫:

鼓勵學生試寫(激發學生的創作欲),使學生深刻體悟到自己所學的卑微,決心努力。

評一評:

以評比爲契機,激勵學習,又學生推選出本節課的詩仙與詩聖。

五、課後延伸,涓涓細流入江海。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快我們進一步瞭解到許多詩,體會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但這只是滄海一粟,請同學們課後,多讀更多的詩,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現,新的收穫,我們將舉行中華詩詞知多少的活動,老師期待着大家再次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光的貝殼!

《絕句》教學設計10

一、課前談話

1、孩子們,當看到小草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你就知道——;當看到柳樹姑娘吐出了嫩綠的芽兒,你又知道——。

2、是呀,不知不覺,春姑娘悄悄地就來了。瞧,春風一吹,萬物都甦醒了。(配樂賞畫吟詩)

二、畫面導入,瞭解絕句

1、一幅畫能讓我們想到許多美妙的詩句(板書:詩、畫),怪不得宋代有位著名的文學家曾說: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今天這堂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詩的國度,去感受古詩如畫的美。

2、揭示(課件出示古詩)

分組讀詩。這幾首詩都是四句,每句字數都相等,這樣的古詩就叫做“絕句”。每行五個字的叫做五言絕句,每行七個字的則叫做七言絕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一首春景詩《絕句》。

3、書寫課題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讀。讀準音、讀通句

2、檢查生字

3、讀古詩

四、再讀古詩、感受畫面

1、聽着你們有滋有味地誦讀,讓我彷彿也隨着詩人來到了他的草堂前。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請你邊讀邊找,你能從詩中讀出那些景物,用--------劃出。

2、生交流、彙報

3、深入引導,想象畫面

兩個黃鸝鳴翠柳

(1)晚年的杜甫就住在這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的草堂裏。這一天,他閒坐草堂,向門前的.院子裏看去,他看見了什麼?

(2)此時正是春天,詩人看到的是一顆怎樣的柳樹?

(3)看到這翠柳,你又想起了咱們曾學過的那首詩?(出示《詠柳》)

1、齊讀,在詩人賀知章的眼中,這兒的柳樹綠嗎?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2、讀出這碧玉般的柳樹

3、像這樣翠生生、油亮亮,綠的像玉石般的柳樹就叫做翠柳。再讀第一句

(4)引導想象

讀着讀着,我們不僅看到了翠生生的柳樹,仔細聽,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呢?

1、理解“鳴”,左邊口,右邊鳥,它的意思就是鳥叫。

2、春天來了,小黃鸝,小黃鸝,你在說什麼呢?此時你的心裏?讀小黃鸝們,讓我們一起把對春光的讚美融入到你們婉轉的鳥鳴聲中吧。(齊讀)

師:瞧,有了豐富的想象,語句就變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板書:想象)*一行白鷺上青天

(1)詩人向天空望去,他又看到了什麼?

(2)出示(白鷺)讀詞,你知道了什麼?(以後你們就可以通過看字型來了解字的意思)

2出示白鷺圖片,你覺得?你想說?齊讀

(3)補充。春天到了,白鷺從南方飛回了自己的家鄉,它們排成一行飛上了( )的天空呢?

詩中有個詞就是碧藍,瓦藍的意思,它就是(青)

(4)(學生學白鷺飛)咱們就是這一行小白鷺,小白鷺們讓我們一起飛到瓦藍的天空去欣賞美麗的春景吧。

師:小白鷺,你邊飛邊看,你看到了什麼?你的心情?

你們結伴去欣賞春景,高興嗎?齊讀

體會一、二句的色彩美

師:有人說,杜甫的這兩句詩是一副色彩明麗的畫,你從這兩句詩中找到了哪些色彩?

師:黃鸝與翠柳,黃鸝相間;白鷺與青天,白青互襯,真是色彩豔麗,有聲有色。這幅畫告訴詩人——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吧!

窗含西嶺千秋雪

(1)看到如此美的雪景,詩人的心情十分愉快。他透過窗戶向遠處看去,他看見了什麼?

(2)(出示圖片)師:瞧,這就是詩中的西嶺山,山頂覆蓋着千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晶瑩閃耀。你感覺?你想說?讀

(3)一年裏有幾個秋天?那千秋指的就是?一年過去了,這兒的雪沒有融化,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千年過去了,這兒的雪仍然?這就叫做(千秋雪)

(4)齊讀

(5)理解“含”

(課件)如此美的雪景,杜甫每天都能透過這窗欣賞到。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它就像畫一樣鑲嵌在了窗戶上,這就叫(含)這就是(齊讀)

門泊東關萬里船

(1)他把目光轉到門前的江面上,他看見了?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五、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1、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我們藉助想象,欣賞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圖。現在就讓我們伴隨着音樂再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詩人一道欣賞美麗的景象吧。

這一天,風和日暖。詩人閒坐草堂,欣賞外面的景物,向門前的院子看去,他看見……

擡起頭,向天空望去,只見……

置於窗前,看見了一幅嵌在窗櫃裏的風景畫,那就是……

再往門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見了……

2、感受詩句的對仗美

(1)有人說,詩就是歌。因爲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韻味。瞧,詩句重新排好隊就變成一首對子歌了。(師生對)

(2)師:既然是歌,就讓我們配上音樂唱一唱吧。

(3)在這草長鶯飛的春天,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不禁吟出(齊讀)

六、總結、拓展

今天,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有學習了一首描寫春景的古詩《絕句》藉助想象,我們把這首詩讀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畫卷。杜甫的另一首《絕句》也是一首描寫春景的古詩,回家後也讓我們藉助想象把它讀成一幅畫吧。

《絕句》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1、[註釋]

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西嶺:指岷山。

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2、[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於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豔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後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隻,是近景。“泊”,停泊着,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着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3、[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二十歲起,漫遊吳越、齊趙。746年赴京應試,落第後旅居長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逃往風翔投奔肅宗拜爲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後因得罪肅宗,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經天水同谷入蜀,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前後住了四年,寫詩兩百四十餘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765年攜家經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滯留二年。出三峽後飄泊於荊、湘,以舟爲家。770年病逝於湘江舟中,卒年59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戰亂的時局把他捲入顛沛流離的人羣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世譽爲“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啓後,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爲“詩聖”。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杜甫簡單生平以及他的幾篇著作。

2、初步讀懂詩歌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春的旋律》,導入新課:

1、在“春之聲圓舞曲”的伴奏下,學生彙報尋找春天的收穫。

2、導:今天,我們新學習一首古詩,看看古人是怎樣用詩的語言描繪春天的美景。

(二)、進入第一章《快快樂樂地學》,學習古詩:

1、讀古詩。

(1)師輕快地範讀古詩,學生談談聽後的感受,體會詩歌歡快的意境。

(2)誰知道杜甫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請學生簡單介紹作者寫這首詩的歷史背景。(當時,安史之亂平定了,天下太平,詩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境,瞭解寫作背景,爲以下的學習做鋪墊。

2、按古詩學習的要求,小組同學討論學習,理解詩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地方質疑釋疑。(教師可巡迴指導,瞭解學習情況)

3、各小組提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問題集體討論釋疑。(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重難點:“窗含西嶺千秋雪”。)以學生自學爲主,獨立學習古詩,積累古詩學習的方法。

4、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咱們選一到二句來解釋一下,如何?

5、同學評析詩中寫得好的地方,師幫助歸納:“有聲有色,”有遠有近“。

6、朗讀、背誦詩歌。

導:杜甫的作品中還有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絕句——

7、學生自由朗誦絕句(遲日),思考詩句的含義。

8、學生質疑問難,討論解疑。

9、學習小組共同解釋詩句的意思。

10、讀、背、積累古詩。(第二首古詩的學習以學生獨立學習爲主。)

(三)、進入第二章《輕輕鬆鬆地聽》,欣賞詩歌:

導:同學們只花了分鐘時間就學會了兩首古詩,真是省時高效呀。老師猜想,現在咱們大腦裏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來輕鬆一下吧!

學生欣賞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發學生學唱的願望。)

(四)、進入第三章《開開心心地唱》,學生唱詩:

1、反覆聽《前出塞》的古詩演唱,背誦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

3、鏗鏘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認識詩人,瞭解詩作:

導: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麼多優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

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瞭解的有關杜甫的知識。

2、自由交流自己積累的杜甫的詩作。

3、看電腦老師的介紹,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識。(瞭解詩人的生平知識,認識“現實主義”詩人的典範)

4、出示詩歌《兵車行》,教師範背並解釋,幫助學生理解現實主義。

5、出示小紅旗,鼓勵學生課外積累。

六、設計意圖:

古詩具有語言凝鍊含蓄,韻律和諧優美,意境深邃高遠等特點,是陶冶學生情感,增強語言文字修養,提高審美鑑賞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閱讀優秀的古詩,能使學生掌握中華語言的精華,爲語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在進行“大量讀寫,雙軌運行“的實驗中,我改變傳統的古詩教學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習慣,儘可能地增加課堂學習密度,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注意課內外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大量的古詩,讀背積累二、三首,瞭解更多詩人優秀的詩作,帶領學生遨遊詩作的海洋。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此時,再鼓勵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就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絕句》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於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豔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後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隻,是近景。“泊”,停泊着,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着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導入。

同學們,大家一定很熟悉詩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寫的哪些詩句呢?你們知道嗎?杜甫的家鄉風景秀麗,你們想不想看看那裏的山水風景啊?請同學們看屏幕:(揭題齊讀)引導學生解題,介紹杜甫和古詩資料。(學生思考,瞭解古詩的相關資料)

二、初讀古詩,感受古詩意境,認讀生字。

1、教師配樂範讀古詩,學生邊聽邊感受,注意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古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字音,可藉助認字表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

3、出示詞語卡片認讀生字。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小組檢查認讀生字情況,做好“漢字銀行”統計。

6、生字迴歸課文,再讀古詩。

7、自由背誦古詩。

三、指導書寫。

絕:左右結構,形聲字,絕唱、杜絕。

鳴:左右結構,形聲字,鳴叫、鳴笛。

含:上下結構,會意字,包含、含義。

令:上下結構,司令、命令。

嶺:左右結構,形聲字,山嶺、羣嶺。

吳:上下結構,姓吳、吳國。

船:上下結構,學習“舟子旁”,木船、船家。

1、學生找出關鍵筆畫,然後和教師一起書空。

2、學生先描寫書上虛宮格內的生字,然後再書寫在虛宮本上。

3、教師可把播放音樂作爲對學生認真書寫的獎勵,給學生以良好的薰陶。

4、學生互評,然後展示。

5、再寫。

四、處理課後習題。

1、讀一讀,寫一寫。

2、找一找,說一說。

3、找出詩中意思相對的詞語,說一說。

4、背一背對子歌。自己說一說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相對的事物。

五、作業。

1、背誦古詩。

2、鞏固生字。

3、編個對子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看畫吟詩,吟詩想畫。

孩子們,我們已經會很多古詩,老師想考考你們。行嗎?我們就來個看畫想詩。看到這幅畫,你會吟哪句詩?(課件出示)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能看畫吟詩。古代的詩人更了不起,讀着他們的古詩,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畫。這就是詩中有畫,。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走進詩人杜甫的《絕句》中去,去欣賞詩中美麗的畫面。

二.初讀古詩,複習生字。

(出示整首詩)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絕句,這可是由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哦。

1.學生自讀古詩。請你至少讀3遍。第一遍讀時,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第二遍讀注意把詩讀通順,第三遍讀,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詩的節奏,開始吧。

2.複習生字。(1)讀生字。你看,可愛的黃鸝鳥帶着生字寶寶來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逐一認讀)。(2)讀詞:白鷺 包含東吳 西嶺 停泊 漂泊 泊車泊船(把後面的四個詞再讀一讀)猜一猜,你知道這裏的“泊”是什麼意思嗎?

3.指名讀詩:老師很想聽你們讀詩,你們能讀給我聽嗎?(四人讀,一人讀一行——個別讀——集體讀。及時評價)。

4.認識詩人。你知道杜甫嗎?(生介紹杜甫。)

師小結:杜甫是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爲“詩聖”。一千多年前,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再加上草堂周圍景色很美,他的心情特別好。一個陽春三月的一天,他看到了草堂附近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小詩。

三.再讀古詩,繪幅彩畫。

杜甫究竟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邊聽邊在腦子裏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看誰看到的`畫面最美,好嗎?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隨着詩人的腳步,走進美麗的草堂。(老師配樂朗誦。)師:孩子們,你乘着想象的翅膀看到了什麼?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根據學生彙報,結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

預設一:我好像聽到了黃鸝在叫。你怎麼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麼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麼時節?(早春時節)那麼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麼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喜歡的話就讀一讀這句詩吧!

預設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鷺。(白鷺怎樣飛上藍天?說說白鷺飛翔時的樣子。想象一下你看,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自由地快活地飛翔,飛過——飛過——飛向蔚藍色的天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隻白鷺,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感覺是怎樣的?讀出這種感覺。)

預設三:我還看到了雪。(可提問:雪在哪?哪是怎樣的雪?出示了西嶺(岷山)的圖片,讓孩子們比較:“這座山與大家平時見到的山有什麼不一樣?”因勢利導:這座山海拔高、氣溫低,積雪終年不化,所以杜甫將它稱之爲“千秋雪。”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是啊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於窗框之中。詩人把看到的景色當作了畫框中的一樣。所以就稱“窗含西嶺千秋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別樣的美!誰來讀?

預設四:我看到了船。(可提問:你知道船是停着的還是行駛的?船準備到哪裏去?東吳離四川有多遠?)

師:孩子們,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來到了杜甫草堂(音樂)那正是陽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風徐徐,詩人杜甫正在桌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的鳥鳴聲,他循聲望去,看到了——不經意中又擡頭看到了——這一切多麼富有情趣,富有詩情畫意啊!正當作者想着怎麼寫詩,他的目光又投向更遙遠的地方,看到了——低頭又瞧見了——這是一幅多麼和諧優美的圖畫呀,詩人杜甫不禁詩興大發,高聲吟誦——齊讀。(動態課件)

誰想當小詩人,再來吟誦吟誦,配上動作更好。(指導讀)

四.拓展閱讀。

師:透過杜甫這首絕句,我們欣賞了詩中的畫,感受了詩中的情。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杜甫寫的一首五首絕句。(出示〈遲山江山麗〉自己讀一讀吧。

1.朗讀古詩。(自由讀)誰會讀?你就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小老師領讀——齊讀)默讀,想想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不懂?向旁邊的同學請教一下。

2.質疑問難。(預設一:“遲日”的意思:《詩經》中有“春日遲遲”的詩句,所以後人以“遲日”指春天的太陽。)(預設二:“融”什麼意思?泥土溼潤。)

3.理解詩意。展開你的想象,如果給你一支畫筆,你準備畫什麼?

隨機提問:你怎麼感受到柔柔的春風嗎?(花草彎腰)花草散發出陣陣芳香,看不見也摸不着,怎麼才能讓看畫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老師總結:春天到了,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祖國的山河多麼美麗啊!春風輕輕地吹着,花草散發着芳香。冰凍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忙着銜泥築巢。一對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安靜地睡覺。讓我們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詩吧。有興趣的小朋友把這首詩裏藏着的畫畫下來。

7.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甜甜地睡着了。讓我們輕輕地把書合上,千萬不要打擾它,就讓它在甜甜的夢中去感受美麗的春天吧。

《絕句》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可是我們一時猜不出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着往上畫一行白鷺,讓學生用一句詩來說謎底。

3、告知謎底,揭示課題。

(謎底:一行白鷺上青天。課題:絕句)

4、簡介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後人尊稱爲“詩聖”。

5、回憶學過的杜甫的詩,練習揹他的另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6、這兩首詩有什麼不同呢?趕緊翻開書讀一讀吧。

二 、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總結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理解詩句意思。

(3)想象詩句畫面,背誦古詩。

2、根據以上方法自學古詩。

三、檢查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出示抄有詩歌的小黑板,檢查自讀情況,相機糾音。

3、採用多種形式讀詩:

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讀

4、理解字詞意思:

鳴:叫的意思。 青:(讓學生查字典選擇)藍色。

千秋:許多年。 萬里:來得很遠。

泊:停。 東吳:地名,在現在的江浙一帶。

5、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6、誰來說說詩句意思?

(窗外翠綠的柳枝上,有兩隻黃鸝正在唱着動聽的歌,一行白鷺排着整齊的隊伍飛向藍藍的天空。透過窗子,可以看到遠處西邊的山嶺上,積了多年的雪還沒有融化,門前的江邊,停泊着來自遙遠的.東吳的船隻。)

教師小結: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裏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藍天下的白鷺,柳樹上的黃鸝,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裏,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畫。作者寫前既不寫題目,寫後也不想寫題目,乾脆用“絕句”做題目了。

7、想象說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看到這麼美妙的畫面,你聽到了什麼悅耳的聲音嗎?啓發學生想象黃鸝一邊唱一邊跳的情景。

黃鸝會說些什麼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會怎樣?你的心情呢?

8、輕鬆、愉快地讀詩。

9、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情。

唐朝當時發生了戰亂,江河不通,被軍隊佔用,老百姓保受戰亂之苦。那一年,戰亂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特別好,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當他看到來自東吳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嗎?(更高興,感到欣慰和振奮)

10、再次感情讀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教師引讀:看着課文插圖,此時,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看到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詩來——《絕句》

這首歌裏,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這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你就是杜甫,你爲自己寫出了這麼一首詩而感到興奮,於是,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地讀起來——

2、合上書,讀着《絕句》,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美麗景色?

3、指名上臺拿話筒比賽讀。

4、齊背古詩,邊背邊做動作。

5、每組派一名選手上臺比賽背詩。

五、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練習默寫古詩。

六、課外作業:

課外蒐集描寫春天的詩,寫在採集本上。

《絕句》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謝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透景司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語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爲“詩聖”,他是—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課題,齊讀)

2、指句讀“絕”。

3、指生說記字方法。師:大家都知道,絞絲旁的字多與絲線有關。所以這個字也可以這樣說:絲線染成顏色,稱爲天下獨特,就是—絕。

4、擴詞:絕技、絕活、絕招。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師範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奏。這首詩的節奏是223。

3、自由練讀,注意節奏。

4、師生合作,接讀。

5、同桌之間像我們師生合作讀那樣讀。

6、指名一對同桌讀。

7、男女生接讀。

8、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教師配樂讀。

9、指名一名同學來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畫面?

三、創設情境,細讀古詩

1、學習第一句詩

(1)如果把詩配上畫,按詩句的'描繪,應首先畫什麼?(黃鸝)

(2)出示“黃鸝”剪貼畫。詩中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什麼地方呢?(柳樹間)(教師隨機板畫柳樹,並貼上黃鸝)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那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麼?(鳴叫)怎樣記信這個“鳴”字(謎語:鳥兒把口張,叫聲真響亮)擴詞:一鳴驚人、鳴叫、電閃雷鳴。那麼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讓我們用歡快的語調讀第一句詩,注意節奏。

2、學習第二句詩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們猜猜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白鷺)

(2)出示“白鷺”剪貼畫,並介紹: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3)詩中寫的是一隻白鷺嗎?(不是)哪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麼意思?(蔚藍的天空。教師把一行白鷺貼上。)

(4)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簡潔明快,畫面裏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標出來(黃、白、青、藍)。

(2)在讀課文前。同學們能不能看着畫面,結合詩句,大家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機勃勃,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一擡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麼?是遠處的西嶺雪山(板畫西嶺)

(2)西嶺是位於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裏的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詩人說“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組詞。

加一點:“今”變爲“令”,組詞。

現在我們給“令”加偏旁,按學生的彙報板書:嶺、鈴、羚、領、玲等,口頭組詞。“令”字變成“含”(變的過程中說:大家看,令字一點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嚥下,就是---含)

師: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鑲嵌在窗框裏一樣。(教師邊描述邊畫窗框)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向近處看,又看見門前的什麼?(船隻)問:船是停着還是行駛着?(師貼船)你是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兒的船?(東吳)我們一起來背一下百家姓前兩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吳是一個姓氏。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權在江蘇一帶建立的政權,所以東吳指江蘇一帶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來。

(2)所以從東吳來的船隻路途遙遠,詩中用一個詞---萬里。現在同學們能明白這句詩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時,橫變提,而且右半部不出頭。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三、四句詩。

四、背誦古詩

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吟誦吟誦。

(1)自由背誦古詩。

(2)指名背誦。

(3)齊誦。

五、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進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相信同學們會利用這種學古詩的方法學會更多更好的古詩,有更大的收穫!

《絕句》教學設計15

《絕句》教學設計

[教學說明]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聖”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在教學時我遵循教學的整體性原則,教學層次清晰,從激趣引題到感知全詩到逐句講解到學生扮演詩人呤誦詩句,層層展開構成了一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會詩境的良好教學結構。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通過聽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展開畫面,貼圖豐富畫面的五步環節引導學生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並以此作爲教學線索,貫穿整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領悟詩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學重點。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 中,我設計用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融聽、思、畫、說爲一體,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同時對“含”字作替換比較分析,不僅幫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學生在潛意識中領悟到“擬人”這種修辭形式對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動性以及表現詩意的特定作用,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

[教學目標 ]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大幅彩貼畫、錄音帶(機)、小黑板、大黑板上板書好全詩。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爲“詩聖”,他是誰啊?----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齊讀課題]絕句是舊詩的一種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就稱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就稱七言絕句。這一首詩就是一首幾言絕句?(七言絕句)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時所作的《絕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亂“終於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舊居,看到進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爲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載名稱作了詩題。下面請同學們各自把詩句讀一讀,生字要讀準。

2、學生自讀。

3、複習生字。在這首詩裏有三個生字,我們一齊來複習一下。

4、指名讀詩:同學們會讀這首詩嗎?老師請四位同學一人讀一句,開火車,誰願意?(請兩組)

二,範讀創設情境

1學習第一句

(1)聽範讀錄音: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誦讀,同學們想聽聽嗎?(想)同學們可以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用語言創設情境:聽着這充滿感情地誦讀,我們彷彿走近了詩人,也來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示畫)(語言引導學生看圖入情境):此時正是三月天氣,日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的鳥鳴聲,詩人循聲望去,看到了什麼?(黃鸝)黃鸝有同學知道嗎?(貼黃鸝)

(3)介紹黃鸝。黃鸝是一種很美麗又會唱歌的小鳥,羽毛大部分是黃色的。

(4)學習“翠”、“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麼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麼時節?(早春時節)那麼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5)讀第一句詩。讓我們一齊用歡快的語調,讀一讀第一句詩,注意七言絕句的(2、-2、-3)的節奏。

(6)說句意。第一句詩的意思同學們理解嗎,誰能說說。(兩隻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着。)

2、學習第二句詩

(1)描繪情境。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白鷺)貼白鷺。

(2)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3)講“一行”、“青天”。那是一隻白鷺嗎?(不是)詩中哪能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麼意思?(蔚藍的天空)這裏的青是碧藍、瓦藍的意思。

(4)說句意。那麼二句詩的意思同學們會說嗎?(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5)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詩,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凝鍊明快,僅僅兩句詩就已使我們浮想聯翩,畫面裏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描寫色彩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着重號點出來。(黃、白、青、藍)

(2)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獨特鮮豔的色彩特徵。我們在讀這兩句詩時就覺得彷彿有這樣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於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看着畫面,結合詩句,試着用自己美好語言描繪畫面,同學們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兩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讀着讀着,我們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鶯歌燕舞,生機勃勃,到處綠柳垂絲,春意融融,詩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動了詩弦,不禁在心中吟誦,斟酌詩句,這時他一擡頭,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詩人被遠處的西嶺雪山給吸引住了)貼西嶺

(2)講解“千秋”、“含”。西嶺是位於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詩人說:“西嶺千秋雪”,可以怎樣解釋?(西嶺上覆蓋着終年不化的積雪)這裏的“千秋”是指什麼?(時間長久)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詩人從窗口向遠望),畫(囗),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含就着銜着、鑲嵌的意思。同學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我們不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裏、內、前)我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窗有西嶺千秋雪”,你們覺得怎麼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於窗框之中,只是靜態的畫。)可是,我們一般說人才含着什麼,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寫活了,寫出畫面的動態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合,充滿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讓我們一齊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3)說詩句大意。(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銜在窗框裏一樣)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憑窗遠眺岷山雪峯,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讚歎不已,不知不覺,筆已經拿在手裏很長時間了,詩人想起要寫下詩句,一低頭,卻又看見門前的什麼?(門前停靠在岸邊的船隻)邊貼船隻邊敘述:船隻不在航行嗎?你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長江下游,江蘇一帶建立東吳政權,所以詩又用東吳指代長江下游,江蘇一帶的地方。

(2)你會解釋東吳萬里船的意思嗎?(從遙遠的東吳航行來的船隻)那“萬里”在這裏是指什麼?(路途遙遠)現在同學們能解釋這句詩的大意嗎?(門前的岸邊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來的船隻),船隻能沿岷江,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境裏纔會出現,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會是怎樣的?(歡快、愉悅、舒暢)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讀第四句詩。

6、體會詩情

(1)此時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詩人心情愉悅,纔會有閒情逸致擡頭遠眺西嶺雪景,俯首感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詩三/四句就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同學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詩人擡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2)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把三、四兩句聯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表演情境

1、剛纔通過想象畫面,我們理解了每句詩的大意,走近了詩人,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做大詩人杜甫,把詩人作詩的情景給大家表演表演。現在黑板上的這幅畫,正無限的擴大、擴大……於是,我們這兒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畫。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陽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循聲望去,詩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樣的一幅春景圖,可以先向我們介紹介紹,而後詩人揮毫潑墨,併爲我們高聲呤誦所作的詩。先請大家在座位上討論討論,練習練習。

2、學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呤誦呤誦。

4、齊誦全詩。

五、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課後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背誦全詩並抄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