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7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文本內容的前後對比,知道滴水爲何能夠穿石。

3、與文本對話過程中,瞭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業的人,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漫畫挖井人,通過課內外聯繫,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

一、揭題導入

普普通通的水(板書:水),

平平凡凡的石(板書:石,書寫較大),

卻演繹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話(板書:滴、穿;穿字長些),留下了耐人尋味的啓示。(板書:的啓示)

留下了什麼啓示呢?下面就請大家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讀一遍課文,看看滴水穿石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啓示?

1、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老師也找到了(出示小黑板:我們要銘記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大家讀一讀,自己體會體會。。

2、哪位同學願意讀給大家聽。

3、實現美好的理想要靠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滴水穿石爲什麼會給我們這麼重要的啓示呢?

二、初識奇觀,淺悟啓示。

讓我們走進太極洞,去見識一下滴水穿石這個奇觀,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大家細讀第一節,思考水滴爲何能夠穿石?

1、誰願意做個導遊,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太極洞奇觀介紹給大家。

讀第一節,很有感情。

2、你是一位出色的導遊,誰來說說微不足道的水滴爲何能夠穿石?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的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一大奇觀。

3、你再讀讀這部分,看能不能讓大家聽出來水滴是如何滴穿石頭的。

4、停,打斷一下,老師感覺水滴着滴着停了,你再讀一讀,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覺。

5、誰聽出來了,滴水是如何穿石的,

6、哪些詞語表現了水滴的品格?

因爲水滴接連不斷的滴,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

水滴靠的是鍥而不捨,日雕月琢的精神。

7、的確,功到自然成。大家能不能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水滴穿石的精神呢?先自己自由讀這部分,然後讀給你的同桌聽,看你的同桌有沒有與你相同的感受。

互讀這一部分。

三、將雨水和水滴比較,感受水滴的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在生活中,雨水同樣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從高空落下來,力量肯定比太極洞裏的水滴大得多,爲什麼卻沒有把石塊滴穿呢?

1、雨水的致命弱點是什麼?

2、水滴和雨水比,我們更喜歡誰?

3、我們帶着喜歡水滴的感情,再來朗讀第二節,注意突出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有感情朗讀第二節。

4、剛纔我們讀到了一個帶問號的句子,不改變原來的意思,能將反問句換一種說法嗎?

5、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起什麼作用?

第二節在全文起

6、其實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在小黑板上用標出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最終就能創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蹟,讓我們再讀一讀需要我們銘記的啓示,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

再讀啓示。

四、解讀名人,深悟啓示。

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這樣,人也一樣,如果誰擁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將取得不凡的成就。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三位名人,你找出有關內容,邊讀邊想想從這些名人身上你學到了什麼,你最佩服哪一位,把有關語句畫下來,反覆地讀讀,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和思考,或把你想對這些名人說的話寫下來。

老師剛纔和大家一起,先讀一遍李時珍的故事,然後抓住不懈努力這個詞來理解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最後有感情地朗讀。現在各學習小組按照這個方法來選學愛迪生、齊白石的故事好嗎?

1、在品讀的過程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我先不找同學說,看誰能把你最佩服的人通過朗讀,讓同桌也擁有和你一樣的感受。

同桌互讀。

2、我看有些同學已迫不及待地想說自己的感受了,先別急,你們小組內先互相說說,交流交流。

小組內交流看法。

3、哪位同學願意把你的讀書體會、個人感受跟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分享。

●李時珍

不懈努力什麼意思?哪些地方表現出李時珍很努力不懈呢?

①是啊,爲了完成鉅著,經過了二十幾年的努力,人生有幾個二十幾年啊!

②說出啓示,你的回答很精彩,我建議大家把掌聲送給他。

③訪名醫、嘗草藥,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就是滴水穿石的啓示,才使他堅持到最後!

④出示文本框:誰能通過板書提示把這段話補充完整?

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

。如果我們也能像

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⑤我們應該帶着什麼感情來朗讀李時珍的故事呢?

我們就帶着這種感情一起朗讀李時珍的故事吧,讀的時候注意突出表現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詞語。

愛迪生

①是的,功夫不負有心人。

②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爲我們都能成爲一個有心人鼓掌!

③孜孜不倦理解了嗎?愛迪生孜孜不倦的結果怎樣呢?

④出示文本框:我們把前面的填空再做一下好嗎?先說給自己聽聽,然後再舉手回答。

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

。如果我們也能像

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我們再來朗讀愛迪生的故事,體會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

齊白石

①的確,時間就是生命!

②老師問一下,白石老人小時侯的事你是如何知道的?不錯,書是知識的`海洋

③精闢,老師想到一句話: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④哪個詞更能反映齊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爐火純青什麼意思?相傳道家煉丹煉到爐裏的火發出青色的火焰時就成功了,後來比喻學問、技藝等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謂的煉丹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齊白石煉的是什麼?

⑤故事裏哪些詞語能表現他的畫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⑥對啊,齊白石老人用一輩子就從來沒有離開過畫畫。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風裏描畫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陰涼的樹陰下觀察小溪裏的魚蝦;秋天,他在習習的涼風裏觀賞各式各樣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筆凍硬了,墨水凍成塊了,他還是堅持着作畫

所以他畫的蝦像在水裏遊動!所以他畫的蝦叫人垂涎欲滴!

⑦老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剛纔學習三個故事的時候也做到了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像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麼書讀不成呢?

讓我們一起朗讀齊白石的故事吧。

五、聯繫實際,體悟啓示。

1、訪名醫,嘗藥草,完成醫學鉅著《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畢生孜孜不倦給人類留下了1093項發明的愛迪生,還有不叫一日閒過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們欽佩不已。古今中外,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①對,靠的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

2、是呀!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咱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

3、嗯,說的好!我建議大家再去讀讀這個耐人尋味的啓示,我想此時此刻你的感覺一定更不一樣了。

生:讀啓示。

4、我們講了這麼多故事,概括起來說就是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5、引號中的三個詞語理解嗎?

出示文本框:能把你的理解溶進填空裏去說一段完整的話嗎?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這種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6、所以我們要銘記

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啓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7、找出兩組反義詞

目標專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恆、半途而廢。

8、剛纔大家介紹了那麼多名人,今天老師也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他既不是學生,也不是老師,是個挖井人。(師出示漫畫《挖井人》,介紹: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廢杴,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勞,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斷的水)通過這幅漫畫,你看明白了什麼?有什麼體會?

說的好,要想成功,持之以恆和目標專一這兩者缺一不可的。

經典!

的確。有時成功離你只有一步之遙!

既然是朋友了,那麼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使他儘快的挖到水?

9、同學們,對於你們的思維、你們的回答,老師只想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精彩。

六、領會特色,賞悟啓示

這篇課文先給我們呈現太極洞奇觀,然後揭示滴水穿石的啓示,接着舉三個典型事例並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有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才能實現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後給我們提出希望。我們再來回眸太極洞奇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奇觀!

有感情朗讀太極洞奇觀。

七、佈置作業

咱們這堂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老師這還有項作業(小黑板出示)。

板書:

22

滴水穿石的啓示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愛迪生

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一千多項發明

齊白石

爐火純青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 篇2

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是一則既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過“智叟”與“愚公”的對話,展現出了“智叟”之愚與“愚公”之智,告訴人們做事既要胸懷大志,敢於實踐,纔有可能成功。同時,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雄偉氣魄,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們有很大的啓發。

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半的初中語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並且具有基本獨立的閱讀欣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已具備了結合課文註解進行閱讀,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課的學習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爲主,教師重在指導,給予方法上的點撥。

教學目標:

1、能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大意,積累文言詞彙。

2、能結合誦讀加深文意的理解,培養文言語感。

3、能結合文本內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與判斷力。

教學重點:

1、利用註釋和工具書自主式學習,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通過對情節和人物的分析,體會本則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學難點:

愚公與智叟對待移山問題的觀點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學創意:

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利用獨立思考、合作討論等形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語文思維。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學生積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學生回顧之前學過或學生課外可能讀過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結合這些寓言故事,同學們覺得寓言有哪些特點呢?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對八年級學生來說,寓言是同學們十分熟悉的一種文學體裁,從小到大同學們積累了許多寓言故事。教師可以從回顧此前學過或學生課外可能讀過的其他中國傳統寓言故事,引出學生對寓言故事的特點回顧。這時學生的答案可能不太準確,老師不多講解,爲下面對寓言故事特點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誦讀全篇,讀準課文。

1、學生提出應注意的字詞讀音、句內停頓及個別語句的語氣處理,並朗讀,教師點評。

2、採用指讀、男女生分開讀等方式讀課文,師生交流從而進一步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兩環節是讓學生夯實基礎知識,讀準字音,使學生愛上朗讀,掌握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水平。)

三、疏通課文內容。

1、生字、生詞可以參考註釋、工具書等一一落實,自疏文意,有疑難之處,小組討論解決。

2、教師通過結合課文內容提問、學生搶答的形式,適時講解文中關鍵字詞的含義。

所提問題爲:

1)北山愚公多少歲?年且九十(講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講解“方”“仞”)

3)有多少人蔘加移山?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講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遺男”“始”“齔”)

4)對愚公移山有人反對嗎?愚公是如何反駁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講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雖”“窮匱”“苦”)

5)愚公最後把山挖掉了嗎?操蛇之神聞之,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講解“懼”“已”“感”“負”“朔”)

3、學生質疑,把課文中不會翻譯的字句說出來,大家一塊探討。

4、再讀課文,複述故事。

學生再讀課文,對照註釋,複述課文。複述的要求:語言要準確,故事情節要完整,力求生動。此部分分爲2個小環節:

①先在小組內講述。

②學生小組講述後,推薦優秀者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熱情,在耳熟能詳的故事裏找到學習的樂趣,不至於倍感枯燥。同時,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漁,使學生學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閱讀文言文,培養他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