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三年級論語教學設計

三年級論語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論語》一書集中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大部分的高校都會對高級留學生進行《論語》的講解,但是教學效果卻並不理想。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論語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三年級論語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論語》第七章《述爾》中的第二章,即: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一章,既是孔子自道自話,也是孔子一生的寫照,正因爲孔子有這樣的態度和境界,才成就了他爲至聖先師,成爲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以,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深厚,包容寬廣,對人生會有深刻的啓迪,所以應該很好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受益終生。

【教學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本章教學雖是一句話,看似簡單實意深刻,如何使簡單變豐富,化深刻爲淺顯,這是我教學設計中的思考。爲此,我教學中採取了這樣幾種做法:一是用《論語》學《論語》,即:有時引用已經學過的《論語》句子,來理解新句子,使學生溫故而知新,這樣學生會覺得很輕鬆;有時擴展《論語》中其他與本章相關聯的新句子,來豐富對本章的理解,學生會覺得很新奇刺激,富有挑戰,所以,表面重點是學一個句子,其實同時也學習瞭解了一些其他的句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思維空間。二是多處採用故事教學的方式,寓教於樂,化難爲易,學生會很喜歡,會在身心愉悅中有所感悟和收穫。三是採用古今結合、教材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淺出,難點迎刃而解,如:理解“靜定”的一種境界,我就結合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功夫熊貓》的一些情節來詮釋和引領,學生非常喜歡,理解也變得輕鬆愉悅。四是採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印象深刻。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一二年級曾學過《弟子規》,目前已經學過一些《論語》內容,對孔子及《論語》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古文也已有了一些感悟理解能力。而句中的“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又是現在我們常用的成語,有的學生可能不陌生,所以學起來,同學們應該是很喜歡。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論語》第七篇《述爾》中的第二章,瞭解孔子一生的學習和治學態度方法風格及謙虛好學的品格;

2、進行國學知識積累,學習感悟理解古文的能力,豐厚底蘊,爲學生將來對中華國學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3、學習孔子的情懷及品格,培養學生快樂學習的品質,爲學生的可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積累知識,學習品格,培養態度和品質。

難點:如何化難爲易使學生輕鬆理解句子含義及其思想品質,並潛移默化受到薰陶,學習孔子的品格,形成自己的品質。

【教學準備】

視頻電影課件、視頻動畫課件,文字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自然入課

1、背誦已學過的章句。

2、自然引入: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記住了這麼多《論語》章句!相信孔老夫子對你們的努力一定會非常感謝和欣慰的。本節課,我們繼續穿越,回到孔子的課堂,聆聽孔夫子的教誨。

(設計意圖:這樣開課,簡單直接,讓同學們帶着一點成功和自豪去學習新知識,學生會充滿信心和激情。)

二、新授

1、師板書,請學生仔細看,在心裏默讀。

板書: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指讀,強調“識”的讀法爲(zhì)及字意(記住)。強調“誨”和“倦”的讀音。

3、理解“默而識之”的意思。

(1)“默而識之”的意思。

(2)爲什麼孔子說要“默”而識之呢?(而不是“讀”而識之或“學”而識之等等呢?)

(3)深入體會“默”字。

(師根據學生回答後引領:表面理解是告訴我們靜靜的默不作聲的學習並記住所學的知識,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要靜下心來,沉下心來,這樣你就會全神貫注,調動你你內心所有的能量,那麼,你原來記不住的你現在就會記住,你原來迷惑不解的你現在就會豁然開朗,你原來覺得很困難的事也許現在就會迎刃而解……

此處觀看電影《功夫熊貓2》中片段,結合其中的兩段,即浣熊師父教育熊貓如何靜下心來,調動內心巨大的潛能,來使自己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以及最後功夫熊貓如何悟透了師父的教誨,面對孔雀沈老爺最強大的攻勢,如何使自己靜下心來用武術的最高境界徹底摧毀他們的情節來談。)

教師總結:所以說,“靜下心來”不光是一種態度,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會是你的內心無比強大,這種內心的力量發乎於外會使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3)先來“默而知之”記住這四個字。(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你也可以擴展開來用於其他方面。)

(設計意圖:上述環節,由字義到句子字面義,再到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再到聯繫學生最喜歡的動畫電影,深入顯出,寓教於樂,學生會在自身的體驗中,在觀看劇情的愉悅中,理解文意,參悟道理。然後老師給予總結昇華,水到渠成,激發能量。)

師過渡:孔子爲什麼能做到“默而知之”呢,這其實體現了孔子的一種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更體現了他的一種學習情趣,學習境界,這種境界,就是快樂的學習境界,他學習的時候總是樂在其中,即陶陶然,其樂無窮也,從來不會厭倦。

那麼他的這種態度在這句話當中也說得很明白,那麼哪個詞說的就是我剛纔說的這個意思呢?

4、理解“學而不厭”

(1)指生說詞語意思。

(2)結合以前學過的句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體會。

(3)師講“葉公問子路”的故事。(教師結合這段話,即: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來講解孔子快樂學習的態度。)

(4) 視頻播放孔子的故事《韋編三絕》,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記這個成語。

(5)教師結合『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句繼續體會。

(設計意圖:這段環節主要結合有關孔子的故事,通過學生已有知識、教師講解和看視頻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學生品味學習孔子快樂學習的品質,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快樂學習,快樂人生的教育。)

師過渡:易中天說:孔子一生的學習可以概括成這樣幾個特點:博學、好學、活學、樂學。孔子不光把自己學習當作是無比快樂快樂的事,而且,他還把“教書育人”當作是無比快樂的事,他樂淘淘的做了一輩子教書先生,

5、 學習“誨人不倦”。

(1)理解詞語意思。

(2)教師渲染:(從孔子弟子之多,年齡性格之異,教學內容之廣,孔子皆循循善誘,因材施教這些方面來渲染。)

(3) 故事:朽木難雕(孔子罵宰予)

A、課件出示: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之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B、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C、瞭解成語,課件出示:朽木難雕、朽木不雕、朽木不可雕、朽木糞土。

D、擴展孔子的教學風格:孔子的教學有時很嚴肅,像這樣批評宰予;有時又是十分風趣和快樂的,此處引用《論語》中第十一·《先進》篇中關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瞭解孔子教學課堂的和諧愉悅民主人性率真……

(設計意圖:此部分教學主要結合孔子罵宰予的這段故事和孔子平時教學的一些特點,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嘗試思考的方式來理解孔子的教學風格,進一步感悟大師的風範。文字課件的出示,使之作爲豐富教學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古文的特點及趣味,瞭解成語的源頭,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爲將來的可持續學習和快樂學習培養態度和品質。)

6、學習:“何有於我哉?”

(1) 學生根據上述學習評價孔子。

(2) 理解“何有於我哉?”的意思。

(3) 從這句話中理解孔子的謙遜與反思,學習他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的精神。強調反思對於我們修身養性方面的重要意義。(如,教師在課後的反思,會有利於今後更好的教學等等,也可以結合曾子的《吾日三省乎吾身》等)

(設計意圖:此部分教學作爲次要內容,旨在瞭解孔子做學問的一種謙遜和精進,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

三、 回顧全句,總結。

1、說說全句的意思。

2、朗讀全句,背誦全句。

3、激勵教育:師:把此句話送給學生當做“座右銘”,按此去做,將來一定會成爲優

秀的學者,也許會成爲了不起的偉人,也許會成爲流芳千古的聖人。但也許你不會成爲什麼什麼重要的人,但我相信你今後學習一定是快樂的,做人做事一定是快樂的,那麼你的人生一定是快樂的。最後,讓我們一起牢牢記住這兩成語,出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吟誦三遍)

(設計意圖:此處這樣設計旨在讓學生強化記憶,背誦在心,然後老師強化激勵,使學生有個認識的高度和銘記,終生受益。)

四、佈置作業:

請學生自己閱讀《論語》找一找書中記錄有關孔子學習和教學的章句,選擇一兩句你喜歡的背下來。

(設計意圖:教是爲了對學生有個引領,督促學生主動閱讀,進而形成愛閱讀愛思考愛積累的學習品質,這非常重要。此環節設計,目的正在於此。)

【板書設計】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好學 zhì 厭煩 厭倦

樂教 記住

謙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