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匆匆》教學設計大綱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匆匆》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教學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匆匆》教學設計

《匆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

它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課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表達了對時光稍縱即逝的無奈和惋惜,但又絕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文章極有些地方寫得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年齡小,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領悟重點句段的含義。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但又絕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重點句的含義。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感悟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學生

開始

整合點↓情境導入

音樂視頻

聆聽思考

感知匆匆

入情入境↙

↘鐘聲導入

配樂範讀↓自讀感悟

初讀課文

感受匆匆

↓朗讀體驗

品讀課文

圖文並茂感悟匆匆

品味語言↙

質疑深化

品悟不餒

感受無奈(第一段)(第二三段)

(第四段)↓激發興趣

讀寫結合

網絡鏈接拓展延伸

拓寬視野↓結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知匆匆

1.同學們,聽,這聲音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時光匆匆)

播放時鐘的滴答聲。

2.配背景畫面範讀課文。

教學設計意圖:

【(一)時光是無形無影的。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開課伊始我就注意營造氛圍,,以輕快的鐘表的滴答聲,引領學生初步感知匆匆。這樣的導入簡潔輕巧,突出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配樂範讀,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情境中,從整體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形象的畫面帶動學生的思維,爲後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二、初讀文本,感受匆匆

1.喜歡讀嗎?其實文章還可以這樣來讀以詩的形式展示第一自然段(配樂朗讀)

2.詩中有一句話,在文中不止出現一次引讀最後一段: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3.讀着讀着,我感到詩中有一種淡淡的(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初讀時的感受,一種無奈、惋惜與淡淡的惆悵)4.默讀課文這種無奈、惋惜與淡淡的惆悵就彌散在課文的字裏行間,邊讀邊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或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讀後,與同學議一議。

教學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把語段變換成詩歌的形式再現出來,既增加了學生的新鮮感,又凸顯本文語言優美,輕巧、婉轉的特色,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如沐春風,享受語境中飄灑的甘霖。】

三、細讀課文,感悟匆匆

(一)品讀二、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語句

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1)讀了這句話,談談自己的感受。

(2)展示課件,感受作者的八千多日子相對於時間長河的渺小。

教學設計意圖:【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含義深刻,學生缺乏具體的生活體驗,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作者雖運用了化無形爲有形的比喻的表達手法,但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特別是對時間的流的概念,學生更是模糊。爲了使學生對時間的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通過視頻播放時空變遷的大致歷程,使學生在短短的幾十秒的時間裏,感受到宇宙時空的無限,人生的短暫,以及八千多日子的稍縱即逝。幫助學生感悟唯其渺小更值得珍惜的道理,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3)引讀:師:針尖上一滴水滴在浩瀚無垠的.大海里

生: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我的日子滴在這億萬年的時間的流裏

生: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想到這,我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4)此時你有何感受?用朗讀告訴大家

2.引讀第三自然段,時光究竟是怎樣匆匆溜走的呢?

(1)快速默讀課文,捕捉時光輕輕悄悄地挪移的身影。

(2)出示: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通過重點詞語的感悟,體會時光腳步的匆匆,作者心靈的顫動。教學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3.齊讀第四自然段,面對匆匆溜走的光陰,作者只有無奈與惋惜嗎?

(1)讀後談感受

(2)出示他24歲前的經歷。

1912年入高等小學,

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

(談感受,指名讀本段。)

(3)再出示他24歲後的資料。

1923年發表的《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以散文爲主。

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遊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談感悟,再讀本段,體會惋惜和不願虛度光陰之情)

教學設計意圖:【作者在特定的環境背景下,抒發自己的情懷,語言含蓄,含義深刻。而且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初次接觸到朱自清的文章,對其人其事都不太瞭解,這就對學生感悟文本造成了障礙。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及時有效地分別補充作者24歲前後的成就資料,可以很快地引領學生走近作者,並深刻感受到作者傷感而不氣餒,彷徨而不消沉的情懷,從而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四、回顧整體,拓展延伸

1.在這匆匆而過的40十分鐘裏,你曾留下怎樣的像遊絲樣的痕跡呢?

(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知識盤點,也進一步領悟不能虛度光陰的含義)

2.40分鐘無聲息,2600秒已逝去,讓我們再讀

出示:

匆匆,是燕去燕還

匆匆,是花謝花開匆匆,如薄霧蒸融

匆匆,如輕煙消散,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不,不留住他們輕輕悄悄挪移的腳步,就不會白白走這一遭!

(分角色再讀紅體字並寫感受)

3.向學生推薦有關朱自清名篇的網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學設計意圖:【在這裏,教師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拓展學生閱讀面。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

小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閱讀教學要立足於課本,但決不能侷限於課本,要以課本爲中心,向課外輻射,以一篇帶多篇甚至多本,讓名家名作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紮根,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厚加寬。真正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板書:

匆匆

朱自清

作業:

1.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2.選讀朱自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