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實用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實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實用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教師風采展示上我與大一班小朋友合作展示了一節語言活動“咕咚來了在本次語言活動中首先我的設計意圖是充分調動孩子們大膽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育孩子們遇到事情不要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後再行動。

首先我利用“咕咚聲音調動孩子們的探索和求知慾,接下來利用小兔子擬人化以及ppt進行故事的講述,在故事講述過程中我運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及豐富的表情將故事繪聲繪色的展現給孩子們,孩子們聽的也聚精會神,故事講完後通過幾個小問題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回顧故事的同時對故事中的人物和發生的事件有了細節上的瞭解,孩子們在故事複述及扮演中表現的很棒,我通過一個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其中,不僅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自由發展,同時孩子們也逐漸緩和了緊張的氣氛,慢慢的與我熟悉起來,雖然積極參與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每個孩子都會認真的聽其他人回答,本節課在角色扮演及創編環節中進入了尾聲。

本次教學活動讓我反思到,在今後的語言活動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及空間,同時在今後設計課程環節時也要仔細反覆推敲自己的課程,按照園領導的培訓及《綱要》中的要求將每個環節運用特色教學手段進行精彩的設計,不要過於心急,這樣一節好的語言課才能很好的呈現,也會給孩子們帶來樂趣和知識!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在教學本課時,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爲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徵,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模仿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接着再故做神祕地發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猜這是什麼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這課的導入方式是爲了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營造一種將閱讀期待。

2、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着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本教學設計着力讓學生參與讀、想、做、演等活動,引領學生深入課文,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在人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之由讀文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1、用吸引人的聲音將學生領入課堂。六七歲還是一個以玩爲主的年齡,怎樣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在變換多樣的聲音中我帶領孩子們進入深入學習、得到了他們的全力配合。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材只是個例子,更多的知識需要老師帶領學生一起探索。本設計重在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掌握了篇章結構後結合自己的認識對教材進行創新重組。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9課《烏鴉喝水》是一篇老課文,在幾次教改後依然被列爲重點講讀課文。而在全面提倡課改的今天,要求教師要直面新課程,把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教材帶入新的課堂。

不得不承認,在課改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最經常要面對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答非所問,異想天開,而這些往往要讓教師不知所措。然而在教完《烏鴉喝水》這課後,我對學生的“異想天開”有了新的認識。

一、珍惜學生美麗的錯誤

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我組織學生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烏鴉爲什麼喝不着瓶子裏的水?”經過討論,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爲原因有兩個:一是瓶子的口太小,烏鴉的嘴伸不進去;二是瓶子裏的水太少,烏鴉的嘴夠不着。但有一位學生有不同的意見:“是因爲烏鴉的嘴太大了,伸不進瓶子。”這時,學生也分成了兩派,一方認可這位學生的意見,另一方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突然“從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被打斷教學的我顯然有些始料未及。在備課時,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突然我靈機一動,向學生講了兩個句子:“你比我行”與“我不如你”讓他們說說這兩個句子的區別。他們都說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我因勢利導:“其實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一些小朋友以烏鴉作爲參照物,確定瓶口太小,瓶內的水太淺了;而另外一些學生以瓶子作爲參照物,認爲是烏鴉的嘴太大了。這二者之間沒有質的區別,就像‘你比我行’與‘我不如你’兩句話一樣,是同一^答~`案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只不過兩種表達方式中一種是常用的,早已習以爲常,另一種很少用到,以致少見多怪。”學生聽了也連連稱是。小朋友充滿自信地“固執己見”,我們怎能不爲之喝彩?爲孩子的勇氣喝彩,也爲其中閃現出來的亮麗的思維創新的火花喝彩,這就是美麗的“錯誤”吧!對於這種“美麗”我們怎能不倍加珍惜呢!

二、保護學生獨特的見解

通過我的啓發,並做了實驗演示。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烏鴉真聰明,通過投石子,終於喝到了水的共識!突然一位學生提出了異議——烏鴉不一定喝到水!那是一個胖胖的小男生,稚氣的臉上滿是執着。一語驚人,我有些驚慌失措,“你爲何這樣說?”我追問。“因爲石子會把水淹沒!”孩子忽閃着大眼睛。教室內靜得出奇,我也是滿腹狐疑。“石子怎麼會淹沒水呢?連常識都不知道,以後回答問題前一定要多動腦筋,希望小朋友們也要注意!”顯然我有些發怒了。在學生們的齊聲“知道了”中,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喪的神色中透出一絲不服。馬上,我後悔了,又向他請教“烏鴉爲何不一定喝到水?”開始他十分膽怯,不信任地看着我。經我再三鼓勵,他終於同意爲大家做一次演示:“昨天我和康康玩過了,他的瓶裏裝的水多,投進石子後,水滿到了瓶口;我的瓶裏裝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沒了。只有瓶中盛着大半瓶水的時候,烏鴉才能喝到水。”我恍然大悟。是呀,書中只說瓶裏有水,若是少半瓶的話,烏鴉就喝不到水了。真聰明!我摸着他圓圓的小腦袋,由衷地讚道:“今天你使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謝謝你,小老師!”孩子終於自豪地笑了,神采中更多了一份自信。

且不說“烏鴉不一定喝到水!”是否一定正確,但它卻充分表現了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從實踐中得出結論更是一種求實的科學品質。不正是由於這種精神、這種品質,纔有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真理嗎?一句富有新意的“石子把水淹沒了!”卻差點被我視爲不知常識,還成了教育其他學生的反面素材。如若一個極富創造力的見解就這樣被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也許就會夭折在課堂這個搖籃裏!教學應是一種^對`話,^對`話中既沒有無所不知的聖人,也沒有完全無知的愚人。師生雙方相互平等,在^對`話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以上教學中,我慶幸自己尊重了學生的觀點,耐心地聆聽了學生的見解,並肯定“烏鴉不一定喝到水”的正確性,對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和求實的科學品質作出讚賞,那麼此刻,教學的意義就超出了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問題了……

三、鼓勵學生精彩的想象

不能否認,在這堂課上,學生是最成功的`。順着學生的這股學習勁,我在原有的教案設計上加了一個環節:假如這時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怎麼辦呢?學生討論的很激烈,有幾個^答~`案引起了我的興趣:“烏鴉四處尋找小石塊,往返運送小石塊,又累又花時間。如果找不到足夠的小石塊,它就喝不到水了。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垃圾桶裏肯定有許多用過的吸管,烏鴉從垃圾桶裏找一支吸管,就很容易喝到瓶裏的水了;或者找來一個紙碗,把瓶裏的水倒進碗裏,也可以喝到水。這樣既有效又輕鬆,多好啊!”“可以往水裏放些蘇打和醋,那水就會沸騰,慢慢地水就會滿到瓶口,我幼兒園時老師做過試驗的!……”多麼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答~`案呀!我都沒有想到這些!聽到這兒,我不得不爲自己反思一番。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教師對問題的理解、對文章感情的體會往往與學生不盡一致。這是因爲,教師是成年人,經驗豐富,理解多是理智的思考;而學生往往富於幻想,思維更具情感性、發散性和靈活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的認真傾聽學生的^答~`案,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你會發覺兒童的世界是多麼豐富多彩,他們的心靈純真無瑕的讓人嚮往。

在課改精神的驅動下,教師要跳出編者和自己原先設定好的“方格”,細細琢磨防止孩子的“信天游”,那你眼前呈現的就是固定視角所看不到的景象。這時,教師就會爲孩子的“異想天開”而叫好。教師要讓孩子有一顆創造“心”,就少給孩子“畫”上一個又一個“方格”,以免它成爲孩子學習的“緊箍咒”。應該打破原來“套路”,以兒童般的心態珍視孩子的一些“格格不入”。在必要的地方再作適當的引導,這樣教師和學生就不會成爲“套中人”,彼此都可以在生命的綠洲裏快樂而自由地成長。

在結束語上,我這樣說到: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碰到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就象你們這節課的表現一樣,老師爲你們驕傲。

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把喜悅埋在心裏,深感教師應該從教學的點點滴滴去關注學生,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選擇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讓我們一同爲學生的“異想天開”喝彩。

而對於新課程,我不得不說:收益最大的是學生,而提高最快的是老師。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三個半月過去了,與此同時,我的新課也告一段落了。雖說任務完成了,但仔細想想自己還是有很多方面沒做好。

第一、教學與實踐脫節。“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學用的結合”,這是一位非常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告訴我的。在沒聽說這句話之前覺得自己只要完成了教學任務就沒有什麼事情了,可是聽完這句話才讓我如夢初醒:語文不再是大學裏面的交作業,不是任務,而是責任。自己到底還是沒有好好地對孩子們負責。雖說自己認真地完成了新課的.教學,但是並沒有注意到孩子們的接受程度,到底他們是不是真的會用這一個知識了?聽來就有點嚇一跳,似乎自己完全忘了他們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所以,在認清了學用結合這句話之後,就要注意這一點,要讓孩子們學會運用。

第二、讀與寫脫節。很多老師都很清楚,讀寫對於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小學生。小學要注重孩子們的形象記憶,他們大多是比較直觀的記憶事物,所以讀寫對於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爲重要。因此,在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他們寫的能力,只讀不寫和只寫不讀都是不行的,必須注意到讀寫的結合。所以,我要改正以前的只注重孩子們讀的能力培養,而忽略了他們寫的能力培養的這一嚴重錯誤。

第三、鞏固複習的忽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老是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們學過課文後,再提到這一篇課文的知識點他們又記不清了。仔細想想,這是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沒注意到知識點的鞏固。他們這時的記憶正是瞬時記憶,而要把它變成永久記憶就必須得鞏固練習,反覆提及,這樣孩子們纔會深刻的記住它。

以上的是我這一段時間裏想到的,也是自己忽略掉的,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謹記這一點,時時以學生爲重,替學生們着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作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覆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通過一段時間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複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啓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

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荷葉圓圓》是一篇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着童真、童趣,語言生動活潑,容易激發學生的想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着重抓住了這幾方面展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前,我先讓學生欣賞一幅美麗的荷葉圖,問:“你們瞧,這是什麼?”(荷葉)“那你們能說說這是一張怎樣的荷葉嗎?”(綠綠的、圓圓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樣一開始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創設了樂學的氛圍,讓學生一開始就有了一個興趣較濃的學習狀態。

二、多種形式識記生字。

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進入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一遍課文,注意把課文的.字音讀準。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段來讀,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特別來勁,也特別喜歡。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對生字的識記我採用多種方式,反覆識記。出示詞語和生字時,首先是讓學生帶拼音自由讀生詞,後是去拼音讀生詞,再到理解詞語識記,然後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再後又回到課文中整體感知。通過多種形式地反覆訓練,使學生對生字的識記得到了鞏固。

三、學生自主寫字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將要寫的兩個生字“機”和“朵”進行仔細的觀察,發現“機”和“朵”有相似的部件,但是組成這兩個字後部件又有不同的變化。“機”和“朵”都是由“木”和“幾”兩個部件組成的,“機”字是左右結構,“朵”字是上下結構,學生在講發現的時候還注意到“木”字在“機”字中,捺變成了點,而在“朵”字裏卻沒有變。“幾”在“機”字裏沒有變,而在“朵”字裏變成了無鉤幾。而且“機”字是左右結構,要寫得瘦長,“朵”字是上下結構,要寫得方正。學生邊發現,老師邊強調,這樣師生共同完成寫字教學的任務,給了學生一個展示的空間,榜樣示範的空間,一個自主書寫的空間。

四、不足之處

因爲本人是第一年教一年級,在課堂上顯示了比較明顯的不足之處:

其一,學生某些細微的地方老師沒有及時的糾正。例如課堂上出現拖讀現象,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處理得不夠深入。

其二,時間分配不夠科學。因爲前段時間學習字詞時花的時間較多,到後來寫字的時間就不夠。

其三,沒有範寫。由於經驗不足,而且是第一次到多媒體課室上課,課前沒有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所以就沒有範寫。

其四,在課堂上沒有及時地對本課學習的生字進行知識的遷移。這個問題也是因爲時間不夠,本來備課時已經在課件上做好了課外的句子,但是由於時間問題,只好將這一環節刪除了。

這節課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和自然的美,但也有些遺憾。我想,只有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才能積累經驗,逐漸成長。在備課的過程中從其他的老師那裏學到了不少東西,在課後更是受益匪淺。今後,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會繼續不斷地向同事和書本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給孩子更多的合作機會,在探究中自主發現。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思考,很多教師都把合作、探究學習定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致力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和探究發現的習慣。

教師們按照分層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或是讓學生自由組合,使小組內的合作討論與小組間的`競爭有效地結合起來;並建構學習小組評價機制,通過小組自評和他評、師評,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正確習慣,如語文科幾乎每堂課上都要求各學習小組就所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進行朗讀練習、課文角色扮演時,鼓勵各小組勇於創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彙報:孩子們各施各法,有齊讀的、有輪讀的,或是幾人表演,幾人誦讀,一些孩子乾脆把原文拋開,將內容編成小故事表演。

開放活躍的課堂,培養了個性習飛揚又善於合作的學生。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教師問學生在這兩節詩裏有什麼發現,比如這首詩和以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同,在詩裏他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或特別的地方,並將自己的發現在四人小組裏說說。這下學生們感到新奇極了,他們的思維不受一點約束,在小組合作中集思廣益,交流互補,爭先恐後地告訴老師自己的發現。“我發現這首詩裏第一節都是問題,第二節都是回答問題的!”我發現第二節詩動物的名字都放在前面,它們尾巴的特點都放在後面!”“我發現這首詩第一節裏前面的字都是一樣的!”“我發現這首詩題目是《比尾巴》,詩裏也有很多尾巴這個詞!”事實證明,孩子通過合作交流,完全能自主發現,而敢於發現,也就敢於創新。美術課上,教師帶孩子們走出戶外,讓他們自行組合,用身體和球、圈擺出不同造型……合作探究式地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營造出較好的團結協作的環境,更放飛了孩子創新的潛能。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一、一年級語文教學童趣的語言是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菜園裏》是一節識字課,本節課教師本着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受感染的心裏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以圖片的'形式引出了蔬菜的各種的實物圖片,教師以富有童趣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揭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教學源於生活,只有讓教學回到生活才能獲得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突破。

在識字教學中爲學生創造了一個生活場景——菜園。色澤鮮亮的蔬菜,爲學生創造了一個豐富的生活情景,激起學生探索生活的興趣和慾望,激活了學生思維,讓學生回想家裏的彩園,爲學生開創了一個愉悅的識字空間,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記字的過程。在課中還涉及了蔬菜小寶寶、拼音寶寶跟小朋友捉迷藏等搞笑的環節,引導着學生由帶拼音讀生字詞到讀生字卡,逐步加深生字識字的難度,整個識字過程,在老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在無意識的學,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學會了合作。由原先枯燥無味的機械及以變爲學生願學願記的行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於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還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課的着手點。

於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遊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啓發。最後反覆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爲,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裏,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平仄而吟誦。看着孩子們時而皺眉標註,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爲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於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並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裏。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麼?沒有感受到什麼?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特別是最後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爲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爲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後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裏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鍾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在上《望廬山瀑布》這課時,導入我用了學生在之前上過的《廬山的雲霧》這課,因爲學生知道了蘆山的雲霧的特點,現在來虛席蘆山的'瀑布會使他們有熟悉感。這課時教材中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這首詩詩描繪了壯麗的廬山瀑布,展現了詩人瑰奇的想像與創造力。本課重點是學生能把4個生字認識和會寫,還有能理解課文之中穿插的以描述瀑布的詞、句、文等,同時從不同角度激發表達慾望,增進學生語言積累,爲他們從讀到寫做好遞進式鋪墊。

古詩學習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很多經典能張口倒背,但對其中的字句、意境卻隔了一層,對學習古詩的方法更是不求甚解。所以要重視引領學生感悟詩境。我使用了課件的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圖片加深對這課的理解,在上這課時對於有些上下文的銜接處處理的不是很恰當。還有在提問的方式上也應該加強。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對老師的課感興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給學生古詩學習的方法,啓發他們抓住重點字詞品讀想象,藉助課外閱讀文字激發學生書面表達慾望、積累運用語言。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蘑菇該獎給誰》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參加跑步比賽,告訴學生有勇氣敢和高手競爭,雖敗猶榮。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和表演。教學中,我着重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從中體會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心情。我讓學生自由組合上臺分角色朗讀並配以動作。當學生讀到小黑兔回答媽媽的問話時,我讓他停了下來,並讓學生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學生紛紛舉手說讀得不好,我問他們哪裏讀得不好,學生說沒有讀出得意的語氣。

我追問爲什麼?學生說因爲他比賽得了第一名,會很高興,要讀得高興,可是他沒有讀出來。我讓學生試着再讀一讀,接着追問現在又感覺如何?不好!一聲清脆的。答聲。接着我的問話響了起來。我馬上讓他說說哪裏不好,他大聲說小黑兔比賽得了第一名,它以爲自己很了不起,它很驕傲。一語點燃了學生思想的火花。學生紛紛說小黑兔就是以爲自己很了不起,很驕傲,要讀出驕傲的語氣。望着他們興奮的小臉,我微笑着問:知道得意的意思了嗎?誰能讀好這一句?體會一下小黑兔的心情。在學生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中,我又讓他們站起來,配上動作,表情來讀一讀。看哪個小朋友讀得最得意。一語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站起,得意洋洋地讀着這句話。語文教學要着力於語言訓練,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言能力,讓學生反覆品讀,有層次有深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尤其是讓學生自己站起來,發揮自己的'表演潛力,使他們的頭腦,眼睛,嘴巴,雙手並用,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創造性。

教學時,我深刻的感覺到我在課堂上對於學生朗讀的訓練還不夠到位,而且對於最後一段中的重點句:因爲他敢和高手比呀!的教學設計不夠理想,造成了學生對於敢和高手比一詞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很好的達到教學預想的效果。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花開花落,匆忙中又走過一學期,反的思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覺得語文教學真是有好多的東西需要在平日教學裏勤懇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斷地去鬆學生小腦袋裏的土壤,使他們獲得新鮮知識的時候又得到新鮮的思維方式,範文之教學反思: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下方從三個方應對本學期語文教學做以反思:

一、識字。

在這冊書中超多的識字認字有必須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採取了多種方法幫忙孩子認字識字。

1、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藉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齊讀一讀。

2、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識字採取了各種指導方法,讓學生能根據自我的經驗用加一加、減一減、組詞、和自我、同學的名字聯一連、等方法識記。

透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我的方法進行識字,在認字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此刻班級裏有2、3個學生認字速度慢一些,其餘學生較好。

二、朗讀。

朗讀教學也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如何指導好朗讀,我採取瞭如下方法。

1、每篇課文先讓學生熟讀,到達98%的學生熟讀。

2、老師範讀。每一篇課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難懂的文字我都要進行範讀。使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揣摩老師爲什麼這樣讀,老師爲什麼要把這個詞重讀、要把那個句子度的很輕,等。在聽讀中感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

3、學生讀文我採取多種讀文方式,如師生對話,背誦句字男女交換讀、小組讀、分主角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在讀流利的基礎上按照自我的理解方式讀出情感。在閱讀時,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體和看圖片度課文。遇到自我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寫話

寫話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學反思《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因此,從這個學期開始着重訓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多讀多說,先說後寫。閱讀是說話的基礎,而說話是寫話的基礎。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故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先要抓好閱讀。”一年級是學習的基礎,因此閱讀在一年級也不能放鬆。在閱讀中孩子能夠積累詞彙,感受完整的語句。孩子讀得越多自然說得也多,教師能夠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鍛鍊學生的說話潛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趁熱打鐵,能夠讓學生針對某個故事,談談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並試着寫一句話。類似這樣的形式,有的教師覺得這樣的題型一年級學生還沒必要做,因此往往忽視掉而不做。其實這也是在鍛鍊學生的閱讀及寫話潛力。再者教科書中的文章更是不可浪費的閱讀素材,雖然一年級的文章還比較簡單,但作爲教師務必心細,一但發現文中的成語或優美語句,比如說“五光十色”“四面八方”等文中出現的成語及練習中的成語,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都應讓學生積累。

(二)、看圖寫話,培養潛力。小學語文書圖文並茂,個性是低年級,每幅插圖都生動形象,富有童趣,貼合這個年紀段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給學生帶給了說話素材。在每篇課文的開始或課文講解中都能夠利用這些圖畫。讓學生觀察圖畫進行說話訓練時,教師就務必進行必須的指導。先指導學生按照必須順序找出圖畫上的詞語,說到詞語的時候,同時觀察說說他們在幹什麼並要求學生說完整話。這樣透過一句話一句話的練說,最後就能夠連成幾句連貫的話了。另外小學語文在教學中還安排了“口語交際”的版塊。也是根據必須的要求進行口語交際,雖然主要目的是鍛鍊學生的說話交際潛力,但也是在爲學生的寫話打基礎,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結束後引導學生按照說話的順序寫下來。當然教師也不必每篇都讓學生寫。對於學生寫的東西,教師不必要求過高。以鼓勵爲主,不斷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在不斷的訓練中適當提出要求,關鍵要求學生說完整話,寫完整句。課本就是來源於生活,教師也能夠脫離課本,在現實生活中找找圖畫,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更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早操》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並且有和諧韻律的兒歌,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寫了小露珠、小鳥兒、小蜜蜂珍惜時光早早起,做早操,最後一節昇華主題:啓發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積極鍛鍊身體的觀念。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在教學設計時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的老師。尤其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老師就需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熱情。

1、導入新課時,我首先採用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今天上課與以往有什麼不同?你們打算怎樣表現呢?當學生紛紛表示要專心聽講,積極反言時,我以獎勵的方式播放了與本首兒歌緊密相關的一首歌曲《健康歌》,學生一邊感受着歌曲那歡快的節奏,一邊從歌詞中初步感受到早起鍛鍊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2、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早操》篇幅簡短的特點,採用聽讀的方法學習文中的生字比較快捷。學生聽力強,記憶力強,很快能背下我們重點學的第四節。在此基礎上我逐步縮小語境,由句到詞,又由詞到字,不斷地爲學生創造機會與生字見面,學生很快地熟識了要求會認的生字。這之後,我又把生字請出來,製成生字卡片,以兒歌對答的方式進行鞏固識字教學。出示一個生字:這是誰?這是起。什麼起?起來的起。

3、在重點學習最後一節兒歌時,爲了激發學生反覆閱讀兒歌的興趣,我質疑:小學生爲什麼早起做操呢?在啓發引導下,學生說出了很多早起做操的好處。於是我說:看來,這句話可真有意義,很珍貴,把它作爲禮物,你最想送給誰?咦,兒歌裏的一句話還可以作爲禮物,學生感到新鮮,興趣也就上來了,在學生把這句話當作禮物互贈的過程中,他們興趣濃厚,熱情高漲,既複習鞏固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語感,爲後面的仿說做了一定的鋪墊。

4、在朗讀訓練中,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設計動作表演讀等都很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充分朗讀,讀中感悟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語言訓練。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言,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讀還可以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展開豐富的想象,感悟課文內容。

在帶着學生品讀兒歌前三節時,因爲結構相似,內容也較淺顯,無需過多的講解,我便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代講:老師範讀、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師生接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生情,讀中感悟。

當然,朗讀還要注意有一定的層次性。每讀一遍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讀出一個怎樣的效果。作爲老師要心中有數。最初我請學生自由讀兒歌時,只要求能看拼音讀準,讀通就可以了。接着,指名讀,老師適時指正,播放課文錄音後,再次指名讀時,要求學生做到讀得有感情。然後,師生接讀則意在幫助學生鞏固課文內容及實現語言材料的積累。最後分角色讀和表演讀則讓學生親歷其境,充分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體會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產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聯繫生活,拓展練習

教學不能拘泥於課本,要讓語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把目光轉向更廣闊的生活中去。基於這個理論指導,本節課學完兒歌,我有設計學生模仿《早操》爲自己喜歡的小精靈編首兒歌,也就是仿說。因爲考慮到是一年級學生太小,知識有限,又因爲第一次接觸這種訓練,所以我是格外小心,儘可能得做到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在前面很多環節中都做了一定的鋪墊。

學習第四節時,安排學生將這句話作爲禮物互相贈送,送給誰就將文中的人稱換成同學的名字。學習第一、二、三節時多種形式的朗讀也是意在培養學生感受兒歌的韻律,語感,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

學完兒歌后通過連線題的方式回顧兒歌裏描寫的小精靈和小學生是怎樣做操的,體會其中動詞的精妙和趣味,並嘗試仿說詞語。

最後在一段舒緩優美的《清晨》樂曲中爲自己喜歡的小精靈編兒歌。

結果,學生把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都能用非常恰當的詞語,通過兒歌的形式表達了出來,是很有意義的仿寫練習。

語文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課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堂上有時沒有仔細聆聽學生的回答,不能快速揣摩學生想要表達的意思。在仿說時,一名學生爲天鵝編兒歌:小天鵝,起得早,轉來轉去,在湖面上做操。當時我誤以爲撞來撞去,否定了她的說法。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正所謂*者迷,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更紮實,更有效。

四、認真反思,收穫精彩

引用於永正老師的一段話:反思吧,記下來吧,這樣,無論成功和失誤都是收穫。寫教學反思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備課及實施的總結。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爲優秀教師,但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必定成爲有思想的教師。讓我們在不斷反思中收穫精彩。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一、值得保持的地方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開始,我運用謎語音如本課,“鬍子不多兩邊翹,開口總是妙妙妙。黑夜巡邏眼似燈,廚房糧庫它放哨。”並出示貓的圖片,學生欣賞。從謎語入手,喚醒學生已有經驗中有關小貓的信息和形象。通過觀看小花貓的圖片,豐滿了可愛的小貓的形象,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爲後面教學中的朗讀打下基礎。興趣是的老師,基於我班同學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這樣處理有利於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

(二)揭題質疑,進入主題。

引入課題“小花貓有一雙神奇的眼睛,就是它的瞳孔會變。”出示課題:21《會變的瞳孔》讓學生進行質疑,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學習課文從課題入手,即訓練學生圍繞課題及課文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又爲學生根據問題深入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提出並解決問題,適時介紹瞳孔(在眼睛的黑眼珠的中心,有一個小小的顏色更深的部分,這就是瞳孔,光線是通過瞳孔進入眼內的。)“什麼是瞳孔?”這個問題學生敘述必是很清楚,老師這時水到渠成,準確地向學生介紹瞳孔。

(三)自主合作,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根據課文的層次比較清楚,在此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自主合作,在書中加以批畫,讓學生結合書本中批畫出的詞語,總結得出小花貓瞳孔的四次變化。早上——像棗核,中午——變成一條線,傍晚——像棗核,晚上——又大又圓。深入語言文字體會,抓重點詞體會文文是怎樣觀察小花貓瞳孔是如何變化的。再根據4個時間,讓學生讀清楚貓咪的瞳孔各是什麼樣,感悟花貓瞳孔的變化。緊接着,將各個時間段的瞳孔樣子及太陽光線加以結合,總結出瞳孔變化的原因。

二、不足的地方

(一)教學環節欠流暢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還要精心設計,在自主合作和畫圖反饋環節有些拖沓,造成時間延長,部分內容沒有講完,課外延伸知識的.擴展和作業的佈置,以及整篇課文

在整體上的理解造成了缺失,說明教師在備課時,對於學生的現狀沒有把握清楚,教學環節欠流暢。

(二)教師在處理學生行爲習慣問題上較單一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並且由於年齡小,對於老師的話不能完全理解,個別孩子又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爲,造成在課堂教學時,有些同學不注意聽講,回答問題不舉手,或者無法跟上老師課堂進度的情況。這時,老師的處理比較單一,對於學生的表揚語言過於簡單,對於學生的激勵作用較弱,針對差生,缺乏有效的引導,方式方法要進行改進。

(三)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加強

本班班級構成較爲特殊,男女比例失衡爲23:9,男生過多,有比較淘氣,並且又有智力低下者、肌營養不良症、耳聾患者各一名,複雜的班級狀況,使老師在教育上存在着很多的困難。學生的行爲習慣不好,聽講的紀律還有待加強。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備課和復備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鑽研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學要求。

2、做到課前備學生。瞭解學生現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3、培養學生的批畫能力,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4、加大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現狀。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un ün》一課是在學習了“an、en、in”3個前鼻韻母的基礎上學習的,課的一開始我就直接複習“an、en、in”的讀法,重點抽讀一些比較差的學生,發現一些差的`孩子還不夠熟練。

在進行“un”的拼讀音節教學時,我沒有教而是直接讓孩子在4人小組內學習,巡視時我發現有的小組長在帶着組員拼讀,有的小組長在讓組員輪流拼讀,孩子們在小組內都切實地參與到學習中,在4人一組的彙報拼讀中,大家的學習效果都不錯。對於孩子自己能夠學會的內容,在教學時,我覺得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

對於拼音教學要抓重點難點,體現坡度教學。我覺得這節課的重點是強調“ün”和“j、q、x”相拼時,“ü”頭上的兩點要抹去。通過同桌完成小練習,大家齊唱兒歌,再通過開火車等各種形式的輪讀,孩子掌握的情況比較好。而拼讀的難點在於後面音節詞中的三拼音節,有的孩子讀不準確。我就把三拼音節單獨拿出來,讓孩子複習鞏固它的組成,再指導拼讀,然後再過渡到音節詞,這樣孩子讀起來就順當多了。我出示音節詞的時候,是按照教材上的順序一個個出示指導。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描繪出一幅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

在這首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的教學流程設計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我把本課的生字詞放到了教學的末尾,即在我講述完整首詩的詩意後。在這個環節中,我忽視了我的教學對象的特點,把生字詞安排爲課前預習自學,可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這樣的安排就不能讓他們更透徹地去理解生字詞,同時也不利於下面對古詩大意的教學和對意境的感受。其次,我在板書板畫的設計上也有所欠缺,板書不夠完整,板畫沒有很好的利用,在板畫環節中,我原本的目的是爲了創設情境讓學生更直接地去感知和體會,也能帶動學生思維的運轉,可是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爲講解與板畫有點脫離,導致板畫不能發揮作用,而且板畫的技能也還不夠成熟,畫得不夠生動形象,在這方面上,我覺得我應該多加學習和練習。第三,我的講解不夠詳細,有的地方顯得有點操之過急,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深入,特別是在有感情朗誦方面。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充實的,因爲講解不夠詳細,所以顯得內容有些空洞。在導入環節中,也不能很好地去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的整個設計中,我以小學語文新課標爲指導做了很多的思考,比如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等,也一直想以一種比較新穎的'形式來教學,不想被那種傳統的或現行的教學方式所束縛,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在裏面,儘管在某些環節的設計上有漏洞。在教學語言上,我覺得還是挺連貫的,不會有很多脫節,只是有的兒童化語言還應當加強,儘量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教態還是挺自然的,沒有那麼拘謹。

總之,在這一次講課中,我發現了自己的教學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很多的地方設計與實施有所脫離,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這些問題,考慮更多的因素,從而不斷地去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去實施自己的教學。經驗是靠積累的,我會在每一次的教學後,認真地去做好反思與總結,爭取每個下一次都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