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1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有三個環節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一、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識字教學與遊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枯燥爲有趣。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初讀課文後,認讀字詞時採用了“大轉盤”的遊戲,將學生的識字行爲寓於愉悅的遊戲之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識記,突破了識字難點;在學寫生字、識記字形時,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教學中,採用“爭當識字大王”的形式開展“識字擂臺賽”,讓學生互相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互相啓發,共同識字,這樣,識字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讀和寫,他們在娛樂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從而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教學;在寫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分成小組,互相評價彼此的字。鼓勵學生多發現他人的優點,並鼓勵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如:慄張洋的字寫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寫得特別舒展,如果能夠寫得稍微小些,讓佔格不那麼擠就更好了。因爲學生不只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那是一種師生間的交流,他們更需要同齡人的`評價,即生生之間的溝通。這裏互評的設計,不但使學生學會正面評價他人,更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

三、討論: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從小就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鼓勵個性化發言。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出了這些詞語:聰明(因爲他看小孩遊戲就想到了治水的辦法)、善良(幫助老百姓治水)、堅強(不放棄治水)等。然後我又讓學生各自帶着對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讀本組文章,讓他們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當然,本節課也有略微的遺憾,由於時間安排不合理,有點前鬆後緊,導致最後“讓學生對大禹說幾句感激的話”這個環節顯得太匆忙,草草收場!今後在時間安排上要做到心中有數!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2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講的是古時候大禹爲了治理洪水,爲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制服了洪水的事蹟、大禹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一、教學效果:

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讓人感動、他在外治水10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爲了讓學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設計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想象並討論:大禹這位治水英雄,三次經過家門他分別是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帶着疑問讓學生再來討論,結合課文學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全心全意撲在治水上,“舍小家顧大家”、他不光帶領百姓治理洪水,還帶領百姓發展生產,他的心是屬於老百姓的、所以顧不上自己的家了、當我問到學生:“古時候沒有挖土機,也沒有鐵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嗎?他會吃哪些苦?”有的學生說:“他可能會被洪水沖走,有生命危險、”有的說:“可能要在野外過夜,有狼呀什麼的、”也有的學生說:“禹在外面可能連吃的東西都沒有、”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來讀課文,效果很好。

二、成功之處:

第四自然段主要採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讓學生放聲朗讀,說說情緒如何,爲什麼、學生可能會說: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並分組與第一自然段作比較朗讀,這樣安排,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構成鮮明對照,加深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後出示大禹像,引讀最後一句話:從此,大禹成爲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了,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到達高潮、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於語言文字之中,含而不露,隱而不晦,使學生受到崇高的人格薰陶和感染、最後提問:“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學生們說:“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偉大!”言語的發源來之於具體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的境界裏,進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三、不足之處:

時間把握不好、在觀看洪水的視頻時,視頻播放的時間太長了,有的學生都有點坐不住了,也浪費了一點時間,以至於之後時間來不及了、還有一個對“治制”的鞏固理解的填空練習“禹下決心()理洪水,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最後把洪水()服了”都沒有做、對這兩個字的描紅也沒來得及反饋,還拖課了。

四、改進措施:

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想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務必要改善的。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3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並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佩。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在教學中,我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通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

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通過反覆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後,爲了讓學生近距離地瞭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既而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這一環節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同時,也就統攬了全文,理解了大禹這一英雄形象。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4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古時候,洪水氾濫成災,百姓過着悲慘的生活,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最後制服了洪水,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夠透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從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挖開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並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佩。

教學本課,我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課文、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通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通過反覆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後,爲了讓學生近距離地瞭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用編故事的方式體會大禹堅持不懈、關心百姓的品質,使學生在心靈上與大禹產生了共鳴,感受大禹一心爲民的高大形象、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的作用。

二、成功之處

1、本堂課,在感悟文章中心的同時,我明白學生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促悟,使學生對人物的`高尚品質有更深刻的體會,悟又帶動了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朗讀自然就更出色了。

2、教學時我採用講數字故事的有趣形式,引導學生聯上下文,體會數字背後的意思、引導學生讀書,感悟“才、僅、卻”表達的語氣與情感,感悟禹“道是無情卻有情”的大愛境界、領悟禹能夠爲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愛,就是奉獻。

三、不足之處

1、沒有把課堂放給學生,講得比較多,總是把自我的感受過多地強加給學生、其實,就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體現學生的學。

2、本課對於識字的教學不夠紮實、在識字的過程中,僅僅是認讀了,有些詞語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刻理解。

四、改進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細心備課,虛心學習,一定要懂得捨棄,認真落實每堂課的訓練點。

2、在課堂上一定要學會傾聽學生,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鑽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

3、進一步規範自己的課堂的教學語言、說話時就應儘量簡練,評價語應儘量多元化。

4、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啓示,也爲我今後的教學帶給了很好的幫忙和歷練,期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的提高。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5

成功之處:

作爲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由於學生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驗,因此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設從一開始就有障礙、爲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這一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在讀完第一自然段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然後,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地瞭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發生的感人故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最廣爲流傳的一個、如果從煽情,調動課堂氣氛這一角度來說,這一小節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於是,我採用創設“情景再現”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利用師生的交流,來對禹的個人形象進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撲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顧大家,是個無私奉獻的人。

不足之處:

規範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儘量簡潔,評價語應該儘量多元化。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6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設計教學目標時,寶莉老師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就在教學中以文本內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讓學生觀看洪水氾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並在視頻情境的渲染下,讓學生感受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這主要是爲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再讓學生通過讀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將畫面與音樂良種刺激融爲一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並且通過讀來表現起內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課文第三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緊扣大禹治水的過程,引領學生細細品讀,啓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使學生對“千辛萬苦”有形象的`認識。其次,抓住“開鑿了龍門,挖通九條河,壘起堤壩”,通過反覆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段時,寶莉老師出示了一處補白,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使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最後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

在教學中,寶莉老師發現只有設計多種形式,才能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這與教師平時的教學是分不開的,要抓住字詞句對課文進行滲透,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閱讀。只有多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讓學生“樂於表達、會表達。

在這裏,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在想象補白部分,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足,以致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擺脫教案的束縛,遵照教案流程走,課堂顯得有些生硬、被動;教師給予得較多,總是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想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啓示,也爲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7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並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敬。

優點之處:

1、在教學中,我緊扣“千辛萬苦”一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首先通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通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

2、抓住“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通過反覆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

3、爲了讓學生近距離地瞭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既而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這一環節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同時,也就統攬了全文,理解了大禹這一英雄形象。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段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後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設計了“兒子會問媽媽什麼?”“媽媽會怎麼說?”這樣的問題,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不禁會結合生活經驗,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來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體會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裝着百姓的.崇高精神。

課文教學的結尾也相當精彩,在結尾點題:“爲什麼在禹的名字前面加個‘大’字,叫他‘大禹’呢?”這個問題點明瞭文章中心,點出了課文結尾“偉大”一詞,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

不足之處:

1、語言文字訓練不足

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沒有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那段文字後,我一帶而過。同學們解釋爲“吹牛”“做不到,就匆匆過去了,沒有進行紮實理解。

2、時間分配不均,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的情況下,生字和書寫練習時間不夠達標。

改進措施:

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好每個環節的時間,並在上課的時候,隨時看時間,緊湊的掌握上課的節奏。同時要能夠把課備得更精練一些,對學生的放手更有操控一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禹治水》8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是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應該來說,關於他的教學設計也很多。不同的教材中都有這篇課文。我在建構我的教學設計之前,閱讀了其他教材中的《大禹治水》的課文。在教學設計中,我貫穿的是兩條主線:

一、使大禹這個人物鮮明而且立體、多維。

二、把對於二年級學生至關重要的說話訓練抓住,使課堂教學顯得紮實有效真正爲學生髮展使用漢語服務。同時第二條主線更可以推動第一條主線的明確。同時,文中的字詞教學又不能放棄,它是年段目標中的重點。

因此,開篇的關於水的成語的`引導,洪水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千辛萬苦”的拓展想象,數字的深究討論,幫助孩子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生通過想象,可以進一步體會大禹的辛苦、無所畏懼和大公無私的精神。

通過兩次概括:大禹是一個英雄,爲後文“偉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筆,理解文末稱他爲偉大的英雄,回扣課題也就水到渠成。同時“治、制”的區分運用,考驗着學生對漢字的字義理解。

雖然整堂課緊湊而且環環相扣,但上下來仍有超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過渡語的精煉程度不夠,思考以課堂流程和大問題的把握爲主。同時在某些環節中,學生的回答呼之欲出時,還是不能急於給出簡明的答案,應由學生品悟。最大的收穫是,在有些教學環節中,教師做好兩手準備還是非常必要的,沒有充分的預設就沒有課堂的精彩。教學機智也來源於充分的預設。當你面對是未知數的學生時,還是解讀學生的思維入手,打好有準備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