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個童話故事,課文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瞭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慾望。

在這堂課中,我認爲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進行教學,環節紮實。如:

1、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學習課文2、3、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學,在自學前我出示了學習要求:

(1)棉花姑娘請哪幾位醫生幫她治病?把它圈出來。

(2)它們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爲什麼?找一找,用“_______”畫出來。

同學們積極地進入自學的氣氛中,彷彿它們就是課文中活潑的小燕子、啄木鳥、小青蛙。燕子、啄木鳥、青蛙爲什麼不幫棉花姑娘治病呢?通過彙報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害蟲。感受到了燕子、啄木鳥、青蛙的無能爲力。這樣設計,不但能節省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能讓學生認識課文結構的特點,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事實證明,在後面拓展教學中,大多數學生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2、積累詞語的能力。

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於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並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開展比較朗讀,老師讀前面的部分,學生讀後面的部分,在比較中感受到後面的表達更“綠”更“白”更美。以讀帶講,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課文。說說還有“碧綠碧綠的”什麼,“雪白雪白的”什麼,再拓展此類形式的短語。如:火紅火紅的太陽、金黃金黃的落葉等,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此類詞語。

3、拓展知識的能力。

在拓展延伸中我還鼓勵學生們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益蟲益鳥,同學們踊躍發言,有的說蚯蚓,有的說蜘蛛等等,說明他們的觀察力很強。我也在此進行了擴展,比如蜻蜓,螳螂等。最後讓學生創編對話:棉花姑娘還會請誰來幫忙呢?請你仿照課文2、3、4自然段寫一寫它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來了,棉花姑娘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同學都能寫出來。

縱觀整節課,我認爲課堂氣氛還是比較融洽的,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學們在這節課學到了很多知識,並有保護益蟲益鳥的意識,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2

《棉花姑娘》一文選自人教版第二冊第八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趕來把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也是回顧教學——分析成敗——查找原因——尋求對策——以利後行的過程。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3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滿了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貼閤兒童特點。通過學文,讓學生明白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課文資料,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主角的心靈世界,並從中瞭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教學過程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採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明白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麼一個第一印象後,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之後,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係。另外,我還利用“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2、說話訓練。我設計了三處,第一次是是初讀課文後,讓學生用上“棉花姑娘(),()、()和()來了,但是(),最後()。”培養學生的概括潛力。第二次是在學生再讀課文之後,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說說棉花姑娘請了誰、誰和誰幫自己捉害蟲。第三次是在細讀二到四小節之後,讓學生用上“因爲所以”說說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爲什麼不能幫忙棉花姑娘,並從中瞭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

3、《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理解、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

在教學課文中重點語句:“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她多麼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通過請學生看圖,體驗蚜蟲的可惡。通過談感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的朗讀潛力。讓學生在讀中去體驗故事中主角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瞭解一些科學常識。比如,在指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請求語氣時,我讓學生就把自己當作棉花姑娘,讓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情緒,從而能夠更到位地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預期。然後通過提示語進行引讀,擴大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帶着自己的感覺去讀,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文本資料的理解、感悟。而在指導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的話時,分兩個層次,先讀懂話中的意思,再想想用什麼感情讀。另外,由於本課的人物主角鮮明,對話較多,加上一年級孩子又十分愛表現,所以在指導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本時,我爲他們創設了一個情景,在口語交際中有效地指導朗讀,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但由於課堂容量太大,時間不夠,最後的寫字環節沒能得以很好地落實,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同時每個環節分配的時間過少,整個教學過程顯得過於倉促,目標落實不夠到位。好的課堂就應要有所捨棄,有所側重。想面面俱到最後只會落得個“面面不到”。

另外,我認爲自己還有待改善的就是對學生的激勵語言比較貧乏而蒼白,如果更加生動,更加有針對性一點,相信課堂互動會更好。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值得我細細研究、探討。我要從上好平時的每一堂課開始,積累點點滴滴,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4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到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鼓勵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第30課《棉花姑娘》講的是棉花姑娘生病求助的故事。文章妙趣橫生,學生能瞭解到益蟲的性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提取課文信息和分角色朗讀來學習課文和體會與人相處時應注意的禮貌問題。從語文教學的兩大板塊,文章內容和語言運用來說,本次教學只注重於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教授,忽略了對於語言點的運用,這是此次教學最大的硬傷和失誤。以後再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兩點應該是文章內容和語言運用即語言點的訓練。對此,我做出相應的調整是:在指導學生朗讀完幾個小動物的對話之後,創設出一個情境,讓學生練習剛學會的“請”和“幫”來說話。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從微觀角度,也就是細節考慮,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

一、教師語速太快,教學進程太趕,沒有給與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在教學的過程中,由於教學內容安排得比較滿,所以太過於關注自己的教學安排是否完成,而忽略了學生對於知識是否接受,作何反應,由此錯失了很多教育時機的捕捉以及課堂的生成。

二、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安排了一個蚜蟲資料的介紹,這時已經引起了學生足夠的興趣,激發了他們朗讀的慾望。這時我卻壓制住學生,自己去示範讀了第一自然段。其實我應該充分抓住教育時機,挑學生來示範讀,這樣課堂生成就會自然而然地生成了。

三、在指導學生學習2~5自然段幾個動物的對話時,雖然安排學生朗讀的'時間夠多,但是感情始終出不來。思前想後,還是前面的鋪墊做得不夠。可以試着提出幾個問題,例如:棉花姑娘求救別人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別人爲什麼拒絕棉花姑娘?要怎麼樣讀出那種禮貌的語氣?引導學生體會完這些問題之後,相信這時候再來朗讀,一切都會是水到渠成,不會再出不來感情了。另外,在分角色朗讀之前,最好把角色分配到個人,這樣在他們討論的時候纔不會出現爭執,浪費時間。在小組展示的時候,臺上四人一人一個角色,老師可以來讀難度比較大的旁白,而臺下的同學可以來讀棉花姑娘作爲參與,這樣可以讓他們覺得很有興趣,又不會影響他們觀看臺上的表演。

四、在老師寫字指導環節,作爲示範的教師應該把字寫得超過頭頂,這樣才能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才能起到示範作用。在展示學生作品時,應該挑一個好的和一個不好的,讓學生自己討論,說說哪個字寫得好,爲什麼好;哪個字不好,哪裏不好。這樣纔會有理有據,讓學生心服口服,既能起到示範作用,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五、幻燈片製作方面,應該做到簡潔、簡單、清晰、明瞭,字要儘量少,要儘量大。這樣學生看得清楚、明白,不費勁。如果事先有要求的,最好讓學生齊讀要求,這樣他們對要求才會做到心中有數,執行起來也更高效。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好好修煉自己,每次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不但要從宏觀上考慮到文章內容和語言運用兩個方面,還要從細節上修煉自己,減慢語速,關注學生,給與充足的時間。提前進行充分的預設,在課堂上做出及時的應對,把握教育時機。感謝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把我當做自己家人一樣給與建設性的意見。我會慢慢進步的,謝謝大家!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5

《棉花姑娘》是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單元的第19篇課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寫棉花姑娘生病了,分別請了燕子、啄木鳥、青蛙來給她治病,但它們都沒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最後是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讓孩子們認識到不同的益蟲和益鳥本領也不同。本篇課文有三個目標:

一、讀好文中的對話;

二、讓孩子們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

三、積累ABAB式的疊詞。我的教學也是圍繞這三個目標展開。

針對第一個目標,我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創設情境,讓孩子們體會棉花姑娘三次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這個句子時的不同情感。第一次時是有禮貌的請求,第二次時心情更焦急,第三次時是高興,同樣的一句話,但是讀出的語氣卻不同。三句話同樣的句子爲什麼要這樣讀,學生可能一開始不會體會到,所以這裏我主要通過給他們創設一些情境,之後讓他們想象自己此時就是棉花姑娘,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的,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三次的請求是不一樣的,在讀的時候也更有感情,讀出了應有的語氣。

第二個和第三個目標,都是直接滲透在課文的講解中,由於這兩個知識點比較簡單,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整節課上的也比較順利。但下來自己反思,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這節課好像是我一直在引導,沒有給孩子們太多自己思考的空間。尤其在指導對話的時候,都是我創設好了情境,再讓孩子們來體會感情。我在想如果我在孩子們讀完課文時,把這三句話直接出示在黑板上,先讓孩子們思考三句話讀的.語氣能不能一樣,並說原因。等孩子們都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深入體會,效果會不會更好。當然這只是我下來之後的一個設想,能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還不知道。因爲這樣一增加難度,根據我們班的學情,可能會冷場。

另外,這節課其實讓孩子們自己分角色上來表演一下,應該效果會更好一點,既鍛鍊了孩子又讓孩子們印象深刻。但是考慮到我們班的學情,最後我放棄了。我怕他們不敢上來,也怕他們上來之後因爲忸怩表演不出我想要的效果。其實以後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這樣的機會,鍛鍊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敢了就會了。

一節好課,需要不斷打磨。也需要老師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我會繼續努力,朝着高效課堂的目標前進。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6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棉花姑娘》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0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棉花姑娘請求啄木鳥、燕子等爲自己治病的故事,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讓孩子們瞭解燕子、七星瓢蟲、啄木鳥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下面摘錄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二課時的教學片段和相應的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教學片段:

老師:同學們知道最後是誰幫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學生(齊聲回答):七星瓢蟲

老師:對。在課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訴我們這個答案,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並想一想應該怎麼把吧表演出來呢?

(學生自己練讀,師出示課件第五自然段)

老師:這段話裏,有多少個角色?

學生:三個。

老師:那幾個角色?

學生:棉花姑娘、七星瓢蟲還有一個導演讀敘述部分。

老師:我們學習小組有六人,三個人一組來一次表演,怎麼樣?

學生:好

老師:請三人小組長分配角色,趕緊演一演吧!

(學生三人一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蟲,有的讀敘述部分)

老師:哪一組想上臺來演一演?

(三人上臺)

下面的小朋友要認真聽,注意看,如果他們演得確實很好,請給點掌聲;如果你覺得還得改進的話,請你來當導演指導一下該怎麼演。待會兒我們要評選最佳演員和最佳評委。

生表演後,臺下學生有的鼓掌。

老師: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爲他們鼓掌了,他們到底演得怎麼樣呀?

學生1:我覺得七星瓢蟲飛的時候還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來。

學生2:我覺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問七星瓢蟲的時候很驚奇。

老師:你是說她臉上有驚奇的表情吧?

學生2:是的。還有,導演那個“圓圓的”讀得不夠圓。

老師:那,你覺得應該要怎麼讀?

學生2:“忽然,一羣圓──圓──的小蟲飛來了……”

老師:(對着七星瓢蟲):導演,能接受嗎?

學生(點頭):能。

學生3:導演讀“飛來了”讀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飛那麼快。

學生4:七星瓢蟲應該從遠處飛來。

學生5:七星瓢蟲在問棉花姑娘的時候要邊飛,要不回掉下去的。

老師:小演員們,你們能改進嗎?

學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聲)

老師(小結):棉花姑娘的表情還是那麼驚奇,不過,老師要對七星瓢蟲提個建議,很快吃光動作要快些,行嗎?

學生:行。

老師:我們的最佳演員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棉花姑娘,應該評給導演。

老師:老師要給這兩位最佳演員戴上小紅花,我們的七星瓢蟲還要加把勁呀!最佳評委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立昊、應該評給怡昕!

老師:老師也要爲他們戴上最佳評委花。

老師:小朋友會演,會評了,能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嗎?誰來讀?

學生:讀

老師:誰來評一評?

學生:不要讀得太快了,只要把“忽然”和“很快”這兩個詞讀得快點就行了,要不就沒感情了。

老師:要怎麼讀纔是有感情,你能來讀一讀嗎?

(學生有感情地讀)

老師(指着屏幕):她讀得真好,我們也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學生:(齊讀)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時,爲幫助學生理解,我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來理解了“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分角色表演,又讓學生對錶演進行評議。把讀、演、評融爲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既發展了語言,學會了傾聽、評價、欣賞,又嚐到了成功的'喜悅。老師關注了學生的發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爲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應該怎麼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後應該像趙志祥老師說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嚐到成功的喜悅。<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7

在導入環節,應用了一個猜“棉花”的謎語,形象地描寫了棉花的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學習關於棉花故事的興趣。接着引導學生讀課題,發現“花”和“娘”的輕聲讀法。

在第二個環節中,分別從圖和文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以圖爲載體,讓學生看圖猜講故事,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小組中講,看大屏幕上的畫面講,最後做到集思廣益,完善自己的講法,把四幅圖連起來用完整的話講。注重鼓勵有創新的講法。接着,圖文對照。先聽看課件的視頻範讀課文。通過說一說講了一件什麼事,也可以評價教師朗讀的形式初步感知課文。然後正確流利地練讀課文,找出與每幅圖相對應的自然段。做到圖文對照讀文。在初讀中還要重視通過多種形式檢查生字,理解生詞。讓學生介紹對詞語的瞭解,並提出不懂的詞語。遇到難理解的詞如”“蚜蟲”師生交流資料,並補充課件中相關圖片與介紹,幫助學生理解,提高了學習興趣。

下一個環節是細讀感悟課文。這一環節通過老師提出的重點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在思考中深入瞭解故事情節,體會角色內心活動。選擇感興趣的一部分分組商討怎樣讀好每一個角色的語氣,在讀中悟,悟後又讀,並結合圖畫,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聯繫生活實際,入情入境來體會。結合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跟着配樂,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理解,讀出發自內心的情。最後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商議扮演文中角色把課文演一演,後在全班展示。通過這些環節設計,已能讓學生把文學透,內化爲自身的才學了。

在“昇華主題”一環節中,第一步的`設計,起到了總結的作用,在學生總結收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出本節課認識的捕蟲能手,進一步引導學生擴充還知道哪些益蟲和益鳥,在此教師也爲學生補充相關資料,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強他們愛護益鳥,保護益蟲的意識。真正做到由情感落實到行動中。第二步爲佈置課下實踐任務。通過向別人請教或查閱資料,繼續尋找一些益蟲和益鳥,並瞭解關於它們的知識,可畫成圖畫或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待以後交流。這樣,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不知不覺產生了對益蟲和益鳥的愛,願意和它們做朋友,保護它們。這一課的教育作用在此更徹底地落實和深化了。第三步講故事的設計,再一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聽的能力,並在聽後說說知道了什麼,認識了哪些益鳥?既檢查了聽的效果,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到此,本課也結束了,整堂課的設計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目標,在豐富的學習形式中練了讀,悟了情,增長了知識,思想受到了教育和薰陶。課內外相結合,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保證了學生始終能以很高的興趣參與學習。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8

發展性評價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局部,它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同學發展和生長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爲主,讓同學在誦讀中體驗,讀中感悟,立足於同學發展,激勵同學主動、自主、發明性的學習。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同學的回答和時反饋信息,嘗試採用評語激勵肯定同學。如在開課時,當同學很認真地聽完故事後,我馬上肯定同學“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同學讀完課文後,也和時給予評價“小朋友很會讀書”,當同學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時,褒揚他“你很會提問題”等等。富有情感的評語,是同學獲取自信的催化劑,使同學如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同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當然,作爲同學,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用“錯了、不對”等語言來否定同學,並期盼其他同學的正確回答。教師應採取在同學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滿腔熱情地去評價同學的努力和進步,善於發現同學身上的閃光點,針對同學的個性進行鼓勵的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體驗到進步,感受到期望。比方在今天的`教學中,當老師說誰願意到臺上來扮演時,有個平時膽子很小的同學想舉手卻又有些猶豫,我果斷地叫他到臺上來扮演,雖然他扮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師和同學都看到了他的進步,爲他打氣加油,我想,這對於小朋友的一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當然,對同學評價的目的不只在於教師發現問題,改進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勵同學積極地發現自身的問題,糾正錯誤。一年級的同學自我認識的能力不強,所以生與聲生評時難免帶有主觀性,認識問題膚淺,教師還應運用多種方法協助同學認識自我。

上了這一課,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次正確地評價同學,都是對某些特殊天賦發展的肯定,課堂教學呼喚發展性評價。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9

1、語文教學讀是貫穿教學始終的。只有書聲朗朗的課堂纔是語文教學的課堂。讀是根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是基於讀的重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讀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字中蘊涵的情感。決不通過說教來讓學生理解。如果學生通過讀不能解決的,我也只是提示,引導。

然後再通過讀去解決問題。整個教學中只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學生不僅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的步入知識的領域,而且讀的品味越來越濃,在讀中學生的感悟能力越來越強,正因爲我在教學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才得以實現。

2、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約束力都較差。作爲一名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除了設計好自己的教學過程,採用好的教學方法,更應採用激勵手段去調控自己的課堂教學。正因爲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喜報的發放,孩子們的積極性得以調動,教學才達到良好的效果。

3、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教師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0

一節課上完後進行了反思,總體感覺學生學得比較紮實,難點和重點都能夠落實,師生互動紮實有效。

1、注重年齡特點,激發興趣,探究解疑。課題的引入我直接用一團棉花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自然的引出課題“棉花姑娘”。並繼續學習了新字“棉”。本課的多媒體課件非常精美,畫面生動,很能吸引學生的目光。通過觀看畫面更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2、抓住重點小節,反覆朗讀,領悟課文。本篇課文較長,但情節生動,特別是對話生動有趣,有利於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閱讀中花費許多時間,採用多種形式如男女生比賽讀,小組比賽讀,分角色朗讀等,進行表情朗讀的訓練,而且多以學生自我感悟朗讀,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本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自身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當學生認爲棉花可以做棉花糖時,由於教師缺乏生活經驗,因此,沒有及時作出正確的反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積累生活常識。

2、在字詞教學的落實上,還缺乏落實一個“寫”的'環節,學生缺乏一個動手記憶的過程,在今後的教學設計時要注意時間的分配。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1

這是一篇低年級的閱讀課。教師針對低年級的學習特點與規律,將閱讀與識字緊密結合,在紮紮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習得方法,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熱愛語文的情感。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先整體識認,再隨文而教,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採用圖畫輔助、字理教學、形象記憶等多種方法,將識字分散到各個教學環節之中,並不斷在具體語境中進行復現,強化鞏固,體現了編者的意圖和學生的學習規律。

在學習閱讀方面,本設計也有多處亮點,諸如通過課文的兩幅插圖,引起學生質疑,產生閱讀期待,培養“帶着問題讀書”的能力;從分角色朗讀到一人讀多種角色,讓學生體驗朗讀的'魅力,激起讀書的興趣:把課文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用另外一種方式重新表達,不但讓學生走進童話的情境,同時也訓練了語言,積累了知識,活躍了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本設計還附了一份5分鐘測試卷,對本課的部分學習內容進行檢測。儘管檢測的內容不能涵蓋學生全部學習的收穫,卻體現了設計者較強的質量意識,體現了讓自己的教學在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同時,也具有較強實效性的良好願望。

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2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普文章,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段講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講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蟲吃掉蚜蟲的經過,第六段講故事的結果。本課採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

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占每節課的三分之二,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節課,我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充分自讀,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在朗讀學文的環節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同桌、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表演,再彙報評議。整節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自學、討論、讀書、評議、表演;動腦想,動手畫,動口讀、問、說,而且這些形式都落到實處,更主要的是有讓學生參與的充分時間,講求參與的效果。

如果在檢測學習效果,我再設計讓學生分段接力讀課文,其他學生點點畫畫作記錄,讀完後,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指正達到糾正讀音,讀通課文的目的,也許效果更好,結課時說說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都非常積極地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