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接受能力,整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課起到它應有的和其它學科無法起到的作用,下面給大家整理了心理健康教的育教學反思(精選10篇),歡迎借鑑!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

現在的生活環境日益複雜,現代文明勢不可擋的改變着人們的一切,孩子們在充分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無限美好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惡化。學生的心理髮展,在任何階段都與環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聯繫。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們的分數上,而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忽視其潛能的開發,忽視全面素質的培養,那麼我們會給孩子脆弱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影響和負擔,這是無法預料的。特別是處於心理髮展重要時期的小學生,由於自主能力尚弱,依賴性較強,因而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易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

目前,我國兒童的心理髮展普遍存在着兩大缺陷:一是創造力低於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爲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因此,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意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應該怎樣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就談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種辦法。

一、在學科教學中注重滲透健康教育

二、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課上是老師,課下交朋友,尊重學生,維護他們的自尊,經常與他們進行思想情感交流。

三、引導學生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的生活快樂而充實,健康而活潑。

四、家長與學校配合

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是促進小學生心理髮展的重要保證。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2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一門新生課程,要上好,要達到較好的效果,使其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教學上的不斷改進外仍需要我們做好以下的努力:

首先,學生觀念要轉變。學生首先要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上心理課時認真對待,全身心投入,該動時動,該說時說,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教師觀念要轉變。上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打破傳統的以老師講、學生聽爲主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1、創設心理情境

因爲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啓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啓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可見在“情境”中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再者,心理課堂可以說是心與心的交匯,是靈魂對靈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瞭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它需要在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中,放下個人的防衛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因此我感覺若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要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來調整和選擇物理空間,以縮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而營造一種適當的心理情境,保證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排列座位時可以不必拘泥於固定座位,可採“前後式”“扇面式”“自由結組式”等有利於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溝通信息、傳達感情的座位形式,甚至不必拘泥於學校範圍內,到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去感悟。

另外,爲了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集於課堂,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例如,我在三年級的《拒絕的藝術——學會說不》的心理課上,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在電腦中下載了一個郭冬臨的小品《有事您說話》將學生們帶入了因爲“不”字說不出口而帶來的煩惱和困惑。這種情境的設置是動態的、幽默的、令人深思的,學生們一下子被吸引了,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師設計的課堂環節中,跟着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地體會到不說“不”的害處,又幫助主人公破譯了重重關口,最後總結出只有學會拒絕的藝術,適當地說“不”,我們纔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強調如何合理適度地拒絕。在無知無覺、不着痕跡之間,達到了活動的目的,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創設了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

2、恰當選擇活動內容

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課,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對於心理教育課內容的選擇,應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要從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最密切的話題,找到他們最渴望得到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活動感興趣,從而使活動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爲出發點,做一些課前的調查,或者根據學生來信選題,都不失爲一種好方法,只有來自學生的問題,學生纔會覺得真實,教學纔會有針對性。這樣既不會無的放失,又可以爲活動提供生動的素材。

同時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教師的眼光也不能侷限於課本和課堂,要放眼社會。當今社會,學生接受信息已不限於課堂、學校和家庭,學生的信息來源十分廣泛,他們課外閱讀的書籍、報刊、雜誌,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參與社會調查,甚至還有少數同學通過互聯網索取資料。所以,一堂好的心理課,應該能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師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資料,加強信息的交流,使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擴大課堂信息量,拓展學生知識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

3、採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活動的形式應該是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因爲年齡限制,中小學學生的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決定了中小學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鬆活潑,例如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心理測試等等。活動過程中,教師只給適當的啓發、引導、示範,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自強、自立、自信,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何種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動中,教師都要遵循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使學生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得多。

4、課堂評價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強調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而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激活學生的心理歷程,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要重視教師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及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教師要注意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的講話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思想,教師都應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作爲教師,應傾情地參與活動,充分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認真地傾聽學生,耐心地啓發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在這其中,教師的課堂評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着活動的每一步進行。要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自我體驗,獲得情感的觸動,願意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心理確實獲得改善和提高,教師富有智慧和啓發的課堂評價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兄弟學校的動態,吸取先進地區的經驗,力求把課上得更好。

總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心理需求爲出發點,在活動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識,減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對心理的影響,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3

我們的學生處在身心發育的時期,心理素質不穩定,情緒變化多,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出自獨生子女的家庭,平時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學後只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面對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獨處現象的普遍存在,培養小學生如何健康獨處非常關鍵的。

本節《當我獨自一個時》的心理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活動課,爲學生的獨處經歷創設交流平臺,努力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獨處能力。鼓勵學生體驗獨處多樣性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獨處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初步的獨處能力,通過輔導活動,使學生樹立“自護、自立、自律、自強”的意識。

活動課開始,我通過創設情境,體驗獨處情緒,進行一個軟熱身,情境體驗,再漫話導入,揭示課題,因爲我到這裏是借班上課,所以對學生的獨處心理設置一份問卷調查,從中暴露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這節活動課的重點。學生有了一定的獨處能力,但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通過貼切深切學生實際的一段錄相,運用心理換位的形式,討論交流,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自助互助共同分享獨處的要領和方法。重點解決後,就是這節課的難點了。在初步學生四要領後,我設計了圖片辨析這一環節運用法。通過學生的自己討論交流,進行內在小結,從而讓孩子們知道獨處的重要性。我們的生活千變萬化,每一個人都會有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都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危險等應急的事情,通過一段四川地震視頻,進行提升,讓學生們知道獨處不僅需要膽量,更要我們的智慧。

當然,由於我是初次嘗試這一學科的教學,所以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同行們多多指教,謝謝!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4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一直在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對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1、課堂導入最重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給學生創造了很多的發揮空間。每一堂心理健康課之前,我都會安排一名學生完成一次自我介紹。

2、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對於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動對於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溝通》一課,原來我的活動設計中,要求學生每個人背上夾一張紙到處找同學,配合完成。後來考慮到學生的調控情緒能力較差,極容易形成混亂。於是,我把遊戲環節進行了重新設計,換教室活動爲座位傳紙,有效的避免了混亂,從而也達到了說明道理,活躍氣氛的目的。

3、堅守課堂紀律,顧此顧彼

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但不能沒有原則和標準,它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爲基礎。就我所教的高一學生來說,他們自律性不強,還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主動遵守紀律和規則。課堂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忽視傾聽”:要麼發言過於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說話,不傾聽別人的心聲;要麼封同閉自己,嘲笑講出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好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溫馨的氣氛,很快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來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原本精心設計的課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教育學生保持紀律、遵守規則、尊重別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創設輕鬆、愉悅氛圍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4、適當的自我開放

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時學生甚至會主動要求:“老師,你呢?你以前是怎麼樣的?給我們說說啊!”不過作爲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否則,將會導致角色混亂,得不償失。

5、拓展延伸課堂,“裏應外合”

(1)樹形象。在學生眼裏,“心理教師”的角色陌生而新鮮。學生對這一角色的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並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狀態和個性魅力,以及專業修養顯得非常重要。

學生現階段的學習以“模仿”爲主,需要學習榜樣,如果告訴學生“要合理的調節情緒”,自己卻動不動就發脾氣,學生就會想:“老師自己也做不到,那我們學了又有什麼用呢?”因此,課堂內外,我都盡力表現得開朗、愉悅,給學生以理解和尊重。

(2)“心語錄”。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心語錄”,用它來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也作爲師生情感交流的平臺。我要求學生每人都交本,但沒有困惑可以什麼也不寫,這樣有效的保護了交作業的同學。“心語錄”上,他們把學習中、生活中、師生交往中不愉快的經歷告訴我,我都會及時回覆,並寫上激勵的話語,這都拉近了我與學生的之間的距離。時而他們也會把收集的名人名言、精美文章上交上來,讓我也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它隨時與我交流自己內心的想法,把壓抑在內心深處的鬱悶情緒宣泄出來。有位學生用長達兩千多字的篇幅向我傾訴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長經歷,來回的文字交流中,他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我也在不斷地審視自己,不斷地成長。“心語錄”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延伸,爲師生交流、心理輔導提供了一種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不成熟,仍存在許多的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我會再繼續努力!也希望老師和前輩們多多給我幫助。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5

理健康活動課是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載體,是中小學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的一種有益補充。那麼心理活動課究竟應該怎麼上?怎樣纔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動課?這是我每一節課都在思考的問題。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啓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影響他們心理,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啓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教育是一種以體驗式學習爲主的教育。

心理活動課可以運用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如遊戲、情境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心理測試等等。但我在活動的選取上根據主題的需要,選用了以下教學方式:

一、故事導入,引心情:

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一個《草船借箭》的故事,讓學生在他們熟悉的故事情節中瞭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見他人比自己強,心理就不舒服,甚至產生強烈的憎恨,總想排除別人超越的地位,破壞別人超越的狀態。”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現象,變抽象爲形象。

二、情境劇中,見情境。

情境劇與現實相結合,使學生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

情境劇表演是學生喜歡的形式,特別是心理健康課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適合學生表演。而每一個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學生在愉悅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在本課中通過情境劇表演,總結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寬宏大量,善於幫助別人;心胸寬廣,熱情讚揚別人的長處等。使學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世上很多的事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想法,可以說是一種快樂的選擇。

三、引導反思,改錯誤。

心理健康課對於教師來說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講是傾訴是交流。它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說心理話、宣泄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感知、體驗、明理之後,我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過去的行爲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尋求新知,使問題得到初步的解決。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糾正舊我,尋找新我。

四、精心設計,淨心靈。

精彩的結束不僅僅是全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無限期望與啓迪,所以本課我在結束時設計了《美麗的心願》這一環節,讓學生許下一個心願,讓孩子們在舒緩的音樂裏淨化心靈,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應該怎麼來做,相信在課件背景小女孩子的祈禱中,在柔和的樂曲裏,孩子們一樣許着美麗的心願,並且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從而達到心理健康課淨化心靈目的。

五、課堂結構,巧安排

對於小學高段的孩子來說,嫉妒心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孩子們感受到的,不一定可以說得出來,我在課堂教學中卻有些過急,或者情緒不夠飽滿,沒有帶動課堂氣氛,孩子們處於很茫然的狀態,或者是因爲這種課堂結構設計對孩子們來說過於複雜,他們所能感受到的身邊的嫉妒太有限,至使學生的發言不夠勇躍,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努力避免的。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個嶄新的、又極被孩子們所需要的學科,因此覺得肩頭的責任,所以每一次課後,我都會努力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永遠做一個優秀的、進步的、努力的心理健康課教師,成爲我——美麗的心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6

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無缺陷或者重大疾病,心裏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也非常關鍵,生活中往往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爲發生者的心裏出現了問題。一些來自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壓力,還有人際關係的羈絆,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心裏健康,心裏不健康做起事來真的很容易出錯,甚至犯重大過錯。

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會有一些心裏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數沒有被解決過都是自己解決或者發泄掉了,但是對於現階段的頂崗實習老師和學生,他們的心裏健康問題真的很嚴重,也沒有解決的途徑,xx是一個完善的大學,有能正常進行的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學生可以通過預約接受心裏輔導,即使現在定崗實習的老師們,xx也會關心我們的心裏健康問題會不定時的發一些問卷調查的,即使反饋實習生的心裏問題,但是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很多學生做的錯事,一大部分是因爲學生心裏出現的問題導致的,而老師批評和教導的過程中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是單純的認爲是學生這個年齡段犯錯誤比較多而已,或者說是不懂事。這個實習學校的五樓是有一個心裏諮詢室的,但是來這裏已經一個月多了,並沒有看到他打開過,相信那只是個擺設,如果學校都不重視學生心裏健康問題,不去解決,哪怕纔是初中生。難道等着把他們送到社會上去再去關注解決心裏健康問題嗎?那個時候人犯的錯誤就很多了。我希望能在孩子十多歲已經懂事的年齡關注並且告訴他們人心裏健康這個問題的存在,並且出現問題去解決掉。

即使在頂崗實習的我們,既是老師也是學生,也會有一些心裏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對以後做事也是不好的,實習已經過半,大多數學生基本已經適應實習生活的,接近兩個月的時間相信也不是順風順水的吧,實習生,本來沒有什麼‘能力’和經驗,人事處理也不太好,每個人的性格差異也有很多。心裏出現很多問題,或者是感覺到煩惱,心煩,心累。說實話我最近就有一些心累的感覺,實習的第一個月,我感覺我是屬於這個地方的,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我覺得我不屬於這裏了,人事關係太複雜,很多道理他們哪裏行的同,可是我就不理解。可能我比較偏執。不知道其他的實習老師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不光是在實習期間,我希望我的學生身體好,學習成績好,也希望他們的心裏健康沒有問題。即使我不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也是。

還有大概兩個月的實習生活,我會繼續努力,把自己最好的狀態調整出來,認真負責的教我的學生們,以飽滿的熱情去工作的,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接下來的時光不要辜負自己的期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

心理教育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語言等等都與一般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

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以整合,靈活運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課體現其科學性。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源於實踐,用於實踐,經過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我逐漸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一、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

面對從未正式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從情緒感染到情緒昇華,從“肢體語言”到“從衆”,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後要涉及的內容。

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並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爲以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三、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

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聆聽同齡人的“故事”。

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

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自我開放: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

不過作爲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泄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

這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當然,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要真正做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需要更多、更強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8

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覺得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

比如,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爲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再如,由於家庭的殘缺,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

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爲重要。

首先,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我們學校也建立了心理諮詢室,配備專職的心理諮詢師,就應該做到實處。

使學生通過諮詢、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據瞭解,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壓力重造成考試的自卑、抑鬱、狂躁、恐懼等情緒情感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無法自制的不良行爲問題,青春期困惑的問題等。

我們的學生很多是需要幫助的,除了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外,學校還應該定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另外,我認爲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個別專職教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全體教師廣泛參與。

教師要本着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調整。

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學生喜歡你的課,學習有了興趣,那麼學習成績就能提高;與老師關係親密了,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人際交往能力,這將有利於完善學生情緒狀態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展。

教師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給予及時的疏導。

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際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養等都需要發揮家庭教育功能。

家長還應鼓勵孩子多交友,在擇友上加以指導,培養社交技巧,過多指責、約束孩子反而會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孩子,加強交流,共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9

一、教學設計思路

心理學認爲,自我是指對自己存在的察覺,即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

本課的活動對象爲初中七年級學生。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這一心理活動最活躍、最激烈的時期。他們的同一性正處在混亂與和諧的邊緣,時常會有一些激烈的衝突表現,比如一會兒自高自大,一會兒又自暴自棄。因此,讓他們能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在認知上使學生進一步認清自我,不管優點還是缺點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情感上培養學生對自我的積極情感,對自己充滿信心;在行爲上使學生能夠通過自我反省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評價瞭解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爲了達到以上活動目標,本課主要採用小組討論、感悟分享、體驗練習等活動形式。

圍繞內容和目標,教師設計了三個螺旋上升的活動環節——學生通過找出“我的葉子”,初步學會悅納自我;通過寫出“我的詞語”,全面地認識自我,充分地悅納自我;通過製作”我的優勢名片”,懂得要發揮優勢,去展示自己獨特的價值。在板書設計上,除了“習得性無助”和“上升式螺旋”這兩個心理學術語是教師提出,其他內容均爲學生作品和學生的話。

二、教學片段實錄

活動一:我的葉子

(課前請學生找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通過欣賞繪本《落葉跳舞》導入,請學生相互描述葉子,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氛輕鬆、活躍。然後請學生六人一組,將葉子放在一起,找出自己的葉子。學生興趣盎然,從組長的桌子上快速地找到了自己的葉子。之後是感悟分享環節,實錄如下:)

師:你是怎樣找到你的葉子的?能說說你的感想嗎?

生1:我的葉子是我們組裏最大的一片。

生2:與別人的葉子相比,我的葉子顏色很特別。它的顏色是紫色的。

生3:我的葉子是中間開叉的,它的形狀和別人的葉子很不一樣。

師:說得真好!一位哲學家也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那樣獨特,那樣寶貴。在茫茫葉海中,它以獨特的氣質贏得了你的芳心,只因爲它就是它,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片葉子。那麼我們人呢?我們能在教室裏找到兩個性格或者長相一模一樣的人嗎?通過感受手中這片獨特的葉子,聯想到我們自己,你又有什麼感悟?

生4: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生5: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生6:我現在覺得我自己是與衆不同的,我更加喜歡這個獨特的我了。

師:謝謝你們與大家分享你們的感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衆不同的,都有着我們自己獨特的價值,不會因爲我們的某一優點而比別人更高貴,也不會因爲我們的某一處不足或某一次失敗,就失去價值。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愉悅地接納自己——“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學生齊聲朗讀“這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

【思考與分析】課前請學生欣賞繪本《落葉跳舞》,配以輕音樂,爲學生營造了輕鬆、靈動的心理氛圍。描述並找出葉子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每一片葉子都是獨特的,教師給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點評,強調每一片葉子都很獨特,爲他們創造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情境。感悟分享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葉子的獨特聯想到人的獨一無二,教師讓學生充分地分享他們自己的感悟,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悅納自我,積極、自覺地進行心理建構。

活動二:我的詞語

(練習一,請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寫出描述自己的詞語,並數一數個數。練習二,請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分別用紅筆和黑筆圈出表示優點和缺點的詞,最後數出優缺點的個數。下面是小組活動環節,實錄如下:)

師:經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接下來就讓我們來進行小組討論吧。在六人小組中,請組長組織大家輪流念出練習一中的詞語。每個成員發言後,小組其他成員補充自己對發言者的認識。小組活動現在開始。

(學生進行熱烈的小組討論,教師在教室裏進行巡視,參與各小組的討論,肯定各同學的發言。)

師:經過剛纔的小組討論,我相信大家一定對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下面我們就來比比看,哪個小組的收穫最大。請組長來彙報你們小組討論的成果。

(教師先後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個小組的“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請兩位組長進行彙報。)

第二小組組長:我們組的任紅麗同學在小組討論後詞語變多了,從6個變成了14個,他對自己的瞭解更全面了。

師:任紅麗同學,你能說說同學們都給你補充了哪些詞語嗎?

任紅麗:他們說我虛心、無私、樂觀、機智幽默、愛動腦筋、足智多謀、朝氣蓬勃、初生牛犢不怕虎。

師:機智幽默這一特點是誰給你補充的?

(任紅麗指該組一位同學)

師:你能告訴大家,他平時哪些行爲體現了他的機智幽默嗎?

小組成員:他平時總是笑嘻嘻的。

師:哦,原來你喜歡笑,還能讓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

(第五小組成果展示,略。)

【思考與分析】小組討論是本節課最重要的學生活動之一,教師給予了充裕的時間;組織學生以六人爲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並在課前定出每組組長,每組發一張“小組討論成果彙報表”,以廣泛地展示了小組成員的進步。教師始終及時地發現有困難的同學,並給他們充分的關注和鼓勵,幫助他們更好地悅納自我,重拾自信。

三、教學反思

(一)以學生爲中心

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的社會,人的心理空間也日趨複雜,教師無法爲學生設定不變的準則,因而要設法使學生從單純接納轉變爲自主選擇。本節課我沒有從外在的目標出發來設置活動,而是從主體自身的需要、興趣、動機出發來組織和開展課程,學生作爲心理意義的主動構建者,主體自身始終處於活動的中心位置,活動的結果,如小組討論後新認識到的特點、自己製作的優勢名片等,都是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心理的成長。本課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在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中實現的,是學生能動性的活動過程。上課時,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心理髮展以及學生的心理在何種程度上得到發展,最終依賴於主體自身的心理建構。這一切都說明“自主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精髓。

(二)以情境爲中介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這一心理髮展的目標是無法通過直接傳授知識達到的,而需要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情境。因此我設計了“我的葉子”、“我的詞語”、“我的名片”這三個與自我認識緊密相關的環節。這些情境的設計把他們帶入“可思可感”的境界,直指自身的心理世界,進而自主地建構自己的心理結構,生成自己的價值理念。比如,欣賞繪本《落葉跳舞》、描述自己喜歡的一片葉子,這些真切的情境氛圍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易於感受、易於激發的心理空間,使置身於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到感染和薰陶,並激發其探究的心向。通過這節課的實踐,我認識到,學習總是在實際情境中進行的,不同活動情境對心理的作用及引起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組織首先應該是情境的組織。情境的設計既是課程開展的前奏,也是維繫課程的保障。

(三)以活動爲載體

心理學研究和生活實踐表明,人的心理品質是在活動中展示也是在活動中發展的。通過活動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最爲真實,也最爲自然。課前,我精心設計了自主性活動,但我發現,教師可以進行活動的設計和導向,卻無法主宰活動的進程,更不能剝奪學生交流和選擇的機會,因爲這節課中學生分享感悟、展示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優勢名片時的話語和作品纔是最讓人感動的。本課中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是通過教師的視頻展示、自我示範、激發感悟等教育引導,使主體自身在活動中自主定向、自主選擇、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過程。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人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是難以通過直接的“教”的方式來進行的。“教”只是提供外圍的情境、提供有助於心理髮展的心理空間、提供有助於學生自主選擇的物質與精神條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一種學生自我教育的課程,這種自主性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來實現的。

(四)探索與提高

這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我在參加積極心理學的培訓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諸教學實踐的一次嘗試,獲得了鼓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有時只滿足於表面的回答,追求形式上的熱烈,而對學生內心世界更深層次的關注不夠。以後上課要在細節敘事中更多地展開,追問更深入,關注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更具內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不是靠一堂課所能達到的。如何讓積極心理學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反思10

心理健康課不同於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與一般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對於我來說純粹是邊學邊上,經過摸索、思考、調整,想了些心理健康課的一些方法:

一、關注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爲了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上課鈴一響,我都會安排3分鐘左右的熱身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可以帶領學生們做一個遊戲,可以講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說一部喜歡的電影等等。在這個活動中,可以說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既使課堂輕鬆愉快,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關注學生體驗和分享

對於學生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啓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我經常設計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比如說: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身邊發生的一個情景:下課了,XX着急去廁所,不小心把另外一名同學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接下來先讓同學們討論: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情況,然後再分組進行角色表演。同學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說出會發生兩種情況。表演前,我要求臺下的同學邊看邊思考:你喜歡哪組同學的看法?爲什麼?學生表演的聲情並茂。一種情況是:XX能主動說對不起,並把地上的文具盒撿起來,兩人沒發生任何衝突反而成了好朋友;另一種情況是:XX把文具盒碰到地上後,像什麼事情沒發生一樣,被碰落文具盒的同學急了,大聲讓XX把文具盒撿起來,XX不但不撿,反而說活該,就是不撿,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起來,險些“大打出手”。表演結束後,同學們一致認爲:文明禮貌的語言,會化干戈爲玉帛,反之無理、衝動,不肯包容別人的行爲會使衝突升級。相信通過這樣的體驗,今後遇到類似事情,這幾位同學肯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臺下的同學雖然沒去表演,但他們通過觀看,分享了表演者的體驗。可以說,類似這樣的角色扮演、體驗情感的活動方式,促進了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三、關注課堂紀律,顧此顧彼

心理健康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但不能沒有原則和標準,它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爲基礎。就我所教的某些學生來說,他們自律性不強,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遵守課堂紀律和遊戲規則。課堂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忽視傾聽”:要麼發言過於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說話,不傾聽別人的發言;要麼封閉自己,甚至嘲笑講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好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溫馨的氣氛,很快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留下來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原本精心設計的課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教育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遵守規則、尊重別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創設輕鬆、愉悅氛圍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課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存在着很多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會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