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年月日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年月日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月日教學反思(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年月日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年月日教學反思1

  1、數學內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12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裏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着藉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着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麼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後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

  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年月日》教學反思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曆,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着在師生共同的遊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師再用課件上的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3、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空

《年月日》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纔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於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後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深化新知,導致有些學生吃而不消,這就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以後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教學反思2

課上完後,自己的第一感覺就是整節課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學環節沒有脫軌。但是明顯覺得學生上課的氛圍沒有調動起來。

  總結如下:

學生已經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新知的生活基礎。爲了讓學生充分作好學習的準備,利於提前感知年、月、日,爲上課作好鋪墊,我課前先讓學生蒐集近幾年的年曆卡。教學重點、難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分清每個月各有多少天,瞭解平年與閏年的知識。

課堂教學中根據問題以小組爲單位觀察他們手中的年曆。找一找:一年有幾個月?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還有特殊的天數嗎?學生邊觀察日曆邊與小組成員討論。這一過程中,我又有新的發現:

(1)有一部分學生邊看邊把自己所看到的月份天數記錄下來;

(2)還有些些學生當時就問:老師能用筆記下來嗎?課後王主任也對我說:如果能製作一個表格,讓學生填一填效果就更好了。想想:課堂上我應該儘量給予學生操作的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嘗試探究的能力。

因爲年、月、日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書上的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入,而我在引入時並沒有體現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如果讓學生能夠聯繫生活找出更多的事例:爸爸、媽媽幾號發工資,你記得他們的生日嗎?等等課堂氣氛會更活躍。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有了這節課的反思,我想: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把不足之處彌補,再重新審視教學設計把這節課堂上的更出彩!

  年月日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相關的知識,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之上,通過網絡平臺交流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爲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讓學生觀察年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年曆中發現各月的天數。從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閏年。然後,結合兒歌和拳頭等遊戲的方式記憶大月和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並且發現七月、八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學習平年、閏年時,通過平閏年的排列順序,找出4年一閏的規律,並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了2012年和1996年是什麼平年還是閏年的問題。再要求1935年是什麼年?當學生感覺運用剛纔的規律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時,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年份與4有什麼關係。學生得出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不能則是平年。學生嘗試計算不同的公曆年份,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這時展示萬年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圖,這是爲什麼呢?再次讓學生猜想。從而引出當公曆年份是整百的時候,能被400整除就是閏年,反之,則是平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引入主題臺圖,說說自己的生日,即爲學生創設了寬鬆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我巧妙引用“過生日”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製造認知衝突,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讓學生進入了自主探究的積極狀態。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作用,生動地爲學生展示年、月、日的形成和拳頭記憶法等內容。

1、在教學日的形成時,說明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一日。

2、在教學月的形成時,說明月球繞着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爲一月。

3、在教學年的形成時,說明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大約時間是365天,也就是一年。

通過媒體演示,學生能更生動形象地理解這些知識,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我還爲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的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觀察結果,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充分的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整理知識,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了認知體系的構建,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觀察、對比、概括的能力,還充分的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嚐到自主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在教學中,我既讓學生自己尋找熟記大小月的方法,又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本中熟記大小月的方法;既爲學生提供了思維發散的空間,又爲學生提供了統一認識的依據;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精神。計算全年天數、展現不同的計算方法,()不僅避免了機械的記憶,而且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方法的優化。

運用所學知識,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學生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首尾照應,讓學生感悟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

  年月日教學反思5

《年月日》這課是人教版課程標準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的時間單位之後,學生對年月日的知識也有生活經驗。在杭州參加“千人萬課”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時,全國名師劉德武上了這樣一堂課。聽了這課,我感觸很多,於是我想嘗試着學習劉老師這樣,上了這一節《年月日》。

教學這課時,我採用了課前讓學生先自己學習例題,課堂上提出問題,這樣先學後教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對於“年月日”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並不陌生,因此,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學。課堂上,我先教學生怎樣提出問題,把已懂的知識提出問題。如:1年=12月,可以提問“1年=()個月?”,也可以提問“12個月=()年?”接着,同桌相互提問考對方。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非常積極主動,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每個同學覺得考別人,很有成功感,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後,四人小組學習,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的環節很有必要,孩子們也提出了很多好問題。如:爲什麼要分大月和小月?爲什麼每4年有一個閏年,3個平年呢?直到下課,老師沒有給出問題的答案,只是告訴了尋找答案的方法。

當我上完這節課,我們組的老師也很震撼。雖然老師在課堂上沒怎麼講授,但學習效果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學得主動。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有些出乎意料。從這節課的教學來說,老師沒有知識的講解,只教給學生怎樣提問,學生有所思考後才能提出問題,學習必須主動,才能提出問題,才能提出很有價值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沒有老師枯燥的反覆講解,面對這麼多的知識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提出問題,想方設法地考同桌,孩子們很有成功感和幸福感,他們也喜歡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對我個人來說,通過去模仿名師上這樣一節課,讓我明白:名師的這一堂課,主要是傳遞一種思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要考慮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老師有時候並不需要太多講解,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這種思想方法乃至終身學習都有一定作用;讓孩子們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這樣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

  年月日教學反思6

通過教學《年月日》,讓我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本節課是以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爲基本理念。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住個月分的天數,重點是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是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課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較爲抽象,很不容易理解。

上課的前一天,我讓學生先預習課本76--79頁,並完成以下的問題:1.一年有幾個月?2.哪幾個月是31天?3.哪幾個月是30天?4.二月份有多少天?5.一年有多少天?6.和家長一起查資料怎樣判斷平年和閏年?上課伊始我就先檢查預習情況,學生個個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生怕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就連平時數學學習成績特別差的張來同學都迫不及待地大聲說,他還知道植樹節、婦女節、兒童節、勞動節、北京申奧成功、國慶節、教師節的具體時間。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張同學竟然會用拳頭記憶的方法來區分大月小月。在他們通過預習已經掌握的基礎上我再詳細講解,這樣他們就能更容易理解掌握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看見他們學得高興,知識掌握的也很牢固,我好開心呀!下課後,還有學生不禁感嘆:年月日裏竟然還藏着這麼多有關數學的知識。回想以前在教學《年月日》這一課時,我沒有事先佈置學生回家預習,而是上課伊始就先出示一張年曆卡讓學生觀察,找出年曆卡中每個月的天數,從而得出大月和小月的月份。並直接告訴學生怎樣去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這節課學生學得很被動,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通過練習反饋,才知道這節課學生學得似懂非懂,掌握得很不牢固,我教得也很費力,所以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

《年月日》這一課讓我覺得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學會預習的習慣,這樣有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每位學生在學習數學上變被動爲主動,變學會爲會學,這樣就從而提高了我們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年月日教學反思7

年月日是小學三年級的內容,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並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是發現並掌握判斷平閏年的方法。我注意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組織學生學習內容,安排教學環節,並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知道整個學習過程。

《教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師作爲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注重導入環節的設計。我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年、月、日。輕鬆自然,並緊接着感受年月日時較長的時間單位。

2、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思考“你們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識?”這樣的安排能夠幫助我們分析、研究學生的現狀,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把知識蘊含於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慾望。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平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放手讓學生去發現、探索,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節課裏,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尋找、選擇的(如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規律是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探索出來的(如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在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了知識,而且是在交流、討論和探索的過程中增長了智慧,培養了數學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注重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利用多媒體演示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行規律,把學生帶進一個奇妙的世界,學生興趣濃。讓學生考考老師,讓學生髮現老師怎麼能那麼快就判斷出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告訴學生老師有個祕密武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當然還存在很多不足。

1、對於一些知識還缺乏整合性,如在教學大月、小月的地方的表格,可以多一些年份一直排列下來,這樣既能更好的發現大月和小月,還能很直觀的發現2月中藏着的四年一閏的規律,也就不需要學生的第二個填寫二月天數的活動了,既能節約時間,簡約化,又能把知識整合。

2、對於生成性資源利用不夠,有時候學生回答不到教師所提問題上時,我總會想着讓學生繞着自己的目標走,我想我需要在這裏多花心思。

3、應該努力讓自己的思路清晰,努力達到教學重點,並突破難點。

總之,一節課下來,我發現了經驗的重要性,我想只有在不斷地教學中才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瞭解教材,瞭解學生。

  年月日教學反思8

“2月份爲什麼只有28天,有時候又有29天”“爲什麼在判斷是否是閏年時不是所有的年份都除以4”,這是學生拋給我的問題。我當時心咯噔一下,在課前我沒有預料到學生會問這種問題,在我的學生生涯裏,也沒有出現過這種問題。2月份與其它月份不一樣、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不一樣,我感覺就是理所當然的,自然規律嘛。今天被學生問到了這個問題,我一時還真答不上來。

課後上網查了有關這些的資料,我慶幸,我沒有告訴他們從很久以前就這樣的,而是說課後我們來研究。出現這種現象真有它的典故,真想馬上和學生的問答,也許是課前老師預設好的,一節課下來多流利,多完美,自己也覺得這節課上得多好。記得有位老師和我講過,一節課會因爲有遺憾而更有價值。我們的反思我們的思考多數來自於自己課堂的遺憾。今天學生問的問題在我的意料之外,可是我要感謝這位學生,他教會我在備課時要多問爲什麼,知識點不是生來就有的,它也有它的來歷,數學史還是有必要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不僅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數學課堂上也豐富了學生的文學修養。但前提我們老師要準備“一大桶水”,甚至更多。

  年月日教學反思9

這節課的內容來自學生自身生活和現實生活,課程的實施大量地依賴教材、校園以外的資源,學生學習的途徑、方法不一。這節課中學生課前爲查找、收集年、月、日的資料,有的去圖書館查,有的網上查,有的向人請教……突破了數學教學的封閉狀態,擴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將課內與課外很好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置身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

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爲基礎,採用個人或小組合作方式來進行。在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無論是研究問題的提出,信息的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都需要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因爲”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年、月、日的資料,分析、處理信息,從而透過現象去分析本質去發現規律,在方法上、過程上與科學研究很相似,連情感體驗也很相似。遇到障礙時的苦思冥想,有了進展時的喜悅,結論概括的逐步完整性,都很像科學家有過的經歷。這爲孩子們以後的學習與科學研究邁出了可喜一步。

課前的資料調查爲學生課中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我欣喜地發現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能樂此不疲去發現,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啓發,共同發展。學生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到的不僅是年、月、日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對學生來說,年、月、日的知識是有限的,但從獲得年、月、日知識的方法中受到的啓發確是無窮的。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鉅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今後,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鑽,下大功夫,在新課程的改革的帶動下,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努力成爲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師。

  年月日教學反思10

今天,我學習了《年月日》,本節課重點讓學生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年當中有幾個月是大月,幾個月是小月?瞭解平年和閏年,設計這節課時藉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有以下幾點做法:

1、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着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學平年、閏年時,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有了自己的發現時,再全班交流,總結出判斷的規律。

3、本課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中儘量優化了以“生活”爲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爲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本課的不足:

堂上還是沒能大膽放手,把發言權還給學生: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學生機會先發言,教師不該代替學生來說。

今後,我還要在教材、學法的研究上深鑽,下功夫,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