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成語捨本逐末的意思

成語捨本逐末的意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古以農耕爲本,工商爲末。謂捨棄農耕,從事工商。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

成語捨本逐末的意思

  知識拓展: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釋】: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自】:《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典故:

戰國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有一天,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後。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更沒見過趙威後。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後是以爲很賢德的往後,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他想,我作爲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後問安,趙威後一定會很高興。她一高興,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因此,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

這個使者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

邯鄲,在齊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麗的:那雕樑畫棟的梳妝樓,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熱鬧非凡的市橋,那巍峨秀麗的叢臺……他聽人說過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沒有見過。因此,一路上盤算着,等辦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鄲,飽飽眼福。

到了邯鄲,他直奔趙王城,去問候趙威後。

趙威後果然不負賢名。當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趙威後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嚴正氣,滿臉的慈祥。

以禮拜見之後,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後。但不知怎的,那趙威後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後又問:“黎民百姓好嗎?”,“好。”齊王使者答。

趙威後再問:“齊王也很好嗎?”,“也很好。”齊王使者答。

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麼,便直接問出來:“尊敬的威後,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專程向您來問安。照說,您若回問的話,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您怎麼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趙威後笑着說:“話可不能這麼說。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後問候你們大王,自有我的道理。”,齊王使者納悶地問:“什麼道理?”,趙威後說道:“你想想看,假如沒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麼活下去呢?假如沒有黎民百姓,又哪裏有大王呢?所以說,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不這樣問,便是捨本逐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這……”齊王的使者啞口無言了。

召見一結束,齊王的使者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便直接回齊國去了。

在歸國的路上,齊王的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雖說那趙威後什麼禮品也沒有賜給他,可他並不認爲是空手而歸。他覺得,趙威後的那有關“捨本逐末”的幾句問候,比什麼禮品都貴重。

  成語造句:

1、錯誤原因是捨本逐末,不知設計質量、過程質量與系統質量纔是從事改進的正路。

2、看到多少事業有成的俊傑英年早逝,無不令人扼腕嘆息:難捨本逐末的做法留給了太多太多的教訓!

3、勿抓影子而失去實質;不要捨本逐末。

4、如果我們不充實內容,只在包裝上下功夫,就顯得捨本逐末了。

5、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勸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捨本逐末。

6、現代的父母多半犯了捨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課業成績,卻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養。

7、他們每次開會都捨本逐末,不探討最根本的問題,只在末節上大做文章。

8、也有可能整個行動會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9、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虛擬的網絡遊戲中流連忘返,捨本逐末,那麼成功會垂青於你嗎?

10、一方面,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以考試爲導向,教師缺乏有效組織課堂活動的能力,課堂活動呆板單一,過分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盲目照搬國外的教學活動方式,捨本逐末,爲交際而交際,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