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蘇教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蘇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一、積累運用(其中1--6題選擇題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0分)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蘇教版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肇慶(zhào) 拮据(jū) 涸轍(hé) 探驪得珠(lí)

B.綺麗(qǐ) 陰晦(huì) 棧橋(zhàn) 言簡意賅(hài)

C.跌宕(dàng) 精髓(suǐ) 襤褸(lǔ) 玲瓏剔透(tī)

D.古剎(shà) 漣漪(yī) 惘然(wǎng) 皺纈(xié)

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因爲我們長大了,所以目光變得更深沉些,心地也變得更寬廣些。

B.做事前,要仔細想想爲什麼做這件事,怎樣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C.書房佈置得簡樸文雅,右面牆上掛着一副對聯,寫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D.一個人只有被他人充分理解、信任之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半個月過去了,風平浪靜,然而老趙心裏的愁悶卻與日俱增了。

B.應試教育的結果是隻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至於學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爲然。

C.智慧必須以學問做基礎,才靠得住。無學問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滅的。

D.有人要賣馬,牽駿馬在集市站了三個早晨,仍然無人問津。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在節約型社會裏,人們有效利用資源進一步增強。

B、這篇小說完美地塑造了一個普通船長的光輝事蹟。

C、大家去郊遊時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發生意外事故。

D、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日前表示,重視外語學習、忽視中文教育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已經逐漸顯現出來。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寫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中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冷酷自私、唯利是圖的形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B.《陳涉世家》選自《史記》,作者司馬遷,是西漢時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記敘了陳勝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後的浩大聲勢。

C.《駱駝祥子》的主人公老實、健壯、堅忍,同時他又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儘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慘遭遇,但他始終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奮鬥經歷和人生結局正詮釋了“好人自有好報”的道理。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周代詩歌305篇,《蒹葭》和《關雎》這兩首詩均出自《詩經》,詩中歌頌了純潔的愛情。

6.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時間也真是不可捉摸: ,諸如此類,都顯示時間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曆,飄落的秋葉,老人的白髮,美女眼角的魚尾紋

②然而,時間卻又無處不在,無往而不在

③隨手掇拾幾個生活細節

④無形無影,無聲無息,無光無色

A.④③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7、閱讀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寫在文下方格內。(4分)

一生的時光,該會有多少溫馨的回憶?那些雖然是一縱即shì( )卻潮潤我眼móu( )的份份感念,那些縱然久遠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會在心中漸漸沉diàn( )成一份最凝重、最juàn永( )的溫馨,任歲月侵蝕,心境變遷,永不會漠視,永遠地珍惜。

8、默寫 (每空1分,共8分)

①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 《相見歡》)

② ,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王之渙《涼州詞》)

③ ,單于夜遁逃 。( 盧綸《塞下曲》)

④關關雎鳩 , 在河之洲。 , 。 (《詩經 關雎》)

⑤ 蒹葭蒼蒼, 。所謂伊人, 。 (《詩經 蒹葭》)

⑥ 衣帶漸寬終不悔, 。 ( 柳永《鳳棲梧》)

9.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8分)

爲了更好地瞭解氣象物候知識,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作爲活動的參與者之一,你也樂在其中。

【活動一:創意設計】請你爲這次活動擬一個有創意的名稱: (2分)

【活動二:蒐集資料】某同學蒐集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首詩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的規律,請你幫他分析一下。

第一, ;第二, (2分)

【活動三:專題探究】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小明發現,在古詩文中有許多關於“雁”和“燕”的詩句,並且摘錄了下來。請你幫小明解讀出“雁”和“燕”在古詩文中各自的文化內涵。(4分)

塞下秋來風景異,雁去衡陽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爲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10、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當前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一個目標。綜合下面資料,從中得出什麼結論?用簡潔的話加以表述。(4分)

材料一:有人人爲: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代技術,從數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爲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總之,知識是形成創新的素材。

材料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這些偉大的人物,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非凡的靈感,他們的非凡的靈感產生的途徑是:關注極其普通的、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們反覆思考、推敲,不斷充實。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禱的時候,教堂頂上懸掛下來的一盞的油燈的掛燈鏈條不斷晃動的嘀嗒聲驚擾了他,引起了他的一連串思考,他覺得鏈條的節奏似乎是有規律的。他立刻回家進行了反覆的實驗,最後發現了自然的節奏的規律。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詩歌賞析。(5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1.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名句,簡析這兩句詩好在哪裏。(2分)

12、你認爲晏殊《浣溪沙》中表現的愁和李煜《相見歡》中表現的愁有何不同?(3分)

三.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完成13-15題(12分)

(甲)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西湖最盛,爲春爲月。一日之盛,爲朝煙,爲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爲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爲奇觀。石簣數爲餘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餘時爲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歌吹爲風,粉汗爲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爲清絕: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爲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有刪節)

注:①羅紈(wán):絲織品。②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③夕舂:夕陽。

13.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作:

③梅花爲寒所勒 勒:

④山嵐設色之妙 設:

14.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文:

②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爲俗士道哉?

譯文:

15.甲、乙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三)閱讀《人類只剩7年時間拯救地球》一文,完成16-19題。 (13分)

①英國著名自然災難專家、世界知名環境科學家比爾?麥克古爾在其新書《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那就是人類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那麼2015年將成爲地球命運的轉折點。如果地球溫室氣體排放在這7年時間中無法得到控制,那麼地球將在2015年7月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中,人類將被氣候變暖引發的一系列大自然災難所吞噬!

②麥克古爾教授在書中稱,從現在開始到2015年,人類只剩下有限時間來減少有害溫室氣體的排放,如果人類的努力失敗,那麼地球將面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以來最大的災害威脅。

③麥克古爾教授說: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少50﹪到80﹪。要做到這一點, 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在2015年前就達到穩定狀態,然後逐年下降。但這樣仍然不夠,如果人類不主動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90﹪,仍無法阻止危險的氣候變暖。

④麥克古爾教授稱,地球目前的氣候距100萬年來最暖溫度相差大約1攝氏度,如果人類燒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麼地球的溫度還將上升13攝氏度,當前的情況表明,自然環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這種治理也將不是一人一國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國協同一致、共同面對的。

16.麥克古爾認爲人類拯救地球應採取什麼行動? (3分)

17.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試舉例分析其作用。(3分)

18.最後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氣候距100萬年來最暖溫度相差大約1攝氏度”,句中“大約”能刪去嗎?爲什麼?(3分)

19.根據麥克古爾的觀點,請你提一條拯救地球的具體措施,並簡要說明理由。(4分)

①措施

②理由 (四)閱讀《絕唱》一文,完成20-25題。(20分)

①我每年都要到圓明園去。雖然圓明園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圓明園看荷花,卻既不在三四月間去看它的綠葉,也不在五六月間去看它的紅花,我只願在每年的初冬季節去。

⑦誠然,荷花綠葉的美是無可比擬的。它淺淺的深深的綠葉上凝聚着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名句曾被人無數次地吟詠過。我曾經以爲,這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卻覺得,也許一切並非如此。

③誠然,荷花的紅、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彷彿永遠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不管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是在輕風細雨中,它亭亭於岸畔又隱隱於水底的那些神祕莫測的豔影,都會使人心醉神迷。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人們總是不絕於口。我也曾經認爲,滿塘紅豔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越來越不這麼認爲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獨自一人到圓明園,想去尋找那裏的殘秋。可是當我徜徉於既找不到一片綠葉也找不到一朵紅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時,無意之間,卻被驀然呈現在面前的另一種景色震撼了:在映滿圓明園斷石殘柱的倒影中間,是一池殘荷--有的枯梗還高高地聳立着,有的則已折斷在水中;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綠色或者金黃色的蓮蓬,有的雖然已變成黑色,卻依然在空中高舉,有的被風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卻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這些景象,我頓時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殘荷聽雨聲”嗎?不,我感到這滿池的荷花沒有枯、沒有死,那佈滿池水的斷梗殘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綠一池豔紅的最高的昇華。你從中可以發現一種美,那種不是紅紅綠綠的俗美,而是蘊藏於殘破枯敗之中的、充滿自信和孤傲的悽美。

⑥它是滿池桔梗殘葉,它不再以綠葉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紅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卻表達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它和圓明園留給人們的斷牆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徵,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這滿塘殘荷纔是圓明園荷池的絕美之處,它是遠勝於色、遠勝於香的一池歷盡悽風苦雨的絕唱。何況,隆冬過後,它那散落滿地的蓮子,又會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綠意,覆蓋着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殘荷聽雨聲”,還是“風雨聲中聽殘荷”吧!去聽它的精神,去聽它的力量!

20.聯繫語境,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亭亭:

21.第④段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寫了殘荷的 ,第⑤⑥段運用了 、 的表達方式,讚美了殘荷的精神。(3分)

22.按照要求品讀、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從修辭的角度:(2分)

它淺淺的深深的綠葉上凝聚着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

賞析:

(2)從含義的角度:(2分)

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擎。

賞析:

23.作者在寫殘荷時多次提到圓明園的斷牆殘柱,這兩者有何相似之處?(3分)

24.文段⑦中,“留得殘荷聽雨聲”與“風雨聲中聽殘荷”有何不同?結合文意,談談你的理解。(4分)

25.根據文章內容,分析本文題目“絕唱”的含義。(4分)

 三、作文(60分)

請以“留點感動在心中”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不少於600字,不出現真實班級、人名。

(3)書寫工整規範。

 九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試卷答案

1-6 (1、2兩題各2分,其餘4題各3分)

A C B D C D

7、(4分,每字一分)逝 眸 澱 雋

8、(8分,每空一分)

(1)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羌笛無需怨楊柳

(3)月黑雁飛高

(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5)白露爲霜 在水一方

(6)爲伊消得人憔悴

9、(2分)活動一:無統一答案。名稱要緊扣“氣象物候”,力求新穎。例如:氣象物候 你我齊學;氣象物候流行風等。

活動二:(2分,每點一分)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氣候爲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復甦了。

活動三(4分。每問2分):“雁”,秋天來臨,北雁南飛,寄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表明季節是秋天。(2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節是春天或答:“鶯歌燕舞”一貫認爲是春的景象(2分)

10、(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創造力的產生需要汲取各種知識的營養。

(2)創造力不是偶然獲得的,而是要通過人們的不斷思索思索和實踐。

11、(2分)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感受巧妙結合,含蓄地表現了詞人傷春懷人的感情。

12、(3分)李煜的愁苦是因爲他此刻淪爲階下囚,去國離鄉,孤身登樓,內心苦痛千絲萬縷。晏殊的愁則着重表現對人事變遷、聚散無定的惆悵和對春意衰殘、時光流逝的惋惜。

13.(4分)①奔:飛奔的馬。②作:發出。③勒:約束,阻止。④設:着,塗。

14.(4分)①(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②這種快樂(只能)留下來給山中的僧人和遊覽的客人享受,怎麼能夠對那些庸俗的人說呢?

15.(4分)寄情山水、熱愛山水,欣賞大自然之美,洗掉內心的塵垢,保持一份內心的清淨和獨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種避世、避俗的心態。

16.(3分)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或“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7.(3分)列數字(1分)。如“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少50﹪到80﹪。”(1分),具體說明拯救地球應立即採取行動(1分)。(或“具體說明了排放量減少的程度”也可。)

18.(3分)不能,因爲“大約”表估計,表明溫差是約數(2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或:如果去掉“大約”就表明是確數1攝氏度,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只答“不能去掉”不給分;答“不能,因爲它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沒有具體分析給1分)

19.(4分)示例1:少開車或勸親友購買小排量汽車(2分)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分)。

示例2:多植樹(2分) ,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2分)。(提出措施2分,說明理由2分。措施不符合文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給分。)

20.答案示例:這裏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樣子。(2分)

21.外在形態(形象) 議論、抒情(評分:3分。每空1分)

22.(1)示例:句中將“綠葉”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將綠葉上“汪汪點點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綠葉的青翠、晶瑩,水露的圓潤、靈動。

(2)示例: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團”體現了“秋風”摧殘之重,“依然”“高擎”則突出了殘荷(荷葉)不屈、孤傲的品格。(評分:4分。每句2分,意思對或言之成理即可)

23.答案示例:兩者都經受摧殘,外形都是殘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評分:3分。只答後兩句,大意對即可。如果從文章中摘取“它和圓明園留給人們的斷牆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徵,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得1分)

24.答案示例:“留得殘荷聽雨聲”聽的重點是雨聲,表現的是一種審美的情趣;“風雨聲中聽殘荷”突出的是感受殘荷所表現的一種精神和力量。(評分:4分。能夠分別解釋出兩句話的意思,大意對即可)

25.答案示例:這裏指圓明園的殘荷雖然飽受摧折,枯敗殘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現的是一種絕美的精神。(評分:4分。意思對或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