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語文檢測題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語文檢測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語文檢測題】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語文檢測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基礎知識(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全正確的一組是(C )

A.敕造(chì) 憊懶 (bèi) 訕訕(shà) 捫參歷井(shēn)

B.鏨銀(zàn) 兩靨(yàn) 桌幃(wéi) 拗他不過(niù)

C.蹙縮(cù) 歆享(xīn) 榫頭(sǔn) 吮血(shǔn)

D.諮嗟(chǎ) 盥沐(guàn) 賈人(gǔ) 間或一輪(jiàn)

解析: 1.C(A shàn B yè D jiē)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 )

A.這篇小說選取了生活中的幾個場景,通過簡潔的對話,展現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構思匠心獨運,給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B.濫捕濫殺野生動物屢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現在又在某些地方死灰復燃。

C.這場籃球賽,休斯頓火箭隊在喪失了姚明籃下優勢的情況下,力克尼克斯隊,表現還算差強人意。

D.張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鑠,聽他的報告真有如坐春風的感受。

解析: 2、A(解釋】: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將快死的人救活。指醫生醫術高明。死灰復燃【解釋】死灰:燒餘的灰燼;復:再,重新。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差強人意【【解釋】:差:尚,略;強:振奮。勉強使人滿意。如坐春風_【解釋】:象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薰陶。】

3.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D )

A.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人口流動更加頻繁,推動全球人力、資本、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優化。

B.有氧運動是以增強有氧代謝能力爲目的的耐力性運動,它可以有效地鍛鍊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吸收、輸送氧氣。

C.許多水果都有藥用功效,如檸檬中含有檸檬酸、檸檬多酚及維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讓老百姓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永遠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任務,它並不隨着農業自身發展階段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A項缺少主語,誰“推動全球人力、資本、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優化”不清楚;B項是成分殘缺,謂語動詞“鍛鍊”沒有賓語,可在“輸送氧氣”補上“的能力”;C項是句式雜糅,在“檸檬中含有”後面加“的”。)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李白與杜甫齊名,賀知章曾經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相傳白居易讀罷《蜀道難》,“稱李白爲‘謫仙’”。

B.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存詩九百九十餘首。其詩風格飄逸、豪放。

C.《祝福》以一個淳樸善良的農村婦女爲主角,把人物放在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裏,通過對祥林嫂的塑造,爲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提出強烈的控訴。

D.杜甫,字子美,他的詩,反映了唐代動亂的現實,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稱爲“詩史”。在藝術上,爲古代詩歌開闢了現實主義廣闊道路,創建了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A(“賀知章”爲“杜甫”:“白居易”爲“賀知章”。)

甲 必考題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9分,每小題3分)

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經濟,它既是以知識爲基礎的經濟,又是人類創造綠色財富的經濟。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綠色經濟包括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綠色消費。綠色經濟以高科技爲手段,一方面通過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綠色產品極大的佔有市場,成爲經濟生活中的主導部分,使廣大低收入者能夠買得起綠色產品,實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的範圍內,把技術進步限定在有利於人類、有利於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關係的軌道上,使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不損害環境與人類健康,即按照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方式來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綠色經濟不僅包括生態文明和循環經濟的內容,同時還追求以最小的資源耗費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綠色、健康的基礎上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綠色經濟以人爲本,其主旨是服務於人的需要和發展,它兼顧了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當代人利益和子孫後代的利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類利己主義。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生態環境與資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綠色經濟始終強調經濟發展的生態化,追求的不是簡單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而是從動態上強調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爲一種超越“唯生態主義”的經濟,綠色經濟不會單純地用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的持續發展,更不會以犧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改善來換取生態環境的保護,而是希望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更好地實現人類自身的健康發展,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不同,二者雖然在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循環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處,但綠色經濟是以科技手段來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等內容,在動態中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雖然循環經濟也強調“以人爲本”,但是,循環經濟最主要是通過對資源和環境的關注和改善來實現的,它並不具有綠色分配的內容——保證最低收入的人能夠購買和消費綠色產品,而綠色經濟理論則在強調社會公平方面比循環經濟的內容要豐富得多。

5.下列對“綠色經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C )

A.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自然資源。

B.綠色經濟圍繞以最小資源耗費換取最大經濟效益這一中心,使人與自然和諧。

C.綠色經濟把技術進步規範在一定的軌道上,這與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並不矛盾。

D.綠色經濟的突出特徵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此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一段最後一句和第二段開頭一句可知選項C正確。其餘三項均不符合原文意思。)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項是( D )

A.“唯生態主義”爲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可以犧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改善。

B.綠色經濟服務於人的需要和發展,並不反對個人利益,它體現的其實是一種高層次的人類利己主義。

C.循環經濟主要通過對資源和環境的關注,改善來實現以人爲本的追求。

D.作爲一種以知識爲基礎且能創造綠色財富的新經濟,綠色經濟涵蓋並超越了“唯生態主義”和循環經濟。

(此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項後半句話錯誤,從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綠色經濟涵蓋了循環經濟,超越了“唯生態主義”。)

7.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C )

A.發展綠色經濟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夠購買和消費綠色產品。

B.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道、綠色分配、綠色消費,可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C.綠色經濟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又可更好地實現個人利益,實現雙贏。

D.綠色經濟是一種較理想的經濟形態,在社會公平的內容方面比循環經濟更全面。

(此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從文章第二段可知,綠色經濟追求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利用,兼顧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因此選項C的推斷不合理。)

三、閱讀文言文段,回答8-10題。(9分,每小題3分)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

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爲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實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說,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樑。”顔率曰:“不可。夫樑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樑,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顔率曰:“弊邑固竊爲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①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灕然②止於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爲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顔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選自《戰國策》)

註釋:①醯壺醬甀:醋瓶子或醬罐子。②灕然:流動的樣子。

【參考譯文】

秦國興師、兵臨城下威脅東周,而且向東周君索要九鼎(國寶),周君爲此憂心忡忡,就與朝中重臣顏率來商討對策。顏率說:“君王不必憂慮,可由臣往東去齊國借兵求救。”

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如今秦王暴虐無道,興強暴之師、兵臨城下威脅周君,還索要九鼎。我東周君臣在宮廷內尋思對策,最終君臣一致認爲:與其把九鼎送給暴秦,實在不如送給貴國。挽救面臨危亡的國家必定美名傳揚,贏得天下人的認同和讚譽;如果能得到九鼎這樣的國之珍寶,也確實是國家的大幸。但願大王能努力爭取!”齊王一聽非常高興,立刻派遣五萬大軍,任命陳臣思爲統帥前往救助東周,秦兵果然撤退。

當齊王準備向周君要九鼎,以兌現顏率的諾言時,周君又一次憂心忡忡。顏率說:“大王不必擔心,請允許臣去齊國解決這件事。”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這回我東周仰賴貴國的義舉,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無事,因此心甘情願把九鼎獻給大王,但是卻不知貴國要借哪條道路把九鼎從東周運回到齊國?”齊王說:“寡人準備借道樑國。”顏率說:“不可以借道樑國,因爲樑國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們在暉臺和沙海一帶謀劃這件事已很長時間了。所以九鼎一旦進入樑國,必然很難再出來。”於是齊王又說:“那麼寡人準備借道楚國。”顏率回答說:“這也行不通,因爲楚國君臣爲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葉庭(地方名)進行謀劃。假如九鼎進入楚國,也絕對不會再運出來”。齊王說:“那麼寡人究竟從那裏把九鼎運到齊國呢?”顏率說:“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爲大王這件事憂慮。因爲所謂九鼎,並不是像醋瓶子或醬罐子一類的東西,可以揣在懷中或提在手上就能拿到齊國,也不像羣鳥聚集、烏鴉飛散、兔子奔跳、駿馬疾馳那樣飛快地進入齊國。當初周武王伐殷紂王獲得九鼎之後,爲了拉運一鼎就動用了九萬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萬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難以計數,此外還要準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如今大王即使有這種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來齊國。所以臣一直在私下爲大王擔憂。”齊王說:“賢卿屢次來我齊國,說來說去還是不想把九鼎給寡人了!”顏率趕緊解釋說:“臣怎敢欺騙貴國呢,只要大王能趕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東周君臣可遷移九鼎聽候命令。”齊王終於打消了獲得九鼎的念頭。

8.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

A.使陳臣思將以救周 將要

B.非效鳥集烏飛 像,如同

C.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 引、拉

D.寡人將寄徑於楚 道路

(A項,“將”是動詞,作“擔任統帥”或“統率部隊”講。)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D )

A.臣請東借救於齊 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B.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 擁雍州之地

C.臣竊爲大王私憂之 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

D.疾定所從出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A,向;和,與,表同級比較。B,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C,替;表被動。)

10.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C )

A.齊國發兵救助東周,才使東周倖免於喪失九鼎的災難,然而東周喪失九鼎的潛在危險依然存在。

B.齊國救助東周,目的是爲了獲得“九鼎”國寶。顏率爲解除周君的憂慮,再度出使齊國說服齊王,終於化險爲夷。

C.顏率設身處地爲齊王着想,強調齊王提出的搬運九鼎路線的不可取及搬運艱辛等客觀因素,致使齊王心悅誠服,自動放棄了謀取九鼎的念頭。

D.周王的謀臣顏率兩次出使齊國,憑三寸不爛之舌與齊王周旋,保住了東周的國寶,表現了他非凡的智慧和謀略。

(C項有兩處錯誤,一是顏率的說辭並非“設身處地爲齊王着想”,而是一心爲周君排憂解難;二是齊王並非“心悅誠服,自動放棄”,而是無可奈何,知難而退。)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0分)

四、(20分)

11.根據上文,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 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實也,願大王圖之。(4分)

挽救面臨危亡的國家,能美名傳揚(得到天下人的認同和讚譽);得到九鼎,是(國家)豐厚的收穫,希望大王能好好考慮這件事!

(2)弊邑固竊爲大王患之。(3分)

我東周(君臣)本來就在私下爲大王對這件事而憂慮。

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注】 清溪,流經安徽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入長江。

(1)頷聯、頸聯分別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描寫清溪水色?請簡要分析。(4分)

答①頷聯運用襯托的手法比喻手法,(1分)②頷聯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水更清。頸聯運用比喻手法及正面描寫手法,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羣山比作“屏風”。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寫出了水的清澈,構成一幅美麗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1.5分)③情景交融,淋漓盡致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託詩人喜清厭濁及羈旅他鄉孤獨寂寞情懷.(1.5分)(答“側面描寫,正面描寫”,言之有理即可給分;對比亦可)

(2)詩的尾聯描繪了什麼情境?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①詩的尾聯描繪了淒涼清寂的情境(羈旅思鄉、孤獨寂寞的圖景或者情調淒涼的清寂境界、),(1分)②詩人離開混濁的帝京,來到這水清如鏡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這對於我們這位胸懷濟世之才的詩人,終不免有一種心靈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時猩猩的一聲聲啼叫,在詩人聽來,彷彿是在爲自己遠遊他鄉而悲切,(1.5分)③流露出詩人內心的一種羈旅思鄉及寂寞抑鬱的情緒。(1.5分)(意思對即可)

13、補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任選一題,兩題都做,按第一小題計分)

(1)①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②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林黛玉進賈府》

③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④問君西遊何時還? 畏途巉巖不可攀 。(李白《蜀道難》)

⑤     叢菊兩開他日淚,  ,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林黛玉進賈府》

(2)①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林黛玉進賈府》

② 同是天涯倫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③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⑤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五、第六兩大題選定其中一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題內的小題。如果兩題都做,則按照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老人與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漁夫桑地亞哥已經連續84天沒打到魚了。頭40天還有個叫曼諾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後來孩子的父母嫌老頭背運,就叫孩子搭了別的船。老人睡覺不像年輕時總夢見海浪、沙灘,而常常夢見獅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爲老人準備了沙丁魚和魚食,送老人出海。這天天氣很好。老人決定到更遠的大海深處捕魚。黎明時,他已在釣絲上裝上沙丁魚,放到適當深處,讓小船隨海水漂流。

老鷹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釣絲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見伸在水面上的綠色竿子急遽地墜到水裏,他知道,這是一條馬林魚正吃釣尖和鉤把子上的沙丁魚。老人靈巧地握着釣絲,感到下面的分量越來越重。中午時分,大魚終於上鉤了,老人用雙手拼命收着釣絲,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漁船和人都在慢慢飄流。太陽落山了,大魚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沒有辦法,它拿我也沒有辦法。

太陽又升起來了,魚依然向北遊。老人疲憊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魚以增強力量。魚終於跳出海面,比小船還長兩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釣絲,緊緊拽住,手已皮開肉綻,涌出鮮血。第三天,大魚開始打轉,最後銀花花的肚皮終於翻出水面,老人使盡平生的力氣把它殺死,並將它綁在船邊。那傢伙足有1500磅,或許更重。

死魚的血腥味引來了鯊魚羣,它們圍着船打轉。老人用魚叉扎,用漿、舵柄、刀子等與鯊魚拼死搏鬥。他深信:“人並不是爲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給打敗。”最終,鯊魚吃掉了他千辛萬苦得來的大馬林魚的肉,僅僅留下一幅大魚骨架。

子夜時分,老人終於駛進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後,當人們對着那大魚的骨架發出驚歎的時候,曼諾林送來了熱咖啡,並告訴老人,以後和他一起出海。

路邊的小茅棚裏,老人又睡着了,他依舊臉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護他。老人正夢見獅子。

(1)、解釋文中畫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8分)

〈1〉“人並不是爲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給打敗。”(4分)

【解析】 1前後兩句話,兩層意思:一是克服困難是真正人生;二是人的精神不敗.2孩子對老人的親熱舉動表示深深欽佩老人的不屈精神,並重回老人身邊.

【答案】 ①人生的價值就在於不斷地克服各種困難,推動社會發展(2分)②奮鬥有時會失敗,甚至犧牲生命,但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戰勝的. (2分

〈2〉曼諾林送來了熱咖啡,並告訴老人,以後和他一起出海。(4分)

【解析】①孩子老人勇斗大魚及羣鯊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2分) ②孩子決心以老人爲榜樣,並回到老人的身旁. (2分)

(2)、小說中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請根據文意回答。(6分)

【解析】①答出堅韌不拔、堅強自信、積極樂觀的精神,②堅強、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典型的硬漢形象.③老人是個面對厄運,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④硬漢子的形象告訴我們,自然法則是人類力量不可抗拒的,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不能征服自然⑤硬漢藝術形象高度讚美永恆的生命,讀者的審美感同時也得到了昇華。(答對三點6分,每點2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3)、這個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老人夢見獅子,對此如何理解? (6分)

【解析】①首尾呼應,深化主題,高度讚美永恆的生命,讀者的審美感同時也得到了昇華②獅子爲百獸之王,孤獨貧困的老人屢遭厄運,從不灰心,總力圖在獅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斷進取.③更能突出堅韌不拔、堅強樂觀、勇敢無畏的硬漢形象④耐人尋味,引起讀者的興趣。(答對三點6分,每點2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4)、下列對這部小說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BD ) (5分)

A.《老人與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淺顯易懂的故事裏,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這部小說告訴人們:命運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萬苦釣到的大魚,最終被鯊魚吃掉,天災與厄運難以預料。

C.小說中的人物自始自終充滿了激情,但故事的結局卻是悲壯的。

D.小說告訴人們:科學技術纔是第一生產力,如果老人有現代化的捕魚設備,結局就會相反。

E.小說在人物形象時,採用了襯托的手法

【解析】B項與主題不符,這篇小說的主題應是積極的、昂揚的;D項無根據,設想牽強附會。

BD

六、文學類文本閱讀。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25分)

人,又少了一個

作者:聶華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個骨瘦如柴的女人來到我家門前。

她頭髮蓬亂,臉色蒼黃,穿着一件空蕩蕩的破舊花棉襖,和一條褪色的灰布褲子,手中提着一個白布口袋。她輕輕推開我家虛掩的大門,縮縮瑟瑟地探進頭來。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點米,我的孩子餓得直哭!”她沒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紹下去:“我也是大學畢業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內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證來,“這上面都寫着的,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於好奇,我接過她的身份證。那是一個富態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細碎的發鬈,整整齊齊地貼在頭上,淡淡的雙眉,彎在那一雙滿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還盤着一個蝴蝶花扣。

我端詳着那照片的時候,她就一個人絮絮叨叨地講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個人帶着四個孩子,飽一天,餓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錢,喝稀飯都不夠!孩子們餓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臉皮出來討點米。我只要米,不要錢,我不是叫花子,我是憑一雙手吃飯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開不了口,我走了好幾家,都說不出口,又退出來了!我怎麼到了這一天!”她撩起衣角來拭眼淚。

我將她的口袋裝滿一袋米。她抖動着兩片龜裂的嘴脣說道:“這怎麼好意思?您給我這麼多!這怎麼好意思!謝謝,太太,我不曉得怎麼說纔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淚揹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後的今天,我又看見了那個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門前,我打那兒經過。她皺縮得更幹更小了!佝僂着背,靠在門框上,臉上已經沒有三年前那種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黃牙,陰森森地笑着,用一種熟練的討乞聲調高聲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太太,做做好事,賞一點吧!”只聽得門內噹啷一響,是金屬落地的聲音,接着是一聲吆喝:“一角錢拿去!走,走,誰叫你進來的?你這個女人,原來還自己洗洗衣服賺錢,現在連衣服也不洗了,還是討來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賞一點吧,太太,一角錢買個燒餅都不夠!”“咦,哪有討飯的還討價還價的?走,走,在這裏哼哼唧唧的,成什麼樣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開了:“再給我一點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髒了,再多給一點!”

呯地一聲,大門被踢上了。那女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後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

(1)、小說突出描寫了女人行乞時的四次“笑”,請認真閱讀小說,簡析每次“笑”所顯示的內容。(每次限十字內)(6分)

〈1〉第一次笑: 對人生的敵意和詭譎

〈2〉第二次笑: 喪失羞恥之心

〈3〉第三次笑:  職業乞丐的無賴相

〈4〉第四次笑: 對人生的冷漠,麻木。

(四次笑,顯示了女人個性的逐步扭曲,其本質正在逐步“蛻變”。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分析笑的不同含義答對三點6分,每點1.5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2)、怎樣理解小說標題“人,又少了一個”的深刻含義?(6分)

答:①女人人性扭曲,已成爲行屍走肉,喪失了人的價值。②而“又”字又說明了這種現象不是個別存在,也不是第一個,則使文章的社會意義更加廣泛更具批判意義。③更能當時社會女人的自尊心羞怯感,即她的人格已經完全失去,她的靈魂已被吞噬。④蘊味無窮,引起讀者的共鳴。(答對三點6分,每點2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3)、如果將女人的有關身份證的文字材料抽去,對小說的人物刻畫和主題的表現有沒有影響,爲什麼?(5分)

答:有影響:①抽去材料就反映不出作品主題的深刻性。②正是在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中,表現女人的變化,揭露其變化的社會根源。③豐富故事情節,典型人物形象,引起讀者的思考。

(4)、此文和《祝福》中都寫了兩個乞丐的“死”,這兩個乞丐的“死”有什麼不同?(6分)

答:①此文中的女人並沒有死去,只是她的自尊心羞怯感,①她的人格已經完全失去,她的靈魂已被吞噬,原先的她已經逝去。③而祥林嫂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連生命和靈魂都被封建禮教吞噬。④祥林嫂祥成爲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於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⑤總的來說,普遍性的社會意義寄於自身的特殊性,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答對4點6分,每點1.5分,答得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5)、下列對這篇小說的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 C )

A.作者刻畫女人形象,多角度地運用了縱向對比,寫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的頑劣,行爲由知羞到寡廉恥,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態到乾癟,令人憎恨,也喚起同情。

B.對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會根源,作者的思想傾向是鮮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畫和情節的發展中,讓其自然流露出來。

C.作品的語言十分細膩、流暢,尤其是人物語言及富於個性化,三年後女人乞討的幾段話,儘管有點誇張,但活畫出女人蛻變後的醜惡的靈魂。

D.作者對生活是忠實的,但不拘泥於生活的真實,經過藝術提煉、加工,使現實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顯示出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解析:C項中“儘管有點誇張”錯。)

七、語言運用(15分)

16.近日,《成都商報》刊登了一則報道:四川地震災區首個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廣元市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將於11月12日開園。青川縣委宣傳部領導表示,遺址公園拉開了該省地震遺址旅遊產業建設的序幕。公園今後將考慮收費。

這則消息見報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地震遺址公園”該不該收費呢?讀了這則消息,你覺得“地震遺址公園”收費到底應不應該?請談談你支持或反對收費的理由。

要求:觀點鮮明,理由充分,闡述完整,不超過50字。(3分)

答:( 同意的理由:作爲日常建設、維護的經費,可以把公園建設得更好;可以將收入捐助受災羣衆或作爲地方重建資金等。

不同意的理由:收費會阻止一部分人進入,不應該利用災難牟利等。)

(觀點鮮明、闡釋合乎情理2分,語言流暢完整2分。)

17、余光中先生說: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美麗的中文不老。許多漢字自身的構成就能詮釋含義、激發聯想。請仿照示例拆拼漢字,並用富有文采的語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4分)

【例1】墨:打底(大地)滋養出一個黑色的精靈,在古樸的宣紙上翩翩起舞。

【例2】鴻:江邊盤旋的那隻孤獨的鳥啊,每一聲哀鳴都在訴說遊子的心曲。

(1)塵:輕飄飄飛着的小土粒。人類啊,我本不是災害,應該好好思考出生我的原因了。

(2)舒:捨我其誰?偉大作家的豪言壯語。

(符合要求即可)

18仿照下面句子,另寫兩句富有意蘊的句子。(3 分)

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

青春時代是 , , 。

青春時代是 , , 。

略(必須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每題1.5分) 21. 略(必須帶有哲理性)

19.校刊“文學形象我來評”欄目向同學們徵稿,請你從下面給出的三個人物中任選一位進行點評,向該欄目投稿。(60字左右)(5分)

鳳姐(《林黛玉進賈府》) 祥林嫂(《祝福》) 桑地亞哥(《老人與海》)

(只能說出人物某一兩方面的特點,表述過於簡單,得1~2分;

能對人物能進行點評,內容較充實的,得3~4分;

能對人物進行點評,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且語言流暢,得4-5分。)

寫作。(60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艘貨船卸貨後返航時,突然遭遇巨大風暴,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艙,立刻往裏面灌水!”水手們擔憂:“往艙裏灌水是險上加險,這不是自找死路嗎?”但還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雖然暴風巨浪依舊那麼猛烈,但隨着貨艙裏的水位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地平穩了。船長告訴那些鬆了一口氣的水手:“一隻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風打翻的,如果裝滿水負重了,風是吹不倒的。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時,纔是最危險的時候。”

人何嘗不是呢!那些胸懷大志的人,沉重的責任感時刻壓在心頭,砥礪人生的堅實腳步,從歲月和歷史的風雨中堅定地走了出來;而那些得過且過地空耗時光的人,像一個空水桶,往往一場人生的風雨便把他們徹底地打翻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