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雜說四馬說》賞析

《雜說四馬說》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馬說》是爲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是韓愈諸多散文中頗爲著名的一篇。時至今日,可以說是雅俗共賞,有口皆碑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馬說》賞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雜說四馬說》賞析

【原文】

雜說四(馬說)

作者: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計量單位時讀dàn)。食(sì通“飼”)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飼”)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yu)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註釋】

1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祇辱於奴隸人之手:也只是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這裏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祇:同“只”,只是。

3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間。駢,兩馬並駕,引申爲一起。駢死:並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單位,一百二十市斤爲一石。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漢書·律曆志上》

5食:同“飼”,餵養。

6故:因此。

7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馬故:所以。雖:即使。

8於:在。

9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裏指餵馬的人。

10槽櫪:馬廄。

11不以千里稱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馬著稱。

以:憑藉稱:著稱。

12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13一食:吃一頓。食,吃。

14或:有時,或許。

15能:可以。

16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7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8石(shi),容量單位,十鬥爲一石,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

19其:指千里馬,代詞。

20是:這樣,指示代詞。

21才:才能。

22外見:表現在外面見:通“現”,表現;顯現。

23且:猶,尚且。

24欲:想要。

25等:同等待遇。

26不可得:不能夠得到。

27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8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29策之:鞭打馬。策:馬鞭,引申爲鞭打,這裏指鞭策,駕馭。

30之:代詞,指千里馬。

31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

32道:正確的方法。

33食之:食,通“飼”,餵養。

34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裏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35材:通“才”才能。

36鳴:馬叫。

37奴隸人之手:馬伕的手中,之:的。

38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9臨:面對

40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

41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難道。

42其(2):恐怕,表肯定語氣,確實。

43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44知:懂得,瞭解。

45美:美德。

【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纔會有千里馬被發現。可是千里馬雖然世代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因此雖然有不少好馬,卻只能在馬伕手中受糟塌,最後接連不斷地死在馬廄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馬著名。

那些千里馬,一頓往往要吃盡一石小米。可是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對凡馬一般地飼養它。於是,那些好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可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們的骨力特長因此不能表現出來,這樣,即使想與凡馬一般也不可能,哪裏還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現在那些養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馬),因此駕馭時不能順其本性;餵養時又不能給料充足,使它充分發揮才能;馬雖然哀鳴,人卻一點不懂得它的意思。還拿着馬鞭,煞有介事地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這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確實不識千里馬呢!

【賞析】

《馬說》用託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接着又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這也是千里馬終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歷史。接着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其真不知馬也。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運用三個“不”,一組排比句以及描寫食馬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和自居的心理。寫出了食馬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特徵。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瞭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爲下文揭露“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sì)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着,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sì)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sì)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sì)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爲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着“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sì)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創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以求得提拔,卻一直未被採納。雖然沒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來的幾年內,他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也並未得到特別的賞識,所以常常鬱鬱寡歡,並有“伯樂不常有”之嘆。他進京城應試以圖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終還是懷着無限怨憤離開了長安。韓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寫作《馬說》的思想基礎,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跡,並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名家點評

南宋黃震《黃氏日抄》卷五十九:言世未嘗無逸俗之賢。

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卷五:此篇主意謂英雄豪傑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食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其才斯可以展布。

清代孫琮《山曉閣唐宋八大家選·韓昌黎集》卷四:借伯樂相馬隱寓世無知我,開口一句便已說破,下只承此意,反寫二段,然後重提筆起,寫出一段感慨淋漓的文字來,遙遙千古,同聲一嘆。

清代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卷三:淋漓頓挫,言之慨然。

清代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昌黎先生全集錄》卷一:一直說下,而歸宿於“不知”。老泉論齊之治,不曰管仲,而曰鮑叔,以此也。嗟乎!山林草澤中所埋沒將相之才者,可勝道哉!而四舉禮部僅一得、三選吏部卒無成者,亦同斯慨息矣。

清代林雲銘《韓文起》卷八:此以千里馬喻賢士,伯樂喻賢相也。有賢相,方可得賢士。故賢相之難得,甚於賢士。若無賢相,雖有賢士,或棄之而不用,或用之而畀以薄祿,不能盡其所長,猶之乎無賢士也。淮陰侯遇漢高,酇侯謂僅以爲將,亦必不留。蓋非大將不能成大功,非爲尊官厚祿計也。末以時相不知賢士作結,無限感慨。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七:此篇以馬取喻,謂英雄豪傑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斯可展布其材。否則英雄豪傑亦埋沒多矣。而但謂之天下無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難其人也。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讀韓集》卷二:此言士待知己者而伸,在上者無所辭其責。“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翻轉說:“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抉入一層。“策之不以其道”以下,不當豈任,不盡其用,總歸於“不知人”。“其真無馬邪”,“有”“無”二字前後關鎖。

清代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三:專爲懷纔不偶者長氣。然士君子亦求其在我而已,何憂焉。

清代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四十七:全注意伯樂對短馭者攄憤,只起句正說,通身是慨,氣自驚然。

清代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卷八:謂千里馬不常有,便是不祥之言。何地無才,惟在善使之耳。

清代過珙《詳訂古文評註全集》卷七:看其凡提唱千里馬者,七便有七樣,轉變處風雲倏忽,起伏無常。韻短勢長,文之極有含蓄者。

清代王符曾《古文小品咀華》卷三:滿腔鬱勃,出之以盤旋曲折。

清代李雲程《古文筆法百篇》卷九:“千里”二字凡七喚,感慨不遇,令人讀之,幾爲溼遍青衫。結末“執策而臨”一語,絕似小人蔽才口角,何等雋永。此篇以千里馬自喻,以伯樂喻知己,總言知己之難遇也。分作無數轉折,與麟、龍之說大抵同一意,同一筆。文公之文,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所謂獅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者。如此小品,亦見其生龍活虎之態。《輯評》雲:“起如風雨驟至,結如煙波浩渺,寥寥短幅,變態無常。而庸耳俗目,一齊寫盡矣。”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誠以德爲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賦於生初,而猶待培於生後也。是以驥之爲驥,知之而性無所加,不知而性無所損。修其在己,聽其在人。辱於奴隸,弗顧也;死於槽櫪,不惜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不計也。文公所說千里馬,食以千里則馬顯,食非千里則馬晦。一若千里之權,不操於己,而聽於人。雖馬猶是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近代林紓《古文辭類纂選本》卷一:通篇兩用“不知”字,有千鈞之力,“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句,是糟蹋國士之爰書。“其真不知馬耶”句,是國士辯冤之訴詞。入手用伯樂與千里馬,打成一團,說無伯樂即無馬,見得馬是常有,無伯樂便無有,有之令人摧抑而死,仍算無有,一開場便沉痛極矣。“不以千里”一語,是代千古才人極屈,亦是昌黎自家極屈,說到此,悲梗不復成聲矣。其下若更作衰颯語,文氣便衰衄矣。忽然叫起“馬之千里者”,五字,如半空起一焦雷。“盡粟一石”,是言有才德,便宜有爵位意,乃用人者不知其才德,猶飼馬者不知其千里,至求常馬之獲,且不可得,欲施展其千里之能力,又誰知而誰許之。“安求其能千里”,與“不以千里稱”,作一應和。“不以千里稱”,是死後之泯然;“安求其能千里”,是生前之泯然。一生一死,沒然無名,此至不平之事,乃尤有不平者,既不以道、不盡才、不通意,到也罷了,乃反斥天下之無馬,小人秉權在手,抹殺無數名流,此辯無可辯之事,只好於結束處淡淡作冷語詰問。語愈冷,而意愈深,聲愈悲,通篇都無火色,而言下卻含無盡悲涼,真絕調也。

近代林紓《韓柳文研究法·韓文研究法》:入手伯樂與千里馬對舉成文,似千里馬已得倚賴,可以自酬其知。一跌落“伯樂不常有”,則一天歡喜都悽然化爲冰冷。且說到“駢死槽櫪之間”,行文到此,幾無餘地可以轉旋矣。忽叫起“馬之千里者”五字,似從甚敗之中,挺出一生力之軍,怒騎犯陣,神威凜然。既而折入“不知其能”句,則仍是奴隸人作主,雖有才美,一無所用,興致仍復索然。至雲“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求”二字,猶有須斯生機,似主者尚可以盡,意尚可以通。若但抹煞一言曰:“天下無馬。”則一朝握權,懷才者何能與抗。故結穴以嘆息出之,以“真無”“真不知”相質問,既不自失身分,復以冷雋語折服其人,使之生愧。文心之妙,千古殆無其匹。

作者簡介

韓愈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爲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