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三篇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廣爲流傳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三篇

文言文作文 篇1

俺,一小學六年級帥哥。

週末小學放假,高中不放,俺光榮地被老陳押到高一3班的後門口搬了個凳子坐下,當了一回編外的高中生,老陳還塞給我一本高一的語文教材。

聽的是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

我的天,就我這爛水平,咋能聽得懂如此艱深的東西呢?

想逃,老陳的眼光卻像一把刀,刺得我只好乖乖坐着。

硬着頭皮聽吧!

看着高一3班的哥哥姐姐跟着老陳的節奏,有時朗讀,有時思考,搶答時爭先恐後,有的座位在後面的同學還把凳子搬到講桌旁邊,

想要聽得更清楚,我就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學習勁頭了。在我看來那麼難的東西,他們竟然說得頭頭是道。

哎,服輸吧!

可好勝的我卻不願服輸。哼,他們能聽懂,我也要聽懂!

於是我也跟着大家的節奏讀課文:“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漸漸地,我也讀出味道來了。原來這篇文言文講的是秦國和晉國要去攻打鄭國,鄭國派臣子燭之武憑三寸不爛之舌讓強大的秦國撤軍了。

嘿!我也能讀懂了!

所以在後來老陳點我回答問題的時候,我能很準確地答出來!

這時我再看講臺上流光溢彩的老陳,發覺她可愛無比,完全沒有了單獨對我時的那種“冷酷無情”了!

最後,我透露一個祕密:老陳和我關係不一般,因爲我平時喊她“老媽”!嘿嘿。

文言文作文 篇2

壬辰年五月某日,兄與我相約齊赴龍泉,爲覽洛帶古城麗景,車初至龍泉路段,暖陽溫媚,和風洗面,紅花綠草,春意闌珊,天色蔚藍,青霞直掛彩雲間。飛鳥東去,嬌燕西來,眷人雙雙一線牽。枇杷羞滴,青桃含澀,萬葉叢中方顯佳人氣韻。

驛都新貌,酒綠燈紅,羣樓危宇,廣廈白雪,金屋銀店,豪宅府坻。十里商街,糧肉果蔬,奇珍異寶,華麗衣布,茶莊水吧,酒家興旺。大道徑直,四通八達,網絡全城,車水馬龍,信郵順暢,賈東往來,行人不絕。

洛帶古鎮,相距驛都六七餘裏,古色古韻,樸素莊雅,儼然井條,一派齊整。客棧會館,店鋪牌坊,東場西市,北屋南舍,筆筆皆鄰,紅樓窗白,青磚小瓦,石板街巷,低溝細水徑流,分沓其上,如夢江南鄉間遊走,炊煙裊裊。

黃昏近傍,華燈閃亮,璀璨如星。小吃甜點,巴風蜀味,千奇百珍,烤肉臘腸,魚丸燃面,應有盡有。幹臭豆腐十里香飄,涼粉傷心,苦辣酸甜。古玩器樂,工藝字畫,玲琅滿目,多如牛毛。怪裝異服,陳列期間,旅客往來,屢屢穿試,演繹帝王妃豔,大兵小將,才子佳人,含笑攝影,怡然瀟灑。

天府沃土,孕育南國秀色,玲瓏眉宇,芙蓉臉蛋,紅脣青絲,窈窕身段,玉指柳腰,纖纖細步,粉帶羅綢,淡妝濃抹,登臺入戲,幽柔舞姿,裙衫飛揚,莞爾一笑,撥動心絃,傾城傾國,天下無雙。

過山車,對對碰,高架空懸,童野好逗,鬼哭狼嚎,瘋狂止在一瞬間。槍破氣球,沙包扔盡,玻璃池內,金魚漫調,蝦蟹還鬥。異國友人,興猶未盡,方趣正濃,樂在其中,不知疲憊。

西風古道,山川色暖,細水長流,茂林深處,烏雀聲聲啼罷。紫竹葉密,翠柏如傘,綠蔭繞繞,歌者彈唱,琴絃幽谷。楊柳湖畔,碧波盪漾,明鏡澄澈,水天湛藍,淺底魚翔,長空白鶴。孤舟老翁,蓑笠披肩,小飲茶淡,獨釣春秋,閒情逸致,詼諧如畫。馬駒一身汗血,騎者牽繩直走江邊,威風凜凜,神采飛揚,馬蹄輕快,濺起一汪水珠絲連,驚醒晚春千般夢。

金龍長城,固比鐵湯,堅若銅梨,高牆深院,石獅臥門,神武威力,摧不可破,登千級石階而上,天下小矣。千里江山,萬象包羅,蜀川壯麗秀景,一望無際,目不可睹。

瞭望臺,百年風雨,往昔歷史崢嶸,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狼煙四起,烽火諸侯,羣雄角逐,生死成敗,王霸天下,兒女情長,如夢謳歌,紛紛擾擾,紅顏爲誰而憔悴。

嘆今朝,多少風流人物,雲雨變幻,究竟誰主沉浮?

文言文作文 篇3

陽春景晚,先父駕鶴歸去,吾輩始知古人所謂“九迴腸”雲者也。 匠人何德何能,敢勞動四方聖賢之駕?先父獨一農夫,豈能蒙六藝傳人之澤?雖九叩首,其吾父子所能報耶!

先妣罹難,吾呱呱而未滿月,先父懷抱孤兒奔走鄉里,乞乳百家,自此鰥居。童年,父視兒爲心,兒無以報;少年,父視兒爲肝,兒亦無以報;青年,父視兒爲驕傲,每誇於人前,兒猶無以報;而立,吾以超生去職,遠離故井,浪跡沿海,兒更無以報;不惑,吾隻身來修水,就職琴海,始取吾父於鄂南,闔家團圓,雖不曾一日而廢離,奈何吾父年已古稀,與吾所報之日無幾矣……父八十之年猶奔走於街道,編籃換錢,分文儲之,以遺二孫。孰知一日遽然長逝,枕下尚存數千金。嗚呼,吾自此莫能盡孝於膝下,豈不痛哉!天下有不孝之子,吾爲首也。

先父嘗謂餘曰:“爾吮百家奶,食千家糧,故千百父母,當謹記大恩!……”吾不悔之年作《百家奶》一詩成名,父欣喜若狂;明年,又作《唱給江南》以頌母愛無疆,父泣涕沾襟;又二年,作《太陽樹下的歌唱》,誓以終身許三尺講臺,父容光煥發……而今,吾已知天命,齒動鬢蒼而視茫茫,瞻顧遺蹟,養育之恩有如涌泉,涓涓而灌注吾心田,而吾竟無以報,何其哀也!

世雲“厚養薄葬”,至理之言!吾能薄葬吾父,而未能厚養之,忤也。視之厚養而厚葬者,是爲不孝;視之薄養而厚葬者,是爲不道;視之力莫能厚養而亦能厚葬其父母者,是爲不仁也!吾力能厚養而未厚養,力能厚葬亦未厚葬,古語“自取其辱”,實我之謂也!

嗚呼,服喪之期,作此文以示一女一男謹記祖德。吾自此日三拜於靈前,唯此而已,唯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