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六篇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文言文作文六篇

文言文作文 篇1

原文

頃歲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它術,惟勤讀書而多爲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 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譯文

近年來孫莘老結識歐陽修,曾經問他怎樣才能寫好文章。歐陽修說:“沒有其它辦法,只有勤奮讀書多動筆,才能寫好。很多人的弊病在於:寫作太少,又懶於讀書,每寫出一篇,就想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達到目的的人。文章缺點不需要別人指出,只要寫多了,自己就能發現。”歐陽修把他寫文章的.經驗告訴別人,所以顯得更加有意味。

字詞註解

(1)頃歲:近年來。

(2)孫莘老:人名,字復明,號莘老。

(3)歐陽文忠公:歐陽修。

(4)乘間:乘機,乘着空隙。

(5)嘗 :曾經

(6)以:用

(7)之:這裏代指歐陽修

(8)惟勤讀書而多爲之。之:代詞,代指文章。

(9)工:精,妙。

(10)患:弊端,毛病。

(11) 至:達到。

(12)疵:瑕疵,引申爲缺點。

(13)指摘:批評,挑剔。

(14)見:通假字,通“現”,發現。

(15)嘗:曾經。

(16)術:辦法。

(17)過:超過。

(18)多作自能見之。之:代詞,指代疵病 (文章的缺點)。

(19)爲:作。

(20 ) 唯:只有。

文言文作文 篇2

一天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寫作文,爲了不限制學生思維發散便說文體不限,並補充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文言文。

小明靈機一閃,眼前亮出那篇成名之作《赤兔之死》,便在作文紙上揮灑一番。

第二天,小明便被叫到辦公室,老師問:“你這是什麼文章啊?”

“文言文!”小明很自信的說,“您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恥下問。”

“好,那我可真要請教請教,這個字怎麼唸啊?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小明定眼一看,他也不認識,“哦,這是通假字,對,通假字!”

師:“好,那這個句子呢?怎麼不通啊?”

小明嘴裏唸叨一陣,便說:“這個嗎'''''''這是特殊句式,是賓語後置,狀語前置!”

師:“好,好,那下面,兩行字,一標點也沒有啊?”

小明頭上開始冒汗了,最後來了一句:“這是省略句,標點省略了,啊,省略了'''''''我的作品從來都是‘文不加點’的!!”

文言文作文 篇3

中國,五千年的時光,世代無數文人墨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以唐宋爲代表的期間,李白、王安石、白居易、蘇軾、蘇轍……用手中的筆,描畫出巧奪天工的佳句名篇,給中華文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讓後世傳誦萬年。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古詩文。

我更喜歡古文,喜歡它所反映的思想、社會、文化、內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人生真理,盡深藏在這片海洋,等待着發掘。

就如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留下那篇告誡兒子的《誡子書》。當時諸葛瞻僅有八歲,後來卻能承父遺志爲國奮鬥一生,直至最後與自己的兒子一起戰死沙場。爲國捐軀,無怨無悔。

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呢?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訴孩子: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確志向,不平心靜氣就不能實現遠大目標。由此可見,想要成功就離不開明確的目標。但如果只顧得空想,只顧得挖空心思想如何爭名奪利,“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人又怎會成功?所以,只有記住“澹泊明志,寧靜致遠”,人才能走得更長遠,

又像“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你的年齡與時光一起飛馳離開,志向和日月一起遠離,於是就變成枯枝落葉。多麼巧妙的比喻,枯枝落葉,一種毫無用處,毫無存在意義的事物,只能被拋棄,被遺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是如此,今亦如此。那些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社會也會拋棄他,世界也會拋棄他,上帝亦會拋棄他。

又如一篇《周公誡子》,周公告誡兒子如何爲王一方。要“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要禮賢下士,要“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只有始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才能治理好國家,成爲一代明君。

“積土成山,風雨生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只有不斷地學習積累,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這是古人的、文言文的智慧。

文言文讓我成長,我喜歡這樣的文言文。

文言文作文 篇4

據透露,這個作文題一共有1700多名高一學生作答,只有這篇高一年級12班路海月同學寫的文言文作文得了滿分。這篇爲何脫穎而出?文言文這種文體,是否已成語文作文高分的砝碼?東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室主任、這次作文閱卷總負責人劉立權老師對這篇作文做了點評。

高一就能辯證分析很難得

“這個文言文作文寫得不錯。”劉立權認爲,從這篇作文中,能夠知道這個孩子讀過很多文言書,“一是作文中用了一些典故以及成語,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積累,比如文中引用了韓愈的文章,還有鴻鵠和鳳凰涅盤的比喻;二是學生能夠做出辯證分析,能夠從利和弊兩個角度辯證地去分析。”劉立權透露,對於高一學生來說,辯證分析能力還不太成熟,所以這篇作文能夠辯證分析很不錯,語言流暢。“也不是說十全十美,只是相對好一些,打滿分來鼓勵學生。”劉立權說。

半數文言文作文“弄巧成拙”

那麼,面對高考作文,學生是否可以寫文言文“衝高分”呢?

劉立權認爲,文言文、白話文都可以,但建議絕大多數學生寫白話文,“如果學生文言文基本功不紮實,還很可能弄巧成拙,所以不建議許多同學寫文言文。”劉立權老師透露,“前幾年我省高考作文中,也有過用文言文寫獲滿分的例子,但在我省高考試卷中很少見,高考作文文言文出現頻率大概約爲千分之一。”而在這些千分之一的高考文言文作文中,劉立權認爲寫作的效果是“50%還可以,50%弄巧成拙”。

絕大多數學生都沒跑題

那麼,文言文的寫作方式,是否是現今學生作文所推崇的一種高分作文的文體呢?

劉立權認爲,這個作文題比較簡單,絕大多數學生都不跑題,“有的'同學把材料內容改了,有的同學完全把材料拋開,而大談特談代溝問題、選擇問題、中國教育的急功近利問題,這就有一點偏了。這個作文應該寫對網遊問題的認識,或者剖析截然相反的原因。如果拋開這個問題去寫課外班、去寫偶像,去寫家庭收入等方面,那就是完全跑題,這次答卷大概也有1%~2%的學生跑題了。”

文言文作文 篇5

伊人獨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誰把癡情守?

深宮秋月,不知人間,幾何輪迴轉?夜半風聲,露溼階,空將詩語,榭紛沓。一片寂靜,瘦是影悲轉涼。幾番凝吟,幾輕彈? 幾多繁華,久傾城?幾多情愁,染指寒?夜涼,心落愁,無處鶯歌,憑欄對。獨坐小樓,西風涼。一處茫然,不知誰簾卷?踏瀾衾閒,晚風月,一地輕紗,誰輕舞? 落紅花開,點滴愁,半籮香玉,碎了誰的心?寒香衣別,多少青燕,早已是,悄然岸邊,離散。一指凝香斷,各自天涯,倫紅袈裟,細作他人門前花。蒂落一聲風骨,換的.紅顏水。落幕芳馨,情似遠 冷顰畫月,誰將心染的碧玉透?

蹙暮綺雨,幾知音?思念留影煙花碎,一曲斷魂,誰雨蝶?雨露,空寂,秋風寒。唔夢思源,殘紅深,一片瀟湘,簪花冷。畫暮一輪秋月涼,誰將白露吟成霜?玉樓畫春,階幾何? 秋風梓涵,問一卷,風雲愁。臨寒嬌筱,誰將花語,顰眉榭?冰清若曦,一紙捻紅,水中花。梳妝凝紅,問誰肯一紙袖紅,緹縈?殘紅吟月,衣香冷。庭院深深深,有幾許?點滴清萼,都是愁。古來瘦詞,寂寞添衣,心還寒。空霖塵雪,西風又涼,誰把輕愁捻?

夜色傾城,開不完的相思花,滴不盡的相思淚。夢迴斷橋邊,伊人獨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誰把癡情守?已是碎夢守無邊恨,最是紅顏痛今生。花滿樓,情滿裳,看不透,煙花綻放,明月冷。望月凌波, 寸腸斷,繁華一季轉身空。望斷紅塵,琉璃空,誰把紅妝秀?秋水茯苓,月華如指尖沙漏,心事殘綣,夢如殘紅落。雨蝶飛花,愁滿樓。記當年雲臺,你我紅塵碧影共沾花。一身青衣染得粉黛美。一簾花轎映紅燭。而如今早已是,人去樓空。只剩紫薇花兒凝香,伴的孤山獨綾影。哪去尋你萬千塵?等我硃砂淚,點的胭脂碎。花開花落有落看,一年又一年,紅顏寒香,冰凝花,淚落盡……

文言文作文 篇6

說起文言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厭惡,因爲我對文言文有着很深的矛盾,就像是水火不容,每次考試我的文言文都是全班做的最差的,所以我很討厭文言文。

從初中開始,我就對文言文產生了厭惡的情緒,記得第一次上文言文課時,語文老師教我們的是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這一課。蘇軾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文受到很多人的讚揚,但是跟文言文有着代溝的我,卻不是很喜歡這些文章,每次上文言文的課,我總是聽到一半就走神了,還有幾次竟然睡着了,然後被老師點名批評,我真的很是尷尬。但是文言文的確很難懂,而且我這個人在無聊,聽不懂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瞌睡,然後自己也不知道的情況下睡着,所以我很多時候都想大哭一場,以表達自己內心的無奈。

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我買了一本初中語文教材全解,那上面有課本里文言文的翻譯和註釋,我雖然讀文言文都不懂,但是我至少對白話文感興趣啊,再說了,我讀了一段時間,發現還挺有意思的,因爲文言文裏介紹的人物傳記讀起來就像是在讀古代版的名人傳記一樣,介紹了很多古代有知識,有成就的人物,所以我就來了興趣,還別說,慢慢的,我就試着去讀文言文,開始很困難,很多字都被我理解錯了,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個意思,然後我就回去看一下注釋,在恍然大悟,結果在下次的考試中,我的'文言文試題拿了全班第一,害得班主任特意問我是不是做了弊,我解釋了很久他才相信我,哎,倒黴的我啊。

逐漸到了高中,我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本性難移,我還是一看到文言文就會厭煩,我想過按照初中的辦法學習文言文,但是高中的課程是在太多了,我根本沒有多的時間去鑽研,所以我就一直吃我的老底,做文言文試題的時候能夠答對三分之一我就萬幸了。

本來我以爲我這輩子跟文言文就這樣了,但是總分十九分加上詩歌鑑賞一共二十五分,我只能拿到七八分,的確很讓我感到痛心,於是我就狠下心來,用了一個月的課餘時間牢記文言實詞還有相關的詩人背景等等,終於又提升了五六分的水平,儘管效果不怎麼明顯,還特別的辛苦,但是我還是比較開心的,因爲我努力了,我是用自己的勤奮換來的分數。

還有很多時候,我自己一個人無聊,便開始回想自己學過的,看到過的文言文,然後默默地背誦,背不起來了也懶得背誦,直接下一篇,很多次我都背的顛倒,這篇文章的內容背到了下一篇上面,然後實在想不起了,我自己便會爲自己的爛記性笑起來,然後就這樣度過無聊的時光。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它是我們建立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基礎,這是我在一個演說節目裏看到的一句話,所以現在我不怎麼討厭文言文了,相反還有些喜歡,文言文之所以讓人頭疼,這也說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嗎,再說了,看到文言文頭疼的肯定不止我一個人吧,我又何必爲此感到厭煩呢。

考試的時候,我也不會因爲看到文言文就喪失了信心,相反,現在的我看見文言文就好比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正等待着我去逐步的翻譯,逐步的探索呢,怎麼樣,你是否還會因爲文言文難懂而感到厭煩呢。試一試我的方法吧,說不定會幫助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