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西溪張岱文言文翻譯

西溪張岱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張岱有泉石膏肓,癡于山水,癖於園林。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西溪張岱文言文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西溪張岱文言文翻譯

  西溪張岱文言文

粟山高六十二丈,週迴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嶺,峭拔凝立,形如人狀,雙髻聳然。過嶺爲西溪,居民數百家,聚爲村市。相傳宋南渡時,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豐厚,欲都之。後得鳳凰山,乃雲:“西溪且留下。”後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椏,大似黃山鬆。好事者至其地,買得極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餘謂西湖真江南錦繡之地,入其中者,目厭綺麗,耳厭笙歌,欲尋深溪盤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當以西溪爲最。餘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餘同隱。餘以鹿鹿風塵,未能赴之,至今猶有遺恨。

  西溪張岱翻譯

粟山高六十二丈,繞一週共十八里二百步。山下面有個嶺叫石人嶺,(石人嶺)陡峭挺拔十分穩固地矗立着,形狀和人的形狀相似,(旁邊)類似於髮髻的兩座山峯也是一副聳立的樣子。過了(石人嶺)就是西溪,(這裏)居住着幾百戶村民,(村民)聚集起來成爲村落和集市。相傳在北宋南度的時候,宋高宗第一次到武林,因爲這個地方物產豐富,想在這裏建立都城。後來得鳳凰山作爲都城,便說:“西溪暫且留下(供定都選用)。”後人於是便用這個名字來給(西溪)命名。

(西溪)處地十分偏僻幽靜,有很多古梅,梅花樹枝條短小,枝條彎曲並密集交錯,很像黃山的松樹。喜歡遊玩的人到這個地方,買了些和小的(梅花),栽種在花池或樹盆裏,來作爲精緻景觀。這個地方有間秋雪庵,(裏面)一片蘆花,在明月的照映之下,白得像堆積的雪一樣,真是奇妙的景觀。我說西湖確實是江南美麗的地方,深入它中間的時候,眼睛就會滿足色彩絢爛的景色,耳朵就會滿足笙笛奏出的樂曲,想尋找深幽的溪流和迂迴曲繞的山谷,可以像桃源、菊花那樣避讓塵世的地方,應當把西溪當作最好的地方。我的朋友江道暗在西溪有精巧的房子,邀請我一同歸隱。

我因爲留戀於奢靡的'塵世,未能趕到那裏,到現在還深感遺憾悔恨。

  張岱簡介: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明文學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於茶藝鑑賞的行家,崇老莊之道,喜清雅幽靜。不事科舉,不求仕進,著述終老。精小品文,工詩詞。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園道古》等絕代文學名著。另有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爲其代表作,時人李長祥以爲“當今史學,無逾陶庵”。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歲生活優裕,久居杭州。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憤之情悉注於文字之中,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喜遊歷山水,深諳園林佈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鑑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

前人評價說:“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稱徐文長、張陶庵,徐以奇警勝,先生以雄渾勝。其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文筆清新,饒有情趣,風格獨特,”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文筆丰神綽約,富有詩意,有“小品聖手”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