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日知錄文言文三則翻譯

日知錄文言文三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日知錄》是古代漢族政治學術論著。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大思想家顧炎武的代表作品,對後世影響巨大。日知錄文言文三則翻譯,我們來看看。

日知錄文言文三則翻譯

  《日知錄》三則翻譯(譯文)


文須有益於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間斷絕,是因爲它可以闡明道理、記述政事、體察百姓困苦、樂於稱道別人的善行啊。像這樣,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處啊。如果涉及那些怪異、鬥狠、悖亂、鬼神之事,寫無從查考的話,抄襲別人的觀點,作奉承諂媚的文字,像這樣,對自己有害,對別人無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禍害啊。

著書之難

子書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莊子》《管子》《商君書》《申子》《韓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於《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體系了,所以選取諸子的言論,彙集成書,這是子書的一大變化啊。今人的作品,(觀點)一一都出於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彙編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觸及的,後代不可缺少的,然後才著述,也許才能流傳下來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爲後世不可或缺的書。然而這些書中小的差錯和遺漏,還是不能避免。像後人的書,越多錯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他們把寫書看得太容易,而急於追求聲名的緣故啊。

文人之多

唐、宋以後,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經學,不通古今,而自以爲是文人的啊。韓愈《符讀書城南》有詩句說:“文章誰說不貴重,解說經義是根本。雨水橫流無根源,早晨滿地夕已盡。爲人不通古與今,如同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義,何能希望多名譽。”而宋朝的劉摯訓誡子孫,常說:“讀書人應當以器量見識爲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稱號,這個人就沒有值得稱賞的地方了。”如此來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裏值得稱道呢!這就是揚雄所說的“拾取我的文辭而不研究我的義理”啊。黃庭堅說:“幾十年來,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獎掖後學,所以華而不實。”本朝嘉靖年間以來,也有這樣的風氣。而陸深記載的劉健告誡庶吉士們的話,李夢陽對此大爲不平。

宋史》說,歐陽修與學人晤談,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談吏政,認爲文章只能滋潤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