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論語八則文言文翻譯

論語八則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篇一:論語八則原文及譯文

論語八則文言文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的學習習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孔子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爲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裏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謙虛。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啓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字詞解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爲“按時”。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爲“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同“悅”,高興,愉悅。

(5)朋:志同道合的人。

(6)樂(lè):快樂。

(7)人不知:此句爲省略句,省略了賓語。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yùn):惱怒,生氣,怨恨。

(9)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10) 凋(diāo):凋謝。

(11)好(hào):喜愛,愛好。

(12)嘗:曾經。

(13)寢:睡。

補充詞解釋

而:順接作用,然後。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知道,瞭解。

而:連詞,卻。

時習:時,按時。習,實習,溫習。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爲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爲“我”或“自己”

文章翻譯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 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嗎?”(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

2、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的人啊。”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對於知識)“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爲快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爲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幾個人同行,在裏面必定有我值得學習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而跟從他們學習,看到自己有像他們那樣的缺點就改正它。”(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5、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複習舊的知識從而知道新的知識,可以憑藉這個成爲老師了。”

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這樣以後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比喻中仍經過嚴酷考驗,才能識別一俱的品質。)

7、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要想要速成,不要貪圖小的利益。想要速成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貪圖小的利益,就做不成大事。”

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來思考,沒有好處,不如學習。”

篇二:論語八則譯文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先生,指孔子) (而:連詞,表順承) (時:按時)

(習:溫習) (之:代詞,它,指學到的知識) (亦:助詞,也) (說:同“悅”,愉快,高興) (乎:語氣助詞,表反問,嗎)

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們,不也愉快嗎?

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朋:泛指朋友,可以譯成“志同道合的人”)(自:介詞,從)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一起探討問題),不也快樂嗎?

3、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瞭解,知道)(而:錶轉折)(慍:惱恨,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嗎?

4、“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故:舊的知識 ) (而:順接連詞) (知:領悟) (新:新的東西) (可:可以) (以:憑藉) (爲:做) (師:老師) (矣:表陳述,了)

複習舊的知識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這一點)做老師了。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指死讀書,死記硬背的意思) (而:錶轉折,卻、可是)

(思:思考,動腦筋) (則:連詞,就) (罔:迷惑而無所得) (思:空想) (學:認真學習) (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6、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誨:教,教導) (女:同“汝”,你) (第一和第六個知:指對待知與

不知的正確態度) (之:代詞, 代指孔子的訓言) (乎:語氣詞,吧)(知:知道) (後兩個之:指代事物) (爲:動詞,就是) (是:指示代詞,此,這,指“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這種態度)

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7、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即“以何”,憑什麼) (謂:稱爲) (之:他,指孔文子)

(也:表疑問,呢)

孔文子憑什麼被賜給‘文’的諡號呢?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敏:聰敏) (而:表順承)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下問:向地位或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問,詢問,這裏指向人請教)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羞恥)

(是以:“以是”,因此)(之,他,指孔文子)(也,表陳述,可不譯) 他聰敏而又努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羞恥,因此賜給他‘文’的諡號。

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默:靜默,不說話) (而:表修飾,地) (識:記住)(之:指學習所得的東西) (而:表順承) (厭,滿足)(倦:厭倦)(何有:有何,有什麼) (於:對) (哉:表感嘆,呢)

默默地記在心裏,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1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師:老師,這裏指值得取法、學習的人) (焉:相當於“於之”,在裏面)(從:跟從、遵循,這裏指學習)

三個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裏面;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1、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擇:選擇) (其:他們的) (而:表順承,相當於“就”)

(憤:心裏想弄明白卻不能) (啓:啓發,開導) (悱:口中想說卻不能恰當地表達出來的樣子) (發:啓發) (舉:提出,舉出) (隅:方角) (反:類推) (則:就)(復:答覆)

(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篇三:論語八則譯文

1.學到學問知識,然後按時去溫習它們,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一起探討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怨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的啊。

3(對於知識)瞭解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學習爲快樂的人。

4.幾個人一同出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在裏面。(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5.複習舊的知識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成爲老師了。

6.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候,這樣以後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7.不要想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要速成,那麼就不能達到目的;貪圖小利,那麼就做不成大事

8.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這些時間)來思考,也沒有什麼益處,不如去學習更好。

篇四:論語八則及論語八則翻譯

論語一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一則翻譯: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論語二則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論語三則3.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論語四則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論語八則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提示】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斷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爲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誇耀“李邕求識面,王翰願爲鄰”,都說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

論語八則6.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爲什麼被諡爲‘文’呢?”孔子說:“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爲恥,所以被諡爲‘文’。”

論語八則7.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與我哉?

孔子說:“默默地增加知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對我有什麼難呢?”

論語八則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爲謙虛的學習態度。

篇五:論語八則註釋及翻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後經常用得上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⑴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⑵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⑶時習: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時,按時。

⑷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

⑸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爲朋,同志爲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 ⑹樂:音lè,與 說 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⑻慍:(yùn)生氣,發怒。

⑼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⑽曰:說,說道。

⑾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接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着下來的,可不譯。

⑿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⒀不:不是。

⒁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⒂自:從。

⒃知:瞭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爲人態度。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爲老師了。“ 故:舊的 可:可以 以:憑藉 爲:成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迷惑。”

這句話爲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爲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罔:迷惘而無所得。[1]

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而:連詞,錶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子路,孔子的弟子。

誨:教誨。

女(ru三聲):古同汝,你。

知:知道,理解。

之:代詞,它,指孔子教授的知識。

爲:是。

乎:語助詞。

是知(zhi四聲)也:知,同智,智慧。也,語助詞。

孔子說:仲由啊,我教給你的知識你理解它了嗎?知道它就是知道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真正的智慧啊。

孔子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做學問不能有虛假,纔算是真正的智慧,孔子之所以成爲聖人,與他嚴謹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因爲承認自己的不知,纔會有想知道的動力,學問就會精益求精,假如認爲自己什麼都知道,自滿了,這種人是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的。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指”天資聰明卻好學習,並且不以向別人請教他們認爲很低端、很簡單的問題爲恥“這種難能可貴的學習精神。不恥下問語出《論語》。意思爲哪怕是很低端的問題也會主動向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以……爲恥。問:請教。指人好學。下,字在此處應該是指的是問題的屬性爲“下”,而不是請教的人爲“下”。孔子主張禮,如果這個成語的解釋把“下”字作爲被請教人的屬性,則會先無禮於人,與他所主張的思想不符。 )敏:敏捷、勤勉。; 好:喜好。:恥:,恥辱。

詞意

默:不語,不說話,沉默。

默而識之

而:表修飾,可譯爲“的”。

識:通“志”,指記住。

厭:通“饜”,滿足。

之:代詞,指所學到的知識。

誨:教誨。

子曰:“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能有什麼困難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三】虛數,極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樣。此句中泛指多個人。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爲“在其中”。翻譯:“幾個愛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爲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師】效法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講學習的方法)

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善:好的,優點

其:代“他們”。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啓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憤:心裏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爲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爲他不用心思考。名句“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啓發他。“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經常用來說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啓發。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裏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啓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司馬光救友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爲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元末·阿魯圖《宋史》

1.凜然:穩重的樣子。

2.指:同“旨”,主要意思。

3.京、洛:指北宋時的 開封和洛陽。

4.甫冠:指剛滿二十歲。

5.華靡:奢華。

6.語:說。

7.同列:這裏指同年考中進士的人。

8.左氏春秋:又稱《 春秋左氏傳》,相傳是 春秋時期 左丘明撰。

9.破之:指代甕。水迸:涌出。

10.退:回去。即了:懂得。

11.指:同“旨”,主要意思。

13釋:放下。

14.至:甚至。

15.於:在。庭:院子。

16.足:指失足。

17.沒:沉沒。

18.棄去:拋下那小孩逃去了。

19.持: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