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帶答案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帶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文言文,完成4~7題。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帶答案

童華,字心樸,浙江山陰人。雍正初,爲知縣。時方修律例,大學士朱軾薦其才,世宗召見,命察賑直隸。樂亭、盧龍兩縣報飢口不實,華倍增其數。怡賢親王與朱軾治營田水利,至永平,問灤河形勢,華對甚晰,王器之。尋授平山知縣,邑災,不待報,遽出倉粟七千石貸民。擢真定知府,權按察使。以前在平山發粟事,部議免官,特詔原之。

怡賢親王奏以華理京南局水利,華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爲渠,溉田六百畝,先後營田三百餘頃。滏陽河發源磁州,州民欲獨擅其利。自春徂秋,閉閘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時改州歸直隸,以便控制。華建議仿唐李泌、明湯紹恩西湖遺規,計板放水,數縣爭水之端永息。華又以北人不食稻,請發錢買水田穀運通倉,省漕費,民得市稷黍以爲食,從之。

調江蘇蘇州,會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來江蘇負課千二百餘萬,巡撫督責急,逮捕追比無虛日,華固請寬之。巡撫怒曰:“汝敢逆旨耶?”對曰:“華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積欠,不命嚴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來歷,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應徵,或應免,瞭然分曉,奏請上裁,乃稱詔書意。今奉行者不顧名思義,徒以十五年積欠立求完納,是暴徵,非清查也。今請寬三月限,當部居別白,分牒以報。”巡撫從其請,乃盡釋獄系千餘人,次第造冊請奏。時朝廷亦聞江南清查不善,下詔切責,如華言。

浙江總督李衛嘗捕人於蘇華以無牒不與衛怒蜚語上聞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爲國近沽名實心爲民近幹譽上意解,命往陝西以知府用。署肅州,佐經略鄂爾泰屯田事,鑿通九家窯五山,引水穿渠,溉田萬頃。以忤巡撫被劾罷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調漳州。頗好長生術,招集方士,習丹家言,復劾罷歸。數年卒。

(選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問灤河形勢,華對甚晰。 形勢:河流狀況。

B.以前在平山發粟事。 以前:從前,以往。

C.當部居別白,分牒以報。 部居:分門別類。

D.次第造冊請奏。 次第:依照順序。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浙江總督李衛嘗捕人於蘇/華以無牒不與/衛怒蜚語上聞/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爲國/近沽名/實心爲民/近幹譽/

B.浙江總督李衛嘗捕人於蘇/華以無牒不與衛/怒蜚語上聞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爲國近沽名/實心爲民近幹譽/

C.浙江總督李衛嘗捕人於蘇/華以無牒不與衛/怒蜚語上聞/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爲國近沽名/實心爲民近幹譽/

D.浙江總督李衛嘗捕人於蘇/華以無牒不與/衛怒/蜚語上聞/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爲國/近沽名/實心爲民/近幹譽/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童華心懷百姓,做事敢於擔當。他去檢察賑災事宜,發現樂亭、盧龍兩縣上報饑荒人口不實,就增加了一倍的數額;在平山鬧災時,來不及等上級同意,就開倉濟民。

B.童華盡職盡責,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時,把泉水疏通爲渠,灌溉了六百畝田地;採用正確的辦法解決民間紛爭,因地制宜,節省開支,方便百姓。

C.童華剛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職蘇州,他反對巡撫附和朝廷強徵拖欠賦稅的做法,並極力建議緩期清查,最終巡撫採納了他的建議。

D.童華不畏權貴,仕途不順。當受到李衛讒毀時,他敢於爲自己辯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場數度起伏 。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巡撫督責急,逮捕追比無虛日,華固請寬之。(5分)

(2)今奉行者不顧名思義,徒以十五年積欠立求完納,是暴徵,非清查也。(5分)

4.B(B項的“以前”的意思是“因爲之前”)

5.D 6.C (“反對朝廷強徵拖欠賦稅的做法”這一說法於文中無據)

7.(1) 巡撫督責急迫,沒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關人員,對此童華堅持請求寬限。(關鍵詞 “追比”、“虛日”“固”的翻譯各1分,大意2分)

(2) 現在奉命行事的官員不認真考慮旨意要求,只是以爲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積欠迅速全部徵收上來,這是暴徵,不是清查。(關鍵詞“顧名思義”“徒”“是”的翻譯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童華,字心樸,浙江山陰人。雍正初年,做知縣。當時正編撰法律條文,大學士朱軾因童華的才能推薦了他,世宗召見童華,命令童華到直隸檢察賑災事宜。樂亭、盧龍兩縣上報的饑荒人口不實,童華增加了一倍的數額。怡賢親王與朱軾整治營田水利,到了永平,詢問灤河水利情況,童華回答得非常清晰,親王非常器重他。不久授職平山知縣,縣邑鬧災荒,不等朝廷答覆,就從倉庫裏拿出七千石糧食借給老百姓。升任真定知府,暫任按察使。因爲前面在平山時借糧食給老百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門決定給予他免官處理,皇帝特地下詔赦免了他。

怡賢親王上奏朝廷讓童華治理京南局水利,童華勘探得到真定城外十八處泉水,就疏浚成水渠,灌溉六百畝田地。滏陽河發源於磁州,磁州老百姓想獨自佔有滏陽河。從春天到秋天,關閉閘門蓄水,下游的永年、曲周一點水都得不到。當時磁州改歸直隸管轄,以便控制。童華建議仿照唐朝李泌、明朝湯紹恩治理西湖的`辦法,按照水位高低來放水,數縣之間爭水的事端永遠平息了。童華又因爲北方人不吃稻米,請求朝廷發放錢款購買這些稻穀運到通倉,這樣省去漕運費用,老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錢買黍米來作爲食物,朝廷聽從了他的辦法。

調任江蘇蘇州,恰逢朝廷要求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來江蘇虧欠賦稅一千二百餘萬(這件事),巡撫督責急迫,沒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關人員的,對此童華堅持請求寬限。巡撫發怒說:“你敢違背皇上旨意嗎?”童華回答說:“童華不是違背聖旨,而是遵從聖旨,朝廷知道有長期的拖欠,沒有命令嚴厲追查而是命令清查,正是要查清事情,明白原委,有的在於官府,有的在於徭役,有的在於百姓,有的應徵收,有的應免除,要清清楚楚,上奏朝廷裁斷,才符合詔書旨意。現在奉命行事的官員不認真考慮旨意要求,只是以爲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積欠迅速全部徵收上來,這是暴徵,不是清查。現在請給予三月寬限時間,當會分門別類分辨明白,分成不同情況上報。”巡撫聽從了他的要求,就全部釋放關押在監獄裏的一千多人,按順序造冊上奏朝廷。當時朝廷也聽說江南清查不力,下達詔書痛責,就像童華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