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知識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知識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導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下面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的'知識點,歡迎參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知識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文言現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輔佐。

所以動心忍性。 忍,通“韌”,堅韌。這裏作“使(他的性格)堅韌”。

  詞類活用

生於憂患(生)名詞作動詞,生存

死於安樂(死)名詞作動詞,死亡

  創作背景

孟子作爲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爲“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