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關於古詩三首教案設計

關於古詩三首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教學要求

關於古詩三首教案設計

1. 掌握生字詞。

2. 朗讀、背誦詩歌。

3. 體會詩句的含義。

4.體會詩歌的感情。

5.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重難點

1.體會詩句的含義。

2.體會詩歌的感情。

3.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課時劃分

三課時

預習作業

蒐集與詩歌、作者有關的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根據字典體會詩句的含義。

2.體會詩歌的感情。

3. 朗讀、背誦、默寫詩歌。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瞭解李白

李白:唐代大詩人.四川人,一生遍遊祖國名山大川.寫下無數風

浪漫的詩。學過他的詩有《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靜夜詩》,背誦這些詩。

2.《贈汪倫》一詩有一個傳說。

(汪倫十分敬慕李白.想邀請他來做客,於是他寫信告訴李白:這裏

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家。李白慕名而來,一看才曉得所謂”十里桃花”描寫的是方園十里的桃花潭,“萬家酒家”描寫的是姓萬的一家酒店。汪倫迎來了李白,盛情款待,臨走時李白正要踏上渡船,忽聞岸上傳來踏歌之聲,原來是汪倫趕來送行,邊趕邊唱着送行歇。李白大爲感動揮

筆寫下了《贈汪倫》)

二、學習詩歌。

(一)學生字、

贈(zènɡ):贈送 饋(kuì)贈 贈物 贈品

(二)自由學詩。

1.自由讀,理解詩意

2.自由議,互幫互學。

3. 提出不解的詞、句(可能出現如下):

(])贈: (2)將欲行:

(3)踏歌聲: (4)不及:

4.請幾個水平高的上臺當老師。

贈.送給。 將欲行:將要出發。

踏歌聲:踏着步子唱着歌。 不及:不如,比不上。

5.串講詩句意思。

(1)學生四個上臺講詩意。

(2)下面評議學生講課的準確性及教態、語言情況。(獎勵敢上臺

的同學。)

(3)師予以歸納。

贈送給汪倫

李白乘船就要出發,

忽聽岸上傳來踏步唱歌的聲音。

李白覺得桃花潭水千尺深,

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深。

(4)學生再組成對子反講。

6.朗讀詩句(邊讀邊悟)

(1)畫朗讀節奏

贈 汪 倫 [唐] 李 白

李白/來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我情”也可一口氣讀)

(2)悟詩句包含的情感。

① 自由講。

②歸納。(詩歌表現了李白與汪倫之間深厚的友情。)

③找出表情感的句子。(桃花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④怎樣才能讀出他們之間的深情,

學生A:重讀“將欲行”、“踏歌聲”、“深千遲”、“送我情”。

學生D;要用讚美友情的語調朗讀。

學生C:後面兩句要拉長語調長朗讀。

⑤師範讀。

⑥生齊讀。

(三)(小黑板)出示幾首寫友情的詩句。

《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雷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黃鶴樓送孟潔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以上詩歌僅供朗讀,以擴大見識瞭解寫友情的詩句有哪些)

(四)背誦詩歌。

三、小結。

友情是珍貴的,自古以來就是詩人愛寫的題材。我們學了詩歌要

珍視友情。

四、作業。

默寫詩歌《贈汪倫》。

板書設計:

贈汪倫 [唐] 李白

不及

送 深

我 ~~~~~~~~~~~~將欲行 千 情深意厚

~~~~~~~~~~~~~~~~~~

情 踏歌聲~~~~~~~~~~~~~~ 尺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根據字典理解詩句的含義。

2.體會詩歌酌情感。

3.朗瀆、背誦、默寫詩歌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誦讀李白寫的詩《贈汪倫》。

2.誦讀寫友情的詩。

二、學詩。

過渡:昨天剛學了李白寫的《贈汪倫》,今天再學一首李白寫給盂浩然的詩。

(一)瞭解盂浩然。

孟浩然:湖北省襄陽縣人,壯年時曾漫遊江浙一帶,後又赴長安謀

求官職,失意後,還歸故園,過隱居生活。他的五言律詩成就最高,大多描寫個人情懷和田園風光。他是唐代詩人,其作品生活氣息濃厚,當時事有盛名。有《孟浩然集》。與李白是好友。

(二)自由讀詩歌

1.掌握生字詞

孟(mèng) 帆(fān) 惟(wéi)

2.畫節奏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唐]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3.根據字典理解詩意。

(1)自由議論。

(2)自由彙報。

(3)解決疑難問題。

(4)請理解的學生上六當老師。在( )內填上正確的意思。

①之廣陵: (去廣陵) ②故人: (老朋友)

③西辭: (向西邊離開)

④煙花: (花開得繁茂,像浮動的煙霧,即花開如霧)

⑤下揚州:(去揚州) ⑥孤帆遠影:(孤獨的一隻船帆,遠去的影子)

⑦天際流:(在天邊流)

(5)串講詩意

(6)師歸納

在黃鶴樓送孟治然去廣陵 李 白

老朋友在西邊告辭了我,離開了黃鶴樓,

在花開如煙霧的三月,去了揚州。

一片孤帆遠去,影子消失在天空的盡頭。

只看見長江之水在天邊滔滔流淌。

4.體會情感。

(1)師過渡:名友就要遠去他方,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用你們的語言描繪一番。

①依依不捨 ②戀戀不捨 ③難分難捨 ④情深意長 ⑤依依惜別

(2)這情景體現在哪兩句詩中,讀出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師過渡;大家說得好,說得對,正是這兩句詩寫出詩人佇立江岸,望斷春水,不捨君(友)去,心中會默唸什麼?

(4)學生髮揮想象或運用積累的語言進行表達。

①勸君更盡一杯酒,

例句:{ 西出陽關無故人。} 平時可預先積累或上課前先背

②莫愁前路無知己, 誦。

天下誰人不識君。

學生語言例:①放心去吧,我會想着你。

②江水啊,你平安地送友遠去吧:

③朋友啊,早日歸來,我們再相聚。

④這一別,何時能相見。

(5) 詩人在詩中點明瞭分別的時間與地點是三月、黃鶴樓。目的地是廣陵在哪兩句中體現?(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5.朗讀詩歌。

(1)師引導:在這樣美好的春光裏,在這優美的黃鶴樓,故人歸去,依依惜別,這情比江水長,江水深,比江水遠,該怎樣讀,才能讓兩位詩人滿意?

(2)學生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6.背誦詩歌。

三、拓展延伸。

再學一首寫黃鶴樓的詩。(只讀不講)

黃 鶴 樓 崔 顥

昔人已來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四、小結。

悠悠黃鶴樓,依依送友去、寫不盡的情與意,盡隨江流去,現我們用深情的朗讀替李白再送一次孟浩然,讓滔滔江水平安送達友人。

五、作業。

1. 朗讀、背誦詩歌

2. 給詩歌畫上朗讀節奏。

3. 抄出點明時間的詩句。

4.抄出點明別離地點的詩句。

5.抄出表達依依不捨之情的詩句。

板書設計:

在黃鶴樓送孟治然去廣陵

惟見長江

孤帆遠影

黃 ~~~~~~~~~~~~~~~~~~~~~~~~~~~

鶴 ~~~~~~~~~~~~~~~~~~~~~~~~~揚州

樓 ~~~~~~~~~~~~~~~~~~~~~~~~~~~~

故人西辭

依依惜別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 理解詩句的意思。

3. 體會詩歌的'情感。

教具準備

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瞭解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今浙江省蕭山縣人。少年時文詞出衆,知名於此。

二十六歲時考中進士,經張說推薦,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後遷札部侍郎,

官至太子賓客,祕書監。天寶初,歸隱鏡湖。現僅存詩二十首,其中《回

鄉偶書》和《詠柳》歷來爲人稱道。

2.題目回鄉偶書

(賀知章在年輕的時候離開故鄉,辭官回鄉已經八十多歲,距他離鄉時已有五十多年,偶書:偶然寫下來的意思。)

二、學習詩歌。

(一)學習生字詞。

偶(ǒu): 偶然、木偶、偶爾、玩偶、偶數。

鬢(bìn): 鬢毛、鬢角、雙鬢。

(二)自由學詩。

l. 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 聽錄音讀,畫節奏。(請一學生上臺演示)

回鄉偶書 賀之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3.自由讀詩,提出疑難。

“老大回”“鬢毛衰”

4.學生解疑師歸納。

老大回:年老了纔回來。

鬢毛衰;鬢毛疏落。

5.串講詩意。

(1)學生組成小組悟、議。

(2)學生彙報。

(3)教師歸納。

回鄉偶然寫下的詩

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年老了纔回家,

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兩鬢的毛越來越疏落。

兒童相見不認得我,

笑着問我是從哪裏來的。

(4)學生結對子再自由串講。

(5)請一生上臺串講、朗讀。

6.體會情感。

從詩中可以體會作者覺得家鄉的兒童是可愛、講禮貌的,而自已是思念、熱愛故鄉的。

從詩的“鄉音無改”與“鬢毛衰”可以體會什麼? (思念故鄉)

7.朗讀持歌。

帶着對兒童的憐愛,對家鄉的思念。

8.背誦詩歌。

9.描繪詩歌描繪的情景。

三、小結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詩人從迢迢千里之外趕回家來了,撲進故鄉的一刻遇到了可愛的孩子,於是就提筆寫下了這《回鄉偶書》。

四、作業。

1.背誦、默寫古詩。

板書設計: 回鄉偶書

少小 音無改

思鄉{ }兒童笑問何處來

老大 鬢毛衰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