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名人讀書小故事集錦

名人讀書小故事集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讀書,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情操得到陶冶,夢想得以放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名人讀書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名人讀書小故事集錦

  篇一:在苦難中堅守信念的范仲淹

宋代大文學家范仲淹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爲了使自己和兒子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

等到范仲淹長到十幾歲時,才知道這個父親並非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小仲淹覺得自己堂堂七尺男兒,改了別人的姓是一種屈辱,說什麼也要恢復自己原來的“範”姓,因此他跟養生之間產生了矛盾,從家出來,住進了山醴泉寺的僧房裏,他一直晝夜苦讀,堅持不懈。

寺廟裏的日子是十分清苦的,而年僅十幾歲的范仲淹正是長身體的時期,飯量特別大,每次吃飯時,他端起碗來,僅幾口就扒得精光,還沒到下一頓就已經餓得頭暈眼花,所以看書時無法集中精力。怎麼辦呢?思來想去,他想出了個辦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鍋稀粥,等到放冷了凝結成粥塊之後,他就用刀在上面劃個十字,切成四塊,早晚飯各吃兩塊。而下飯的菜呢,更加簡單,僅切一點兒鹹菜末兒就行了。

范仲淹在醴泉寺住的這段時期裏,讀了很多書,懂得了許多道理,長了不少知道。爲了開闊眼界,增長自己的學問,三年過後,他不遠千里來到當時的“南都”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進了當時很有名氣的南都學舍,拜著名學者威同文爲師。起初,他仍然像在醴泉寺時一樣,每天早晚還能有稀粥可吃,可是後來連稀粥也供不上了。每當太陽落山時,他才胡亂吃點兒東西,算是一天的飯。可是他從來沒有爲吃飯這些問題分心,而是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刻苦了。他爲自己制訂了嚴密的學習計劃,每天不完成計劃決不睡覺。到了嚴寒的冬夜裏,每當學習感到疲倦時,他就用冷水來洗臉,提提精神。學習環境雖然這樣艱苦,可是范仲淹卻從沒有叫過一聲苦。

范仲淹就是憑着這樣一股堅定的信念,十必年如一日,每日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取得了成就,成爲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篇二:李四光只用一根燈芯讀書

李四光是新中國的地質學家,開拓了新中國地質學的新篇章,爲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小時候艱苦讀書的故事依然激勵着我們。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家裏很窮,是家裏的第二個兒子,家裏供不起他上學。村裏有個老秀才叫陳二爹,李四光經常去他家玩,跟着他讀書識字,算是啓蒙。李四光聰明好問,受到陳二爹的誇獎,就免除李四光的學費,免費授課。李四光更是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那個時候農村裏已經有煤油燈了,不過不是帶燈罩的,只有一根燈論兒,插在一根鐵皮管蓋上,就着瓶裏的煤油燃燒着。這種燈,冒出來的火焰紅紅的,還帶着一股又黑又難聞的煤煙;它的火花,是一閃一閃的,飄忽不定。時間稍微長一點兒,就會薰得人的鼻孔裏和牙齒上都留下一層黑,腦袋也疼,眼睛也累。父親怕把兒子薰壞了,所以特地關照要給孩子點清油燈。

清油燈的優點比煤油槍子燈要強多了,它燈光清亮,輕煙不起,也沒有怪味。晚上,李四光坐在一張桌子跟前,他不忙打開自己的書包,卻先看了看油盞裏的燈芯。媽媽在裏面放了兩根燈芯,李四光用撥燈很輕輕撥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點兩根燈芯吧,孩子。”媽媽疼愛地說,“這是你爸爸關照過的。”

“不是這個意思,媽媽。點一根燈芯,我可以多學一倍的時間。” 李四光說。

媽媽也就不再勉強。李四光就這樣默默地讀呀,寫呀,誰也不打擾誰,一直堅持到燈盞裏的油點完。媽媽坐在他們的桌子旁邊,就着這一根燈芯所發出來的亮光,搖着她的紡車。晚上紡點紗線,還能換得幾個零錢,好買點火柴、油鹽,也給孩子們買點讀書用的筆墨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