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文明校園徵文15篇

文明校園徵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校園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明校園徵文15篇

文明校園徵文1

記得剛知道要光盤21天時,我們都不以爲然,可老師卻非說這事不簡單,我們忍不住笑了出來,心裏暗想道:不就是吃飯嘛,這誰不會,不就是小菜一碟的事兒。可後來當我真正去做了,才發現,頓頓光盤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有一天中午,我剛上完體育課,肚子難受得很,那天的飯菜也不合我胃口。看着好多人都吃不下,餐車裏剩飯剩菜一大堆,我心裏有些猶豫:要不我也倒了?可轉念一想,這也不好,之前那麼多天我都堅持下來了,現在放棄,那不是功虧一簣了?旁邊的同學好像也在猶豫,我朝她笑一笑,然後又悶頭吃起飯來,對方好像也明白了我的意思,頓了頓,也開始吃起來。我們不停地往嘴裏塞東西,時不時地相視一笑,心裏有一絲絲的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訴說農民伯伯的辛苦,歌頌勞動人民的偉大的詩。雖然現在的我們不用下田幹活,但是一定要懂得珍惜糧食

是啊,光盤是一種行動,就像人人能遵守交通規則,騎電動車戴頭盔,過馬路走斑馬線……我想這就是我們齊心共建的文明校園風景線。

文明校園徵文2

我們中國一直就是禮儀之邦,人們評價一個人往往以文明禮儀來衡量,我們小學生更應注意使用文明用語。

在學校裏很多同學都攜帶着文明種子,讓它隨時開放出文明之花。比如有的同學見到老師總是說一句親切的“老師好”,這時,他身上已經盛開了文明之花;一位同學要下樓,可是樓道里人很多,她就站在一旁,等別人都過去了,她才輕聲慢步地下樓了。看,文明之花開得多麼燦爛!像這樣文明的例子舉不勝舉。課下,大多數同學都能和夥伴做安全有益的活動,不追逐,不打鬧,有事也從不跑。但有一些同學和以上同學的行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不僅不說文明用語,還口出髒話。同學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家一定不要像他們一樣。一句簡單的“老師好”不僅是在傳達對老師的問候、尊重,更是一位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自身素質的體現。同學們,講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要做的事,我們應該讓文明成爲一種習慣。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校園處處盛開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引領文明風氣、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文明校園徵文3

校園是我們第二個美麗的“家”,我們該如何裝點我們的家園,使其更加美麗芬芳呢?我們應該做文明主人,用這個身份去全心全意地愛護這個“家”,從而建造出文明校園。

“禮”是中華傳統美德:遇到老師時,我們理應誠心誠意地問好;上下樓梯或洗手時,我們也應毫不猶豫地先讓着他人……這些雖然只是一個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但是這些小小的舉動將會給我們的“家”增添幾分色彩。

校園是我們的家,我們應該時刻讓它保持整潔:在校園內,我們製造的垃圾不能隨地亂扔,而應該將它們送入自己的家。這樣不僅保護了環境,還給我們的健康增加了一層“保護膜”。

許多同學因爲挑食這個壞習慣而浪費食物,但是誰曾想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勞動人民的辛苦付出,我們豐富的食物是多麼來之不易啊!爲此,我建議盛飯菜時,應提前跟老師說好飯菜的量,以保證不浪費食物!

我們要做文明人,從而才能創建文明校園!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愛護我們這個美麗的“家”,才能實現。微風拂過,拂過一絲文明,拂過我們文明的校園。

文明校園徵文4

有一種美,令人驚豔,令人回味,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奪目;

有一種美,飄逸在浮雲上,深埋在古壘下,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溫馨,這種美就是和諧之美.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也將是一個永遠的主題.

文明是什麼?

很簡單!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的親切,是見到師長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優良行爲.

可事實上我們真的做到這些了嗎 看看我們正在修建的校園吧,剛粉刷好的牆壁,轉眼間,就印上了幾個腳印;剛打掃乾淨的教室,剎那間,又丟下了幾片廢紙;剛有點生機的小樹苗,被人攔腰折斷;再看看宣傳欄上那一幅幅踏青而過的同學們所留下的背影吧!

看到這一切的一切,不覺使人心頭一震,新世紀的大學生爲什麼會是這樣呢 這樣的學生能接下建設祖國的重擔嗎?

文明的時代呼喚文明的人,作爲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不要對那些不文明的行爲等閒視之;而作爲黃河水院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和不文明的行爲決裂;因爲我們的學校正面臨着遴選,遴選後的學校正努力向着"和諧校園"這個遠大的目標前進;因爲和諧校園已在全國各大高校爭先創建,這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必然.構建和諧校園也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現在,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吧,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我們和諧校園的明天!

文明校園徵文5

我們校園的草坪上種滿了樹,有桂花、桃花、梨花……每一棵樹的胸膛上都會有一個小標誌,上面寫着負責管理的班級。每當中午吃好飯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總會拿着勺子、拎着水桶給樹澆水。

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文明不僅是一種禮儀,還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

在下樓梯時,我們無論怎樣心急如焚地想給樹澆水,都不會跑。在底樓接水的時候,每個班級都會井然有序地排隊。在開水龍頭時,大家都不會將水龍頭開得太大,接水的量老師們都會事先告訴我們,絕不會浪費一點一滴。等接足了水,兩個小夥伴一起協助着拎到班級的小樹旁,如果遇到低年級的小朋友,我們還會幫助他們拎水桶。

大家一彎腰一擡頭,一彎腰一擡頭地澆灌着各自班級的小樹,動作是多麼協調有序!中午,在太陽的照射下出現一點點小小的影子,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此時,我擡頭仰望這小樹旁邊的幾棵大樟樹,大樟樹上長着許多枝幹,枝幹上掛滿了翠色慾滴的葉子,遠遠望去,像一位位頂天立地的巨人,心裏不由自主地感慨:我們種植的小樹總有一天也能長成這樣的參天大樹!

是的,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悉心培育之下,總有一天小樹們也能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讓文明之樹種滿整個校園!

文明校園徵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上午好。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這自古爲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爲天的國度裏,餐飲禮儀自然成爲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即使是小小的食堂,也反映着一個人的文明,一個學校的風貌。

然而,在校園中經常可以見到種種與吃有關的場景:

在食堂裏打飯時,偶爾會看到一兩名同學大搖大擺地走到打飯的隊伍中間,與一名同學耳語幾句,便公然擠進了隊伍中間,渾然不顧他人的感受。這樣的行爲是對他人的不公平,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但是,善於觀察的你也不難看到,在食堂的一側,一列列打飯的隊伍曲曲折折地延伸開來,每個人都自覺遵守秩序,靜靜地排隊等待。儘管每個人都想早些品嚐到香噴噴的飯菜,但沒有人會打破秩序,擠到別人的前面。這樣的隊伍着實成爲小小的食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看來,遵守進餐秩序,在食堂排隊等待就餐是校園進餐的文明行爲。

在食堂的餐桌上,經常可以見到一盤盤剛吃了幾口的飯菜被遺棄;在路邊,隨時可以看到扔掉的還未吃完的燒烤棍、薯片袋等零食;學校新修的操場的看臺臺階上,各種牌子的方便麪碗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渾濁的油漬在太陽下泛着刺眼的光。這些情景不僅對校園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也大大降低了我們的學校文化品位。可是,留心生活的你也許會發現,不少我們的老師每天堅持自帶飯盒,並把飯菜吃乾淨,受到老師的影響,我們班也有幾位同學堅持帶飯碗到食堂吃飯,拒絕使用一次性碗筷,不浪費一點點飯菜。是啊,不挑食,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執行光盤行動,也是我校校園進餐的文明行爲。

在教學樓裏,經常有同學不顧老師的勸阻,在教室裏偷吃零食。他們總會將零食塞在口袋裏,趁老師和同學不注意時,偷偷扯下一小塊,迅速的放入口中。他們下課的時候吃,上課的時候也可能偷吃,不規律地亂吃導致他在學習時大腦供氧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他們還常將包裝袋和食物殘渣隨手扔在地上,給教室的環境衛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然而,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班上有從來不吃零食的學生,他們養成了很好的飲食習慣,自己帶杯子打開水喝,帶水果或麪包。這樣既不會亂丟亂扔,也避免了病從口入,同時規律的飲食也讓他學習時能專注聽講,不受干擾。所以,課間不買零食吃,不亂丟亂扔也是校園飲食的文明行爲。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用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舉手之勞就能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與幫助,給校園環境帶來大貢獻,更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希望每一名同學都加強自律,自覺做到文明就餐,讓禮貌優雅的就餐文明之風,吹遍我們的校園,美化我們的校園。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校園徵文7

走進育才的大門,再走過美麗的育才橋,就能看到一簇簇鮮花競相開放着,分外美麗。除了這鮮豔的花兒,我們學校還開着一種美麗無比的花――文明之花。

清晨,我們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校門,看到校長與老師,我們會親切地問好;上課時,我們響亮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就餐時,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進入食堂;同學有困難時,我們會馬上伸出援助之手;地上有垃圾時,總有我們彎腰拾撿的身影……

記得有一次早上,與值周老師問好之後,我就匆匆進了校園。轉頭的一瞬間,我瞥見操場那邊的大石頭下有一個廢棄的牛奶包裝袋。就在我猶豫要不要去撿的時候,一位大姐姐幾步走過去,彎腰撿起它,放在了垃圾桶裏。她的動作是那麼一氣呵成,沒有一絲猶豫,我一下子臉紅了,我爲自己剛纔的猶豫而羞恥。我想:以後我也要毫不猶豫地撿起地上的垃圾,爲育才的乾淨美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的校園裏文明之花隨處可見,可也有一些不太文明的現象。比如下課有同學會大聲喧譁,寢室熄燈後還有人講話……我希望這些不文明的現象能從校園中消失,我們所有人都要共同努力,讓文明之花滿校園。

文明校園徵文8

說起文明,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貌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被人們放在心裏的一個重要的位置。文明是什麼?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和睦,是見到師長時的一聲親切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今天的我們要做優秀文明的傳承人,讓文明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也讓文明伴隨着我們的社會。

近期,同學們是否注意到,我們學校到處可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早晨,我們都能看到我們的同學穿戴整潔,精神飽滿地揹着書包,一路縱對走進學校,同學們的一句爸爸媽媽再見!老師,早上好!讓老師、父母臉上綻開了笑容的花朵。每天中午、放學我們的同學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認真地做着值日衛生工作,把我們的教室、校園打掃的乾乾淨淨,使我們的`校園格外整潔,美麗。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從教室裏傳出,花壇中嬉戲的同學變少了,出操的腳步更加有力了,“對不起、沒關係”的禮貌用語多了。同學們之間多了一份謙讓,還有……還有……這些文明現象難道不叫人感動嗎?不爲之欣喜併爲之驕傲嗎?

但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你會感覺我們離文明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有的同學校徽忘記佩帶了,紅領巾碎成了紅帶條。在我們校園內、教室裏、樓梯上,那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不和諧的紙屑又是不是你隨意扔的?預備鈴聲早已響過,你是不是在顧盼左右,忙着說話?……這是一種和不文明的現象。

同學們,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佈滿整個新風校園。:

文明校園徵文9

下課鈴聲一響大家都像火箭一般衝出了教室,我們只有40分鐘,餐廳裏的所有人都擁擠到了一個窗口,你的鞋子踩在我的腳上,你的胳膊搭在我的肩上,你推我,我拉你。打完飯的人出不來,打飯的人進不去,時間就在推揉中一分一秒的過去。這時人羣裏傳來一陣爭吵,原來是兩個人在爲搶着刷卡而爭的面紅耳赤。在最外圍的同學嘆息着說:“看來又吃不上飯了。”

文明校園徵文10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該做怎樣的人呢,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 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誠摯關懷,是見到師長時的問一聲親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爲。例如,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樓道走廊上的起鬨大鬧,走路時推推搡搡,隨意亂撞門窗;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學校建築,隨意採摘花草,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做文明之人,就要學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說是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最精明的頭腦,最高深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如果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同學就會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一生的行爲習慣,同時也影響我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後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改變一種不良行爲,就養成一種好習慣;養成一種好習慣,就形成一個好品格。我們要把文明放在心裏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爲習慣看作小事。因爲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着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我相信,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更加寧靜,有序,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文明校園徵文11

文明校園在哪裏?文明校園在這裏,就在我們的校園裏,就在我們的身邊。

這一天,我剛到學校就看見幾個二年級的小朋友在花園裏玩耍。他們有的在草坪上打滾,有的在摘樹枝上的花兒,還有的在折樹枝。尤其是男生,他們把大樹媽媽的枝葉一根根折下來,當作寶劍互相打鬧。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正想跑上前去阻止,有人卻搶先了,原來是學校的紅領巾監督崗的同學,她把那幾個玩鬧的小朋友叫住了,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小朋友們,你們不可以亂折樹枝和花朵哦,也不可以踩踏草坪哦!”“爲什麼呢?”幾個小孩問道。面對他們的問題,監督崗同學繼續耐心地解釋道:“你們想啊,這小樹、小草、小花也是有生命的啊,你們踩啊、折啊、摘啊,它們不疼嗎?你們忍心嗎?”幾位小朋友似懂非懂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撓撓後腦勺,把樹枝輕輕放下了,輕手輕腳地走出了草坪。

目睹這一切的我,不禁爲幾個小朋友的知錯能改點贊,更爲監督崗同學的認真負責點贊。我們的校園,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做好自己也能管好別人的榜樣,有了這些偶爾犯錯但能知錯就改的同學,才變得越來越文明、美麗。

文明校園徵文12

6月29日,爲倡導文明上網,中國網文明中華頻道、公益中國頻道等聯合開展的“全國校園文明上網”徵文活動在北京舉行。

中國網文明中華頻道總編輯、公益中國頻道總編輯吳仕鵬介紹,此次徵文活動分爲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和大學組共四個級別開展,徵集時間從即日起到12月31號截止,徵文活動分別設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以及若干優秀獎,圍繞文明上網爲主題的文章均可參與。

吳仕鵬表示, “全國校園文明上網徵文活動”將在全國範圍爲廣大學生提供“淨化網絡空間、倡導文明上網”的模範文章,給青少年學生更多的借鑑。

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寶庫在致辭時表示:網絡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維護網絡安全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

文化部原副部長潘震宙在講話中說,全國校園文明上網徵文活動有利於爲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對青少年快樂健康全面的發展成長具有長遠的意義。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程路表示,引導青少年文明的上網,健康的成長,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當中更是十分的重要。互聯網的發展要以法律和公共秩序爲基礎,互聯網應該把正能量更多的傳給青少年,讓青少年在文明上網過程當中健康成長。

文明校園徵文13

同學們: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作爲21世紀大學生,我們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黨的十六大召開,又對大學生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和要求,我們理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爲此,我們必須要對新時期、新要求下的文明有更爲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因爲文明是提高素質的前提,沒有文明,素質就不能保證,就無法成爲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也無法擔任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院黨委、院部對我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尤爲關注,黨委副書記趙鵬飛同志曾對此做了專門批示。爲了更好地培養同學們的文明意識,創造文明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院團委、學生會特向大家提出以下倡議:

一、杜絕在學習場所大聲喧譁、打電話、吃東西等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二、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不曠課、遵守課堂紀律。

三、認真學習,誠實守信,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

四、注意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意踐踏草坪,不吸菸、不酗酒。

五、科學上網,不沉溺於網絡和遊戲,爭做網絡道德模範、文明使者、安全衛士。

六、以校爲家,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七、男女同學,自尊自愛,舉止文明,言行得當。

八、買飯不插隊,飯後主動收拾餐具,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九、遵守公共規則,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不隨意張貼廣告,亂擺宣傳板,亂拉橫幅。

十、保持心理健康,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互相幫助,彼此關愛。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爲關鍵的成長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如果此時我們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即使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也得不到社會的肯定。因此,我們必須嚴於律己,不做“有才無德”的人,而要努力成爲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掃除大學生不良行爲習慣,關鍵在於大學生的“自律”,而不僅僅是“他律”。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做到“發揚優點,正視缺點,並且敢於改正缺點”;做到“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展現校園新風貌,就一定能成爲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同學們,我們是家之學子,國之棟樑。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在爭做文明大學生的活動中,學生黨員和幹部要起“講文明”的模範帶頭作用,從自身做起,帶領全體同學爭當文明的大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

同學們,“天下大事,必行於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思想道德規範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大學生!

文明校園徵文14

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更加美麗;魚兒因大海而盡情徜徉;校園因文明而更加進步。——題記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我們到底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做人首先應該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它隨着人類的推行而不斷前進,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爲華夏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有古人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的品行。

同學們,當你們快樂的生活在這個嶄新校園的時候,你們可曾發現地上隨風起舞的方便袋;雪白牆壁上斑駁稀疏的足球印;課堂上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洗手間裏滴答作響的水龍頭;教室走廊裏談笑間的出口成“髒”等等一連串的不文明現象。到底是誰踐踏了我們的校園文明,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深思。

看到我們學校一天天完善的設施,樹木拔地而起,安全措施進一步健全,學習生活得到了很大的充實,就連路邊的小草也來增添了幾分綠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你們是否會感到特別的舒心,是否會因爲有這樣的學校而感到自豪呢?可是,一切總是那麼的不如人意,在這些美的背後,流露出的都是傷害……

同學們,請你們試想一下:每當清晨的時候,我們從甜蜜的夢中醒來,推開窗戶,窗外是綠茵茵的草坪,還有撲面而來略帶着花香的清新空氣,這種感覺是不是很讓人陶醉呢?請同學們再試想一下:當我們甜蜜的夢被別人的說話聲打破,不情願的睜開雙眼的時候,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不再是綠茵茵的草坪和爭先鬥豔的花兒,而是髒兮兮的草坪,還有那奄奄一息的花兒,空氣也不再是清新的了,而是瀰漫着一種不堪入鼻的氣味。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和學習的我們將會怎樣,我不敢去設想……

在校園裏,小草被踩的駝了背;水龍頭變成了噴泉;堅硬的玻璃成了碎片等等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都是我們帶來的傷害,我們應該收手了,應該爲校園的美麗付出行動了。

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當淡綠的草坪變成垃圾場的時候,你們是否還會有如此愉快的心情,是否還能在教室裏無憂無慮的學習呢?

順手撿起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一塊污漬,淨化是自己的靈魂。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攜起手來,去建設我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二中,共做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中學生。

講文明,樹新風,陽光少年你我他,建設文明校園,我們在路上……

文明校園徵文15

這是一個新遷入的學校,雖然隊伍排的長長的,但是再也不會有腳與腳近距離的接觸,再也不會有激烈的爭執與爭吵。每個人都收端一份飯菜從隊伍中欣然的走出來,再也不會有擁擠的問題,不會有人餓肚子,很多時間就在吃飯的時候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