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採訪心得體會

採訪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採訪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採訪心得體會

採訪心得體會 篇1

在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力,我有幸參與了我們“綠芽”組織的“探訪校友”活動。在參加活動之前。在參加活動之前,我們就開始準備採訪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採訪的提綱,學習採訪提問的技巧……我們儘量做到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隨着約定採訪時間的逼近,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可是激動中也有一些苦惱。激動是由於我可以通過這次採訪和那些已經離開學校幾年或者幾十年的前輩們學習經驗,而苦惱時因爲我怕因爲年齡代溝會影響我們溝通和交流,就這樣糾結着,我和隊友們來到了採訪地點與勞老師見面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勞老師他的性格十分地熱情開朗,對人和靄親切,完全沒有我預想的代溝。畢竟我們在同樣的校園度過我們一生中重最寶貴的青春,彼此有着親切與溫暖

97年畢業的他,出來工作已經16年了,當我問及他的大學生活時,他嘴角充滿了微笑“大學生活是充實的,是難忘的,是值得讓人留戀的。”雖然那時候的校園不美,瓦房子成堆成羣,宿舍的生活不方便,但是他還是很留戀,因爲那時的老師帶給了他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所以他不管多忙,也會堅持每年至少回一次母校,探望老師。通過談話,我瞭解到作爲一個老師——教育工作者,他也不輕鬆,同爲他所工作的地點是麻章二小——是一所市中心小學,彼此之間有着競爭,所以他要面對一定的壓力,而且還要不斷學習。我還了解到,作爲一個來時,控制好課堂和學會與小孩子相處,那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小朋友的性格,瞭解小朋友的興趣,然後就根據他們的興趣管理好課堂,控制好課堂。勞老師分享的這些經驗,對於促進我們整個三下鄉活動的完滿完成由很大的幫助,同時也交給了我很多經驗,爲我們以後的工作道路打下了基礎。

校園裏的花一樹一樹的怒放,生命就這樣的有活力,想着採訪勞老師的情景,我相信,只要努力,三下鄉會給予我很多的收穫,很多感動。

採訪心得體會 篇2

其實在新聞採訪方面,我是一個新手,一隻“菜鳥”。說來慚愧,進校報的這一年裏,真正意義上的採訪其實不多,只有四次。中間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見,現在就寫出來,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個人採訪是在軍訓的時候。因爲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學院的新生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繫。軍訓表彰大會上,“詹麗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實他一入學輔導員就跟我說了,要特別關注她的舉動)。後來師姐說讓我們挖掘軍訓的人和事,我第一個念頭便想到了詹麗璇。後來我通過其他人瞭解了她的信息後,感覺師妹身上有能夠代表這一屆新生在軍訓中蛻變的閃光點,就跟碧嵐師姐主動請纓,說我要去採訪詹麗璇。

師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採訪,還是一個人採訪,自己不免內心緊張。後來我從圖書館找來了通訊寫作的書籍,可總覺得裏面的那些原則寶典之類的不適合現實中的採訪。我開始苦惱,幸好這時碧嵐師姐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她通過電話引導我摸索,最終,我把那些問題想好了,列好了,也順利採訪好師妹。

這一次充足的採訪前期工作是那次採訪成功進行下去的關鍵。因而在做人物採訪前,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收集被採訪者的信息及別人的一些看法,這對採訪中挖掘人物的閃光點至關重要。

好的採訪是成功的採訪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採訪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點。第二次採訪的是一位現從事媒體工作的優秀畢業生師姐。由於當時師姐在海南,我只能通過qq對她進行採訪,而我對那位師姐的所以認識就只有那張紙上的信息。那段時間很忙碌,沒怎麼好好地琢磨那次的採訪,在還沒做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就貿貿然地採訪了師姐。很快,師姐就指出了我採訪的不足,她說我問的都是一些表層次的東西,而且問得比較亂。我心驚地接受了她批評,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採訪,發現真的有許多漏洞。

那次採訪稿最後世師姐也幫我修改了不少,這讓我覺得很慚愧,也更加意識到我們採訪者的責任和採訪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說了那麼多了,好像都在強調採訪前期的準備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實我還覺得,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的表現同樣很重要。就算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人採訪還是會有不同的風格。這在電視上我們也可能看到,魯豫的採訪和王志的採訪風格就算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風格。而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的是魯豫式的閒話家常的採訪,而不喜歡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採訪。可能大家剛看這兩張風格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魯豫,可一旦真正進入採訪,還是會有人就不知覺地扮演起王志來。當採訪着說出一個對我們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時,我的觀點是,請做溫柔的魯豫,一步步引導採訪者繼續說下去,而不做尖銳的王志,立刻單刀直入,令採訪者汗顏。

好了,說了那麼多,也該擱筆了。真正的採訪經驗採訪感受恐怕還是要我們自己去體驗才能找到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風格和感受!

採訪心得體會 篇3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資源、物力財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社會關係資源。校友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採訪校友工作,已成爲推動學校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人才,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意義深遠。有人把校友會的工作比喻爲築橋工人,是它構建了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母校與社會間的橋樑。爲了對以後的學習有更好的幫助,我們走訪了於我校畢業的繆愛雪校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早上八點鐘趕到,我們開始了校友採訪。簡單的問了一些基本情況,校友開始很認真的跟我談起他認爲當代大學生以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做。她以豐富的經驗侃侃而談,讓我感受頗深,對我也很有幫助。

“八小時工作,二十四小時思考。”

“從基層做起,不要好高騖遠。”

這是03級校友繆愛雪的座右銘與人生感悟。她通過她的人生經歷及感悟,讓現在的我對未來的就業與人生有了新的認識與看法。

“幹一行,愛一行,鑽三行,出色於多行。”是繆學姐的人生格言,它清楚的告訴我,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完善自我,才能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學習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一課,“學習是基礎,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歹。”須在學習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學習,更要通過實踐獲得更新的感悟與認知,因爲“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從基層幹起,不要好高騖遠。”“服從工作需要,把個人興趣愛好和社會結合起來。”“把工作看成事業,要有敬業精神。”這是繆學姐就業的經歷寫照,在金融學院學習的她,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建設銀行杭州分行工作,從零櫃做起,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管做任何事,要“既來之,則安之”,以認真的態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負好自己的責任,踏踏實實做人,勤勤奮奮做事。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不付出一定不會有回報。從基層做起,不做無謂的好高騖遠,做有目標的奮鬥,有的放矢,逐步提高自己,實現自我價值。因爲“是玫瑰總有開放的時候,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幹好你的本職工作,如果你的領導上司不重用你,不是你的錯,是他的損失。”擁有認真負責精神,不斷進取的自我總是會曲徑通幽“守得雲開見月明的”。

繆學姐說,她會投身於自己所喜愛的這個職業,併爲之拼搏不止,奮鬥不息,但畢竟路還很長,還會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許多新出現的問題,這些要靠我們的一起努力。

隨着採訪結束,我們走出了建設銀行的辦公大樓,學姐的親切微笑還在眼前。揹負着學姐的殷切希望,我們“望望頭上的天,看看腳下的路”,輕鬆而愉悅的,邁上了新的旅途。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卻很容易蹉跎光陰。這次尋訪之行確實讓我受益良多,寫着這些文字,我還在想着校友對我們的忠告,我會牢記在心,並落實到行動上,向校友學習,做一個有貢獻的人。

採訪心得體會 篇4

在採訪之前我就一直很不安,因爲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要怎樣開始着手。不知道要準備些什麼,也不知道要採訪的對象是誰,怎樣選擇採訪材料,因此一直都沒辦法開始怎樣做這個採訪的大型作業。可是作業還是得做,採訪還是得進行。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以前的部長—莊經榮師兄。因爲師兄在我們學院也算是個“風雲人物”了,8000元的獎學金、組織部的部長、“美在海濱”得獎者之一……以及其它很多的得獎。相信在我們學院應該沒人不知道的了,所以我選擇了他作爲我的採訪對象。可由於他人在主校,而且時間也不怎樣允許。因此我選擇了在網上跟他進行一次採訪。

在採訪之前,我先進行對他的一些簡單的瞭解:應電081班班長,文祕091班班助,25期預備黨員。曾獲得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各項工作積極分子、優秀團員、優秀團乾等榮譽稱號。積極參加各項競賽、文體活動,並獲得相應獎項。可謂是成績輝煌、工作學習兩不誤!因此我也準備了一些關於學習、工作的問題,包括如何的安排學習與工作的關係等,以及他對組織部這個部門是怎樣進行管理的。在生活方面,我也準備了一些有很意思的問題:包括一個月多少生活費用、喜歡什麼顏色、最有紀念的一件事是什麼、還有你對大學生談戀愛有什麼看法等等。

一切準備完成後,我就跟他約了一個有空的上網時間,然後進行對他簡單的網上採訪。

在採訪過程中,雖然沒有看到對方的面,但在他回答的時間段來看,他還是很認真的對我的問題進行回答,能感受得出他有認真思考過。因此我也很相信這大部分是他個人的意見,而且用文字的方式回答也可以把它內心的真正想法更好地表現出來。當採訪的問題我都差不多問完了,然後我們還聊了一些學習上的問題並請教了他一些學習心得,談談家常之類的。發現他除了學習好,工作好之外!他還是個性格很開朗的人,說起玩笑來還真能把人雷倒,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採訪結束後,我整理了一下記錄,然後加上自己的一些語言修飾。修改了一下語言的邏輯,最後整合成一篇採訪稿。時間用了整整一個晚上,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都完成了。總之,從開始準備採訪到採訪結束,我明白到真正要做好一件事,還真不簡單。時間要合理安排,準備要充足,還要做好記錄、整理,每一步都不能缺少。我想這也是老師要我們做大型作業的真正原因吧,是讓我們明白到。不親身經歷做過,成績是不會出來的。

採訪心得體會 篇5

六月二十五日,今天開始我們的暑假社會實踐正式拉開了序幕。

今天的任務格外輕鬆,主要是昨天傍晚組長樑一召開了一個工作部署的會議,會議上她一絲不苟地講解明天要注意的細節,把工作內容安排得井井有條,提前聯繫好了要採訪的老師。今天實踐的內容,主要安排是採訪學校招生就業辦以及人事組織部的老師。昨晚說好的九點半在十五號樓下集合,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早早地在樓下集合了。可能是第一天大家的熱情高漲吧。我們先去採了招生就業辦的葉老師,從他那裏瞭解了當今大學生就業的形勢、當我們面對“專業不對口”這個問題所需要保持的心態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一些技巧,比如說提高自身的素質,努力做一個水陸空多棲全面發展的人才或者提高自己的a>技巧以此是自己能夠在不利逆勢中處於較有利的地步。接着我們去了人事組織部做了一個簡單的採訪,基本上向老師瞭解了學校在招聘人才中所關注、看重的內容。在採訪結束的時候,老師還給我們這個活動幾點建議,大致方向主要是走訪企業,從企業入手。

經過這一天的忙碌,我從中學到了不少。在面對專業不對口這個逆境時,我們必須要沉着應對。這個問題在當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我們應該擺正心態,嘗試着提高面試技巧,提高個人自學的能力,做一門學一門的能力。據我初步瞭解,能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的大學生還是屬於少數,所以,我覺得通過這個課題的調查,能夠使我清楚地瞭解當今形勢以及從中總結方法,以致於使自己在求職的道路上處於相對有利地位。這天的調查,我們也充分發揮了團隊精神,以及使自己在實踐中得到鍛鍊。

採訪心得體會 篇6

5月22日星期六,早上一早我就來到中國小記者濟南活動基地中國小記者選拔活動現場,進行第一次採訪實踐活動,此次採訪的對象是參加中國小記者選拔活動的同學及其家長,心裏好緊張呀!

活動讓我感觸特別深,當我選定採訪對象時,總是不敢靠近,心裏想了好久纔敢過去採訪。在採訪第一個家長時心裏好沒底呀,不知道他會不會接受我的採訪,我當時採訪時心裏好緊張,生怕做錯了什麼、說錯了什麼、可是當採訪完了心裏就平靜了許多許多……採訪完幾位家長我還採訪了幾位同學,通過採訪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當小記者:能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從中我體會到:同學們那種想提高自己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願望是多麼強烈!

採訪中我還收穫了不少、知道了不少:

參加中國小記者選拔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意願,從而感到這些孩子是多麼期待自己能當上中國小記者!但我認爲如果這次沒有被選拔上的同學也不要緊,就當這是一次小小的考驗,不要氣餒、不要放棄這個理想,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爭取下次選拔機會,加油吧!

另外,大多數的家長都是支持自己孩子參加中國小記者的系統培訓課程以及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從而使自己的孩子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成爲一名優秀的小記者!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中獲取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提高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寫作能力等等。從這裏可以看出參加中國小記者的系統培訓真正能夠讓同學們得到實際鍛鍊和提高一些自己本身所缺少的知識和能力!

說實話,這次採訪活動讓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膽怯,語言表達能力、現場採訪水平和提問問題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和欠缺……總結了這次的經驗,相信我會更加努力,下一次採訪就會更加完美!

採訪心得體會 篇7

也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茫然不知所措,面對選擇不知何去何從;也許,年少輕狂,無所畏懼,不懂得珍惜與把握;也許,沒有經驗地一路狂奔,會走很多彎路。在經歷過起起落落、風風雨雨,纔會恍然醒悟,原來自己要的是那麼簡單,自己想要擁有的是那麼簡單。放下心,心無旁騖地做最真實的自己。人生的成功就在於每一天都在進步,就算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題記

剛收到佈置下來的暑假作業時,我就懵了……校友?自己纔剛剛上完大一,根本不認識幾個校友,去哪裏找呢?剛開始,我很是苦惱,看着開學的日子漸漸臨近,我更是不知所措。就在一次偶然中,我發現我加入的社團裏有許多前輩,而且很多都是社團的發起人,現在他們已畢業多年,都相繼步入職場,一路走來,想必定有很多收穫和感想。就這樣,我通過網絡的方式聯繫到了一位學長。雖然這位學長和我不是同一專業,雖然訪談也是通過網絡,但是通過和他的談話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也是我以後成長路上爲鑑的友人。

他入學於20xx年,專業爲註冊會計,期間還在吉林財經大學讀研,現在已經工作了。雖然工作不久,可以說是職場新人,但是從他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的穩重、老練。我們的談話從大學生活開始,我的訪談之旅也拉開了帷幕。

說起大學生活,從他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對大學生活的無限追憶。他說着七年前的江財,我說着七年後今天的江財,今昔對比,凸顯了江財的變化之快。我不知道,三年乃至以後,當我也離開江財,這個我生活學習了四年的地方,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之後,聊起了他從大學一直到步入職場的感想,從中我獲益良多。現在就學長說的話我做了如下總結。

一方面他能堅持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理念與時俱進。又可以在事業的起步階段踏踏實實埋下頭謙虛地工作在底層崗位,這說起簡單,但是我相信我們每一位聽到後心裏都沉甸甸的,因爲他確實用自己的事蹟告訴我們人生貴在堅持二字!另一方面,他說到了對於夥伴的珍惜,可以非常幸運的擁有這些好朋友與他站立在公司的風頭浪尖,直面每一個挑戰和挫折。那些真正能夠讓你放心把後背交給他的夥伴每一個都是彌足珍貴的!他還告訴了我優質人脈的作用。因爲一個人的事業在他看來一部分在於自己基本知識的建立,這不僅僅是課堂裏的,還有那些需要自己體會的東西。

另一部分就是人脈,而且要優質人脈!人脈包括優質人脈、普通人脈、潛力人脈。只有在靈活運用自己優質人脈的前提下,通過自己基本知識的運作,纔可以最好的發展本身的事業。最後他還說道,大學裏面是培養一個人心性的重要時期,不論如何,都要認真度過,因爲這一段美麗時光再也回不來了。雖然他畢業的時間比較晚,可是現在也成績斐然。而他讓我明白的是鍛鍊無時不在,學校社會一個樣!他談及歷練和成長的同時還不斷強調學校的重要性。其中,他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自古以來,學生都知道校園是個鍛鍊的大熔爐,可是時間總會抹去些東西,直到從裏面出來才恍然大悟,所以絕對不要說學校不好,是自己走的不夠而已。”學長的話讓我想了好久。

雖然採訪學長的時間不長,但通過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談話,我感覺就像和學長面對面一樣,我收穫頗豐。也很感謝學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我交流。

這次來我們不光僅僅是採訪,更是一種學習,學長幽默而深刻的語言,睿智而開明的觀點,深深地影響着我。我也將步入大二,也要學會認清自己,學長一席話,也讓我對以後的路有了新的思考。

採訪心得體會 篇8

最近看了很多的訪談節目,頗有感觸,遂把一些感想記錄於此。

昨天看了蕭亞軒的訪談。小時候的蕭亞軒由外婆撫養大,外婆對她的教育很嚴格,讓她學習琴棋書畫。後蕭亞軒到溫哥華學習服裝設計,在這期間,她被別人拉去參加了一個比賽,結果在比賽中表現不俗,而後進入娛樂圈,一舉成名,可以說,她是幸運的。然而成名後忙碌奔波的生活卻讓她最終不堪重負,她選擇了逃離,在國外休養了2年多。然而在她準備好一切,調整好自己,準備重新開始蓄勢而發時,不幸卻接連降臨到她的身上,先是跳舞時太累扭傷了腳,很嚴重,後是媽媽得了重病,最終離她而去。可以說,在事業上的蕭亞軒是幸運的,她沒有經歷過所謂的低谷,即使有,也不是因爲她的音樂的問題,而是她太紅了太累了或者是公司的問題;然而她也是不幸的,她的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抱到孫子孫女,然而卻再也等不到了,蕭亞軒也再也無法孝敬媽媽了。

我想蕭亞軒之所以能成功,與小時候外婆對她的嚴格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有實力的人,她能成功,必然與她本身的實力有關。當然,她骨子裏的那種堅強也是她能夠成功的極大動力和支持。

有時候成功不僅僅要靠努力,擁有天賦也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藝術這塊領域。夢想必須要建立牢固的基礎之上,一定不要好高騖遠,比如唱歌,如果某個人想要成爲歌手,但是他五音不全,即使再努力,也許他也無法追趕那些具有一定天分的人的腳步。夢想固然可貴,但是夢想不是白日夢,在夢想面前,我們也應該客觀地審視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而Elva,顯然地,她是具有唱歌和表演的天賦的,這也是她能夠成功的極爲重要的原因。

生活總是不缺少意外的,或大或小,或悲或喜,而在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始終保持一顆平和樂觀的心,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埋怨命運。每個人的道路都不同,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每個人的命運也都不同,也許就是有那麼些人,從始至終,都非常地幸運,人生非常地平坦順利,然而這未必就不是一種不幸。不要跟任何人去比,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享受生命和生活賦予你的這一切,安然地接受,樂觀地面對,開心地生活。

採訪心得體會 篇9

今天下午社團活動的時候新聞中心和報社的兩名記者來到我校採訪我社團的活動,剛開始他們進入我社團,我社團的學生正在畫科幻畫,他們很快就融入了我們,拍攝了一段時間以後對於我和學生進行了單獨採訪,記者問了我很多有關業務方面的問題,記者的敬業態度讓我欽佩。

回想這10多年的工作,組建社團已經13年了,想想剛開始建立社團的初衷,那時自己剛上班,有很強的工作熱情,一上班就組建了美術社團,那時候叫美術小組,第一年我就參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評比得到了兩個獎項,當縣裏電教站的領導在全鎮大會上表揚我的時候,我覺得很榮耀,當時學校並沒有要求每天都活動,可是爲了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我加班加點,那時的現狀是學生們從沒有過專業的美術老師,幾乎沒有上過美術課,有的同學幾乎沒有怎麼畫過畫,而且本校地處農村,學生的知識面很狹窄,什麼叫"科幻畫"都不知道,也沒有參加過專業的比賽,爭強好勝的我爲了改變現狀只有加班加點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我覺得都是值得的。

其實我並沒有想特別的多,我是美術專業畢業的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夠畫出美麗的作品,那就夠了,就像我總是教導我學生時說的話一樣,"無論參加什麼比賽,只要你畫出了自己認爲很棒的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追求結果,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積累了經驗。比賽過後一切還要從零開始。"我也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從零開始,加油!後來小組改成了社團起名叫"新蕾畫院",我除了休了半年的產假沒有活動外,我的社團活動從沒有停止過,我的工作熱情我發現也是一如既往,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愛社團的學生就如同愛我自己的孩子,那是發自內心的,當她們調皮的時候我真的很生氣,當她們說一些很貼心的話的時候我也經常是發自內心的感動。

上學期趙老師和我說過的話也讓我記憶尤新,他送給我兩個字:"堅持!"是啊!說起來容易,我現在30多歲我發現和20多歲的時候的我相比無論從精力方面,還是身體方面我現在都相差太多太多。尤其是我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經常出一些問題,這7年來我好像每年都要去看病,身體真的是大不如前。不過我還是要"堅持",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夠堅持下去,有的時候我也發感慨:人活着到底是爲什麼呢?也許這也是我的一生中比較有意義的事情。這10多年學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他人覺得很多,不過說實話我從沒有在意過,只要我盡力了就行了!我就滿足了!

記者對我說要採訪我學生的時候,我說:"可以啊!"。我到社團臨時叫了幾個學生,學生問我老師我們怎麼說的時候,我和她們說:"哥哥問什麼說什麼,平時我們都怎麼做的就怎麼說。"學生說沒有心理準備,我說不用準備只要說心裏話就好。記者問了很多問題,比如:問了她們長大後的理想?問什麼參加美術社團?問什麼能夠每天放學後花時間畫畫?問老師是怎樣教你們的?問了畫科幻畫的好處?喜不喜歡畫?還詳細的問了她們的繪畫作品的構思。是怎樣想的,怎麼創意的。我沒有想到我的學生心裏的話是那樣的感人至深,我發現這些年我對她們的影響會是那麼大,說沒有成就感是假的。我心裏滿滿的是感動。當她們分析她們的繪畫作品的時候,我發現她們想的是那麼的周到。

採訪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我們中國小年報的小記者們冒着雨進行了一天的體驗採訪活動。

我們去了大悲庵、檯球館和濟寧博物館。在博物館我們看到了很多文物,還記下了許多筆記,我印象最深的是檯球館。那裏有很多打球的人,我們看了一會兒,就讓王記者教我們打球。王記者教我們打球的姿勢和注意事項。我彎腰扒在球檯上,右手拿杆,左手扶在球檯上,瞄準白球上的圓點,用力一擊,只聽“砰——”地一聲,白球就把三角形的綵球打散了。老師還教我們怎樣進球,第一次我沒有打進,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最終還是打進了,真是太有趣了!

回到記者站以後,我們又用美麗的畫筆畫出了我們今天經歷的事情,並且每個人都做了發言,每個同學都要爲別人打分。我的得分最高,記者站的張主任贈給我一本書——《常青寓言》,我很高興,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今天我要感謝記者站的叔叔阿姨給我這次機會,這次活動我們我們體驗了出家人的生活,我還學會了怎樣打檯球,今天我交了許多好朋友。通過這次採訪我增長了許多知識,以後我要多參加這樣的活動。

採訪心得體會 篇11

校友是我校的一項資源,也是我校的一個特色。學校本着“高興走進來,高興走出去”的原則,本着讓每位校友都能得到母校最好的服務。而作爲在校生的我們做好訪校友的工作,早已成爲學校的一項工作重點,也是讓我們認識校友、認識學校、認識社會的一個捷徑。校友的工作讓在校生、校友、母校、社會形成了一個圈。作中圈中的一部分,任何的元素都是不可少的,因此校友的工作也變得如此的重要了。爲了對學校的進一步瞭解,對社會的早知,我們走訪了鄭優學長。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下午4點我們趕到了鄭學長的工作地——寧波分行江東支行,首先我們瞭解了一些基本情況,緊接着鄭學長就認真的與我們講述了他認爲的現代大學生應該是怎麼樣的來學習、生活、工作。從學長口中我又瞭解了一種不一樣的學習、生活、工作。這些對我起着很多幫助。

“臺上一分種,臺下十年功。”“吃得苦中苦,主爲人上人。”

這是02級校友鄭優的座右銘。學長通過自己的大學經歷以及現在的工作經歷給我們上了一課不一樣的人生課程。

在進大學後一定不要空下來,要來斷的學習、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在學習上並不要單單的只注重本專業所涉及的幾門課,更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另專業上也有所突破。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的讓知識來包圍。從學習中要不斷的思考,只有不斷的思考才能學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只有思考才能領悟出其中的道理,因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展望未來自己的工作。服從現在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精力無限的投入。自己的工作就好比是自己的生活,要好好的享受工作的同時也必須付出。從原來的計算機專業到後面進訂單班,這中間還是有鄭學長自己的看法的,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好的教育例子。在起初學習中,鄭學長就對銀行這個方面有着強烈的愛好。所以在學着計算機同時,也試着去接觸了銀行方面。這樣一下來,原來這方面纔是學長學的愛好所在。所以在接下來的訂單班招生中,以優越的成績進了。在結業後被分配到寧波分行江東支行工作。雖是從最低層的零櫃做起的,但是鄭學長並沒有什麼抱怨的。而是認真負責的工作着,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時,也幫着同事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他認爲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那是一定沒有回報的。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爲自己努力,相信總終點就在前方。

不僅僅在工作上要認真負責,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一天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的。面對不同的客戶羣就得用不同的方式,但是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真。這是鄭學長後來說的。

鄭學長還說,對於這個職業是自己所喜歡的,也是自己今年要奮鬥的方向,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碰到什麼難的事,他都會以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的精神來面對的。

時間過的飛快,我們的採訪花費了學長不少時間,在我們臨走時學長還親自面帶微笑的目送我們離開了寧波分行江東支行的辦公大樓。雖是那麼的一刻,但是我們收穫的卻是那麼多、那麼真。轉身看看前面我們走過的路,再回來看看前面路,相信我們都能成功的走過。

大學,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一個讓人展望未來的地方,我們來了。大學,我們來了。這次的尋訪之旅,不僅讓我們明確的`未來的路走到何方,又該怎麼樣去走。這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都有了一個度。讓我們牢記這些,讓我們踐行這些,讓我們收穫這些。

採訪心得體會 篇12

這個寒假,我們“鳶都尋桃李”社會實踐隊先後走訪了60級校友李德超先生,83級校友曲振國院長,85級校友姜立生老師,98級校友許致福老師等。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啓發,這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明確的規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聆聽老校友們的諄諄教誨,感受不同時代大學生求真務實、堅忍不拔、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精神,感悟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成功歷程,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與人生髮展,對於我們來說,着實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與麴院長交流時,他總是面帶微笑,我們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人格魅力,從他身上,我們得到了很多啓發。麴院長從來不害怕工作變動。喜歡接受挑戰的心態,讓他在每一次的變動中提升了自己。我想,無論我們處在怎樣的環境中,都有值得自己去學習的東西。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學習,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定要知道怎樣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一定要學會做出最恰當的判斷與選擇。麴院長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定位,無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他的經歷,引發了我們對大學規劃和畢業去向的認真思考,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李老師於1960年進入山師,他回憶道,在校期間生活困難,政治系的同學提出“共渡難關,一天一斤糧,節約一兩支援災區”的口號。在當時生活困難的情況下,周總理特別提出給大學生每人加5元的生活費,備戰雞蛋送給大學生,可見國家對大學生的重視。當時上大學沒有學費,管吃管住,每個月的生活費僅18元,和他們的艱苦環境相比,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而且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中,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地學習,不斷積累知識,提升自己。李老先生還告誡我們,“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教導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是一種智慧和美德,是一種修養。寬容是心靈的解脫,不能寬容原諒他人,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

當與姜老師談到畢業之後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的問題時,他說道,我們都是農村孩子出身,如果有好的工作,我們要現實,要抓住機會,可以考慮工作後繼續深造。如今,社會充滿競爭,機會,稍縱即逝。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要善於把握。

我們採訪許老師的時候,他正在做課件,從業10年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充滿熱情,兢兢業業工作在第一線。從他身上我們學到,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端正心態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這次的實踐活動我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友誼。“鳶都尋桃李”是我們的隊名,是跨院組合團體,我們五個人專業不一樣,在活動中各自發揮自己的專長。而身爲組長的我,更加感覺到責任和壓力。從前期“探尋校友足跡,啓迪成功人生”活動的宣傳,到信息的收集、活動策劃、活動進行以及活動的完成和最後的資料整合,都離不開我們五個人的共同努力。在走訪過程中,每次大家總是按時到達集合地點,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強烈的責任心和組織紀律觀念。在活動中,大家齊心協力,一起面對和解決各種困難,這次活動的順利完成與大家的團結協作密不可分,我越來越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當今社會,競爭愈來愈烈,團隊協作佔有重要地位。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以更好地面對激烈競爭的未來社會。

《名言》一書上有這麼一句話:昨日如一片落葉,也許曾經燦爛,可是已經凋零;明天固然美好,但目光伸得太長就會變得纖弱,所以人應該牢牢地抓住今天,踏踏實實地朝着夢想進發。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在校的大學生經常會對未來感到迷惘。就像姜老師說的,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掌握好本領,要相信有本領總能發揮作用,有知識自然有展示的舞臺。不怕才能得不到發揮,而應怕自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

總是暢想未來而不付出實際的努力,是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的。我們只有付出汗水,全力以赴,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在課餘時間,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多讀書,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經常走出校園,接觸社會。

我想,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積極的心態,就是心靈的健康和營養。這樣的心靈,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消極的心態,卻是心靈的疾病和垃圾。這樣的心靈,不僅排斥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甚至會奪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愛因斯坦說:“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偉人之所以偉大,僅僅因爲他們的心態更積極。面對就業和學習壓力,我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認真學習,掌握好本領,珍惜每一次機會,向着自己的夢想奮鬥,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採訪心得體會 篇13

首先,要非常感謝黃利文學長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與我們親切笑談,既顯示出了物流一家親的傳統,又充分體現了學長對母校的深深愛意。同樣感謝學長誠懇真摯的回答,教給我們一席聖言,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也對未來充滿希望,無限遐想與憧憬。當然也要感謝我的隊友一同學習幫助,共同完成這次任務。

從我們與學長聊家常開始,我就感覺到了這會是一次成功的訪談,從學長的談笑風生中透露出一股家的味道,在這種情境之中,我們無所顧忌,有說有笑,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果不其然,我們的訪問沒有留下遺憾,我們的收穫令我們自豪,我們的歡笑聲是那麼無比的溫馨。這是個令人難忘的夏季,有陽光般的溫暖,有秋風送爽般的自然,回味無窮。

這次訪談,我們抓住學長是求職達人和就業之星這一獨特之處展開訪談,訪談從求職擇業和奮鬥方向展開,很好的與畢業季相呼應,也非常有效的展示了學長的特長,訪談自然就是無比順暢的開始了。首先,毫無疑問,我們大學生在求學道路艱辛無比的情況下,無疑想有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得不從求職這個問題談起,每到畢業季,求職大軍涌入全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也都忙碌爲大學生廣闢求職大道。然而,受觀念及心理等各方面影響,求職選擇畸形的不勝枚舉,大多數同學都沒有考慮周全,受高不成低不就帶來的高失業率前車之鑑,紛紛海投,無論專業是否對口(據說有90%以上大學生幾年內轉行),這麼茫然的選擇以至於就業後跳槽的異常之多。

從這個方面來說,學長有比較資深的就業經歷,比較明確的就業方向,隨之給我們講授的就是就業活本。對於這種普遍的現象,學長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因爲在校生沒有真切地步入過社會,也對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及工作環境等沒有詳細的瞭解,學生出現這一系列問題確實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儘量避免。這就需要我們的畢業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定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能盲目地選擇工作,其實,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寬一點,不能緊緊盯住工作崗位本身的待遇等條件,崗位不僅是你畢業的去向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爲你提供了一個未來發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在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最大的缺點就是眼光有暫時性的短淺性,思想有一定的靜態性,然而一個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你來說是否真的有發展潛力,只有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價值,爲自己爭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聽了學長的一席見解,我們不由敲開了自己的就業求職大門,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定的分寸把握。除了求職方向很重要,我覺得也要尊重企業,在保證自己利益的同時要兼顧企業利益,避免違約,在彰顯大學生素質的同時也展現了一種人格魅力,更是一種對學校聲譽的維護。所以,做一個誠信愛校之人,做一個愛崗敬業之人。

求職只是一個開始,人生的道路未完待續。我們都知道,一個良好的就業觀包括或者是必須有自主擇業觀。如果把就業當做初升的旭日,那擇業可以說是日中的驕陽。一個成功人士不僅有明確的就業方向,自覺的擇業也必不可少。接下來就和學長聊到了擇業這個問題,雖然說學長剛剛步足社會,但不難發現有鴻鵠之志,心中自然有無限妙方,相信學長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對待擇業問題,學長也給出了意味深長的見解,尤其是對跳槽問題有着深厚的看法。我們知道學長前面是在德邦實習,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最後還是選擇了蘇寧,從某個層面來講,這也算一個跳槽問題,既然社會上普遍存在跳槽,我們自然也就和學長探討了一番,學長果然給出了一定的解釋。其實跳槽未必是一件壞事,不管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如果確實是不合適身居此地,毅然選擇他方也是一種明智之舉,於企業和個人都實屬有益。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頻繁跳槽也反映了一個人態度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企業也相當重視一個態度問題,我們也有古語言:“態度決定一切。”所以這裏還是分享一下學長的一些看法,當然“先就業再擇業”對在校生來說是個正確的選擇。要真正做好“擇業”需要我們首先端正態度,進入一個企業就要爲之付出自己的努力,要有責任心。另外要正確認識自己及企業,真正瞭解自己的潛力所在,合理選擇。

在當前的就業形式下,我鼓勵有能力的人進國企工作,同時要認識到,民營企業也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平臺,在民營企業幹得好也是在爲國家做貢獻,大家在國營企業單位對你關上大門的時候不要太過悲哀,可以選擇進入民營企業去謀求發展,如今的民營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制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們也都是有雙休日的,不像很多人所說的“無休止地加班”,很多人在民營企業裏做得不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如果決定進入私企就一定要有選擇,最好選擇行業在本市有幾十家以上的企業,企業實力要強,另外要選擇好城市,尤其是物流行業,我建議大家去大城市發展,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蘇州、深圳、西安、重慶等發達城市。不要害怕大城市壓力大,要勇於去闖,去尋找發現機會,去鍛鍊自己,另外私企特別重視第一印象,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確實如此,在中國發展極不平衡的狀況下,大學生都是爭先涌入大城市,一個確實工資要高,一個也是有面子。不管怎麼說自主擇業是一種歷練也是一種考驗。在此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引導,學校也要重視這方面的教育,這樣大學生既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建設國家,亦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我們都知道,大學生這個羣體非常特殊,因爲還年輕,敢於拼搏,但是又不難發現奮鬥方向各具特色,大相徑庭。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都應該有個創業夢,可是創業又談何容易。但也不少人選擇深造,考研保研。還有就是平平穩穩就業,開開心心生活。不過什麼哪個選擇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是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羣,當然需要學會生活,而不是生存。對於在校生的我們,現在要苦於專研專業知識,增強自身技能,不斷包裝自己,讓自身無可替代。此外,要適應羣體生活,要學會與人相處,擅長交際溝通,爲自己的人生道路鋪平。也要學會吃苦耐勞,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在激烈的競爭大軍中脫穎而出。另外,從態度上,首先,要有正確的就業觀,勇於主動嘗試接觸一些大型的招聘會,勇於邁出學校的招聘會,去見見大的.場面。其次,自己必須非常努力,要有良好的品德,有責任心,把企業當成自己家,努力踏實地做事,努力實現被認可。還有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感謝單位給你的發展機遇,感謝單位提供給你的培養條件,並努力回報。只有這樣,我們纔算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才能真正爲國家建設貢獻綿力。加油吧,少年。

這是一次成功的訪談,一次不錯的經歷,我相信我和我的隊友都受益匪淺。從學長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物流學長在外拼搏的艱辛,可以感受到江財人在社會建設中的努力,可以領略到中國大學生在生存中的生活樂曲,可以窺探自己的未來需要千錘百煉,纔可築石成金;只有揮汗如雨,才能笑看他人;只有沸騰熱血,才能傲視羣雄。人的一生可以碌碌無爲,匆匆而過,亦可立業建功,名留青史。這就是我們所說人之差距。作爲年輕的一代,我們要敢於吃苦,不要安於現狀,要勇於奮鬥,譜寫自己的未來。年輕人就要吃苦。

採訪心得體會 篇14

在寒假學校剛下達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其實是拒絕的,尤其是當得知採訪的對象是一些素未謀面的學長學姐,一想到可能遭遇的尷尬就覺得十分頭疼。正巧我父親的一位關係很好的同事說家裏有侄子好象和我一個學校的,學的也是商務英語,畢業有幾個年頭了,現在在北京聯想總公司工作,月收入15000+。我得知了這個消息特別激動,說真的,特別佩服那些在異地他鄉闖蕩並且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於是我懷着敬佩和些許忐忑的心情聯繫了這位李建德學長,希望能從他的職場經驗中爲自己今後的職場拼搏汲取一些經驗。

我首先通過父親要到了學長的手機號,之後又順理成章的加了微信,好在畢竟都是年齡相仿,在聊了幾句話後很自然的熟絡了起來,尷尬的氣氛逐漸消失了。後來就是進入正式採訪了,通過交談我發現學長真的是一位特別優秀的人,特別有才華,思想也很有深度,和我平時身邊接觸過的男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或許是因爲他從名校畢業而且經歷過社會的重重磨練吧。並且,他的職場之路與我之前腦海中的構想有着很大差距。他在經歷了許多求職碰壁,工作困難,上司的不看好等等許多的波折才取得了今天小小的成就。我從他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中也學到了好多職場和生活當中的哲理。例如:做工作一味的埋頭苦幹是沒有用的,要明白輕重緩急,有選擇性的去完成。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級的認可,當他認爲你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了就會給你更多的工作機會,在這時也是最好的表現自己的晉升機會。還有就是要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要學會微笑,在同事和領導面前都要時常保持微笑。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滿面愁容的人在一起,不要什麼事情都擺在臉上,哪怕在背後哭,在人前也要充滿陽光。此外,要學會超前思維,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試着從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建立起個人的領導力乃至對整個圈子中的影響力。這些都是通過這次的採訪,從學長身上學到的。

我個人認爲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是一般人需要在職場當中水深火熱,打拼多年才能獲得的經驗反思。因此我對學長十分感激,感激他願意對我傾囊相授毫無保留。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們是用微信平臺進行的採訪,要輸入許多的文字,並且主要都是學長在講述。因此有個別的錯字或者沒表達完整的地方也是在所難免。而學長還常常能發現自己在接受訪談過程中那些細微的錯誤並整段重新發過來作爲更正。如此這般嚴謹的精神也令我感到十分傾佩。

我自認即使幾年之後我也很難擁有建德學長的眼界和豁達的胸懷,不過我會利用大學剩下的一年好好充實自己,爲將來迎接職場做好準備。牛頓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也由於向學長取經,才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求短期內能取得多大的成績,只求能不斷超越自己。

採訪心得體會 篇15

在這次的三下鄉活動力,我有幸參與了我們“綠芽”組織的“探訪校友”活動。在參加活動之前。在參加活動之前,我們就開始準備採訪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採訪的提綱,學習採訪提問的技巧……我們儘量做到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隨着約定採訪時間的逼近,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可是激動中也有一些苦惱。激動是由於我可以通過這次採訪和那些已經離開學校幾年或者幾十年的前輩們學習經驗,而苦惱時因爲我怕因爲年齡代溝會影響我們溝通和交流,就這樣糾結着,我和隊友們來到了採訪地點與勞老師見面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勞老師他的性格十分地熱情開朗,對人和靄親切,完全沒有我預想的代溝。畢竟我們在同樣的校園度過我們一生中重最寶貴的青春,彼此有着親切與溫暖。

97年畢業的他,出來工作已經16年了,當我問及他的大學生活時,他嘴角充滿了微笑“大學生活是充實的,是難忘的,是值得讓人留戀的。”雖然那時候的校園不美,瓦房子成堆成羣,宿舍的生活不方便,但是他還是很留戀,因爲那時的老師帶給了他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所以他不管多忙,也會堅持每年至少回一次母校,探望老師。通過談話,我瞭解到作爲一個老師——教育工作者,他也不輕鬆,同爲他所工作的地點是麻章二小——是一所市中心小學,彼此之間有着競爭,所以他要面對一定的壓力,而且還要不斷學習。我還了解到,作爲一個來時,控制好課堂和學會與小孩子相處,那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小朋友的性格,瞭解小朋友的興趣,然後就根據他們的興趣管理好課堂,控制好課堂。勞老師分享的這些經驗,對於促進我們整個三下鄉活動的完滿完成由很大的幫助,同時也交給了我很多經驗,爲我們以後的工作道路打下了基礎。

校園裏的花一樹一樹的怒放,生命就這樣的有活力,想着採訪勞老師的情景,我相信,只要努力,三下鄉會給予我很多的收穫,很多感動。

採訪心得體會 篇16

由於我七月份去了貴州支教,所以七月份的尋訪工作我並沒有能夠參與進去。七月底回到長沙之後,過了一段安閒的日子,然後接到了學長的電話,說是聯繫到了一個校友,具體的採訪時間也定下來了。

七月流火,長沙在經過那麼多天的高溫炙烤後終於涼爽了起來,但我們尋訪校友的工作卻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繫,我們有機會採訪到了正在做房地產工作的許利民學長。

採訪的那天正處週末,採訪地點定在了長沙理工大學附近的一處售樓部,許利民學長在接受我們的訪問之前,先在此處理了一系列工作事務,我們懷着矛盾的心情坐在一旁等待,有着佔用學長寶貴時間的不安和期待採訪快些開始的急躁,就在我們如此忐忑的時候,許利民學長放下了手中的事,微笑着對問我們說:“你們有什麼問題,開始問吧。”

簡單的襯衫,休閒的西裝褲,手上一串佛珠,普通得平淡的裝束,沒有我們想象中縱橫商海的該有的煙火氣息,靠在沙發上,笑眯眯地回答我們的問題,言語間隱隱透着低調的文人風範,爽直間又頗有些儒商的韻味。這是我們最初採訪許利民的感覺。一小時的採訪,很多樸素卻真實的東西透過他的話傳達給了我們,這位經歷非凡的學長告訴我們說:“我覺得人生很簡單,與人爲善,腳踏實地,好學上進。”

在同許利民學長揮手道別後,我們看見學長又投入了工作之中。“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學長彷彿在用他的行動詮釋着這句話的含義,這次採訪,我受益匪淺,不論是在採訪技巧上,還是在人生經歷上,都得到了豐富。聆聽別人的人生,自己也能從中受到很多啓發。

不過這一次採訪中最艱難的任務——確定採訪對象和採訪時間,是由學長完成的,所以我並沒有過多地體會到採訪有多難。之後由我來負責聯繫另一位校友時,我感受到了聯繫成功有多難。有些校友本身不習慣接受採訪;有些校友很忙,經常沒有時間,甚至不在本地;有些校友要聯繫到還需通過祕書或助理等關卡。所以要聯繫成功一名校友併成功採訪他寫出新聞稿來,程序很多,並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事。

但不管怎麼說,通過這半個暑假的尋訪,自己還是感覺收穫了一些難以言說的東西。雖然寫稿子讓我覺得很辛苦,五千字使我感覺頗有些江郎才盡的意味了,但是比起其他人特別是兩位組長的辛苦的聯繫工作,我覺得自己問問題寫寫搞實在是輕鬆無比。如果沒有整個長沙校友暑期尋訪小組的共同努力,我想任何一篇尋訪校友的採訪稿都不會像如今這般順利完成,沒有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暑期尋訪的工作也不會這樣讓人難忘。

尋訪校友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不僅是同校友交流的感受,還有小組協作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