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訪心得體會通用,歡迎大家分享。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1

本學期初,學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開始組織“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當得到班主任唐老師的通知,我們家作爲首批進行家訪的家庭時,我們全家是既期待又感到些許壓力,雖然我們家長就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與班上的老師平時也有不少的溝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學校並且以一種非正式的談話方式,一直希望能通過這種“面對面、零距離”的家訪活動,讓我們家長能更詳細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讓老師們能瞭解到學生家庭背景、

生活和學習環境,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鐘,唐老師和趙老師纔來到我們家,邊進門邊解釋:“因爲我們班是一個大額班級,有五十多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

時間也比較緊,這不下課後就趕緊先訪了一個家庭,所以來遲了,對不起喲!”看到都這麼晚,老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裏覺得非常感動,進門後,老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輕鬆了許多,張老師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着

我們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直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通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老師敞開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會與學校、老師連成一條心,達到家校共同創建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的目的。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家長也是一樣。

我孩子的一些學習、心理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而一味的一廂情願之果。

因而,通過這樣的家訪,可以教會我們家長一些科學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我們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從這次家訪後,我也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真正爲孩子的將來着想。

家訪不僅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

它作爲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家長可以通過老師的家訪認識老師、瞭解孩子,同時獲得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爲家長,真心希望老師能多到學生家裏坐一坐、談談心,通過家長與老師的積極配合,全方位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定、健康、全面的發展。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2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繫,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一年來,多少次家訪已記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懷,但留下的甘甜讓我時時回味。有一次考試,一個表現一直很好的學生劉某,卻出現了成績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見效。於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況:學生從小有她爺爺帶大,對她感情深厚,學生對她爺爺的去世念念不忘;學生父母平常對學生關心太少,和學生共同談心幾乎沒有。並且委婉地說出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轉學生思想問題纔是當務之急。長達三個小時的交談,取得了學生父母的配合。我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她,她深受鼓舞,積極備考,終於又走到了學生的前列。一年來,幾乎放棄了每一個休息日,我拜訪一個個家長,有時,和學生約定了家訪時間,不管遇到了什麼天氣都按時前往。一次家訪,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沒有放棄,頂雨到學生家裏,家長認爲我不能去了。當我到他家時,家長愣了好半天。無聲的行動使學生深受教育。從此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一年來,以真誠的愛,去溫暖學生的心,家訪讓我走進學生心裏,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爲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纔去向家長“告狀”,因爲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嘮叨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給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3

“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活動的開展如一縷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家訪,對我們每個教師來說,一點兒都不陌生。它是聯繫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家訪可以使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的情況,還可以及時的傾聽到家長對教師及學校的建議。而作爲家長,也可以真實的瞭解到孩子在校的情況。這樣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的支持與理解,同時也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管教,長輩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放縱,有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特殊的家庭環境讓學生的心理有陰影,這些都對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再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爲。

通過家訪,我陷入深思,如何能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這個大家庭,從而實現我們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要具備愛心和童心

教師的個性特徵和教學表現對課堂教學秩序有很大影響。專家認爲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學生必須喜歡老師,願意接受老師的'教育。“親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有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像父母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並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爲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

二、用放大鏡尋找問題學生的優點

人人都有想獲得讚賞的需求,年紀越小,獲得讚賞的需求越強烈。一個班級往往只有十多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爲學業上和課堂習慣上有良好的表現而時常獲得老師的稱讚,其他多數學生獲得老師讚賞的機會很少,更有不少學生不但根本沒有得到讚賞的機會,反而時常受到斥責和處罰。這些學生的特徵不是學習習慣差,就是成績不太理想。由於他們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歡心和讚賞,最後他們往往自暴自棄,出現各種不良行爲,成爲破壞課堂秩序的主導因素。我們對那些缺點多的學生,不能“在雞蛋裏挑骨頭”,而是要“骨頭裏挑雞蛋”。我們必須想盡辦法尋找其閃光點,並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

學困生多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跟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安排,生活情況,細心聽取家長的傾訴,瞭解家長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問題。通過平等溝通達到全面瞭解,進而實行因人施教。

作爲科任老師的我,通過此次家訪,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4

教育是個大家庭。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同承擔起教育的職責,各施其職並互相促進。

爲進一步搞好學校教育,協調各種教育力量,本學期末我校開展了全面的家訪工作。現將本次家訪所得簡述如下。

一、現代社會家庭教育的進取因素

1、家長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其成才的心理。此刻的家長寄託在孩子身上的期望很大,具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強烈願望。所以家長往往能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包括供給優越的物質條件,購置充足的兒童玩具,供給廣闊的學習渠道和媒體。有的家庭還爲子女佈置了專門的小房間用於學習。

2、現代家長注重對子女的教育資料。此刻的學生家年齡都在30—40之間,他們本身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們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兒童的'教育工作,並講究教育的方法,經常幫忙子女解決一些在學習上的困難,這對學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兗作用。

二、現代家庭教育的消極因素

1、正因爲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從而使孩子構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愛哭鬧、懶散等不良的行爲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

2、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我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勞動等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學校教育孤掌難鳴,某些工作開展不開。

3、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家長雖然將其子女交於父母管束,可是爺爺奶奶不是寵愛有加,便是有心無力,管束不下,徒勞無益。這更助長了孩子的驕縱心理,他們變得越來越野,使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而學校與家長聯絡也往往是徒勞而返。

4、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以與學校教育融合。有的家庭成員缺乏對教育下一代的正確認識和協調意見。往往出現“爸爸動手打孩子,媽媽忙着護孩子,奶奶出來拉孩子”的局面。家庭成員甚至當着孩子的面彼此埋怨、指責、爭吵,弄得孩子無所適從,分不清是非曲直,更不知自我錯在哪裏,如何改正,從而養成了說謊、見風使舵、投機取巧等不良品質,給學校教育增添了許多難處。

5、現代社會學習渠道和媒體的多樣性使學生有機會獲得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這是好事。可是諸多媒體如電視、vcd、書報雜誌等中不乏黃色、暴力等糟粕。孩子因爲得不到家長正確的監督和開導,而構成了暴力模仿傾向和不良的心理品質。這是學校教育在新形勢下頭臨的又一嚴峻的問題。

三、克服家庭教育弊病的方法

1、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撫愛相結合。

2、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供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條件。

3、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構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

4、適當開闢學習渠道和供給適宜的媒體,並加強監督和引導。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5

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暑假期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感受頗深,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第二,正因爲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爲,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第三,家長誤認爲孩子很聰明,小學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通過這次家訪,讓我更加了解我的學生,通過跟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我覺得教育是需要家庭的`脅持的,沒有家長在背後的支持,學校的教育不能完全得以溶解。一個優秀的學生,他至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愛他,細心的父母,當然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是,有時候,這種愛和希望如果施加的不得當,會給孩子照成負面的影響,不但不能幫助他學習,反而讓他們產生逆反的心理。

儘管每次每次家訪從最後一家出來時天已經快黑了,但孩子們的家長的熱情讓我們忘記了時間和辛苦。這些孩子的家庭環境較好,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對老師特別尊重、信任,孩子的家長平時都很配合老師,但教育方法有待改進,孩子的成績也需進一步提高。通過這次家訪我進一步瞭解了孩子們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對他們在學校和家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相互瞭解,重點溝通了怎樣正確的將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提高自理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的習慣,給家長提了一些建議。這次家訪,我們也明顯得感覺到孩子的差異,有的孩子能有禮貌的面對我們的到來,有的則比較靦腆,這此孩子在性格上的差異是很大的,甚至還有一個孩子見不得陌生人,在家裏就像一個小皇帝一樣,連家長都說管不了,我想這麼小的孩子在家中就是這個樣子,這對於我們以後的教育應該也是一個挑戰。在家訪的過程中,我着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讓家長感動。在和家長面對面的交談中,我所表現出的坦誠、平易、謙和、親切的個人品質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深深打動家長,促使他們更好管教孩子。同時在家長心中我力求產生”沒有家長配合,對孩子教育將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並自覺地配合學校教師開展工作。

走進孩子的家庭,我感覺就像走進了孩子的心靈。我對此很欣慰,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多的信心,同時我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其實家長的期望飽含着對孩子的愛,面對這麼多的愛,我一定要不斷的充電,努力工作,爭取讓孩子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下生活、學習。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6

作爲一名資教生,在這已經生活了兩年多,但是卻很少有機會到學生家裏去了解學生在家的具體情況。以前自己沒有當班主任,總感覺這些家訪的事情似乎與任課老師無關,所以也就一直沒有采取行動。直到開學校長動員我們所有的老師開展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的時候我才慢慢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現在我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對於人生地不熟的我來說家訪似乎顯得更爲困難與他們家長的交流溝通上可能也會存在一些代溝。可是我是班主任,想到這裏我就默默地跟自己打氣,作爲一個班主任如果我都退縮了,那麼其他任課老師就更加不願意和我一起去參加到家訪活動中去。

在校長的帶領下,我們所有在校老師於20xx年10月21號,陪同學生一起來到了一些學生的家裏,去了解學生具體在家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的家庭情況。那天我們一行人一共三名老師,三名學生。由於沒有交通工具,我們一行六人通過步行大約15分鐘的時間,首先拜訪的是七年級班的陳高雲家裏,他家裏做的是新建的樓房,家裏條件整體而言不錯,但是爸媽都沒有讀什麼書,所以對家裏的一個寶貝兒子的學習看得很重要,從他們的言談中得知孩子的爸媽常年在外打工,今年纔回家照顧兒子,以前孩子是給爺爺奶奶帶,所以孩子在學習方面不是那麼自覺,成績在班上排的也不是很靠前,但是作爲家長的他們卻說,只要孩子在學習上面有什麼要求,例如要買資料書,要買文具用品,他們都是有求必應。聽到這裏我們的心也放寬了些,畢竟說明他的爸媽還是很看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很看重他的學習的。因爲他家離學校很近,所以在家訪完後,我們反覆叮囑陳高雲同學的父母要他們有時間就多去學校找老師聊聊,以便多瞭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從而幫助孩子及時糾正在學習上面的'錯誤和誤區,在今後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

臨走的時候他的父母深情的拉着我們的手說道:“雖然我和孩子他媽沒有讀什麼書,但是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將來考上大學,以彌補我們的遺憾,我和他媽一直在外面打工,長期不能在家,也只有我們才能真正體會的到知識的重要性,沒有知識也只能像我們一樣將來在外面打工做苦力,在此我也希望老師能夠在學習上多多幫助我們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能力也有限,也不知道怎麼去報答你們。”聽着陳高雲爸爸的一番話頓時心裏酸酸的,也許他的一席話不光表達了他個人對自己孩子的期望,也同樣表達出所有中國家長的心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早就在我們的大腦中根深蒂固了。

帶着陳高雲父母的期許,我們來到了第二個孩子的家裏,這個孩子是我自己班上的一個孩子,叫趙凡,趙凡平時在學校各個方面表現都挺不錯的生活也很節儉,他每個季節換洗的衣服只有一套,很少去學校的商店購買零食吃,學習方面也很少讓老師操心,平時老師安排他做什麼勞動他總是表現的最積極,勁頭也很足,唯一這個孩子的缺點就是有些愛玩,但想想他們現在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年齡也還小,愛玩也是他們的本性。我們跟着他沿着山路走了半個多小時,去的時候他的爸媽都在忙,因爲他們家在做新房子,所以爸媽也沒有時間招呼我們,但是我們還是簡單的聊了幾句,從談話中我們瞭解到,趙帆還有一個哥哥,但是沒有讀什麼書,現在一個人在外面打工,他的爸媽就期望兩個兒子最起碼要有一個能夠讀大學,即使現在家裏再窮,只要孩子能夠考上大學他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供上大學。看着他們父母期望的眼神,我似乎想起了好多年前自己的父母也對自己說過同樣的話語。

心裏頓時也咯噔了一下。臨近要走的時候看看時間已經是中午,他的父母極力挽留我們在他們家吃飯,想想他們家現在的狀況爸媽現在每天要做十幾個人的飯,現在暫時住在隔壁的姑媽家,借錢的做房子所以我們婉言相拒了。最後我們去的是一個八年級學生的家裏,這個學生之前我也帶過,他的各個方面都挺不錯就是性格有點內向。在我們沒有去之前就從別的老師那裏瞭解到,他們家挺困難的,到現在還住的是土房,而且土房子都已經有了裂痕。

跟着這個瘦小的學生後面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翻過了一座山,在山的兩邊還長着一些年代很久的大樹,終於我們走到山頂的時候纔看到他的家。在若干羣山的中間只有幾戶人家,他們全部住的都是幾十年前做的土房子,看着這房子,我們幾個老師不禁在想,也許這房子的年代比我們還要久遠。來到他家門口,這時候才發現他家大門是緊閉着的,通過詢問才得知,原來他的父親去田裏幹活,媽媽一大早出去放牛去了,家裏唯一的收入就是靠他爸爸種的幾畝田地,然後就是農忙的時候幫別人幹活。想到這裏我的心不禁很酸,從小生活在蜜罐中的我,從來沒有爲吃穿發愁,出門我們有便利的交通,到處都有閃耀的城市的燈火。很難想象在這麼發達的社會我們還有那麼一羣人在爲吃喝發愁,連住的房子都是那麼的不禁風吹雨打。在回學校的路上我們正好碰到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正拿着鋤頭在田裏幹活,對於這樣的家庭,我們作爲老師的確似乎無能爲力,我們只有對孩子的家長說着讓他們放心的話語,我們一定會好好把你的兒子教好。看着他的父親滿臉佈滿了滄桑,歲月雕刻的痕跡清晰可見,眼睛也變得混沌,但是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農民的頑強不屈與堅忍不拔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年輕一代所缺少的。也是他讓我看到了生活在最底層掙扎的人那種迫切需要生存下去的信念和執着,他們對待生活沒有抱怨反而更多的是積極的爭取。

通過家訪我瞭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具體的家庭情況,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這一點。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也讓家長更瞭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生對學校的各方面的要求以及不足的地方,又使我瞭解到了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爲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7

今天下午,迎着春風,踏着輕快的步伐,和着孩子們歡快的歌聲,走在泥濘的路上,別樣的激動,期待着和每個孩子的零距離交流,期待着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未來。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家訪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能瞭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能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爲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着手,對症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如果不是今天的家訪,我永遠不會知道那個弱小的女孩會那麼的可憐,當着我們三位老師的面,她的後媽會對她那麼冷漠——兇惡的表情,冷冰冰語言。作爲班主任,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真疼!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和給予溫暖的孩子。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再崎嶇,再泥濘都會有路?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只能欣然接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孩子們,加油吧,未來的舞臺還在等你們上演精彩的節目呢!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8

xx月xx日由院xx處xx某老師帶隊一行六人到大石橋、營口、盤錦等地對五名學生進行家訪。隊員由某辦老師、xx部兩名老師、xx系和xx系兩名輔導員組成。途中談起學生的學習和家裏情況,每個人的心裏都很沉重。

首先要去的是xx系某級某班xx同學的家裏,xx同學學習特別好,曾獲得過院特等獎學金,現在正準備考研。xx某老師與她的母親介紹了xx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提出要嚴格要求自己,並希望她學習上的付出能夠有收穫。回到車上我們談起xx同學,單單學習好是不夠的,還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爲。同時也認識到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我們要與學生家長多溝通交流,以使家長能夠多掌握孩子在校的情況。

下一站是趕往xx系某級某班的xx同學家,她曾多次想中斷學習。到達後,xx同學的母親和兩位哥哥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她母親飽含辛酸的談起孩子的學習和家裏的近況,在場老師無不落淚,心靈上都受到了一場洗禮。xx某老師代表學院獻上我們一點微薄之力,她母親說什麼也不要,並握着我們的手,熱情地留我們吃飯。xx系輔導員勉勵xx同學,付出總會有收穫,希望她努力堅持不要放棄。在車起動她及家人揮手告別的那一瞬間,時間彷彿凝固,我們的心裏彷彿被淘空般的不是滋味。

下一站是營口市內的兩名學生的家訪,兩名同學學習上都有掛科。先到的是xx同學家,他家住在郊區,當我們爬上破舊的樓房的五樓來到他家,眼前的場景令我們感嘆,不足15平的一居室和母親800元的退休金何以支撐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此外還要支付兒子的學習費用和老人的治病費用。看到頭髮花白年邁的老人生活上的艱難,還拖着病痛的身體,我們都明白了xx同學缺課而去打工賺錢並多次有放棄學業的念頭了。我們心情沉重地告訴他,人生多磨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

xx同學是外語系大三的一名學生,曾經掛了八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通過了五科。她的母親對女兒的學習始終放心不下,擔心她畢不了業,還讓我們假期找專業老師幫着補補課,當得到我們爽快的答應後,她心裏踏實了不少。從她的語氣和表情中流露出對女兒學習的着急和牽掛,我們都對母親的偉大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xx市區的xx某同學家裏,車還離他家挺遠的,就看見全家人都在門外熱情地迎接着我們。意外的是,我們剛一下車,就碰見xx某同學的表姐,坐下後才知道她與xx某都在xx系,剛畢業,已在市內高中教學物理,她是特意趕來見我們的。我們都非常的高興,有種園丁收穫般的喜悅。xx某同學父親也是老師,言談中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兒子滿是期望。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成熟了不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充分認識到了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以後會更加貼近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工作。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9

假期家訪從初三開始到初六結束歷時4天,家訪了14個家庭,總體感覺很累,但挺充實,收穫也很大,今天簡單總結一下。

本學期家訪目的是幫助學生和家長搞好初中學習生活的適應,選擇了部分我感覺適應不太好,成績波動大的學生進行了家訪,效果不錯,我感覺最成功的是與家長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的共識,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同時和學生進行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我感覺取得了孩子的信任,這點我認爲很重要,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還有就是通過家訪瞭解了孩子的生活環境,愛好特點等第一手材料,這對以後和孩子的有效溝通很有幫助。

這次家訪前我確定四個關鍵話題,分別是目標,方法,行動,溝通。針對不同的.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家訪過程中,通過和家長交流,我又加入了習慣這個話題,尤其是針對孩子假期生活學習規律完全打亂了,每天睡得很晚,起的也很晚這個情況和孩子進行了溝通,挺有效果。

這次家訪遺憾的就是開始沒有提前和家長預約,導致到了發現家裏沒人,打亂了我的家訪路線,初三一天只訪問了2家,否則還能多去幾家,看來下次家訪要提前預約,提高家訪效率。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10

通過家訪我有如下體會:

實現教育公平難。雖然現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生也有學可上,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師資分配、教育資金投入不均衡,致使許多孩子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服務和教育資源。家長擇校、超級大班勢必自然。

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學生陳明峯的父母常年外出務工,家裏只剩年邁的爺爺奶奶維持家庭和照顧孩子。學生黃傑更是一個人留守家中。如此以來,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機會相當少,大部分時間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缺乏教育、引導、交流。處於青春期的他們,性格孤僻、苦悶、衝動等不良表現在他們身上一覽無遺。類似這種家庭的學生比比皆是。

重視孩子的.教育。家訪中許多家長表示凡是爲了孩子的教育,他們願意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付出一切。儘管他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早已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重視孩子教育的決心讓我震撼。

家校聯繫應緊密。通過家訪我瞭解到,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不是很瞭解,或是沒有時間去了解。通過向家長介紹與學校及班主任聯繫的各種方式,家長表示十分樂意與校方建立密切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學生需要更多的關愛。尤其是留守學生,父母關愛的缺失致使性格內向孤僻,一方面父母應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細節中給予孩子更多愛,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我們應該把家訪這一活動當做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樑,使它長期暢通。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11

進入教師行業一年了,這是我暑期裏的第一次家訪,雖然放假一週有餘,但當我見到孩子和他家長時,那種久違的親切和熟悉,一下子油然而生。

這次去家訪的孩子,是個靦腆聰明又努力的男孩,平時在班上成績一直很穩定,各方面的表現也都很好。這次去家訪也讓我更深入地瞭解到他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由此更加欣賞他的自律和自覺性。孩子的父母平常都在外務工,平日是由爺爺奶奶在家照顧。老兩口年紀都大了,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房子,平時上下學都是孩子自己步行。爺爺奶奶都是四川人,來啓東多年都只會聽不會說啓東話,孩子的家長雖然人在外地,但十分牽掛孩子的生活點滴和學習情況,時常打電話溝通。一家人對孩子的愛意和期望也讓這個孩子更加努力同時也很自信,談及將來的學習目標,胸中也有凌雲之志。這個暑假他也自行安排了學習任務,勞逸結合,充實自我。相信新的學期,他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再出發!

這次家訪也讓我感觸很深,我發現孩子是能很深切地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意。在家訪結束後,我收到了別的學生和家長的反饋,孩子們都很羨慕,被家訪的孩子更是特別開心,迫不及待和朋友分享那天的故事。我們常說家校合力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而家訪就是給了我一個機會去身臨其境地瞭解和接觸孩子平時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學習知識還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父母都應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而家訪也正好給我一個機會去和家長溝通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作爲班主任,我認爲不僅僅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培養孩子健全積極的人格,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家長輕輕拂去塵土,老師送來一陣清風,明珠必將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