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丹納認爲理解藝術品本質的方法應首先基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應該有聯繫地去理解,尋找出它所從屬的,從而,從總體上去理解。

而想要更好地理解一件藝術品,還要聯繫起藝術家本身。例如說藝術家的生活環境,時代背景,甚至是信仰或身邊的朋友的氛圍。在同一個時代的大背景底下創作的藝術家們所創造的藝術品都有其時代所突出的普遍性。

一件藝術品所從屬的第一個總體是作家的全部作品。一我的理解是每個藝術家他們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而這風格會見之於他所有的作品,我想這當然也會見之於其中一件藝術品之中。

然而,丹納認爲一件藝術品所從屬的第二個總體是藝術家他所隸屬的同時同地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

到第三個步驟時,一件藝術品還從屬該藝術家庭本身還包括在一個更廣大的總體之內,那個在它周圍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會。

丹納認爲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總體,其中的各個部分都是由藝術家爲了表現特徵而改變過的;但這個總體並非在一切藝術中都需要與事物相符,只要有這個總體就行。所以,倘若有各部分互相聯繫而並不模仿實物的總體就證明有不以模仿爲出發點的藝術,藝術品的定義分成兩部分,模仿結構的關係與精神的關係。第二類一數學關係做各種配合。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暑假的時候,有幸認識了教育學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薦了一部好書——法國史學家與批評家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於是細細的讀了起來。本書輯錄了1865—1869年期間在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講稿,是按教學進程陸續印製發行的有着強烈講授特徵的教學事實。

丹納運用具體事例說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學術界公認,他講述條理明晰、充滿形象、富有熱情,把藝術(美術)中難纏的問題清楚、明確的講個通透,被稱爲邏輯家兼詩人。本文特意將《藝術哲學》中闡述“藝術品的本質”這個論題作爲典型案例,重點分析丹納講授方法的理性特徵,努力使講授建立在準科學的基礎之上而非感覺和興趣的基礎之上,借鑑有效之法於美術教學中。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上同時受着德國的黑格爾的影響。丹納認爲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藝術研究的過程就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提出規律,證明規律”。“我唯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說明在這些事實面前藝術是如何產生”。科學而嚴謹的治學方式奠定了丹納在藝術史學研究領域的地位。

丹納常常用到一個富有特色的詞組“精神氣候”。氣候作用於籠罩期間的所有事物,強調這個大因數的影響,藝術研究就處在了一個複雜而立體的多維空間中,一切貫穿於藝術、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徵和因果邏輯都有了一個必然的聯繫,這樣就建構了一個和諧共生論、進化論的研究平臺。他說:“我的方法的出發點是在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在於找出藝術品所從屬的,並且能解釋藝術品的總體”,“由此我們可以定下一條規矩,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納講授的進程通篇都是由各個主要特徵之間的網絡關係與因果關係構建的。他強調:發現和控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高級形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學與藝術這對人類進程的雙翼表現的也是主要特徵,科學以定義和公式表現,藝術以審美與情感表現。

通過細讀該書,當真是一個過程!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我在學校裏看了一篇故事,名叫《螞蟻哲學》。這篇文章令我深受感觸。

這篇故事講的是一隻螞蟻想要爬到牆上去,可他怎麼也爬不上去,但是當它失敗了七次後,它變換了軌跡,它決定沿着牆角爬上去,最終,這隻螞蟻一步一步的爬上去了。當我讀到第二段的時候,我明白了這個故事的大體意思。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因爲困難而半途而廢但是的我又接着往下讀的時候,我產生疑問了,在這個故事中有三個人看到了這隻螞蟻,其中只有兩個人說出了對這隻螞蟻的看法。第一個人說他要學習這隻螞蟻不屈不撓的精神,而第二個人卻說他要學習那隻螞蟻的聰明,改變一下辦法、方位。到了最後,他們兩個人的生都變的非常美好,在工作、事業上都有了很大的成就。這裏讓我不明白的就是這兩個人說的話,他們兩個對這隻螞蟻的看法完全不同,可是,最終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這令我很困惑。於是,我便決定帶着疑問繼續往下看。當我看完之後,便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原來,做事不光要執着堅強,不能半途而廢,還要改變一下辦法,試着走一走別的路。雖然他們的想法完全相反,但是他們都沒有半途而廢,所以他們就都能有成就。

做人就是要這樣,無論你幹什麼事情,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半途而廢,氣餒退縮。因爲,如果你半途而廢了,那麼,你前面的付出不就白費了嗎?那你做這件事又有什麼意義?那樣只會白白浪費精力。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後,做的徹底,這樣,不僅會有成就,還會有意義。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近期購買《教育哲學》一書,平常時有接觸一些教育名家的書籍,但有關哲人關心或關注教育問題的書是便是頭次,試想他們能從更高的視角來思考教育,一些深邃的教育觀點和思考值得深思。

關於“開學第一課”事件,想必記憶猶新,微信、微博上引起了巨大反響,讓重新審視現階段社會培養怎樣的人呢,我們的教育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呢?按《春秋公羊傳》的分類,現在社會的形態是正處於昇平世(小康水平左右),教育也應該與之相適應以追求審美主義、自然主義和情感主義爲核心的浪漫主義。但如果長期推行智育、美育與情感教育的“休養生息”必然導致國家或者社會的危機。在我們追求“柔性”教育過程中對於學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或挫折的“剛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強大的個人或民族,並不見得頭腦多麼聰明,四肢多麼發達,重要的是這個人或民族是否有強大的意志力。因此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剛毅堅韌的意志訓練尤爲重要。

目前的學校教學還是偏向於智育,單向度地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學校被簡單理解主“學知識”或“讀書”的地方,學生的學習似乎與情感、情趣、信念、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常常聽到學生厭學、逃學的現象,而教師簡單地抱怨學生的怠慢、冷漠或墮落,更有甚者指責“世風日下”。“對牛彈琴”固然有牛的冥顧不化的責任,但首要的過失在於彈琴者的魯莽和盲目。對牛彈琴式的教學屬於不顧對象、不顧時機的強迫教學。

在這個地方缺乏情感、情趣、信念、信仰等教育該有的溫度。如何使學生被喚醒、被激勵、被引領、被召喚、被興奮,更是我們教師教學藝術的反應和回饋。因此教師要把“興發”(興起和引發學生主動學習)作爲自己的首要責任和使命,學生將自動進入“孔顏樂處”的自我興髮狀態。同時在評價上能夠以不同的形式滿足學生“被尊重”、“被承認”的情感需要,學生將會主動學習或自學。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起初知道稻盛和夫,是他在2011年初以80多歲的高齡臨危受命,出任鉅額虧損的日航董事長,並在一年的時間內使日航扭虧爲盈。這是他繼京瓷、第二電信的極大成功後,再次續寫經營之神的輝煌篇章。在稻盛看來,日航的成功重建,只是又一次驗證了其"以心爲本"、"利他主義"經營哲學的正確性,他強調必勝的理由無非是:正確的思想,純粹的動機,強烈的願望,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這次我終於有機會拜讀了全本的《京瓷哲學》,對稻盛的經營哲學有了一個較爲全面的認識,感覺受益匪淺。因爲稻盛的哲學實際上是對 "作爲人,何謂正確"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正向解答,是在最根本和最廣泛意義上的、對人生和經營原點的積極探索和闡述。並且他在書中將這些深奧的道理輔以諸多親身經歷的實例,用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芸芸大衆傳遞了積極向上、利他主義的正能量,可謂是上善若水、潤物無聲,善莫大焉!

私以爲,無論是作爲原點的判斷基準、作爲核心的成功方程式、作爲根乾的經營理念,還是京瓷哲學78條每一條背後的精神實質,道稻的哲學可以適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適用於中國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所有階段和所有方面。如果我們都能從內心裏真正接受並在實踐中踐行稻盛的哲學,則我們必將可以克服前進中的一切困難,最終走向成功的輝煌。

簡言之,道稻從其50多年的社會實踐中總結和感悟出來的經驗,正印證了誠實、正直、勇敢和友善,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鑑和指導意義,希望有更多的人們能熟讀此書,並從中獲益!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日,品讀了公司發的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的作品《京瓷哲學》。讀書時刻,心裏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京瓷哲學》帶給我的收穫是這樣——

積極的心態是實現非凡人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爲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裏,畏縮在狹隘的角落。隨着閱讀的深入,胸襟開闊了,心態也變得陽光了,凡是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

“思維方式”是我們人生座標的選擇,是正是負還是零,將決定了人生前進的方向和最後的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我們要明白未來是由每一個今天組成。沒有燦爛的今天,就沒有光華的明日,沒有今天的點滴累積,哪有未來豐碩的收穫?有句歌詞如是唱到:“現在纔是關鍵,最重要就在眼前。”所以在工作中,事先我都做好計劃與安排,竭力完成當日的工作,今日事今日畢,當天事決不留到明天,當想到一個好“點子”時就立即行動,並用陽光的心態努力將一件件事情辦好,完成得漂亮。

“燃燒自我,照亮他人,點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大業,就必須能夠自我燃燒激情,成事者皆能自我“燃燒”,並能把熱量傳遞給周圍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能率先行動,用積極的思想和行爲爲別人樹立起榜樣,時刻彰顯着積極的生活態度。也許我現在還不完全是一個能“自燃”的人,但是當我能“自燃”時,我便充分地點燃激情,表露善意,發揮能力;當我不能“自燃”時我便靠近能“自燃”的人,嫁接火種,燃燒自己,溫暖他人。

褪祛浮華,迴歸理性,讓激情燃燒,用理性護航,用努力去澆灌幸福的花朵,積極健康地生活、工作,讓天天快樂,分秒精彩,我們將活出燦爛的未來!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此書開頭就非常吸引我,“反科學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反“形而上學”的,它似乎是站在了一個現代哲學的立場上言說的,比我過去所看到的一些有關音樂的著作更爲親切。

本書一開頭,就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來自火星的音樂”,以往很多音樂哲學家都妄圖研究純粹音樂,妄圖剝離“現實”來談音樂,這種做法就是形而上學的做法,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來迦達默爾《20世紀哲學基礎》中所說的,當人們在建立龐大的形而上學體系時,不去反思自己體系的基礎所在,因而整個理論體系就像空中樓閣一般,其實對於音樂的研究也是如此。

“……好像把音樂假定爲火星來客:它突然在我們的書桌上,不知來自何方,它的形式完美,卻整個得是一個神祕現象,我們對他一無所知。”

對於這種方式研究形成的原因,作者認爲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則是方法論上的,一則是理論上的,這兩個原因又是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

方法論上:“來自爲理智考察設定一個特定的模型的考慮,因此,也就是來自一種特定的客觀性的思想。”這種方法是科學主義的方法,我們這個時代是以科學爲準繩的時代,但是仔細反思之後,其實科學並不是一切。“科學主義是一個信念,即凡是適合於自然科學的標準,也同樣適合於每一種其他類型的研究,這一信念乃是一個繆誤。”“客觀性是指一件事情,即恰當地確定的對象,”“把客觀性與科學的客觀性混爲一談,認爲後者掩蓋了前者……科學主義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客觀地看待音樂,但是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客觀,我們不可能把音樂放到實驗室裏面,然後剝離一切號稱不屬於音樂的元素,提取一個不存在的音樂的純淨物來觀察。作爲“純淨物”的音樂是不存在的,因而所謂之客觀的音樂絕對不可能是實驗室中的“客觀事物”。他必然是包含情知因素,必然包含諸多社會因素與歷史因素的。所以我們如果除去那些因素來談音樂,我們看似得到純粹的音樂,實則我們失去了音樂。

理論上的原因,我覺得是一直以來,我們都把音樂理論體系看作是沒有支持點的形而上學的東西,音樂被認爲是“純然自洽的”,“既然是純粹的自身,有意味着其他一切。”,但是把音樂當作“形而上學”的產物,只不過是歷代音樂哲學家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是沒有經過考察的,瑞德萊這本書就是要考察這個決定,向我們展示一個非“形而上學”的音樂,一個非“科學主義”的研究手段。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把《你的第一本哲學書》看完了,作者爲托馬斯內格爾,譯者爲寶樹。書很短小,只有100多頁。抽空二天時間看完了。寫得沒有想象中那麼好,體例很好,但論述不夠精當。這本《你的第一本哲學書》用九個問題的思索告訴我們哲學的基本任務落腳點,包括“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他人的心靈,身心問題,詞語的意義,自由意志,對與錯,公正,死亡,生活的意義”。作爲一本普及知識作品,它並沒有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說明這些問題和所以是哲學探討的問題,列舉了各主要派別的觀點,沒有對錯,只有對這些基本卻又最深奧問題的探索。

按照題目而言,第一本,可惜這不是我的第一本哲學書。按照張祥龍的講法,都是“邊緣問題”,這些問題不能涵蓋今日哲學界的爭論熱點,但這些確實都是哲學中最基本的問題。

哲學便是由這些問題組成的。由問題引出思考,在思考中辯證,再深入的思考。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對於外在的世界與夢,想到了盜夢空間,不同的是“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的開始”。如果一切都只是內心的,似乎確實有能夠解釋的通,但是我情願相信外在世界的存在。而且我覺得這個根本不應該作爲一個問題,如果外在世界存在,我們現在的意識也是在那之外,如夢般,早晚會醒的。如果不存在,我們也是在思想上的成長,強大自己的內心。如果我們能構造如此精細的“夢”,我們是不是已經夠強大了?

他人的心靈

對於他人的思想我承認我們無法獲取,或者說獲取後無法確定其百分百的準確性。但是作者舉的例子我並不贊同,要獲取他人吃冰激凌的感覺,我們如果把他吃時的神經刺激獲取後來作用在我們自己的大腦不是也可以嗎?也許你會說,即使獲取了,你又怎麼知道刺激後的感覺和他是否一樣,呵呵,這就又是哲學?

身心問題

一個物質的,一個靈魂上的?我並不相信這一點。如果是哲學上的,那麼請不要弄的那麼模棱兩可,將此二元化,不過是覺的反對者太多,折中而已。

詞語的意義

也許是作者想的太多了,我覺的詞語無非就是我們用來表示抽象的思維的具體方法的一種,詞語自身的形式便表示一定的思維。

自由意志

在絕對意義上,我們永遠不可能做與我們事實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我比較贊同這一點,比如說我們重新活一次,其他任何事物不變,估計到死我們所做的還是一樣的吧。

對與錯

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這的確是個很深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所形成的道德觀都幾乎是其他人那學到的。或者是我們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究竟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確實又說不清。

公正

公平與公正?在我看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與公正。如果你出身卑微那又如何,在當今的社會裏,只要你努力發奮就不可能解決不了自己的溫飽,雖然你可能一輩子達不到某些人的經濟收入。但是這又何妨,經濟收入在我看來雖然重要但不是絕對的,最關鍵的還是你能在自己的基礎上了,通過歷練學會很多,收穫很多。使自己的心智強大。

死亡

死亡這個問題估計是很多人都思考過,我們死後會到哪裏去?會以另外一種形式活着?還是就此消亡了?如果死後便什麼都不復存在了,那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於我看來,與其花時間去思考死後的事,不如好好思考下現在,畢竟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你要真的想弄明白死後會怎樣,死去吧。

生活的意義

當你思考生活的時候,也許一開始你會想到,奮鬥,活的好,受人尊敬等等。但是當你跳出,以更遠的眼光來看。很久以後,我們生活的宇宙也許會坍塌或者達到熱平衡。你曾今的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中幹過什麼都將不留一點痕跡。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9

馮老不愧是理學傳人,非常有理性,他認爲,中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哲學和思維方式,完全是因爲地理的緣故。中國地處大陸,所以農業佔主導,因爲經驗對生產大有幫助,於是人們迷信經驗,因此有歷史退化觀;因爲人被綁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識;因爲整天接觸都是具體的事物,所以對抽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於是整天討論“有”鞍無”鞍道”鞍天”的……而歐洲海洋貿易發達,商業爲主導,所以對“數”和“邏輯”特別敏感,抽象思維發達,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學自然對確定的東西又特別渴望,所以有了實證主義……“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壽智者動。用來描述東西兩種文化很恰當,中國人善良,歐洲人聰明。”(大意)這多少有點史賓諾莎的味道,我們其實能自己自由決定的事情是沒有的,上帝在通過自然法律把我們當成傀儡……

另外一點給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實很多哲學並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種闡釋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來說,“原教旨”是什麼已經無關緊要了,你怎麼解釋它纔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種闡釋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種闡釋方式,但卻一個是性善論一個是性惡論相互矛盾。不論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後世繼續闡釋繼續再造——程顥程頤都是同一個媽媽生的,生理上他們是兩兄弟,哲學上他們是拜孔孟,卻能發展出理學和心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哲學就是一棵大樹,從最基本的那個根部不斷分出枝椏最後形成鬱鬱蔥蔥的綠蔭。

而且原來截然不同的學說系統都被人爲了功利的目的不斷糅合嫁接,產生種種怪胎。西方也一樣,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來爲教義作支撐,於是就有了聖·奧古斯丁和聖·多瑪斯的神學……這就導致了兩種學派的衝突和矛盾,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其實就是“原教旨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爭論,可見“修正”這種東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與時俱進”,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會前人的東西,以配合時代的要求,但是往往這種“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的烙穎,越是時髦的東西就越容易過時,(偉大的辯證法!)還不如什麼都不解釋,一本《論語》放在那裏,讓你們自個兒猜去吧!另外,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這種矛盾在西方同樣存在,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種古文學派的突圍。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論宗,也叫二諦義,相當好玩。佛家認爲,真理有兩種,一種叫俗諦,一種比較牛逼,叫真諦,但是俗諦和真諦是會轉化的(再一次歌頌辯證法的偉大!),主要是看你是處於那個境界。在第一個level裏面,第一種真理是“萬物皆有”,是個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義的論調,一切都是真的,物質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人的意識只是大腦的機能和產物;而牛逼真理是“萬物皆無”,人生如夢,都是人心的活動,類似柏克萊的觀點,意識才是第一性的。但是這些真理統統都是第一個level而已,根據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這時候會出現一個boss把以上兩種觀點統一起來然後秒殺之,這就是“萬物非有非無”,類似於笛卡爾的二元論,意識是真的,物質也是真的,倆人都沒錯。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俗諦,而第二個level的真諦是什麼呢?非“非有非無”!很繞吧,簡單來說,就是說我們沒必要執着於萬物是“有”還是“無”,還是“非有非無”這一點,因爲萬物是不可以用“有”和“無”來描述的,因爲“有”和“無”只是我們人類意識的概念,是我們意識的枷鎖,而宇宙萬物的存在形式並不能簡單用“有”“無”來描述,它已經超越了我們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處於三維空間的人腦不能理解四維空間一樣,用康德的話來說,它跟“上帝”一樣,屬於一種“超驗”的東西,要想理解“萬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處於“萬物”之中,你必須跳脫出來,你做不到這一點,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遠不能理解萬物是怎麼存在的。這纔是第二個level的真諦。天礙…那麼第三個level又是什麼?對不起,沒有了,第三個境界理應是終極的真理,但是這已經超越了人們概念的極限,也當然超越了語言,只能靠自己的頓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沒辦法用語言告訴別人,只能“不可說”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時,將英文稿整理改編成的書,這本書較之於其他的哲學理論書顯得更加淺顯易懂,總的來說,這本書主要概述了中國歷史記載以來哲學發展的歷程。

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像西方的那樣成體系,中國古代哲學是在激烈的思想觀念碰撞中產生的,漸漸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學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時有百家爭鳴這樣的現象,在這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基於前人得出的理論及研究成果,將古代“百家”劃分爲六個主要的學派,他們分別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馮先生對這主要的六大派系進行了誕生背景的介紹,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紹,談論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對各家思想上的衝突進行對比和辯證,除此之外,對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評論和比較,其功能性包括該思想在它所處的時代中的作用和對人的影響,以及在當下該思想能夠起到的作用。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也是由馮先生經過整理前人的文獻,再加上自己的獨到的觀點整合而出的著作,評論性的著作一般都帶有作者自身的主觀思想,這種形式其實跟古時候的一些學者爲一些名著做註解是一樣的,基於自身原有的理論基礎,通過學者自己的認知將其解讀。事實上,個人主觀或多或少的也會對原著本身想要表達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對於解讀中國古書籍更是這樣,中國古文較之於西方語言顯得更加晦澀難懂,僅僅幾個字往往能表達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義可能會讓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有着不一樣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就是這個意思,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於此。

相對來說,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客觀的角度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派系的思想進行了歸納總結。"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名家者流蓋出於辨者,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這是馮先生對古代六個主要的思想學派的評價。我以爲,儒家爲百家之首確實有其內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較之於其他學派在社會層面上有更多的服務性,孔子提倡“仁義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並且行使這種德,與道家的“無爲”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隱”的方式出世,儒家則強調積極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賞中後期的儒家,這段時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時代需要,比如儒家對“葬禮”的理解就很有趣,禮葬是對逝去人得一種送別儀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這個時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無神論,但卻仍然注重“禮”,外人看來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釋來說,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人有情感能感知,身邊的親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託,這個時候強調理智就顯得很不人性,禮葬剛好能夠給悲痛的人一個釋放的出口,以一種儀式去對逝者告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滿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經典中有兩部是專講“禮”的,《禮儀》和《禮記》將原本禮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話淨化,將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轉化爲詩,不僅將其美化而且顯得更加科學和理智。儒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剛好杜絕了中國本土宗教的誕生,從另一方面來看,儒家是以哲學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沒有西方宗教繁瑣的教義和神話般的人物,儒家的內在任務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一來較之於其他派系就要顯得更加有現實意義,這可能是幾千年以來儒家學派遭遇很多變故仍經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當下仍然能給人以啓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註重個人的內在,能對人的心態有很好的影響。墨家顯得攻擊性太強,名家就顯得有些滑稽,公孫龍的《白馬論》在我看來雖然有一定的內涵和思維邏輯在,但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從書中舉得名家例子中,更讓人覺著名家的言說有很濃烈的詭辯的味道。

這本書所介紹的各家學說在當下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一些現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關聯,比如書中說,莊子以爲,在辯論中,什麼也不能夠決定。他說,即使有人獲勝,勝者未必正確,敗者未必錯誤。但是在後期墨家看來,莊子說這番話,正是表明他不同意於別人,他正是在和別人辯論。他若辯贏了,這個事實不就正好證明他錯了?莊子又說:“大辯不言。”還說:“言辯而不及。”所以“言盡悖”。莊子還進一步認爲,萬物各從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見來看,都是正確的,這個不應當批評那個。若是照這樣的言論來說,在當下有一位學者的思想觀念與莊子的很像,就是網絡上人稱“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對的還是錯的我都是對的這樣的觀念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與他有過節的辨者,實屬當今網絡一大笑話。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雖然已經是哲學書中的淺顯版本,但對我來說還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詞,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後重溫這本書,我想它會給我更多更深層次的感悟。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難得讀一本哲學書,就讀了哲學書中的《生與死》篇,讓我受益匪淺,哲學中那難以參透的玄機真是玄之又玄。與此同時,對死亡的那份恐懼油然而生,到底生爲何事,死爲何物?也許,突然就豁然開朗了。

有人說石頭不會死,因爲它根本沒活過,它不存在生命的世界裏,而是物質的世界。但是,在石頭的世界裏,它們有着自己的生命。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而在我們的世界裏,活着就有死亡。那是不是沒有生存就沒有死亡?

我們活着的時候,總要吃掉別的生命。比如我們吃蔬菜,我們吃肉。有時候想到這裏,又有那麼一些不忍,但又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好吧,我承認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其實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在這個大自然中,誰都離不開誰,誰也不能沒有誰,這也就是所謂的食物鏈和生存法則。當我們面對親人的離世,總是那麼捨不得,但是離去了就是離去了,什麼都不剩下。當我們面對那些自然災害的時候,總是惋惜哀悼,覺得要珍惜身邊的人,但是,誰又真正去做過些什麼?

有時死亡真的來的太早了,當你在世上沒留下一點東西之前(或者是才完成了一半),就因爲病或意外而失去寶貴的生命。生者何爲生?活得有價值,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試着鍛鍊起自己的身體,試着邁開腳步,試着發憤圖強,試着勇往直前吧。

因爲我們總有一天要死亡,所以我們才努力的過好每一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完,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這纔是最重要的。看淡了名利,其實,也就是鏡花水月;看清了俗世,也只不過是過往雲煙。去吧,少年,讓自己過得有意義,幸福美滿!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這是一本簡明扼要的哲學入門書籍,由當今美國以研究政治哲學、倫理學、認識論和心靈哲學而著稱的分析哲學家托馬斯.內格爾撰寫,書中涉及了九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死亡的本質是什麼?這些都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遇到並且思考過的`問題,作者認爲開始學習哲學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思考這些問題,他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後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提供了歷史上許多哲學家的觀點,讓讀者自己來判斷,甚至自己來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本書並不長,在看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讓我自己在思考這些問題,而我的讀書報告也將主要談論我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以及我對它們的想法。

讀書筆記:

1,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看過《黑客帝國1》的人相信都對母體有很深的印象,電影說實際上我們的肉體都在一個機器的母體裏,我們所有經歷的事都只是母體用電腦直接控制我們的大腦產生的神經化學反應,當時覺得這個設想很奇妙,而且無從辯駁,在這之後我想到了另外的幾個問題:假如我現在實際上處在自己的一個夢中,我有什麼辦法確定自己在夢中,或者證明這不是“現實”,甚至說這是一個夢境套夢境的世界;亦或者,我甚至沒有身體,沒有大腦,我的一切也只是類似母體給予的生化反應。我們永遠無法去驗證這一切,因爲所有我們能提出的理由都建立在我們本身的感官證據上,而我們想要確認這些證據的真實性,其實就已經預設了外部世界的存在,這是一個循環論證,無法得出任何東西。

【1】也許只有人的心靈纔是唯一存在的東西(唯我論,solipsism),當然我並不相信這一點,不然我寫這篇讀書報告也沒有意義了,因爲我會並不相信老師你的現實存在;另外一種觀點是存在一個外在世界,它也許很像我們現在覺得的這個世界,也可能與之大相徑庭(懷疑論,skepticism),當然許多人人並不認同,卻沒有人能提出反對的理由;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爲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他們認爲一個你永遠不可能從中醒過來的夢壓根不是夢,它就是實在,因爲關於存在的東西的觀念也就是關

於能夠被觀察到的東西的觀念(驗證論,verificationism),顯然,如果我們把“實在”定義爲“我們能觀察到的東西”,這個觀點是成立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外部世界(如母體),卻沒有任何人能觀察到它,我們真的能否認它的存在或者說我們真的不能理解它嗎?

【2】但是作爲一個普通人,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更加傾向於這個理論,畢竟說這個世界實際是虛幻的這並不那麼容易令我接受。

2,我們是否擁有自由的意志

我們的選擇是否都是自己決定的呢,這個問題似乎想都不用想,因爲看起來我可以爲我自己做一切選擇,比如吃不吃飯,什麼時候去吃,吃什麼,它們似乎只是我一瞬間的念頭就能決定的,但是有些人認爲:在絕對意義上,我們永遠不可能做與我們事實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情。

【3】因爲在任何情況下,我們行動的各種條件決定了我們的行爲,並且使它們是不可避免的,一個人的經驗、慾望、知識、遺傳因子、社會環境以及其他我們尚不知曉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個在具體情景下的行爲成爲必然(決定論,determinism),比如說我決定吃不吃飯實際上取決於我餓不餓,現在作業緊急不緊急等,而這些條件在我做決定之前已經存在了,它們共同作用使我沒有去吃飯:即使我自以爲我原本能去吃飯的,但是實際上我不能。我所作的決定只是“事先就被決定好的結果在頭腦中走一個過場”

【4】而已。而這些條件實際上又是由之前的我所作的“決定”造成的,而之前的“決定”也是由之前的之前的條件決定,這樣可以無窮追溯下去,這是非常可怕的,我們可以據此推測:我們的一切,生命的軌跡,都是在我們出生之前就決定了的!雖然我沒有找到令我信服的否定決定論的材料,但我並不同意決定論,它讓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傀儡一般,每個人都只是命運的奴隸而已,我今天坐在這裏寫論文也只是因爲我考上了浙大,然後上了這門課,然後一定會寫,雖然這一切無可辯駁,但它太令人絕望。

3,人的構成

這是一個討論的非常普遍的問題,最近看的《Yale大學開放課程:death》也討論了相關的問題。一個可能的結論是,人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複雜的生理有機體,和一個附在其上的完全精神性的靈魂(二元論,dualism),然而我們很難去找到這個靈魂,一切證據顯示出:在人死之前,有意識的生命完全依賴於神經系統的運行

【5】,被科學薰陶了十幾年的我除了在看哲學書時會嘗試考慮這個觀點之外,其他時候會對靈魂存在的說法嗤之以鼻的,當然,很多人出於宗教的原因會相信這些,並且認爲這是很自然的,中外的各大宗教幾乎都有靈魂的概念;另一些人則認爲人只是由物質材料構成的,而人的心理狀態實際上只是他們大腦的生理狀態(物理主義,phylicalism,也稱作唯物主義,materialism),我認爲這個跟決定

論有點像,太過生硬了;實際上我比較支持的是如下觀點:大腦是意識的發生地,但是他的意識狀態並非僅僅是物理狀態(兩面論,dualaspecttheory),這個觀點似乎是前兩個觀點的中和,也許這是因爲我們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吧我會更傾向這樣的說法:我們的意識並不是純精神的,它產生於大腦的物質基礎上,但它也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理狀態,除了那些物理上可以觀測複雜的電化學變化,還有不能測量出來的心理過程,它是不能通過物理性分析顯露出來的。

另外還有幾個我很感興趣的問題,如:道德是自然存在的準則還是人爲製造的?何謂公正,有沒有可能做到公正?生活是否有意義,生命呢?限於篇幅不再多寫。曾經覺得哲學很無聊的我,現在卻深深地被哲學所吸引,在在讀完這本小書之後我又開始閱讀《蘇菲的世界》,《蘇菲的世界》是根據時間先後一位位地介紹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以及他們的思想,我已經讀到了康德。歷代思想大師們對世界對人的思考令人讚歎,作爲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認爲學哲學不僅沒有浪費時間,反而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思考,讓我們更加大膽去質疑,這些都是現在所學的基礎科學遠遠做不到的。

哲學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愛情,是詩歌永恆的主題。抒情詩人雪萊,以多情、憂鬱的筆觸,假以自然和美的萬物風光,生動的再現了這一主題。

淙淙細泉匯入江河,滔滔百川瀉入大海;脈脈清風從耳邊、鬢角輕輕滑過,撥撩起詩人深長的情絲。世界萬物如此融洽、和諧,我們沉浸在詩人所勾畫的旖旎風光之中。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景況便急轉直下:“爲何你我獨不然?”乍看,來得突兀,實則正巧、正妙,詩人的憂愁、慨嘆,憑此一筆,全部展現出來。這不由使我想到了辛棄疾的一首詞《青玉案.元夕》,詞人用了大量筆墨,着力渲染上元佳景,流光溢彩;但結尾一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這所有景色都是爲了那所謂“伊人”而設。這玲瓏一點,足使我們忘卻全部美景,而只爲詞人的癡情感動。兩位詩(詞)人,一古一近,一中一外,結構安排竟如此不謀而合,可見,詩(詞)人的靈感是相通的。

詩人雪萊還運用了奇妙的想象,把山峯、波濤、花兒、日月全都擬人化。詩人把自己的情感付諸草木,顯示了一種“博愛”精神。沉醉在幸福中的人,看周圍的一切都是美麗的;困陷於悲哀中的人,看一切都是灰暗的;癡迷於愛情的詩人,看自然萬物都是有情的。再聯繫下一句:“這般柔情有什麼意義,如果你不吻我。”不難看出詩人的弦外之音:如果心目中的愛人並非鍾情於“我”,那麼這份感天動地的柔情便毫無意義。詩人的情意藉助於自然,表現得更富活力。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詩寫到:“我願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岩上,這靜默的毀滅,並不使我懊喪……只要我的愛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涼的額,親密的攀援上升。”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不老的情感。中國詩詞中亦不乏這樣的例子,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晏殊的“檻菊愁煙蘭泣露”,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皆以物喻情,創造了一種出神入畫的意境美。

由於語言的阻礙,我們無法領略詩人遣詞造句的煉字美,無法領略詩中一詠三嘆的韻律美,這是一大遺憾。但通過譯作,我們仍能感受《愛的哲學》中奇妙的構思、大膽的想象所帶來的意境美。

雪萊的詩,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動人心絃。大家所熟悉的《西風頌》、《雲雀歌》、《自由頌》等,無不瀰漫着濃厚的抒情氣息。雖然雪萊的生命似流星劃過,但他的詩的精神卻如恆星般光耀詩史,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