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華]讀《論語》有感15篇

[精華]讀《論語》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讀《論語》有感15篇

讀《論語》有感1

有人說,閱讀是汲取精神的食糧;有人說,閱讀是接受靈魂的洗禮。但我說,閱讀是開啓新階層的人生,每讀一本書,我都感到自己在蛻變,在成長。書,就像一個引路者,它引導着我脫去幼稚的外衣,變得更加沉穩,智慧,向着知識大道走去。而《論語》這本儒家名著,是衆多書籍中給我啓發最深的一本書,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能從中發現更多的`知識,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閱讀中慢慢成長……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的名言。那時,我才七歲,但也懂得了“自尊”,經常滿懷嫉妒愁悶,老是想着如何超過別人,擡高自己,這時,我看到了《論語》中的這句話。頓時,我如同捱了一記悶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擡高自己,想這想那,成天憂慮是小人之舉,不僅沒能如你所想,還白白浪費大好時光。而君子,心胸寬闊,宰相肚裏能撐船,與小人相比,顯得多麼有氣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時要“制怒”,擁有寬廣的心胸。從此以後,我一旦發現“嫉妒之魔”出現,我就會告訴自己,這是平庸的表現,只有市井小民纔會這樣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懷如天般寬闊,我要剋制住自己。從此以後,我生氣的次數大減,一直保持着廣闊的胸懷。《論語》,是你教會了我做人之道!

在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都有着一個身影——《論語》。它將不慎落入沼澤的我拉出,將捲入漩渦的我拉出,它幾乎幫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難。我一見到它,就像見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見到了父親。它就是一把利劍,幫我將攔路虎一一擊敗。記得三年級,在三月一日那個黑暗的日子裏,我的語文成績跌到了歷史最低點,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記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時的我,就像失足墜落懸崖那般絕望。在這時候,《論語》又給了我以無盡的動力:“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是啊,我怎麼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鬥志,變得絕望?難道失敗不是暫時的嗎?人的志氣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絕不能輕易失去啊!於是,我立刻恢復了信心,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試中,我的成績又恢復到優秀水平。《論語》啊,是你讓我不斷成長,不斷拋棄壞品質!

看似普通的一本《論語》,卻爲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有了閱讀,我相信,我將會迅速成長,有了閱讀,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精彩!

讀《論語》有感2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爲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爲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並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爲兩部分,西周跟東周。孔子的時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爲春秋跟戰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爲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在的人?人總是要設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所以纔會有百家齊放的現象。

孔子認爲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製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製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聖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聖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後,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嚮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該往哪裏發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爲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鬥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纔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成爲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到中央級的話,才慢慢進入權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範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後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極其卓越。他等於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後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這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後,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一,因爲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一。當時都靠城牆,一個城牆很高,裏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牆,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牆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麼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果三家大夫裏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後,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了。孔子那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現,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後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着,就擱着。孔子發現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纔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遊歷期間產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後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隻字片語背後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聖賢,他們的行爲、品德無一不被後人歌頌。但看看那些聖賢們後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並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爲什麼他們仍然值得後人不斷學習他們呢?這後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纔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纔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而《弟子規》表面上看是爲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並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凶,而是教導人們如何做一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纔是《論語》這類文學經典久盛不衰的原因,纔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

讀《論語》有感3

說起讀書來,給別人感覺總是"碧紗待月春調瑟,紅袖添香夜讀書"這種朦朦朧朧的詩意感覺,我記得讀紅樓夢的時候,賈寶玉也有一聯,"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我覺得這個閒字說的特別好,把這層詩意的窗戶紙給捅破了。

以前應科的書生,確實有一些些閒人。尤其是那些"中產階級"的讀書人,他們不誤農,不經商,雖專工科考卻不那麼用心。閒暇之餘,偶爾搞個《聊齋志異》談談精神戀愛,好不快樂。但是也有些寒門子弟,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如賈島賈先生,只能寫寫苦吟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之中,就如賈寶玉這般閒處的並不太多。正經的讀書人,有些真是因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講究格物致知窮理。而像我等只希望讀讀專業書,提高下業務能力,能養家餬口的,根本就不入方家之耳目。

閒讀書,讀閒書,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讀書的地點就是花前月下濃蔭處,尋一所竹子造起的精舍,點燃一盞青燈紅豆,四周一定要清掃的整潔,最好的是佈置一些簡單的書櫃,櫃子裏的圖書不暇是皇皇鉅著,還是稗官野史,越多越好。不消雕檻朱窗,不必美酒盛饌,不用絲竹亂耳,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亦佳。

古代的書目講究經史子集,紀昀等人編輯的《四庫全書》也是按照這個系統去整理的。中國的古代文字博大精深,對於習慣用白話文的現代人來說,顯得晦澀難懂。所以王國維、章太炎、黃侃之類的國學大家在現代真是寥若星辰。而且現代的書籍業在應用機械後發展的迅速,書籍也遠遠沒有以前那麼珍貴,大家對書籍也不那麼重視,藏書也都變爲了私人對古董文物的收藏,甚至是待價而沽,所以那些如"天一閣""萬卷樓"的藏書盛事也不浮於世了。

大話說了一大篇,我們現在轉入正題。今天我是第一個給大家讀《論語》,所以我選擇的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第一".在我的印象中,對孔子總覺得他是個溫和的老者,而且是一個絮絮叨叨的老者。不知道爲何,每次提及孔子,我總是想起自己的啓蒙老師邵珠合。他前幾年因病去世了。

學習論語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而且是當時必背的篇章。老師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而我一個是腦袋笨,再者實在調皮,背誦這幾句的時候總是丟三落四,每次都被老師用教杆敲打一頓。後來漸漸地,提起論語,都覺得冷冰冰的,有一些陰影存在了。

作爲我們認知的源頭,《論語》應該算是我們最早背誦過的正正經經的典籍之一了。如今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反而覺得有些論語的`話兒非常的貼近人心。所以自己也覺得,是時候通通徹徹的讀一遍論語了。所以,身邊同事說廣告人爲何讀論語,我並不是那種實用主義的立場,我倒覺得如今而立之年讀一讀《論語》也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很簡單,習在古代的寫法是"習",鳥兒數飛也。學了新鮮的事物,就應該和初飛的鳥兒一樣不斷地實習,這裏的"習"應是指實踐的意思。所以孔子是一個務實派,而不是後人對"腐儒"的偏見那樣。

第二句,樂在我老家的方言裏,是讀洛的,我的老師也喜歡讀洛。程子說,"說"是內心的,而樂則是由內而外的歡喜。這總讓人聯想起曹孟德說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歡樂場面。

第三句,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孟子·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對別人指指點點好像是每個人最常見的根性。我樂於把知識、技藝等與你分享,但你不接受,所以就衍生出許多的不滿和憤懣來。而這種樂於及人,不知不慍絕對需要君子的那種坦蕩的胸襟和德行。

至於此,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對"爲學"的一番善言。而我今天讀這一篇,反而覺得這三句,更像是孔子對我們一生的訓誡。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人在年輕時,就要多學習多實踐。而在中年,更多的任務應該在於去結交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擴大自己看待事物的視野,從而做一番自己喜歡而且利於社會的事業。而年老之時,則更需要闊達的氣度起理解"天運循環,無往不復"的道理,去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和培養年輕的一代,去關照自身,達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的共融。

當然了,以上也只是我獨斷的片言隻字。孔子是偉人,每個人都孔子的教誨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讀《論語》有感4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裏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說着,一邊推着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說:“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裏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裏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纔說“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爲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裏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打開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裏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裏,鍋裏的情況纔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出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纔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5

在不少報章雜誌裏,我總會看到有人提起《論語》,這不由得使我想起這本熟悉的書。

記得讀四年級時,在爸爸媽媽的輔導下,我就背熟了《論語》。由於是第一次背一本書,花的時間比較長,很多字我是第一次纔開始“碰面”,所以我當時只是用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來對待它。

近兩年來,我多次反覆看《論語》,慢慢體會了其中的道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三千弟子共誦《論語》的盛大場面,給我一種“春雷”猛炸驚醒之感覺。它使我頓悟,它使我興奮,它使我驕傲。至今它仍在我耳邊迴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那真是一部千古絕唱。它不但唱響了我國古代文明,而且唱響了世界古代文明。它向所有華夏兒女乃至全世界人民宣示:這是一部中國蒙學的經典之作。

古人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在人類過去的漫長歲月中,世界上人們讀得最多的書恐怕就是《論語》了。尤其是那些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人生目標的讀書人,都曾將此書奉爲經典。就連外國人也曾讚揚孔子和《論語》。如,在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感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現代日本企業家的.精神導師澀澤榮一也曾說過:“要把現代企業建立在算盤和《論語》的基礎上。”可見,《論語》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在生活中,《論語》這本書無時無刻地提醒我。例如,我在和別人交朋友時,它就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它提醒我要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或者與見聞學識廣博的人交朋友,不要和虛僞、阿諛奉承、喜歡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還有,我學習中不深入思考的時候,它會告誡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這本書如同我生活的老師,時刻提醒和糾正我的錯誤行爲,它就像我的人生座標,時刻指引我前進。

朋友們,《論語》是祖先留給我們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珍惜它。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親密夥伴,我們要學習它,運用它。

讓《論語》這部千古絕唱繼續在中華大地上唱響吧!

讀《論語》有感6

常言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是《論語》中經常出現的詞,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爲做人的一個標準,那麼到底什麼是君子呢?其實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經問孔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憂不懼。他又追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了嗎?孔子說,自我反省,無所愧疚,你又有什麼可憂懼的呢?君子的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仁義的人,由於內心的富足使得他不會擔憂,所以仁厚的人能夠坦然的面對一切。有智慧的人,在面對多種選擇的時候能不迷惑。我們當下的選擇太多,所以我們只有努力讓自己更強大成爲一個智者,才能從容面對。勇敢的人由於內心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就會足夠自信。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自己足夠勇敢時,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害怕了。孔子認爲君子能夠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憂、惑、懼。正是因爲君子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才能表現的從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養。君子不去苛責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經歷等用來苛責內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也就是說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就遠離了怨恨。學習不是爲了別人,而是爲了自身的修養,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

君子胸懷天下。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牽掛的是道德,小人惦記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關心恩惠。君子是高尚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在窮困潦倒之時仍不忘自身修養,不斷地磨練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後纔有可能去幫助他人。

君子講究言行,注重說話和做事的標準。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總是等真正做到了再說出來,敏於行而訥於言。

君子,雖然只是簡短、樸素的字眼,卻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君子,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論語》有感7

《論語》內容廣泛,記載了很多方面的言論,是瞭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細心地品讀過這本書,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所以我也想進一步瞭解一下孔夫子的思想。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爲人之本。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裏,孝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論語》裏多處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都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做,何以別乎”。

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可論語中只看到“子孝”的討論,並沒有寫父母的愛。其實,根本不需要提,因爲那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呢。

父母是那麼的愛我們,關心我們,而我們又對父母有多少關心。就拿自己來說,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父母爲我處處操心,對我的關心真是無處不在,而我卻覺得自己受到了干涉,父母的嘮叨聲讓我很厭煩,甚至對父母的愛有一種反感,現在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

論語裏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關心自己的'父母。我想我做到了,我懂事了,我知道父母的愛了,我會真心去對待這些愛。

其實我真的覺得自己挺不應該的,會跟父母頂嘴,吵架,可我卻不知道父母罵我是另一種表達愛的方式。也許在生活中的一件很小事就能讓父母感覺到自己對他們的愛,比如:做一件家務事,替媽媽分擔;過新年說上幾句祝福語;吃飯的時候像父母照顧我們一樣爲他們夾一點菜……

《論語》是一部先聖的經典,帶給後人的啓迪和價值說不盡,而且越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出來。對於《論語》,正如編着所說的:它是一切炎黃子孫不可少讀的人生教科書。

讀《論語》有感8

《論語》是一本成就於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論語》被一代代的人們誦讀、詮釋、感悟、借鑑……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論語》。遠離了電腦電視遊戲,感受着《論語》的無窮智慧和思想哲理……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確,《論語》的字裏行間,告訴了我們許多學習與做人的道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當然讀書至關重要,其中自然也有個重要問題就是人爲什麼要讀書,答案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明什麼理呢?首先要明白人倫之道,懂得做人的道理。讀書修身,成爲君子,這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它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着我,見到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應該要虛心學習對方的優點,以他(她)爲榜樣,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強化修養,取長補短。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人都面對不同的壓力,產生不盡的煩惱,因而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自己在學校表現怎麼樣?回家有沒有跟家人問好?老師教的內容,有沒有認真溫習?如果我們每天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每天都會不斷進步。

同學們,去讀讀《論語》吧,它是國學的經典,是智慧與思想的精華,它可以帶你去領略經典的美妙,它會讓你終身受益!

因爲文字年代久遠的原因,我在初接觸這本書時,也覺得十分枯燥乏味,一個小學生怎會喜歡這種東西呢?但隨着逐漸的接觸,我發現那是一座多麼豐富的寶藏!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先賢的智慧,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催你上進,給你啓迪,讓你拓寬思想的視野,感悟生活的真諦!

讓我們與經典有約,與聖賢爲友,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讀《論語》有感9

今天,我懷着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論語》第一篇——《學而》。心裏猶如點亮了一盞明燈。《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輯而成,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始終如一地貫穿了他的這一思想。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爲,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爲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爲就能算是孝了。”百善孝爲先,這一句是在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爲。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能盡孝的話,他是更不可能爲社會、爲國家盡責的。只要能做到孝,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道義,承諾才能兌現。恭敬要合乎於禮,就能免遭恥辱。所依靠的,應該是親近自己的人。纔是可靠的住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承諾別人的事情,要是自己可以辦到的,今後可以兌現,不是空頭支票。恭敬別人的時候,要顧忌到別人的身份,纔不會遭受恥辱,招人煩感,這樣纔是君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和道理,又能時常加以溫習演變成自己的技能,這不是很愉悅的事情嗎?有志趣相投的夥伴從遠方慕名而來,這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覺得憤怒或怨恨,這不就是君子的作爲嗎?”這句話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說明了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快樂,正如古語說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學習要先正心,不要把學習當做一項任務,而是一種快樂,是自我修身修心的快樂。不斷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交流和傳播,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最後一句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越是有知識、有格調、有涵養的人,也越是寬容。

至此,我明白了。做人應該先講孝道,謹而信,泛愛衆,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讀《論語》有感10

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到衰亡,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身體和心理經歷着不間斷的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其身心的表現具有不同的特點。這種“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所表現出來的身心上的不同特點,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階段性。比如你十歲了,就不再是嬰幼兒了。階段性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所以,古往今來的教育家、哲學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對人生階段有所思考,並劃分出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我國,最早劃分人生階段並對各個階段進行科學、系統論述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兩次劃分人生階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這裏,孔子把人生分爲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絕。他以人的血氣盈虛爲依據,指出一個人在這三個階段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

先說“戒之在色”。古人結婚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歲就完婚了。比如《孔雀東南飛》“十七爲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樣的記載非常之多。在這個年齡段,男女的身心發育都還不健全。此時男歡女愛,好色縱慾,必傷身體,危及性命。歷代皇帝大多不長壽,這與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關係的。

再說“戒之在鬥”。人到中年,“血氣方剛”,常常會爭強好勝,會鬥起來。如果是鬥字當頭,不論怎麼鬥,其結果都不美妙:你鬥贏了,就多了一個或幾個對手;不輸不贏,就兩敗俱傷;你鬥輸了,就會更慘。所以,孔子說人在壯年,戒之在鬥,確實是金玉良言。“鬥”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爲貴”,這是應當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後說“戒之在得”。過了壯年,人很快就老了。這時,有些人就心裏不平衡,覺得此生不划算,於是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經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則喜,失則悲。這就給人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輕則心情鬱悶,重則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說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種生活態度,撒得開,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這樣才能度過一個平常、平安、平靜的老年。

孔子立足於人生的三個階段而提出來的“三戒”,是他對無數人的生命精密觀察、深入研究的結果,也是對自己一生經歷審慎思考、認真總結的結果,對每一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這裏,孔子現身說法,敘述自己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所達到的不同境界。李澤厚《論語今讀》說:“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據此把人生分爲六個階段,其實十五歲以前也應當算一個階段。

十五歲以前。古者八歲入小學,學習的內容爲禮(禮儀)、樂(歌舞)、射(射箭)、御(駕車)、書(語文)、數(算術),學制是七年。這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小學階段。經過七年的學習,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經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識儲備,開始對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那時不設中學,小學畢業,有的人就進入大學(即太學)。大學的學制是九年。大學沒有具體課目,只提考覈要求,大致是離經辨志,廣博學習,尊師樂友,通達知識類別,立場堅強穩定等。能這樣,就叫做“大成”。大學畢業,人就二十四歲了,就完全地進入社會了。

“十有五而志於學”。什麼是“志”?《說文》雲“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心血來潮,是經過認真思考而定下來的人生目標。“志於學”,就是有志於學問。既然“志於學”,那就要多讀書,多請教,多思考,多研究。讀書筆記摘抄,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輕時就博覽羣書、博學多聞,各國的國君、大夫、學者常常向孔子問政、問仁、問孝、問禮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來問孔子。《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問孔子時卻故意說“得狗”。孔子說,這是土裏的怪物,應該叫做“墳羊”。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刪定《詩經》、作《春秋》《書傳》《禮記》《易·序卦》等。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結果。

“三十而立”,是說三十歲的時候,能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人格成熟了,確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有了比較固定的職業和賴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歲的人,已經完全融入社會,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已經擔在肩上,應當踏着穩健的步伐,積極去進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說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迷惑。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經歷了許多的人物和事件、經歷了許多的坦途和坎坷、經歷了許多的勝利和失敗,已經品嚐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澀。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就會更理智地觀察社會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靜,遇事沉穩,三思而行。四十歲,人生過半,不能也不應該出現重大的失誤和過錯了。

孔子很重視“四十”這個年齡。對這個年齡,他還有論述: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

後生可畏,焉知來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被人憎惡,還沒有一點名望,這輩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認爲上天有意志,一個人的壽夭、窮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種在冥冥之中決定着人生走向和結局的東西,通常被認爲是“命”或“天命”。其實,天命是沒有的。所謂命運,那是一個人通過無數次的選擇、無數次的作爲而編定的。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前面有什麼樣的作爲,後面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歲,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

“六十而耳順”,是說六十歲的時候,順耳的話、逆耳的話就都能聽得進去了。人活到這個歲數,成功者的輝煌,失敗者的落魄,已然成爲事實。因此,聽了讚美的話不再歡欣,聽了批評的話也不再憤怒,都能恬然面對,安之若素。六十歲,是人生的夕陽,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喬羽的歌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啊。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七十歲的時候,能隨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歲,百鍊鋼化爲繞指柔,個人的修養和社會的規則已經合而爲一了,所以無論怎樣行動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會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屬不易,那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論語讀後感:以上是孔子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人的壽命而劃分的人生階段。現代人的壽命要長得多,所謂“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歲亦可期”。孔子對人生階段的劃分,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人。但是,孔子這樣的劃分,對研究社會、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學習這些論述,正確認識人生的階段性,並且在不同的階段合理安排適當的任務、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少走彎路、不走邪路,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輝煌。文/吳慶峯

讀《論語》有感11

論語是一本好書,它錄有古代名人給我們後人留下的名言警句,我們中國人都應該去看。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這些意義深刻的道理,纔有我們中國那麼多聞名中外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歡孔子說的一句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在貧窮的時候依然保持節操,小人只會胡作非爲。讀了這句話,娃娃不禁感慨萬分,立誓要做一個君子。

我要學習孔子的仁德、君子之範、好學、有堅持到底的精神的品質。我要學習李密的孝順。我要學習管仲的聰明。還要學習顏回、范仲淹的'吃苦耐勞這些名人的高貴品質受人敬仰,讓人深有感觸。

孔子、曾子、老子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吧!讓我們從小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讀《論語》有感12

有一本好書叫《論語》,有一種事業叫“治天下”,於是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以前讀《論語》,是希望語文考試不失分。現在讀孔子,是期望生活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於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貧窮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夾擊之下,孔子卻激發了生命的潛能,乃至成爲“聖人”。孔子的言論及行爲,並無神祕色彩,人人可以效法,只要持之以恆,也會產生讓人滿意的效果。

孔子親自教導的學生,自然成爲《論語》的第一代受益者。學生們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人格的轉化與提升可以達到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悅誠服,且願意隨從孔子周遊列國。甚至到了孔子辭世之後,衆多弟子還在他的墓旁築屋而居,守喪三年,回憶與講述老師的教導,於是也就有了傳世的《論語》。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進展。如果人生只是一個平面的過程,由生到死,那樣的人生非常無聊且毫無意義,因爲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後都會消逝無蹤。人生惟一不會失去的,乃是由內而發的潛能,實現自我的要求。孔子就是由“知”的潛能開始,開拓心靈及視野,讓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分開發,從一個平凡的人演變爲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及使命,瞭解自己在時代中所特有的意義,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

孔子這樣的人並不是神話,而是可以達到的具體表現。人生意義的重點不在於人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而要看個人是否能善用機緣所帶來的挑戰,讓自己成長。人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能讓自己的人格成長。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情況都差不多,但是到生命結束時,卻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因爲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不斷作出選擇。

《論語》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東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很可惜的事實。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家、文化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經驗。如果連朋友也無法選擇,那麼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實在很有限了。人的價值在於以某種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人生有許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和諧生存相去甚遠。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爲積極主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覓不到完美無缺的朋友也不要緊,要緊的是相知投契、和諧相處。

讀《論語》後,不免捫心自問,人的一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交代什麼呢?那就是我一旦覺悟自己是一個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選擇之後,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選擇應該往哪裏發展。自我選擇來自於瞭解自我,認識自我,必須考慮人類共同的追求途徑——真、善、美,以及個人特別的途徑——志向與興趣。我覺得,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努力在人的一生裏既滿足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又能夠接近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具體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爲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復雜,更混亂。故此,人只要活着,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地方都不會覺得很委屈、很貧困、很失意。其實,外在的世界所藉以判斷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得意或失意的價值判斷,對於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必然性。人活在兩個世界裏,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難以選擇的。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內心世界。所謂向善,當然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係中來衡量。所以,儒家思想還是入世的,關懷人世的,是以人作爲中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判地領悟儒教思想,也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自覺有一種責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單單從這個意義上說,《論語》就堪稱一本好書,它讓我自省自律,讓我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立足社會。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20、君子不器。——《論語·爲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爲己(所謂爲己之學),今之學者爲人。——《論語·憲問》

23、見義不爲,無勇也。——《論語·爲政》

2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爲政》(溫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

3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爲政》

3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37、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42、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爲政》

44、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4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49、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5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殺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讀《論語》有感13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則讓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只有用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爲一個有價值的人。這短短的一則語錄讓我聯想到了我身邊的`人,他們憑藉着自己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學習,溫習,最終成爲一個才華出衆的人。

我們不也這樣嗎?如果我們被憂心煩惱甚至怨恨矇蔽了雙眼,那麼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子曰:由!悔文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一則短短的語錄讓我瞭解到了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在探求學問或瞭解事物時,應取誠實的態度,千萬不能不懂裝懂,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孔子,在《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請孔子判定誰是誰非,孔子不能判定誰是誰非,但是這兩個小孩並沒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實事求是。作爲中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於後世的人們一直有着指導意義,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受益。朋友,多讀一些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

讀《論語》有感14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爲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峯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着它,仰望着它,爲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着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裏流淌着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着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着它,向着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爲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裏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着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爲小人的工具,不爲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爲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爲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5

最近,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經典之一。其內容爲做人之道,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仁”和“禮”的思想,是一部惠澤後世的禮儀之書,仁義之書。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論語》是“四書”之一,是古代讀書人必讀的書籍。隨着儒家思想受到歷朝君主的推崇,逐步成爲正統和主流,孔子和他的論述對思想界,對知識分子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發揮越來越深的影響,人們也將孔子稱爲“聖人”。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所主張的修身之道,以及他的智慧哲學有着許多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論語》中所蘊涵的道理數不勝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溫是溫習。複習的意思,故則是以前學的`知識見聞,新是新的體會。發現。認識,總的意思就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的時候,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

我不禁想到“溫故而知新”是孔子認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了新的知識後,要經常溫習,因爲學習是個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覆溫習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才能進行思考,舉一反三。

《論語》,當你每次“溫故”時都會“知新”。